绿林网

背德者读后感锦集

背德者读后感锦集

《背德者》是一本由[法] 安德烈·纪德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背德者》读后感(一):一个经历过死亡后颠覆从前生活的人

读起来觉得米歇尔挺不是物的,自己生病时,妻子耐心照顾,精心为他着想,等到他好起来,妻子生病时他追随自己内心的想法不断的更换地点,舟车劳顿,马塞丽娜的病时好时坏。最终妻子死亡,他顺从心意,享受生活。整个一大无语。(浅薄想法,可以交流,但不要喷)

人生突遭变故,他所想的是身外之物所带来的束缚和随心所欲带来的自由。

责任和自由二者并不冲突呀!

《背德者》读后感(二):背德者

束缚,解脱,再次被束缚的挣脱也就是背离。 起初,我受制于家庭的束缚,受制于身体的束缚,憧憬健康的自由的身体。按部就班的爱情,按部就班的婚姻,束缚着我,但也支撑着我成为一个人。 随着身体的逐渐康复,我厌恶起来原来所触不可及的东西,抛弃了过去,对于过去知识的痴迷也随着原来羸弱的身体一并被抛弃,放松,出格执着于当下。 玛丝琳的怀孕以及病疾再度将我的形体和责任拴在了家庭,踏实在我这变成了无可领教,厌恶模仿,厌恶循规蹈矩,厌恶大多数的一成不变,为自己寻找不存在的自由。然而呢,爱人撒手人寰,我解脱了,可能如此,我有了这种无处使用的自由,日子反倒更难过。 追寻呢,到底是什么呢?

《背德者》读后感(三):论自由 追寻过程中不应该伤害到他人

我在读之前,就听说了这本书是被称为史上十大同性恋小说之一,但是全文关于这方面的描写非常隐晦,只能从一些细节去猜测。读完后,第一反应是,啊,这就没啦?好吧……

在那个时代,同性恋是在伦理道德外的存在,估计连他自己也不确定是不是,所以他只能按部就班的结婚,在他的叙述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和男孩的兴趣,而对他的妻子,就像一个冷漠至极的旁观者,在马塞利娜最需要他的时候,他都不在身边。

米歇尔大病初愈后,开始想顺从自己的欲望,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人都有“死本能”,这种本能带来攻击性。所以他对违背道德的事情都有着极高的兴趣,那种兴奋和他对待其他事情的漠然有着强烈的反差感,我猜这可能就是书名的由来吧。

《背德者》读后感(四):药西瓜

作为一个背德者,米歇尔并没有犯下什么罄竹难书的大错。他无非是,厌倦了曾经的知识而已,无非是厌恶并挥霍着物质、渴寻室外的空气而已,无非是自负虚伪下的不耐而已。他无比清醒自己的选择,然而又在清醒中徘徊。 疾病是他人生的两段转折点,一次发现自我与自由,一次戳破往事幸福的幻影。两段旅程,都掩盖在死亡的阴影之下。从知识的浮粉下挣脱的是他,而长眠于他自由选择的是马斯琳。 米歇尔不再高高在上。高高在上可断不能带给他更多的乐趣与感官刺激。那层浮粉之下的是什么呢?是米歇尔的伪装,也有对恶的人性的窥探,他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一场粗糙的文艺复兴。因此,米歇尔的自我发现让他像个站在墙角的孩子,悄悄探出身来,吹熄房间的蜡烛,然后对周遭的黑暗洋洋得意。他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观察着周围普通人的行径,乐于窥视那些龌龊龃龉。在这点上,他以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身份,对所谓的粗鄙的普通人,报以似是垂怜,似是新奇,似是戏耍的态度。 他无比清醒自己的选择,清醒自己逐渐背德,我想,他应该也清醒马斯琳的念珠,终究会握不住的。当然,这也是他的选择。 在结尾,米歇尔的故事结束了,他拥有了绝对的自由,但是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这个追求自由发现自我的故事确实像沙漠里的药西瓜,尽管是苦涩渣滓的果实,却也饱满瑰丽,饱含水分。当然,它对于旅人来说不能解渴,而药西瓜自己的追求与认同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背德者》读后感(五):对于米歇尔我们该说些什么?

背德者

7.7

[法] 安德烈·纪德 / 2021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俯视人性的弱点,是非曲直不可一言蔽之,他人即地狱。纪德不会告诉你,要束缚你自己,不要放纵你的欲望,不要自私,要成为一个利他、对社会有用的人。你应该行走在旷野中,让风吹拂你,让烈日灼热你,让景色充裕你的眼睛,让耳朵保持灵敏,让嗅觉与味觉时刻准备着,打开所有的感官,保持通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