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集体行动的逻辑经典读后感有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经典读后感有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一本由曼瑟尔·奥尔森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一):非常值得一读

当然,也值得再读,多读几遍更好,理解更深刻,这本书前后看了两三遍,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选择性刺激和印度种姓制度分析,之前也有关于中国的行会分析,但是和印度种姓制度比较,在目标选择的挑战性上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总结起来,谈了三个问题,第一,什么原因导致集团出现。第二,集团的属性。第三,成员与集团的关系。非常棒,简洁明了。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二):强制,是反情感的,是符合逻辑的,是占道理的,是必需的

不知道也不关心是种悲哀,可谁说知晓并接受了就不悲哀了呢。

冷冰冰的理论之下,一切都是要低下头的,温情的面纱保不住。

集体是合并同类项。共同利益,相同的属性,同一种定义,总之脱不了一个“同”字。

略晦涩,毕竟离工会有些远。

某些概念不错,譬如:潜在集团,压力集团,“排外”“相容”集团。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三):说不尽的集体行动理论

这本书所阐述的思想,应该在博弈论、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以及许多学说中都能看到影子。

此书理论前提之一是人是理性的,而且是利益理性的。这应该只是人性中重要的一个成分,但不是全部。在统计分布上,应该规律明显,但在个体上应该差别很大。

人的行为模式、集体的行为模式,应该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多种理论参照,才能接近实用。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四):书评

奥尔森对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开拓此书是他最好的见证,原本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理性行为分析,而问题在于集体活动在这样的分析方式之下就失效了。奥尔森是看到了这个问题,对集体活动行为内在的逻辑进行分析,集体与个体利益冲突时人们的行为选择、搭便车的问题等等,而对于大集团和小集团的根本有着本质的区别则是二者之间的组织成本问题,也就论述了小集团为何如此有活力,而大集团往往是效率底线。这本书算得上公共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先驱之作了。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五):一般般吧,这本书

说说不好的地方吧

其一就是这本书的翻译质量实在是不咋滴,三个人翻译的,甚至某些术语都没有统一,而且不少的句子中文都读不通,非常不爽,建议英文还不错的直接就看英文吧,应该说不难读的

其二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其实也就如前言所说的,几句话可以总结即:集体行动会存在搭便车行为,大集团比小集团更甚,除非采用激励手段克服,要不这种现象会一直存在。。。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前面几章的论述也就够了,后面所涉及的工会等内容我感觉不是正统的经济学研究范畴,而是社会学的范畴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