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春秋来信读后感锦集

春秋来信读后感锦集

《春秋来信》是一本由张枣著作,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页数: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春秋来信》读后感(一):我不知道诗的意义是什么但我死抓住它不放

怀着期待打开这本诗集,最终只是不甘地草草翻完。这本书的一致高评让我对自己的审美产生了怀疑,便看了许多书评,更多的却是对张枣本人英年早逝的缅怀。要知道,一个人所有的不幸才是构成他成功的所有原因。作为一个文学业余爱好者,我有足够的任性空间去标榜阅读偏好。对我来讲,诗早就不是停留在语言排列出的意境美,对称美,押韵美,和自然风光美了。在我看来,诗不但不是对语言排列顺序的极致运用,反而是对整个语言体系的完全无视甚至叛离和颠覆。这不仅是一种文学自由,更是一种思想和灵魂自由。当然,这只是个人不才的见解而已。

意象和词藻的过度堆叠使诗失去了最原始和真诚的部分,最终变成了语言的囚徒,向文字妥协了。

看张枣的诗,便是这样的感觉。

《春秋来信》读后感(二):贫血的张枣。

《镜中》还算是一首正常的作品。 后面的作品,逐渐让语言成为了实验品。也就是在追求张枣自己所谓的“语言感觉”。这本诗集里的作品,与其说是诗歌,不如说是一场语言实验的样本集结。 这样处在实验中的语言,给人毫无审美的快感,让人只觉得怪异、生涩。 整本诗集,哲思几乎没有。诗人仅剩的一些的感性生命也在实验性的语言中被浪费、分解。 语言是工具。对语言的提问也是对人的提问,也是在在不断认识人。但是这更适合哲学的工作。而在文学领域,做语言实验,成功了是艺术上的突破,是创新。且这创新的语言的背后一定也是在哲思上的对人认识到逼近与突破。否则这也是一场无意义的语言实验。语言没有承载任何对人有益的价值。只是一堆文字垃圾。

而失败的语言实验则是——既让作品既失去了艺术上的审美,也没有到哲学上的深刻。张枣的诗集给人就是这样的感觉——既无文学上的审美快感,也无哲思上的深刻。只有一堆杂乱的实验语言样本,停留在纸上,让人一无所获。 为何要追寻一个意义?

因为,私以为,凡是人的写作,无论是文学的还是思想的,必须不断向人提问,不断逼近对人的认识。 是感性生命不断地爆发,感性驱动着理性不断认识人。这种认识一直在持续,人永远无法完全认识自己,但永远要在认识的途中。这是人的悖论。人的悲剧性宿命。

不能为了实验而实验,语言是言说者表达的工具,你既然说话了,就得说些什么。

即使想表达说什么都没有意义的思想观念,也是一种有思想的表达。但可惜,张枣的表达也不属于这种。

《春秋来信》读后感(三):《何人斯》与元诗意识

花了小半个上午摸鱼,张枣的《何人斯》相当迷人,重读又有不同于第一次读到时的理解(这是一首怨妇甜诗)。张枣是“元诗”意识觉醒得相当早、相当自觉的诗人,他对于当代汉语诗歌的元诗意识也有精妙的见解(《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从元诗角度来解读《何人斯》,是有一定根据的。《何人斯》中“我”带有鲜明的诗人气质,多愁善感,“和水波说话”;而“你”这个不在场者又有着明显的抽象特征,“冷冰冰地溜动”,“只有你说话的声音/不见你遗留的晚餐皮果”,“不见你的脸”等等地方都可以看出,“你”至少有相当的虚无成分。把这首诗理解为诗人与诗的对话,很多关节就打通了。“我”怨“你”之不在,即诗人在抱怨诗歌灵感之不来,这种抱怨在从前诗人与诗合为一体(天赋式的、流畅的写作状态)的衬托下更加幽怨。”靠天吃饭“的诗人往往过了青春期就难再进步,要想持续高质量的写作,就必须要有诗人的自觉,而这首《何人斯》可以说正是张枣的自觉之作(怪不得张枣自己说喜欢《何人斯》更甚于《镜中》),这种写作自觉就体现在《何人斯》的元诗意识。最集中地体现在最后一小节:”二月开白花,你逃也逃不脱,你在哪儿休息/哪儿就被我守望着。你若告诉我/你的双臂怎样垂落,我就会告诉你/你将怎样再一次招手;你若告诉我/你看见什么东西正在消逝/我就会告诉你,你是哪一个”双臂的垂落不妨理解为天赋诗人的疲累,而再次举起则是天赋诗人转向自觉诗人的标志;正在消逝的是作为天赋诗人写作的诗,而“你”--“我”今后所要守望,所要写作的诗,正是这一首《何人斯》开始的,具有自觉的诗人意识的自觉写作。《何人斯》完成,消逝被记下,消逝写成诗正是诗人告诉诗--也就是“我就会告诉你”--的最好方式。《何人斯》实在情思精妙,谢谢张枣~

