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猫叫一声夜未央》经典读后感有感

《猫叫一声夜未央》是一本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著作,48出版的37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3-10-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猫叫一声夜未央》读后感(一):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丰子恺的魔法音符

夜晚,万籁俱寂,只有猫咪的叫声在耳边萦绕。这声音,你是否觉得熟悉又亲切?就像老朋友间的问候,又像童年记忆中的呼唤。 这本新书是丰子恺的《猫叫一声夜未央》,读这本书的感觉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想象力的世界。作为漫画家的丰先生,他的故事有着独特的魅力,就像他的漫画一样,简洁却又充满力量。 这本书是丰子恺的寓言故事和散文随笔集,选取了其中最精彩的故事,分为四个章节:“猫叫一声的结果”,“博士见鬼”,“六千元”和“暂时脱离尘世”。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颗闪烁的星星,引导我们进入丰子恺的魔法世界。 其中,“猫叫一声的结果”让我这样的养猫人倍感亲切。在丰老的故事中,猫咪的叫声不仅引出了各种有趣的事件,更是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是否应该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是否应该被既定的观念束缚?丰子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引导我们思考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平实祥和又不失接地气的表达,真真大家名家风度了。 而在“博士见鬼”中,丰子恺则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描述了一个博士在面对“鬼”时的恐惧和疑惑。这个故事不仅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弱点和恐惧,也告诉读者朋友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六千元”和“暂时脱离尘世”则更是充满了哲学意味。在“六千元”中,丰子恺讲述了一个关于金钱与人性的故事,让我们思考:金钱真的是万能的么?而在“暂时脱离尘世”中,他描述了一个人为了寻找内心的平静而暂时逃离现实的故事,让人深感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丰子恺的魔法之旅。他的故事简洁而深刻,语言平实却充满韵味。每一篇故事都像是一首诗,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般的节奏和韵律。 《猫叫一声夜未央》这本可爱的作品还让我对丰子恺本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一位漫画家和生活观察者,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儿童的关心。他的漫画故事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所有年龄段童心未泯的人。无论你是小孩还是大人,相信只要有心,你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启示。

《猫叫一声夜未央》读后感(二):《猫叫一声夜未央》书评

丰子恺的《猫叫一声夜未央》是一本寓言故事和散文随笔集,其中所选的都是这位“儿童崇拜者”讲述的故事中的精华。这本书的内容诙谐风趣,语言平实隽永,充满睿智和无限想象力。

在这本书中,丰子恺通过讲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向读者传递了一些深刻的人生道理和智慧。例如,在《猫叫一声的结果》中,他通过一只猫的叫声引出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最终传达了“多管闲事多吃屁”的道理;在《博士见鬼》中,他讲述了一个博士在面对鬼魂时的恐惧和困惑,从而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未知事物时的内心不安和恐惧。

丰子恺的故事常常以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情节,引发读者的共鸣和笑声。例如,在《六千元》中,他讲述了一个人因为过于贪心而失去了所有的钱财,最终却发现六千元是他最初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在《暂时脱离尘世》中,他通过一个神奇的按钮引出了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

让孩子看《听丰子恺讲故事》这套书有以下几个好处:

丰子恺的故事富有童趣和想象力,适合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他的故事以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通过幽默、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有趣的情节,引发孩子们的共鸣和思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丰子恺的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的故事传递出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让孩子们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丰子恺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他的故事中经常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让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丰子恺的故事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他的故事语言生动、形象,情节曲折、有趣,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增强自己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水平。

丰子恺的故事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和他的故事是一种很好的亲子活动,孩子们可以和家长一起欣赏故事,共同探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猫叫一声夜未央》读后感(三):游戏原来可以这样玩

当看到封面上“丰先生家里,最不缺的是故事”这句话时,就迫不及待想看看丰先生家里的故事。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而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

听大人讲故事的孩子,情感是丰富的,思想是活跃的,内心是幸福的。

如果你也想听故事,不妨看看《猫叫一声夜未央》,这本书是丰子恺先生的外孙以及外孙女杨朝婴、杨子耘将其著作汇集成册的。

《种兰不种艾》这篇文章中,讲述了父亲和5个孩子玩游戏的故事。

本来,父亲提议每人都要讲故事的,但是孩子们说自己不会讲。于是,父亲就先写下了白居易的这首诗。

问友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

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

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

由于孩子年龄不同,对诗词的领悟力也不同。

这首诗其实讲了艾草与兰草共生的事。就诗词的最后一句话,父亲与孩子们探讨,应该怎么办?

孩子们动着自己的小奶袋,想找到一个两全的办法。

结果,二号女孩子发现了这首诗的寓意:“世间有许多事,同这一样难办。”

由诗联系到生活,那父亲就顺着她的话,让每个人举一个类似的场景。

比如五号很喜欢妈妈包的肉粽里的肉,但不喜欢糯米,就说:“我只想吃肉,不吃糯米。”

五号说了一个吃饭场景,四号说了一个上学的场景,“只要上唱歌、游戏和图画,不要上国语和算术。”

三号说了一个生活场景,“要开灯,不要飞虫。”

依此类推,二号一号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每人说完后,大家哈哈大笑,还会点评一番。

这种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真是羡煞人呀!这就是头脑风暴呀。在讨论中,每个人都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也对诗词进行了延伸。这才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人生真是有很多乐趣呢,这乐趣来自故事,更来自亲情。

最后,打扫灶台的母亲,认为五号说得顶好。于是,五号的愿望实现了,可以只吃肉不吃糯米了,因为母亲已经承诺“烧一大碗肉”给他吃了。

五号凭实力,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即使时隔多年,吃到肉的五号还会对当时的场景念念不忘。

书中,还有其他的例子,比如《有情世界》,也是从辛弃疾的词开始。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爸爸给阿因讲了词的意思后,阿因就做了一系列的梦。

这本书真的是妙趣横生,语言幽默,父母孩子之间的互动更是让人捧腹不禁。

看了此书,你会发现:原来诗词可以这样玩,原来家庭可以这么和谐温馨,原来幸福可以这么简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