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时候:丰子恺写给孩子的散文读后感锦集

小时候:丰子恺写给孩子的散文读后感锦集

《小时候:丰子恺写给孩子的散文》是一本由丰子恺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时候:丰子恺写给孩子的散文》读后感(一):热闹与风雅

读丰子恺的书,时常给我的感觉就是热闹与风雅并存。无论是画还是散文,初看总能感受到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再细细品味,却又透露出古文风蕴薰陶下的大家风范。

读《小时候:丰子恺写给孩子的散文》这种体会就更加明显,语言带着与孩子对话的天真质朴,又透露出儿童生活时代的热闹气氛。丰子恺成长在大家庭,又有五个姊妹兄弟相伴,成年后自己又生养四个孩子,可以想像这种热闹的本质是他生活的底色。大概是这样才能产生出一种“近来的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世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要说文中印象最深的热闹场景,是在《忆儿时》里写道养蚕一事,“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养蚕、吃蟹、钓鱼,三件事联在一起,热闹到安静串成一幅长大的图景。而第三章的“艺术的自然情味”,是我最喜欢的符合我心目中的“写给孩子的”。艺术、图画、美与音乐,这些似乎在日常中很难解释清楚的事物,在丰子恺的笔下轻轻松松就给出答案。艺术家的同情心里“犬马花草,在美的世界中均是有灵魂而能泣能笑的活物了”,“我们的心要能与朝阳的光芒一同放射,方能描写朝阳”,简单的几句话,带给人一种海阔天空之体会。音乐其用真的是空洞的吗?丰子恺从扛抬重物劳动者的“嗨哟”写到美洲印第安医生的美丽装扮与能歌善舞,好像音乐的实用性立刻得到了印证。

丰子恺还写了许多与儿事趣事有关的散文,读起来非常的轻松愉书。带着童心的人,才能无论在什么年龄都可以带着孩童的纯真看待万事万物,而这种童真在孩子读来也会倍感亲切,不似某些拙劣的模仿。

我六岁的女儿看到书的封面,一直忍着笑跟我说:“妈妈,这个作者才是真的傻,居然写’小时候真傻,居然盼着长大’。”她是无法理解长大有什么不好,而说小孩子“傻”的人,自己才是真的傻。所以,这本书为什么是写给孩子的散文呢?如今的孩子,也许是要稍微长大一点,才能读懂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感触。这本选集里的大部分文章发表于三、四十年代,仅就语言来说与如今孩子的习惯略有不同,反而是很适合的一个文本桥梁,体会不同时代的文字特点。

这也是一本充满艺术与哲理的散文集,丰子恺的人生哲学也都尽然体现在他的这些文章中,有艺术的、宗教的却又温暖的。“人生随处皆不满,欲图解脱,唯于艺术中求之”。

《小时候:丰子恺写给孩子的散文》读后感(二):文艺与同情能对抗生活的艰辛

本书语言清新舒适,阅读时仿佛身临于孩童时代夏日傍晚纳凉的场景,躺在提前搬出门的竹躺椅上,妈妈在摇扇,父亲在和伯伯们下棋,家里养着的猫猫狗狗也围在一旁打转,时而专注的模样像是当起了象棋的裁判,弟弟妹妹们玩着猫抓老鼠的游戏,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邻居家的大哥哥姐姐独自在家做功课,不参与我们的游乐中,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得吟诵起“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然而,这样的生活情趣是当代年轻人无法体会到的。我们穿梭于城市中,追求速度和高效,所有的精力几乎都用来处理工作群里弹出来的一条又一条消息了。

丰子恺,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中国现代漫画鼻祖”。他在本书第三章《艺术的自然情味》中解释了为什么要学图画和音乐之用。作者认为学图画并不是为了做画家,而是因为大家都是人,凡人的生活都要求快美之感,故学图画是为了辨别形色的恶美。我们穿的服饰、居住的环境都需要讲求美观,才能让人愉悦,就连食物也不仅用口,还兼用眼。图画能增加人的幸福感,因此图画可以说是人生永远的必修课。

除了图画,作者还描述了音乐的实用之处,它能提高工人打桩的效率,它还是治病的良药,让尼采听而痊愈,音乐还能使人延年益寿。作者认为儿童时代哼唱过的歌曲,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只要一唱儿时的歌,便有儿时的心出来抚慰他、鼓励他,解除他的寂寞、烦恼、忧惧和消沉,使他恢复儿时的健全。由此可见,我相信热衷文艺的人情感永远有寄托,也能更昂扬的面对生活。

作者不仅在书中描写了文艺与生活的联系,更多是描写了孩童们的童真童趣。例如,四岁的华瞻不懂得其中的惊慌与紧张,把“逃难”当做全家出游,说他最喜欢“逃难”这件事,孩子眼中的“逃难”原是另一番景象,也难怪作者要感叹“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他们能撤去世间事物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本身的真相”。

