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社会认知》读后感1000字

《社会认知》读后感1000字

《社会认知》是一本由【美】苏珊•菲斯克 / 【美】谢利•泰勒著作,人民邮电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58.00,页数:66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认知》读后感(一):加入神经机制探索的 社会认知 必读圣经

拿到这本被一个师兄称作 社会认知和社会心理学圣经的 译书。迫不及待地 翻开,走马观花的看了看,发现师兄,真是所言不虚,书的两个作者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真的不愧是经典中的经典。师兄,特别强调,买中文版,就一定要最新版,不要买第一版。新版本加入了很多最新的神经影像在社会认知领域中的研究结果,如自我的神经基础和性情归因的神经机制。给自己立个flag 争取一个月把他读完。北大博导心理学会理事长 周老师的书,翻译的很硬。

《社会认知》读后感(二):一本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心理学之书

人们如何一定程度上可控地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外貌是否能影响到别人对你评价?为什么被禁止去想一只大白熊时脑子里却偏偏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白熊的形象?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为自己喜欢的球员加油打气后,球员的命中有自己的一份功劳?…这些有趣的问题你都能在《社会认知-从大脑到文化》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这不是一本自助书籍,但它有助于你驾驭你的社会生活;这不是一本励志书籍、但它会帮助你在这个世界上发挥自己的一份作用;这不是一部小说,但它讲述了一些很好的故事”。《社会认知》就是这样一本对个人以及人类整体都大有助益的书。

“如果你在一个陌生的社交场合向别人提到你是一个心理学家,那么大概率你会遇到两种情况。要么吓的他蹭蹭后退三步,害怕自己的心思被你猜中;要么迅速凑近,向你吐露各种隐私和秘密”。

这个想要看穿他人或充分了解自己的行为,背后其实是从属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人表情的认知、对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的关系的认知、以及对人的行为背后的原因的认知。简单来说,社会认知就是研究“人们如何知己,以及人们如何自知”的一门学科。

在许多人的眼里,心理学或者心理学家一直就是“神秘”的代名词之一。但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我们已经知道,许多看似神秘不可揣测的心理活动,背后都有一定的生物原理在支撑,尤其是近代脑科学的发展,更是为我们的意识活动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权威著作《社会认知-从大脑到文化》就是在近代脑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社会认知,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各项有意识或无意识行为背后的成因。

它的作者是美国的苏珊.菲斯克和谢利.泰勒。谢利.泰勒在埃德.迪纳的“现代杰出心理学家”排行榜中高居第8位,排第7位的是诺姆.乔姆斯基,排第9位的是诺贝尔奖得主阿莫斯.特沃斯基;另一位作者苏珊.菲斯克也高居第22位!它是由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主编,北京大学周晓林教授精心翻译的一本经典之作!

这是一本更加适合心理学或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阅读的书籍。因为它的专业性较强,学术内容也比较权威。书中有非常多的专业术语,附上了多达百页的参考文献,客观来说读起来并不是非常轻松,但却足够有趣。作为一个曾经的农学学生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因为这些看似可怕的拦路虎而将我吓退,反而因为它令人着迷的内容而使我不断地被吸引阅读下去。

本书结构分明,循序渐进,一共分为三编,分别是: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社会认知的主题;从自我到社会;超越社会认知——情感和行为”,就算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社会认知这个话题的人,阅读完本书也能对这个领域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了解。

从个人体会来说,这本书里确实介绍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很多精彩的案例不仅让我们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有了一定的心理方面的了解,也对我们如何去通过原理的使用来更好地塑造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

例如其实人们对一个人形成最初的印象,可能是从整体上进行的认知,假使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整体印象,那么我们就会针对他的整体印象进行个人的特质评价,比如认为聪明的骗子是狡猾的,而聪明的孩子是机灵的。这种认知的不同是基于我们前面所形成的整体印象而发展起来的。

