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经典读后感有感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经典读后感有感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是一本由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37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读后感(一):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托的书

怎么说呢?虽然这本书也象其他俄罗斯文学一样有着繁复到眼晕的礼节、冗长并不止一个的称呼、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虽然有些地方我无法理解或认同,比如两位女主角到底为什么那么那么爱阿辽沙,她们明明都洞悉他的缺点,但是!这本书真是非常的好看!!尤其是公爵向男主人公坦白他过去那无比丑恶的历史那段,真是震撼到我啊~~~太深刻太精湛了!

此外,到后面父女和解那段真的很感人,我是一边流泪一边看完的,心里还很激动……而且,作者的细节描写真是入木三分,他描写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景都是栩栩如生,我都象亲眼见到一样的说!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读后感(二):说说

这本书中阿辽沙娜塔莎的爱情故事,真实的生活的却有,本人亲眼看到过。互相深爱的双方,又互相伤害,同时又读希望牺牲自己成全对方。爱的太浓烈而难免有伤害。

公爵这个人,浮士德里头也有这么一个魔鬼--米芾托斯。这样的人物引诱和吞吃弱小,意志力薄弱的大众,他们通过手中的金钱来谋取力量感,来诱使薄弱的普通人犯罪。所以我们一定一定要认识这样一个魔鬼。

小女孩涅丽也在心扉敞开中获得了一丝安慰和幸福,她住在“我”家里的那段生活是幸福的。但是如何描写魔鬼的恶,小女孩必然需要以自己的死来震撼读者,我想作者是相当喜欢涅丽这个角色的。这个角色正好描绘出人可以有多好,只要有爱。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读后感(三):什么是爱又什么是伤害

也许因为“我”是一个靠写作某生的作家,常常在贫困线挣扎的作家。所以,在我读来,这本书,很有自传的意味。实际上,应该不是吧。

娜达莎,我不爱她,甚至不怜悯她。其实她很可爱,她很善良,她很有勇气。她被父亲诅咒,也很可怜。

涅丽,我喜欢她,可怜她。她也许可爱,却像刺猬一样,紧紧的包裹住自己。

“我”,这个作家,他太爱娜达莎了,对涅丽,出于善良救了她,之后就无情了。为了让被抛弃的娜达莎回到家里,他残酷的牺牲了涅丽,让涅丽再一次回忆痛苦的过去,之后,心脏不好的涅丽发烧了说胡话了。她再也没有好起来了。

娜达莎的父亲,公爵的原管家,在“我”追求娜达莎的时候,反对我们的婚事。在娜达莎爱上阿廖沙,离家出走之后,又多么依赖我的通信。后来,娜达莎被抛弃了,在“我”的努力下,老人终于和离家出走的女儿和解了,和解之后,他便要全家搬离。而“我”,多么希望和娜达莎在一起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再一次失去娜达莎。

公爵伤害了老管家和娜达莎,而“我”呢,不也伤害了涅丽吗?老管家被公爵伤害,而他呢,不也最终狠狠的伤害了我对娜达莎的爱玛?

什么是人性?为了所爱的人牺牲不爱的人?为了掩埋过去的污点,离弃帮助你的恩人?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读后感(四):道德的自觉

瓦尔科夫斯基公爵的自私与贪婪,是一种自觉的恶。他甚至为了自己的真诚洋洋自得,自觉十分具有生命力。他完全明白自己这种人,也觉得自己完全明白所谓“田园牧歌和席勒式的人”。对他们的天真热情不屑一顾,以嘲弄他们取乐。公爵对道德的理解就是他行动的基础――极致的道德就是极致的自私。在他看来,高尚的人做事动机也不过是自私的,他所求的名利享乐和高尚的人所求的心安理得其实没有区别。 这样自觉自省的恶人是极少的,他的自白令我极其震撼。在与瓦尼亚的谈话中,他洋洋洒洒地从社会谈到人性再到女人,作者在这里的描写实在是太好了,让我能清晰地想象出公爵喷出的酒气和得意时眼角的细纹。 而瓦尼亚等人的善良与高尚,其实也是出于一种自觉。他们自己坚守的准则极其严苛,他们的感情异常激烈,可这样的感情和严肃的心灵却在不幸的时候格外损害他们的健康。 就是他们这样善良而高傲的人们不自觉地纵容着类似公爵的恶人进行残忍的剥削。譬如涅莉的母亲,她的家庭完全被公爵毁掉了,可是为了坚守自己的气节,她与公爵断绝往来,而不把他告上法庭,更不许女儿去找他,其实就是在进行无底线地纵容。公爵认为她这种人更愿意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贫病交加地死去,也不愿意接受钱活着。或许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人间罪恶和高尚共存,纯洁与肮脏离得不远,美丽与丑恶对比鲜明,却总是美丽纯洁高尚者被掠夺,被迫害,痛苦地消失。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读后感(五):原谅我浅薄的读后感