儿童眼中的世界远比我们的生动,他们不仅关心人类,也关心花草、猫犬、鸟碟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与猫犬对话,与花草接吻。万物有灵,只有儿童真切的与他们互动、与他们共情。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

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是因为长大受了世智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我相信只有保持一颗可贵的童心,才能更具一双慧眼来发现世间的可爱。向儿童学习,对万物都具有深广的同情心,便能发现一个更丰富多彩的世界。

《小时候:丰子恺写给孩子的散文》读后感(三):只有孩子才盼着长大

for 《教育导报》

文/夏丽柠

读《小时候:丰子恺写给孩子的散文》,书中最打动我的那句话是:小时候真傻,居然盼着长大。作者丰子恺一语双关,既展现了成长过程中的童真童趣,也表明了长大以后,我们会对小时候充满留恋。

丰子恺不仅是绘画大师,也是散文名家。在他的文章里,既能读到小事见大,又能体会大事窥小,虽然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琐事,但读起来,简直就像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的人生课。不管他是写小孩、写动物、植物,还是写老友、师长,或者谈艺术,字里行间的跃动,都显得那么轻盈而得体,向外散着生活的智慧。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形容人类,是一种好奇的、梦想的、幽默的、任性的动物。然而,这些人性特质恰好在孩童身上,最容捕捉得到。以孩子做样本的好处在于,孩子们真诚,不遮掩,以自己的世界为全世界。至少,丰子恺笔下的丰家三子四女是这样的。说句题外话,四个女孩中的丰宁馨,小名软软,是丰子恺姐姐丰满的女儿。父母离异后,就一直跟着母亲住在舅舅丰子恺家,相处得极好,就像一家人一样,称呼丰子恺夫妇为爸爸妈妈。

丰子恺先生非常喜欢孩子,在漫画与文学作品中,反复地将子女做为描绘对象。就拿本书开篇的《给我的孩子们》来说,作者第一句写的便是,“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由于可见,丰子恺从未将孩子们视为自己的附属品,或者是以“我给了你们生命”为由高高在上地享受父权,而是以平行视角,把自己看做孩子当中的一员,去观察和感悟他们成长中有趣的“独立人格”。因此,书中凡是撰写孩子的文章,都是“童言无忌话天下”般地生动有趣。

丰子恺有一幅漫画作品,画的是家中三个孩子做游戏,画上题字:“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姊姊做媒人。”看站在中间的大姐阿宝,一手拉着盖着盖头的妹妹软软,一手揽着戴着圆顶礼帽的小瞻瞻的肩膀,还真有点大人的模样。但真正感受到阿宝长大成人,是在书中的《送阿宝出黄金时代》里。看着长女阿宝从一个蛮横不讲理,欺负弱小的大姐,变成了一个懂得照顾弟妹,将自己不舍得吃的糖果分给弟妹时,丰子恺既感动又悲伤地写道:“你已将走出唯我独尊的黄金时代,开始在尝人类之爱的辛味了。”这个时候,阿宝14岁。丰子恺认为,14岁之前,都是我们人生的黄金时代,走过去了,就无法再回头。他的《子恺画集》,就是献给孩子们黄金时代的画作。

众所周知,丰子恺养猫。“阿咪”的故事,通过他的画笔与文字,读者们早就耳熟能详了。但也许大家不知道,丰子恺“不喜欢真猫,不过在画中喜欢画猫而已”。这与夏目漱石带着孩子们捧着猫的尸体,在家中后院立碑厚葬,的确不可同日而语。但因为家中孩子喜欢,丰子恺便开始重新观察与认识猫咪。他发现猫咪不仅深受小客人的喜欢,还能缓解与成年客人聊天时的尴尬气氛,于是写道:“可知猫是男女老幼,一切人民大家喜欢的动物,猫的可爱,可说是群众意见。”也许,丰子恺的心胸,有一部分是被猫打开的。

子恺先生的一生,是享受艺术的一生,不论是研习绘画写作音乐等艺术,还是在生活中寻找美学,他都有独到见解。正如他自己所说,“人生随处皆不满,欲图解脱,唯于艺术中求之”。心灵,才是成就艺术的家园,而最纯净的心灵,属于尚未长大的孩子们。

谢绝转载

《小时候:丰子恺写给孩子的散文》读后感(四):童真、童趣、童话

文/舒念

倘若有机会回到过去,你希望自己回到人生的那个阶段呢?若是问我,大概是小学四年级前和高中三年时最为快乐,也最为珍惜。但于丰子恺而言,大抵是学龄前的阶段吧,读《小时候:丰子恺写给孩子的散文》便可看出他对童真的爱惜,家中孩童,无有不好,他们代表了对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情感,哭便哭,笑便笑,嬉笑怒骂皆有“真理”,这岂不是人生最可贵的时间吗?