也就是说我们先对这个人进行了定性,从而加强了对个体的单个特质的塑造以使其符合当下的情境。显而易见,通过一定的策略去组织和统合印象的各个成分,就能够行之有效地改变他人的看法,使意义发生变化。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是从单一特质统合起来形成的整体的概括性印象,也就说通过对某个个体一系列的单一特质的描述,加总起来共同汇集成了这个人所具有的独特品质。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方式竟然并不是互相对立的。人们会在不同的环境和契机条件下灵活地选取策略。读到这里真的深深被人的大脑的聪慧所震撼,人是多么神奇的生物呀,天生就更懂得“适者生存”,随时采取最优解!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意识会自动地进行加工,思考我们所遇到的对象。但你知道是什么影响了思维吗?答案是归属、理解、控制、自我提升以及对内群体的信任。这些动机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意识活动。通过阅读你就可以知道,原来人天生地愿意把人当做一个好人,人在本质上总是期待在他人(而不是自己)身上看到好的事物,因此习惯于对人做出正性的评价,这就是对内群体的信任,多么有意思的知识啊!

大家一定都看过或听说过“刻意练习”或者“10000小时理论”吧,也就是说通过对一样东西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并在练习中不断迭代思维和方法,最终我们就能达成我们想要实现的任何目标。许多伟大的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刻意练习。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它在认知心理学上的原理——长期的通达性。通达性的内涵为“相比没有激活的观念,近期或频繁激活的观念更容易进入我们的脑海”。刻意练习呢也就是通过长期频繁的练习刺激使得正确的观念或行为在我们的脑海中深深地扎根!

总而言之,《社会认知》这本书作为社会认知领域的专著,从心理学的角度带我们解读自我的心灵活动和社会的认知现象,也从另一个角度拓宽了我们识人的视野,高质量的编译、出版以及权威有趣的内容,都足以称之为不可或缺的好书。

关于社会认知的研究一共有四个主题:心灵主义、社会情境下的认知过程、交叉兼容、现实世界的社会问题。这几个主题之间层层递进:从自我到社会,从情感到行为。读完本书,你能得到是更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对这婆娑的世界更加深入的认识!

遇到一本好书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如果还能从中增长点见识、提高点能力,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社会认知》读后感(三):筑墙与破墙

外行就该说点外行该说的话

读过一篇励志短文,说一人前半生好好的,到中年变得又聋,又看不到东西,驾驶一艘快艇独自横渡太平洋,试着查找一下此人事迹,只找到一个叫做亨利·吉凯尔的美国盲人,还有一个岩本光弘的日本盲人,驾船穿越太平洋,但他们都只是盲,却不聋。这大约是当年《读者》、《青年文摘》之类杂志夸大亦或杜撰的故事,为了教导我们要珍惜时光。初读这个故事时,心想如果一切终止,突然变成又聋又瞎,我觉得这是最可怕的人生。真的遭遇了这种事情,要练习在掌心写字,用拼音最方便,直到我知道了盲文这么一回事才释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人就是奇怪,现在有时候特别想“又聋又瞎”,一天的时间太过于满,随时随地都在接收信息,白天几十个微信群不断轰炸,晚上总是熬到后半夜,就挺没意思的。渴望暂时关闭信息接收通道,真真儿地休息下,体会体会失去的美好。

朱铭骏B站视频

人生在世,想法不断,总得有一些念想,才能坚持下去。消防战士朱铭俊,火场里出生入死,因为一次防火演练摔伤颈椎,4天4夜才醒过来,发现自己高位截瘫,全身只有头能稍微动一点。不能说话,交流靠眨眼,吃饭靠鼻饲管,没有呼吸机连气都不能喘。他想死却做不到,一切常规的死法都无法实现,连绝食都做不了。想到电视剧里咬舌自尽的场面,他就用力咬自己的舌头,开头感觉疼,后面麻木了什么都感觉不到,只有血的味道。后来恢复一点,能够说话时他哽咽地说,影视剧里是骗人的,根本咬不断,就这样在绝望中渡过三年。今年是第七个年头,这些年,朱铭骏依靠设备学会了用嘴控制36个按键,不仅能打字,还可以玩LOL这类竞技游戏。2021年成为一名B站UP主,平时还搞一些直播。刚清醒过来时,医生说他可能还能活15年,现在过去7年了,朱铭骏觉得还没活够。从绝望到活下去,他经历了什么,让心态产生如此大的变化?

