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读后感1000字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读后感1000字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是一本由方拥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读后感(一):虚多实少

建筑讲的太少,文化讲的太多。结论讲的太多,论证讲的太空。虽成一家之言,总觉裁剪过度。作为面对大学生的公众课讲义,讲这些提高民族自豪感的东西倒也相宜。我觉得书中很多立论都颇可商榷。倒是知识性的内容挺有趣,可以一读。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读后感(二):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仙楼佛塔》与《园林中的天地与人心》是我最喜欢的。长知识,殷人重屋,周人明堂,从印度单层实心佛塔到道释融合后的中国“重屋”塔,精神追求影响形式变化的道理说的很清楚,教我知道了中国古人“楼与浮云齐,身与神仙游,仙人好楼居”的精神追求。园林中的天地与人心,写的太精彩了,尤其再次读古人原文,居然强烈的精神共鸣。感觉有生以来第一次动了想读古文的兴致。

总体来说,是本好书,讲文化多于讲技术,而且讲的清楚,讲的明白。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读后感(三):另推荐两本

本书依据作者在北大开授中国传统建筑通选课的讲义而成,该课程在北大很受欢迎。

本书的每节后都有参考阅读和思考题,甚好。图片也很到位。

推荐:汉宝德的《中国建筑文化讲座》,赵广超的《不只中国木建筑》。

不推荐:楼庆西《中国古建筑20讲》文化深度不够。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读后感(四):边读边记

第一讲:

比较克隆大教堂等西方建筑耗费百年的修缮和古中国的皇家殿堂的修建时间,没可比性,制度不同。

德国当时尚未有统一的德意志,分封地的领主的资金、人才还不足以供养修缮(罗马帝国的弗洛伦萨的礼拜堂的穹顶就因为城邦的资金和技术问题停滞了近60年,直至美第奇家族的资助和建筑天才的出现,即使这样还因为执政官的交替而中途中断了这项工程,其次,天才建筑师还时不时地“作”一下)。而古中国的皇权自上而下的,资金和人才采集自全国。

一头是城邦间竞争的封建制,一头是集权等级制度下的帝王家工程,提这茬,略出戏。

待续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读后感(五):摘记

1.1925年,中外建筑师40余人参加的南京中山陵设计方案竞赛中,中国建筑师吕彦直名列前茅。2.2009年北京十大建筑与50年前相比,里里外外看不出设计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3.30多年前,在一个对西方文化极其崇拜的建筑系新生眼里,只有欧美传统建筑才是人类文明的正宗。4.愚者千虑,或有一得。5.建筑的根源可以分解为六大要素:地理、地质、气候、社会、宗教、历史,前三者为自然条件,后三者是人类活动。6.欧洲以砖、石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中国则以土、木为主,北方用土,南方用木,土木合称是汉语中建筑的古老表达,也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南北统一。7.南人崇鸟,北人崇兽。8.中国建筑水平,向着大地,西方建筑垂直,象征着征服欲。9.中国建筑空间外部形态有封闭性:长城封闭着国家,城墙封闭着城市,坊墻封闭邻里,院墙封闭住宅。8.花未全开月未全圆,是禅宗推崇的最佳境界。9.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