《春秋来信》读后感(四):悼枣

请原谅我的学识鄙陋,胡乱涂鸦一首诗歌来纪念你。只因被你诗中传递的知音观念深深震悚,寥寥片言,就能在我内心形成一场风暴。

这个年代,世风日下,爱缠绕围巾却不爱诗歌者多如牛毛。我希望和你一样,通过诗歌去找寻深邃的梦,去熬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危机”。

悼张枣

楚地生汉风

历史这张鼓皮浮动

如水波传递一种冷

你,正游向一个时辰

鸿雁从苇叶丛中惊起

易河的水凛冽又寒冷

饮一觚热酒

邀请那个对饮的人

擂响这面锣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你让那位面觐皇帝的少女

坐到镜中

用梅花兑换另一个人

后悔的事

梦境开满白花

士大夫衣冠整齐而素洁

他们升腾 眷恋你的背影

雨水降落 树、空气

急遽收缩成远方

嘶嘶沥沥的声音

那双扪脉的手正在消逝

斯人已殁

那张椅子犹在

清脆的响指声在宇宙迸裂

你缓缓吐尽最后一圈烟云

开始撬起那副棺木

和躺在图宾根黑森林下的

疯子 一齐抓住

抓住那件摇摇欲坠的东西

2011.3.21晚

----------------------------------------------------------------

附:《春秋来信》断断续续看了很久,一直想说点什么,最后想想还是发首先前涂鸦的悼诗来怀念这位优秀的汉语诗人。至于这本诗集最大的意义还是让一些诗歌爱好者参与到“这项美丽而又危险的事业”中来。毕竟文学的互文性让每个人都有书写历史和新篇章的机会。

《春秋来信》读后感(五):隽永的哀婉之镜

《镜中》是早在张枣23岁时,就被柏桦预言会传遍大江南北的一首诗。虽然当时张枣并不这么认为,而如今一看,最为人们熟知的他的诗歌,果然是《镜中》,人们最熟悉的他的诗句,就是“只要一想起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镜中》似一首婉转的哀歌,透出悠悠的古典情思。它勾勒出的,是一副隽永而意味深长的画面,充斥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只要想起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此一句诗歌的开端。诗人没有给这一瞬间的“想起”赋予任何主语,然而“后悔”这个充满心酸无奈的词,却正能引发初读者心弦的共鸣。没有主语的句子,让读者将自己置换于诗中。每位读者的经验不同,但其中蕴含的是同一种情愫,即面对“后悔”二字独自品尝的涩味。这种感触的产生为整首诗的阅读奠定了情感基调:萧瑟、黯淡、惆怅。在这一忆起的瞬间,刚巧“梅花便落了下来”。梅花的零落,似正迎合了“后悔”涌出脑海时,心中一沉的刹那。在此刻,梅花不再是传统坚毅的象征,而是情绪的物化。

从第三行起,诗歌的主语出现了——“她”。“后悔的事”具体指什么,诗人没有明确道出,只是写到“比如看她游泳到河东另一岸/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游泳和登上梯子,是两个毫无关联的动作。两个仿似意外摘来的动作,指代着背后无数可供猜想的故事。这些故事的模样朦胧不清,它们的共同点只有:危险。“危险”,充满诱惑力的词语。在“她”看来,它们是“美丽”的,却也是她“后悔”的源泉。如果给“她”另一种选择,还不如“骑马归来/面颊温暖/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这几行诗所描述的,是诗人为“她”设置的淡雅、平静的往事片段。读到这一部分,可以想见这位“她”,或是某位款款行走深殿的女子,“她”记忆中最深沉的后悔被凝结成两个小小的“比如”,“比如”之后,是无限延展的关于“危险”故事的想象。它们或许刺激、悲壮、美妙、邪恶,却让人为之后悔,还“不如”一次平凡的骑马归来。诗句的背后,仿佛可以听到“她”在世事流离之后,一声轻叹。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着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两行勾勒出诗中表达的真实场景。“她”坐在镜子前面,看见镜子里的人。镜子永恒不变地在同一个地方,映照出永恒不变的“她”的座位。“她”看见镜中的人,和曾经经历过危险且令人后悔的往事的人,是同一个。现实中的“她”一成不变地坐着,思维却在沉沉浮浮。移开面对镜子的目光,望向窗外,簌簌的梅花落满了南山。这一番场景,是心事凋零的预示。是描写“她”的回忆与“她”的静坐完美的虚实结合。“只要一想起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思绪飞出脑海,附身梅花,无风划过,却一时之间零落了满山所有的梅花。这是诗人的想象,却是至美至哀的幻象。

韵致斐然。浓浓的古典意味,被张枣用现代的语言描述出来,定格住一副孤寂绝美的图画。他传达出的面对镜子无法逃遁的悔意,让诗中的南山再无悠然,再无散淡,唯有哀婉的情思,和诗意的余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