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风险社会》读后感1000字

《风险社会》读后感1000字

《风险社会》是一本由乌尔里希·贝克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337图书,本书定价:17.70元,页数:2004-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险社会》读后感(一):语言的历险

吉登斯从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多启发,我不得不承认用哲学化的语言写作是一件只有天才和最勤奋的人的工作, 当我在每个看似简单的局子里绕的时候我明白了哲学可以在拷问句子的过程拷问思想,就像我想象中的海德格尔,语言成了锤子,它失去了简单的表意功能,它沉醉与语言的征战,它不在是游戏,它让没有经过哲学训练者望而却步,显然这不是一个外行人应该去挑战的历险。

《风险社会》读后感(二):两个问题

看完这本书已经好久了,翻开之前记得一些笔记然后凌乱的想了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时,如何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这种张弛?第二个就是,风险社会的问题在于风险,但是常常会为了能够处理各种风险,而作为风险政治合法性存在的理由。如果你问我还有什么问题,就是,贝克同学的归宿是技术性的还是宗教性的呢?当然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们能做的就是疯狂的去爱吧!吼吼。

《风险社会》读后感(三):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风险)的两点启示

[突然有的灵感,期末考完试再补充详细内容]

两点思考:

1,现阶段的科技革命是以人工智能为主,终极意义在于通过对科技的应用,使得科技成为便利人类生活行为的工具;但是,下一阶段的科技革命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我大胆预测,会转而向内地让人类思考对人类本身的认知,并伴随着人类理论的进一步升级,进入后反思现代化。新一轮的理论热潮将来临,人类思考逻辑的边界值得以被突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技术都将作为其中重要的过渡工具搭建人类认知自我的框架。

(不过,似乎量化成为下一阶段的无法逾越的短板。)

2,认知风险是未来风险的主要趋势之一

在此特征之下,人类对自我认知程度的飞跃将带来的是社会“人化”风险的降低,人类对个人本质化局限的认知将推进对局限的初始值改变;因而,技术风险和人化风险都有可能寻求出路。

然而,这一阶段的风险是充分暴露的本质之下,认知的跨越将带来无解的恐惧,人类越来越深刻认知恶性的现实,导致诸如社会幸福感的难以获取将成为认知风险的一种表现。

《风险社会》读后感(四):关于风险社会的翻译问题

《风险社会》这本书是贝克初涉“风险社会”这个概念的处女座,思想不成熟、分析不彻底的现象还是十分明显的,但作为最初指出风险作为现代性发展后期阶段中的一个特征,并剖析风险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上的演绎逻辑,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让《风险社会》成为审视现代性的一部奠基性著作。但国内的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于很多语句的翻译没有用心,或者说很多地方有使用翻译软件代劳的嫌疑。

我随便罗列几句,请各位读者来评价一下译者的翻译水准:

1. 在结构变迁期间,代表性与过去结盟,阻碍了我们对正从四面八方侵入地平线的未来山峰的观察。(P.2)

2.迄今为止,它(工业社会或工业化生产方式)仍保持为不可思议:在其纯粹的连续性中,按照完完全全的常态来说,工业社会退出了世界历史的舞台,它是经由副作用的后楼梯而退出的,而不是以社会理论的图画书所预测的方式退出的:通过某种政治爆炸。(p.4)

3.我们正在经验一种变化之基础的变迁。 (这本书里面出现的“经验”这个词,十有八九可以用“历经着”、“经历”或者“体验”来代替,不知道为什么,译者偏偏喜欢说“经验XX”。刨除这一点,这话依旧看不明白。)(P.9)

够了,,前言里面就这副惨样。。正文你还敢想象吗,,反正我读了第一章以后,,似懂非懂地理解了一些,但也觉得这本书翻译的水准太差了。。

《风险社会》读后感(五):公民如何应对风险

摘自《读品》 作者:贾 敏

风险作为现代社会的有机表现形式,已经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公民如何正确地理解和看待风险,并以此降低自身和社群与风险发生的“交易成本”,已然是个迫切的话题。

风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中为我们详细勾勒现代社会中风险模式的诸多层面:伴随科学技术的昌明发展,不可测性、不可估算性以及不可感知性的特征正在取代原有自然风险赋予的灾害场景。不妨想象一下,一个静默的核电站废墟的场景给予现代人的心灵震撼有多么大。

就所影响的地域范围而言,借助新媒体技术呈现的现代风险极为容易传播,所带来的针对个人和社会的恐惧感也就更容易复制。因此现代风险本质上是全球性的,并借助资本的流动实现了风险的转移。

不得不承认,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民众对于风险的认识仍然是残缺或是片面的,尤其是对以自然科技为代表的现代风险缺乏必要的重视。法学家桑斯坦在其近著《谣言》中,较为透彻地分析在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为何依然受到谣言的蛊惑。

桑斯坦认为,事实经验的缺乏,情感与偏见滋生了谣言的温床;加之现代传媒手段的催化,乃造成风险事件的复杂化。只有摸清了谣言散布者背后的心理动机和传播图景,才能在源头上减弱谣言对于风险事件成本的负荷。这样看来,“无盐以对”现象的出现,本质上是现代社会中公民间无言以对的产物。

回到公民如何应对风险的轨道上。就个体而言,很少有人能够面对迫在眉睫的风险而不感到焦虑,但追寻一种与焦虑同行的处事原则并不见得困难。罗洛•梅的《焦虑的意义》对那些无视风险存在而选择逃避的现代人提出了忠告:表象的舒缓方式、物质的堆砌、以及情感的泛滥不过是大众传媒误导民众的惯用方式;只有在名为“焦虑”学院受过教育的学生,才能够面对当下乃至未来的焦虑经验,而不至于被吞没。风险社会的存在不啻是对公民心理素养的一种锤炼。

个体的涓涓溪流终究要回归社会之中。社会以怎样的方式接受个体,决定了这个社会的体质和其未来。在一个以“合情合理的自利”(托克维尔语)为典范的社会里,规避风险的最佳方式就是构建一种黏合性的社会资本,哈佛教授普特南如是说。《独自打保龄》是一份诊断美国社区凝聚力日益衰退的社会学报告,作者试图说明,一个积极而常态化的公民参与机制对于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社会面临重大风险考验之时,其情景也就显得愈发的清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