图书馆周末不开门,就把《被伤害与被侮辱的人们》再看了一遍,虽然书中人物的名字依然如同火车一样冗长。

很精彩,有感触。

在结构处置上不得不佩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故事越讲到后面越清晰,之前几条毫不搭边的线索居然在结尾处交汇,不得不为这样精巧的结构喝彩。而且,有如读侦探小说的快感,丝丝入扣,层层推进,故事是个乏味的故事,但是经过巧妙地构造变得引人入胜。

首先作者把目光投入到即将暴毙的老狗阿佐尔卡和随后死在作者面前的老人斯米特。老人死后作者住进老人生前租住的房子,这样引出了后来来找爷爷(斯米特)的涅莉。这条线索看似只是一个用于点缀的花边,其实内有乾坤。然后作者开始以叙述自己的故事为主,此处不再赘述。作者的故事中,有几对错综复杂的关系,而到最后这些关系都环环相扣。故事就要结尾即高潮处,作者才揭开谜底,将一开始与作者讲述的故事毫不相关的“花边”竟然也联系在一起。同时,这样一个的“花边”拖出的故事即涅莉、涅莉母亲及爷爷斯米特的故事和作者讲述的伊赫缅涅夫夫妇与女儿娜达莎的故事又有异曲同工相互映射的作用。结构杂乱却不会让读者混乱,甚至到最后引导读者也变成侦探来猜测结局,多么牛逼的结构呵~

我挺喜欢故事的结尾——

她的眼神在对我说:

“我们本可以幸福的共度一生!”

戛然而止,落下帷幕。在读者大呼过瘾的同时又隽永深长。

在人物描绘方面,几乎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疑虑,为什么娜达莎会爱上阿辽沙。为什么正派姑娘会爱上自己家族的仇敌的孩子,空虚浮夸的公子哥。我觉得这和人类的内心总是和表面相反有关,就和邪恶的人总有伪善的脸,正派的人藏着犯罪的心灵一样,更何况是处在思想和行为最为叛逆的青春期,这种莫名其妙的爱就比较好解释。

让我觉得蹊跷的是瓦尼亚和娜达莎之间的关系。这是纯洁的男女关系么?作为一个男人,深爱的人却爱上了一个另外一个男人,而且这个男人身上与周围的关系有很多实在不适合这两个人结合的地方。瓦尼亚显得过于淡定了。虽然雨果说过,最高尚的复仇就是宽容,我看倒不必说是瓦尼亚伪善。因为文中处处透露出瓦尼亚对娜达莎和阿辽沙的关心。怎么解释呢?瓦尼亚要么是上帝,要么是阳痿。或者还有一种可能,他已经猜到了结局,在等着看笑话(当然按故事的说法,这种可能微乎其微)。这一方面的处理,我不大喜欢。不过,转念一想,倘若牺牲了瓦尼亚上帝般的心灵,瓦尼亚就不可能热心肠的处理这件事,而这个故事估计就没有这么一波三折了。所以毋需吹毛求疵,姑且原谅了“瓦尼亚金子般的心灵”。

我极喜欢涅莉这个角色。这是除了瓦尼亚以外所有角色中承载着最多联系的一个,几乎和每个人有关。看到涅莉出现的前几幕,我首先想到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真的好像。感觉作者也挺喜欢涅莉,对她的描写格外温馨,即使涅莉有暴戾的个性。

同时我也喜欢瓦尔科夫斯基的塑造。骗吃骗喝骗感情,无恶不作十恶不赦,坏到极致,坏得淋漓尽致,坏得我想跳到书中与其决斗。我想,假如没有这个反面角色的强力对抗,故事中的人们都配不上被伤害与被侮辱的称号。

在语言方面,我不懂俄文,半个字都不懂,只懂上海译文出版社娄自良翻译成的中文。所以几乎没有任何意见。只是,小时候我记得这本书被翻译成《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人们》。原来的名字感觉更好。被伤害达不到被欺凌的程度。同时,那些俄国式的对话我有些受不了,就好比看毛姆的书总受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式对话那般痛苦。

看了两遍,值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