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上海的风花雪月读后感锦集

上海的风花雪月读后感锦集

《上海的风花雪月》是一本由陈丹燕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的风花雪月》读后感(一):谁知道那个上海多美

弄堂?黄河路好像还有些。

石库门?新天地不怎么便宜。

仿造的留声机那个叫假。

就是上海音乐学院那块,绝对不是主要的上海。

只能想象。陈丹燕写得好美。

只好想象。真实总归没浮想联翩美。

《上海的风花雪月》读后感(二):请不错

前天刚把陈丹燕的这本书读完,文笔精致,用情也恰当,真有些张爱玲的风韵,而这种风韵与格调似乎只有上海才有,温婉而细腻,多情而华丽。

后来又读到王安忆的《长恨歌》,深觉得王安忆不如陈丹燕。王安忆最大的问题是把絮叨当作精致。

《上海的风花雪月》读后感(三):上海的风花雪月

喜欢陈丹燕的书是因为以前听过她在东方广播电台主持的节目。《上海的风花雪月》是一本散文集,是对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怀旧,是对精致、优雅和美好的向往。记得以前她喜欢讲的故事是国外的小瘪三拎着一个破皮箱,远渡重洋只身来到上海,慢慢地发了财,改变了命运;也喜欢讲中国的小瘪三,因为在上海遇到了外国人,跟着一起闯荡,慢慢地也发迹了,彻底改变了人生。上海在外国人的眼中,在中国人的眼里,变成了一个很有魔力、很有吸引的地方。

也许上海本身有着中西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情结,这座城市的咖啡馆、酒吧、弄堂、旧式公寓、老式洋房、街心花园、还有住在那里的人以及生活的方式等等都成了作者笔下生动的材料,她用这座城市的一幅幅侧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给大家展示了那些隐藏在表象之后的真实。

所有这些文章中,数《张可女士》让我印象最深了。人在顺境和富贵的时候是很容易做到许多的优雅,可是遭遇了不幸呢?用作者的话说:要是没有今人不寒而栗的压力,一个人永远也不会知道他的心里藏着怎样的勇气和坚贞。张可的许多感人故事是他丈夫王元化在中的遭遇后,她用自己的温情和努力拯救了一个灵魂。“富裕的生活,得意的生活,愁苦的生活,屈辱的生活,什么都没能使她的心灵变质。” 作者崇尚的那些人物中,她是那个时代的典范。她那种人格的力量,不张扬却永远散发着光亮,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的故事让人读过以后再也难以忘怀!

上海的故事太多了,可是在作者的笔下,无论是喜是忧,是悲是乐都会以一种平静的方式娓娓道来,字里行间也是淡淡的语调,但却能深深抓住读者的心!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是欣赏,是羡慕,是佩服,还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上海的风花雪月》读后感(四):上海的风花雪月

上海,是父母那辈人的城市。而今,他们身若飘萍,羁留异乡,上海的里弄里已无半星属于他们的空间,除了多年不改的口音和饮食习惯。而我心目中的上海,是二三十年代混沌而又生活气息浓郁的东方大都市,像张爱玲笔下的闺妇怨情,葱绿配桃红的惹人注目又别具风情。那是以文字再现出来的上海印象。

人在异乡,或许对一座城市的观照会更为客观和精确。陈丹燕所著《上海的风花雪月》,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写于远离上海的地方,在彼得堡,在巴黎、纽约,在丝丝缕缕人事的纽结中,寻觅久远的记忆和现世的沧桑。

用“风花雪月”来形容上海,大约是再恰切不过了。它虽然从未停歇过片刻,始终在匆忙地流动着,但激情总好像来得有点漫不经心。反倒是那些隐在繁华背后的颓废、萎靡,以及一点点知足常乐的小情调、小感伤,让我们轻而易举地捕捉到了这座城市隐秘的内里所在。不追求轰轰烈烈的大背景,只在乎乱纷纷之中一点难得的闲适与消遣。

在“时代”、“1931’S”、“裘德”、“爱尔兰”这些咖啡馆、酒馆中,在灯光暗影刻意营造出的浪漫氛围中,像杯中慢慢被啜尽的暗颜色的液体,往昔并不会重来了。许多上了年纪的人,怀念的是过去那种一丝不苟的精致,内外有别的细致。今天的日子即便忙乱,即便简单,同样可以被打理得有滋有味,有条不紊。

咖啡,房屋,街道,人群和肖像,是陈丹燕的视角中勾勒出的上海风情,也是我们管窥城市今昔的窗口。远了的,是韶光不再的年代;近了的,则是无法完全割舍的风花雪月般的上海岁月。

张可女士,郭家小姐,是董竹君式的上海女人,精明、柔韧,有主见又有远见。就算世事变迁,时代的暴风骤雨把石库门的房子洇得透湿,在阴暗潮湿的气息中,她们仍然把日子调弄得像西式餐桌上几碟精巧诱人的点心。

图文并茂的版式设计,影像与文字的共同透视,将发黄变脆的旧上海的历史检索出一条清晰的纹路。尽管,上海,已然远离了父母那一辈人的视线,也不再是属于我的城市,但这并不能阻止我对它内在结构的好奇与探究。兴趣有时候就是最好的触点,由此及彼,往往会有许多的意外所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