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筑业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筑业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筑业中国》是一本由[美] 郭伟杰著作,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筑业中国》读后感(一):墨菲的投机

7月26日晚,中间人来传话,说周诒春对设计方案不满意。墨菲感到意外且沮丧,也有一些紧张。

6月6日墨菲从长沙坐火车赶到北京,先去参观了紫禁城,心里就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一周后他与周诒春如约见面。周诒春时任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正雄心勃勃地筹划清华校园的发展规划。墨菲189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在美国从业十余年并未闯出多大声名。1914年,已经37岁的墨菲决定前往东方冒险。

在二人见面之前,周诒春从未看过墨菲的任何作品,对墨菲完全不了解。之所以有这样一次见面,仅仅是因为二人是先后(相差十年)毕业于耶鲁大学的校友。热情寒暄之后,周诒春直奔主题:墨菲,你对清华的规划有什么想法呢?

“校长,在见您之前我去参观了紫禁城,对其空间和建筑型态感到惊叹,这些形式的秩序与结构以及建筑装饰性,比如斗拱、大屋顶和丰富的色彩,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是贵国的文化财富。我想,在北京的大学有担负中国传统建筑传承的责任。因此我的设想是基于地域性的设计观念,运用中国的建造方式和材料进行清华学校的规划设计。”

周诒春和墨菲见面的地点是圆明园东侧的一个小庭院,庭院内有一个池塘还有几片假山。面对此番“山水”,周诒春若有所思。“我同意你的观点,未来的校园应该从历史遗存中汲取风格上的养分。也许中式风格的校园就应该是中国学生出发的起点,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它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

墨菲大受鼓舞,会晤后立即投入了工作。结合场地与自己对中国建筑的理解,他很快便向周诒春提交了建筑群的概念规划,包括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的拟建位置以及方案草图。墨菲信心十足,认为肯定能得到周诒春的认同,所以得到否定的意见很出乎墨菲的意料。

令墨菲紧张的原因是,在周诒春的设计师选择名单里,还有另外两位同样来自美国的建筑师——威廉·沃里斯和K·费洛斯,这两位设计师的从业经历,尤其教育类建筑设计,都比自己更有经验。自己唯一的优势或许仅仅是和周诒春的校友关系。还有,墨菲不能理解的是:与周诒春相谈甚欢,但达成的共识却似乎只是一个假相。墨菲想搞清楚,“他(周诒春)究竟在想什么?”

清华校园的建造资金来自于清政府支付美国的赔款,当时清华的教育目标也是培养中国学子赴美国大学深造,教育体系也是遵循的西方模式,加上周诒春自己毕业于耶鲁,深受美国校园文化浸染——“他怎么会喜欢中式的校园?”这能解释为什么周诒春青睐那些美国的建筑师。墨菲觉得自己太幼稚了,他想起中间人对自己的提醒:“中国人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能划等号啊!”

虽然只是猜测,但墨菲知道这是自己在东方不可多得的机会,错失了也许就只是东方一游了。墨菲决定奋力一搏,冒险一试,重绘草图。他直接照搬了弗吉尼亚大学的校园规划(那是美国高校校园模式的母体),重新设计了清华大学中心部分——礼堂、草坪和两侧的建筑。其中标志性建筑大礼堂完全就是弗吉尼亚大学圆形大厅的简化版本,融合了希腊与罗马建筑风格,经典的穹顶、三角顶楣和爱奥尼柱式……

这个方案摆在周诒春面前,一击即中。墨菲在中国习得了生动且重要的一课。

《筑业中国》读后感(二):是一部建筑史,也是一段近代史

当人们流连于北京大学燕园校区、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清华园、湘雅医院……领略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医院等等不同形式的建筑之美时,或许并未意识到,这些院落和建筑物的设计者是来自上个世纪的一们异国建筑师。

《筑业中国》这本书讲述了第一个在近代复兴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国建筑师——亨利·茂飞于上个世纪初,横跨太平洋与中国邂逅的因缘,以及他20余间年在华事业起步和发展的经历,回顾了他如何立足并拓展其中国的业务实践,如何对中国建筑传统的深入研究,又如何发挥其建筑设计之长,巧妙地平衡了自己保存中国建筑遗产的艺术信念。

尽管来到中国之前,茂飞从没有学过说、读或写汉语,但来到中国后他很快被中国的建筑形式所吸引,尤其是始建于明清时期的北京紫禁城(此后在广州规划中,他就似乎综合运用了“城市美化运动”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北京紫禁城的轴对称理念)。 本书随着时间轴与我们共同寻找茂飞设计的每一栋建筑物背后的原因、他汲取灵感的来源和他理论服从于真实案例的各种实践,让我们读懂他在建筑上的意见和想法所具有的价值。

