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外国建筑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外国建筑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外国建筑史》是一本由陈志华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393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201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外国建筑史》读后感(一):第三版有个错误,不知道第四版是否纠正

第三版369页 关于印加帝国 马丘比丘的介绍中 陈志华说这个城海拔6264米 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实际海拔有不同说法 有的说2450米 有的说2350米 总之都是两千多米 不可能是6000多米

从地理常识来看 6000米不但空气极度稀薄 而且气温非常低 这种高度只能是雪山 哪里还能居住 乃至周边都是梯田??

这个低级错误不知道陈老师是怎么搞的

《外国建筑史》读后感(二):史为镜

对,这本书是大学教材,从书本又红又专的封面即可判断。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说,一直存在一个偏见:认为教材都是编写得极差的。想一想从小学到高中,学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这恐怕是人类(私自揣测)的一种逆反心理吧。在上课期间,去图书馆查找过外建史的其他书,有一本东南大学出版的《外国建筑史》感觉也还不错。其他的一堆带彩图,五颜六色的书,也就骗骗小孩子不错。

这本书老师大概讲了一半,到文艺复兴就期末了。正是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于是,考完试自己又接着看,后面的感兴趣的着重看了一遍,整个算是把书完整过了一下。

如果再多有一周时间让蒋老师把巴洛克风格、法国古典主义、洛可可风格这些讲一下自然是最好的(一直想找各种理由找老蒋要外建史的ppt,未遂)。再往后感觉都没有这么历史特征明显的时期了。整个后面给人的感觉就是:走三步退两步。历史稍有进步,马上又会出现对古代某一种风格的强烈崇拜,模仿。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再者即是,一味追求繁复,追求毫无疑义的浮夸的装饰,而脱离了建筑的本质:空间。

我想学习历史不是为了一定要记住哪个年代发生了什么,更不是为了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让我们以史为镜,让我们知道一个建筑风格的形成到衰落是因为什么。唯此,我们才不至于在设计中丧失了方向,重蹈历史的覆辙。

《外国建筑史》读后感(三):结合哲学美学方法论+非常详实系统且的建筑文化书籍

不知道有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敌意怎么那么大?你讲历史怎么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经济背景去看待?建筑的造型、流变必然是社会经济活动、思想的反应。这本书把建筑的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挂钩起来,让每一个建筑风格、造型的出现和演变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很重要的一点:本书在美学上对不同的理性主义进行了重要划分,区别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法国古典主义、启蒙运动中的新古典主义的思想内涵,避免了很多人望文生义的臭毛病。

最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在本书末尾讲到近代建筑的时候,特别指出:不要将建筑流派、建筑思想 和外观上的风格混为一谈,这是极其重要的一点。很可能思想不一致,外观风格却一致。

——如果仅从风格来判断,造型极简的新古典主义岂不是要和现代主义建筑划为一类?折衷主义建筑岂不要和后现代主义的复古建筑混为一类?

根据书里的内容结合《西方美学史》做了个年表:

近代建筑史详图放大

《外国建筑史》读后感(四):外国建筑史

这是建筑学本科的教材,其实原本无甚可说的。读大学的时候,这本书对我来说无限枯燥和无聊,可毕业之后,这本书我又读了三遍。之所以将她列在弗兰姆普顿《现代建筑》之后,是由于在《梁思成全集》的第六卷《清则例》前言中,读到林徽因大师的观点:学古建的人应该先读《清则例》,后读《营造法式》,因为清代建筑遗存更多,社会、文化、技术状况也更为我们所了解,先学清代木构是更容易透彻的,随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唐宋木构,也不会因失于材料紧缺而茫然失措。

今天,我绝不相信陈先生的《外国建筑史》反映了他在西方建筑研究上的全部深度,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入门教材,也是中国对西方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之作。鉴于这一深一浅双重身份,她并不适宜学生自学,而是需要在恰当的指导下学习的。

举例来说。书中对古埃及金字塔用石头、两河流域中下游用土盖房子、以及巴比伦建筑绚烂的马赛克源头剖析得极其清晰:埃及为什么用石头盖房子?因为他们缺少成材的木材;但埃及早在公元前四千纪就烧出砖了,为什么不用砖?同样因为缺少木材作为燃料,他们的木材都要从阿拉伯半岛上的叙利亚平原进口,成本很高……为什么两河流域中下游用土?因为他们既没有木材也没有石材,土怕水,所以用贝壳或沥青来防水,早期的贝壳是可以作为货币的,当然很贵,那沥青呢?沥青怕太阳晒,于是用陶钉插在沥青面上遮阳,贝壳以及不同温度下烧出来的陶钉都是色彩斑斓的,所以巴比伦的马赛克如此多彩……可惜的是,本科的时候我除了在年代、建筑师及重要建筑的文字下划几条线之外,从来没有注意过上述内容,以至于在大五准备考清华研究生之际重读,就如读一本从来没有翻过的新书——也就是在读完这本书与《营造法式》之后,我也实际上放弃了读清华的念头。

如果要说需要补足的地方的话,《外国建筑史》中对哥特和巴洛克时期建筑历史的描述比较宽泛,而国内关于这两部分的书至今仍是极其匮乏的。好在国家图书馆里有两本关于哥特建筑和一本关于巴洛克建筑的经典英文著述。可参照补足。但仅作为入门打底的书而言,上述两部分也是足够的。

读法:1.先以最快的速度略读一遍,将时代-年代-人物/建筑-典型评价做成列表,这个框架对接下来的精读非常重要;2.分时代详读(介于略读与精读之间),尽可能找到书中提及的建筑的清晰图片和图纸,以第一步的框架为基础建立图库,从视觉上熟悉这些重要的建筑;3.精读,这时可以不必再过分分神去留意那些年代、人物和建筑样子的问题,仔细读陈先生的论述,当然,书中的观点都是提纲挈领的,不可能以专论的精度去推敲,事实上对于每一个时代的专门研究,都一定会出现更为丰富和复杂的观点和线索,而陈先生的这部总论,则是一套非常有效的参照系。

最后,将来打算做理论研究的同学应该找书中提到的历史典籍来读一读,如《建筑十书》、《论建筑》、《建筑四书》等等,第一本高履泰出了中文译本,后两本国内有英文版。无志于理论的同学则不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