读点心理学读物是件时髦的事情,我个人也跟风看过几本,大多读些科普读物。有些是带有猎奇性质的,倾向于“变态心理学”范畴,故事精彩,类似罪案小说,跌宕起伏很是吸引人。有些则科普成分重些,大体能讲清楚原理,或多或少能解决点心理问题。真论起来,“变态心理学”类最好读,让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但这类书籍招致的批评声最多,常常传出某某心理学是伪科学的声音。今年,觉得市面上常见的心理学不够劲,开始尝试读专著,这让我回忆起曾经被《生理学》、《生化学》支配的恐惧。

读心理学带来什么心理变化?

接受无法解释的事实非常困难,这是神秘诞生的基础。若事实超出认知而无法解释,人们就会引发恐惧、气愤等情绪,或将事实蒙上面纱,搞得神乎其神;或者消灭事实,从此不再存在,一了百了。神秘来源于无法准确的判断,对于一个事实了解过少,导致认知偏差。小到一个想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到社会思潮、文明演化,都存在神秘生存的土壤。理论上对于事实了解的越多,我们越知道事实是什么,但实际不可能占有一个事实的所有资料,这些事实都经过了大脑的加工,产生认知。

读一读有关心理学的作品,无论哪种作品,都能在大脑中留下点印记,读的越多,印记越深。我开始只是想听个故事,却不成想这故事里底层逻辑是再稀奇的事也有科学解释,这种印记就是缓慢的施行的“思想钢印”,逐步改变了认知,建立起城墙。筑墙让我们减轻各类刺激的侵犯,表达态度。神秘被打破,哪怕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我知道这是一个现象,可以用科学解释,这是为破墙。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待他人更温和,我不知道你为啥搞得鸡飞狗跳,但知道背后是有道理的,我可以尝试去理解。

苏珊·菲斯克和谢利·泰勒是美国社会心理学重量级教授,两人均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早期社会认知研究的奠基人,合著的这本《社会认知:从大脑到文化》,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誉为社会认知领域的经典著作。这本书接近“类书”,两位教授用巨大的篇幅,详细的介绍了关于社会认知发展历史,研究流派及研究成果,由于上一版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所以二版修订后,加入了最新研究材料,特别是神经科学内容,这版中文版是最新版。

新曲线出品的第二版

这本书相当硬核,全书630页,专业术语表26页,参考文献104页,评论说500也正文相当厚实,实际内容可能还不够厚,每一章内容都可以扩展成同样厚度一本著作,每一个小结,可以扩展成一篇长论文,或者一本小册子。为了照顾读者及本书的可读性,作者在前言里提到:“我们还试图使它更易于阅读。各章都经过了彻底修订,且篇幅更加统一。”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编阐述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简单介绍社会认知在心理学发展情况与认知模型,定义社会认知基础概念及注意、记忆等重要作用。第二编从自我到社会,讨论自我形成原理及大脑在其中的运作方式,提出重要概念”态度“。第三编超越社会认知:情感和行为,研究情绪、行动和认知关系与互相作用。作者用短短的500页,就把大脑、生物神经运作模式,认知理论及认知影响,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文化到讲的清清楚楚。

参考文献

这类学术专著,注定读者群体较小,新曲线为了纪念“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出版十周年,重新出品了这套丛书的十周年纪念版,简直业界良心。如果是从事研究社会心理工作者,这套书的地位不言而喻,而作为普通读者,建议选一两本感兴趣的入手,这本《社会认知:从大脑到文化》更是推荐,因为本书对社会认知的经典理论均有详细阐述。

