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摘抄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摘抄

《国家的视角》是一本由詹姆斯・C・斯科特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5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一):社会规制国家

国家的视角,值得追问的是,国家是什么。黄仁宇先生所追求的数目字管理为人所称道,但若将其置于詹姆斯的分析框架中,国家和公民社会的关系如何构建的,在数目字管理的背后,敷设高层机构和底层结构之间的法制性联系才是要害。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二):过犹不及,理性化的“度”到底在哪里?

还没看完。初看挺新鲜,继续看下去觉得作者的观点也不能过度拓展。以理性化为核心的现代性当然要追求事物的可控和清晰。难道含糊、混乱和毛糙才是应该追求的状态?

黄仁宇先生不是说传统中国的衰败不就因为缺乏“数目字的管理”吗?国家的管理完全基于含糊的圣人言论和粗糙的感性描述。

除非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生存竞争,没有了对“效率”的狂热追求,否则作者反对的东西还得照常进行。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三):弄巧成拙 事与愿违

国家的管理者出于控制的目的,总是希望把社会弄得像机器齿轮一样,冷冰冰的一环扣一环。在这种所谓统一有序、简单清晰的政治理念下,社会的多样性消失了,微观秩序生长的力量被抹杀惹尽。但这种“一刀切”的治理方式却往往事与愿违、弄巧成拙。从德国单一种植的科学林业到苏联的集体化农业,从坦桑尼亚的“社会主义”村庄化运动到巴西利亚如同一架飞机形状的城市规划,作者通过对大量事例的分析,回答了此书副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工程师治国”的规划思维仍无处不在:城市图案化、社区网格化、一条街道只能栽一种树,甚至店招也要统一……这本书,可以引发阅读者的一些有益思考。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四):巴西利亚

从前有一座城,还有一座城,两座城一座总是向上,一座总是向下,城里的人都倒过来生活,向上的城市里面的人都努力堕落,向下的城市里面都努力上进。

两座城市中间有一面镜子,也有说是一个湖,反正每个人都看得见对岸的城市,但是镜子里的城市是颠倒的,这样努力上进的人看到对岸的努力上进,努力堕落的人看到对岸的努力堕落。

虽然看不见,但是这两座城市都在飞速奔跑的过程中衰老,蜂蜜的气息在镜像中成为雪水,烟云穿过湖水,氤氲的像是具有温馨景象的生物。商贩来往穿着五颜六色的褂子。有两种说法,城里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在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的世界,另一部分人认为看到的是理想的另一个世界,不论怎样,每个人都可以心安理得,前者不需要窥探,后者保留着某种神圣的崇敬。

我真的不想写了,

直到有一天,两座城里分别走出一个小孩子,一个仰泳一个自由泳到了对方的城市。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五):精华部分在序言

其实,一开始没有打算读整本书的。哈哈,想想也是可笑。似乎每一本厚书的阅读都起源于装逼。先是因为想了解社会学,所以上知乎搜书单,然后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就到处谋,总算谋到电子书,却发现赫然有近500页。当时,自然是就丢在一边,没有理。

一天,又无聊得要紧,就翻出来看。其实,一开始是看别人对这本书序言的摘要,因为大家都不愿意读厚书。可是,看到第一句话,“这本书产生于一次知识上的迂回旅行,它是如此的吸引我,因为我决定完全放弃原来的旅程……”,我就被深深吸引了。倒不是因为写的多有哲理,而是,我发现这个作者和我有多么的相似。我总是这样,雄心壮志树立一个方向,刚迈出几步,却又信步到另外一条路上了。就是觉得找到了知音,于是就有了读下去的兴趣。不过,我读书也是囫囵吞枣,匆匆过眼,但500页也读了一上午。

果然,最精华的部分已经写在了序言里,书的主体是用来举例证明分析的。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一座被规划的近乎完美的城市-巴西利亚-的悲剧。这表明了并不一定简单、有条理就是完美。一座城市,干净整齐到没有热闹的街道,拐角的公园,拥堵的马路,也是挺可怕的。

这本书告诉我国家机器是如何运作的,管理人员是如何进行管理与规划的,以及大规模的社会工程悲剧是如何酿成的。其实,读完之后,就记住了一点,但我相信,这一点足够锋利,它已经戳破了封闭的薄膜,让我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头脑变的清醒了一些。

有时候,不知道到底应该活的明白一些还是糊涂一些。但是,总是在不停的接收新的知识,了解更多的现实,如果没法逃避,就只能保持清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