不仅要羡慕这样的生活,丰子恺也真的在观察这种生活的情态,家中诸多儿女之间的性格差别俱是有趣,最为明显的是最为淘气的瞻瞻,小小的脑袋里时常装着与众不同的想法,他眼中最有趣的事竟是“逃难”,因为一家人收拾停当坐车看船,有自己喜欢的人,有好玩的新鲜事,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这便是孩子的世界,滤掉了这个世界的纷繁嘈杂,也不过就是这二三事。

所以当大女儿长大成人之际,丰子恺也难免伤怀,她作为孩童曾经单纯的世界逐渐有了各种规矩,人不再是纯粹的利己主义,反而要献出自己的爱,让他人生活得更加温暖。孩子懂事了,也就进入了自己的烦恼的世界,原以为这两个世界本不会交叉,但父母哪能一力承担所有的伤感之事,只能寥寥数笔记录下当下的生活,记录下每日变化的“小时候”。

除了可堪纪念的儿女小事,《小时候》里也有许多猫的故事,从波斯猫白象开始,丰子恺家的猫大约也没有断绝,皆因一篇纪念白象的文章,读者诸君皆以为丰子恺本就是爱猫之人,他还要在次篇文章中澄清,自己并非爱猫,只是家中儿女都爱猫,所以无有不收,于是家中猫越来越多,淘气吵闹,最是“贪污”,但即使这样,猫咪能替自己待客,总还是有用的,也就这样养下去吧。

于是生活变得愈发有趣,原本就是热闹的家庭,更兼草木虫鱼之乐,丰子恺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创作自己的散文和画作,所有的故事和画面都显得生动。艺术是成年人的收藏,更是孩子们的乐趣,音乐、绘画都是生活的写照,尤其是绘画,无论年龄,总能挥毫泼墨,也都是对这个世界最明白的观察。艺术创作本没有难处,只是反映世界而已,好坏俱是他人观点,而自己当别有趣味可言。

丰子恺的画中最能体现对情态的捕捉,他惯用的是简单的笔墨,常常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人物行事都极具动态,连画面都显出他随和的性格,也能传递出他对生活乐趣的观察。欲望是少的,但趣味是多的,即使生活琐碎之事繁多,但总有一处可供休憩的处所,于丰子恺而言,便是缘缘堂,也是一家人之间的羁绊所系。

《小时候:丰子恺写给孩子的散文》读后感(五):《小时候:丰子恺写给孩子的散文》:孩子的世界,真的很好

文|继芳翎馨

小时候真傻,竟然盼着长大。

我越来越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读丰子恺先生的《小时候:丰子恺写给孩子的散文》,透过父子、父女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我能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无奈,也足够地羡慕原来我们都有曾经那样纯粹的小时候。

丰子恺先生作为学贯中西的画家、散文家和文艺大师,他用他的双眼和画笔在书中描绘了自己孩子的一个个童年趣事,他渴望孩子们能够拥有纯粹的童年,能够与世无争,却能无所不爱。

作为父亲,他无疑是合格的,因为他始终爱自己的孩子,在意识到孩子十四五岁,社会赋予了女孩与父亲的结界之后,他自觉地开始教会女儿该如何面对未来的人生,也看着孩子成长,告诉孩子该如何去面对未来的人生。

我看到《送阿宝出黄金时代》这一篇稿件时,读到:

“我忽然觉得,我与你之间似乎筑起了一堵很高、很坚、很厚的无形的墙。你在我的怀抱中长起来,在我的提携中大起来,但从今以后,我和你将永远分居于两个世界了。”

有一种特别的触动,原来每个被爸爸疼爱着长大的女孩,都在某一个时间里,慢慢地爸爸和我们都有了一点点男女之防,开始真正的需要距离,可当年年少,我们也都不知道为什么,却因为社会、因为长大慢慢地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作为艺术家,纵情于山水,也在高楼林立的时代感受一种属于自己的温度,属于我们期待的特点。

在我读到:

“爱一物,是兼爱它的阴暗两面。”

“宇宙万物,各有其独立的意义,当初不是为吾人而生的。”

现在的孩子或许没有我们小时候那么深刻地能体会山水田园的生活,邻里间也未必能看到彼此之间的感情色彩,但是有一些艺术的存在,不是为了只是展现明艳的一面,而是在明暗之间,感知能量,在你与我的共同价值链里,创造属于我们想要收获的明天。

人类幼崽的人生,一定要做好记录,他不是以后都能那么开心,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能够给他们创造价值的明天,要好好地珍惜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曾经共同创造过的那些美好,才能让自己也感受孩子们的那份纯粹快乐,那会是特别的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