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

面对皇皇巨著,作为一个外行擅加评论是很可笑的,扯几句书里的名词,看似厉害,实际让行内人耻笑,我仅能聊一聊阅读感受。这本书面对至少有一定社会心理学、医学基础知识的读者,很多常见的社会认知科学名词没有进行详细的解释,如果实在陌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详细的查一查这些名词的释义、来源及背后支撑的理论。如开篇就提到朴素心理学,书中定义“社会认知研究者们也关注这些常识理论,即朴素心理学本身。也就是说,人们关于彼此的日常理论本身就是颇为有趣的研究对象。术语表里对于朴素心理学的注释:Naive psychology(see also commonsense psychology)is ordinary people‘s everyday theories about each other。大意就是朴素心理学又叫做常识心理学,是普通人对彼此日常认识的理论。对于我来说,没有英语文献阅读习惯和能力,只能大体看懂意思,上面这句话拼写就差不多花费3分钟时间,不如百度来的直接。搜索“朴素心理学”:朴素心理学认为,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即业余心理学家,都有一系列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与其原因相联系的观念或理论。 人们会利用这套理论对各种行为作出相应的解释,并预见他人的行为以达到对环境的有效控制。可能不够严谨,胜在好理解,再翻到专业术语表查看偏差大不大就好了。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唯一能保证我阅读流畅度的方法。

本书属于基础理论建设著作,与实际应用是有一定距离的,读起来又困难,何必自讨苦吃?读心理学专著有趣的地方恰恰就在于此。心理学具备特别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一方面具有科学的严谨性,一方面又具有社会科学的人文关怀,虽然难,但不至于读不懂,当读到一个理论,逻辑清晰、试验有趣,会觉得简直说的好有道理,有一种畅快的顿悟感。同时,除了研究人员,一般读者不适合一口气读完,就放在书架上,空了翻一章,或只翻看一小节,可以增加很多见解。亦或是遇到什么不理解的现象了,单独翻看下相关的内容,当做一本工具书。就这样慢慢的看,慢慢的想,再去看其他心理学书籍,就少了那么些醇厚。

比如在两性关系中,当某方因为一些诉求无法满足时,会出现伤害对方的语言或行为,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学现卖一下:从生理学角度上说,无论是性激素作用还是大脑对于多巴胺的追求,遗传基因的作用会使男性更加具有攻击性。在社会认知心理学观点中,意图或动机影响加工模式的使用,当另一个渴望获得某些资源权力时,人们在控制需求的驱动下,会着力去影响行为和结果之间过程,特别是可控的过程。控制威胁有时会发生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即异性间对于需求,当一方处于主动索取方时,即具备了资源需求,而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采用试图控制的方式,如欺骗,俗话说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如施加压力,通过语言或行动来造成压迫。当然,这样说是很冷漠的,很机械化的,很片面的,没有考虑社会属性的重要影响。反之,女性在某些方面亦然,如想要改造一个人,遏制对方所谓的不良嗜好。在社会生活中,恋爱关系当然也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他事情都会有意图-行为模式,仔细想想,在一件事不是特别顺利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进入控制意图模式,力度不同罢了。

这不是就有趣味多了。

朱铭俊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截瘫后他逐渐学会了用嘴控制触摸笔来上网,在截瘫吧里,有一名大学心理老师给他留言,双方取得联系后这名老师不断开导他。朱铭骏觉得心理老师和别人不一样,似乎特别能理解他的想法。有一天,心理老师送给他三本心理书籍,让他读一读,可以尝试考心理咨询师。他认为老师在开玩笑,老师却说:“万一呢?”就是这句万一呢,让朱铭骏心里起了波澜。这个从小就头疼考试的人,开始学习心理学,用嘴巴咬着触摸笔,慢慢看,慢慢记,竟然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开始在家里营业。每次预约他都没有说明自己的情况,前来咨询的人都会大吃一惊,但他并没有拿自己和咨询的人做对比,在B站的视频里他说:“我不觉得我自己的情况要比前来咨询的人更痛苦。”现在他不能在火场救人了,但他换了种方式,继续帮助别人。

朱铭骏受伤前照片

改变朱铭骏的竟然是心理学,心理学把他从绝望中拉了出来。人生总点有点念想,朱铭骏的念想就是想证明自己还有价值,心理学为他筑起了这道墙,抵挡无助的侵蚀,又为他打破了这面墙,破除了执念。

朋友,你最近读心理学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