在这他的建筑历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茂飞有他自己建筑语言和奇思妙想,但他也吸取、模仿和借鉴其它建筑设计,同时他也对自己并不热衷的其它建筑形式表示出足够的尊重。 从一个项目的敲定、管理员的选定到初步选址与风格的确定,从设计图纸的绘制到施工现场的调整和建筑物的布局,都融入了他“如何保持外观识别性的同时不会产生功能上的制约,如何最合理地适应城市未来的发展……”等多方面的考虑。

茂飞的工作策略、处理手法和工作细节展示出他多方面的专业能力。现场的他总是保持着自信,爽直干练的个性让他足够敏。茂飞是一位精力充沛、纳言敏行且足智多谋的人,也是一位适应性很强的建筑。而在与中国客户打交道时,他展现出灵活明达、周到细致、足智多谋和随机应变等多方面的个人技巧。本书也向我们讲述了他遭遇的挫折与陷阱,以及他如何应对,又是怎样在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开拓自己的市场与业务。

本书描述了一个在华执业的美国建筑师的挑战和创造,勾勒出中国20世纪早期那场建设热潮背后的建筑及文化背景。亨利·茂飞,这位颇具抱负的建筑师,通过在中国实践自己独特的美式建筑并成就自己的声望。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对他所获得的荣誉与认同、他的得与失进行全面的考量,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去审视这些存留在中国大地上的建筑设计,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曾有的美学和象征价值。

《筑业中国》读后感(三):混凝土堆砌的森林,远没有树木搭建的房屋有温度

当我们看到电视剧里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的时候,内心充满的羡慕和向往,就希望自己能置身其中,好像那样就会改变一切。

高楼大厦是时代的产物,它坚固,雄伟,漂亮,更是发展和财富的象征。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似乎忽略了建筑真正的价值-艺术。

在古装剧里,我们的房屋都是木建的,没有钢筋混凝土,也没有玻璃窗。但它们是房子,是家,是建筑的艺术。

很多人一定去过故宫,看见过它们,就会知道它的美丽。没看过也没关系,美国的郭伟杰所著的《筑业中国》里,向我们展示了无数建筑瑰宝。

书中有很多建筑的图片,第一张图片就是紫禁城的太和殿。虽然图片是上个世纪90年代拍摄的黑白招牌,但也因为这样,看上去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中国味。宏伟、庄严、不可触碰的神圣,同时又散发着中国人才能够感受到的温度。

这座建筑也是亨利·茂飞设计燕京大学惠勒纪念礼堂的原型。

由于过去这百年来的变故,导致了我们对国外的一些事物有一种不理智的追求,反而是外国人对我们自己的东西如数家珍起来。

但也正因为如此,也让中国的建筑比过去更为全球化。正所谓无巧不成书,茂飞发现并间接将中国建筑,推到了世界面前。

很多建筑都是出自茂飞之手:东京圣保罗学院,韩国的私立延禧专门学校,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科学馆,长沙的雅礼大学阿伯特伯里礼拜堂等等。虽说这也算不上是以中国建筑为唯一核心所设计建造的,但也离不开中国建筑的影响。

在1988年拍摄的武汉大学的图片里也能够看到,它们的屋顶就是仿照中国传统的样式来建筑的。还有科勒尔盖布尔斯在佛罗里达州的住宅也是亨利·茂飞设计的,浓浓的中国建筑味。中国建筑能够被世界看见,不得不感恩茂飞作品。

因为这些建筑,茂飞也时常陷入到政治权利的漩涡中。可他对中国传统不仅有足够的自信,还将坚定不移地推崇,他用自己超前的远见,和对中国传统的自信,为自己在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圈建立起了自己的声誉。

也为,将我们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书中还有大量的建筑设计图,有些是没有建成的,但光看设计图就感觉到了震撼,仿佛它们真的就存在于世界。如果在国外看到了跟国内相似的建筑,不仅要惊讶,还要自豪,要感激,这些都是离不开每一个传播中国建筑、文化的人。

《筑业中国》记录了茂飞在中国的“所作所为”,不仅有时间,有数据,有图片,还有他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付出,还有他对中国建筑文化的热爱与自信。

感谢他的存在与付出,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建筑的魅力与力量。

关注【炽热地拥抱】,一起发现更多的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