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读后感摘抄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读后感摘抄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是一本由余华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页数:16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读后感(一):回顾一下这个summer v.v

是因为李健吧,在那个听校园歌曲的年纪,一个访谈节目中 李健说他最喜欢的作者是余华 我就记下了 可是读到现在 一直没啥感觉 可能因为我没有读大部头吧 @@

看这书的唯一原因就是下次和他去唱片店的时候不要那么白痴,可是后来竟然找到一些共鸣 有的时候不听点什么东东竟然不舒服了 谢谢大师 谢谢余华 @@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读后感(二):余华的文笔一直被严重低估

经常有人说余华的文笔不好,太平淡,其实余华对于汉字的运用是非常熟练的,尤其是成语,在余华的散文里,余华对成语的使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看了这么多中国作家的书,还真没有比他能把成语运用地如此准确的。

这本书讲的是音乐,作者的文字也像音乐一样,对于喜欢古典音乐的人来说,这本书应该能加强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吧。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读后感(三):文坛的认可始终要比市场的认可晚十年左右

任何时代,都有不浮躁的读者。读书是一个人安静下来才做的事。不是参加派对,不是社会关注的热闹。写作与阅读,都是冷清的,但这样的状态却像海底激流,始终汹涌澎湃。听说“80后”的小作家埋怨前辈作家不愿交出“文坛接力棒”,余华付诸一笑:“他们还年轻,不明白。其实文坛的认可始终要比市场的认可晚十年左右。我80年代初开始写作,直到1987年才得到文坛认可。现在回头来看,我觉得作家成名不应太早。”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读后感(四):音乐 音乐

音乐可以与其他任何一门艺术门类相联系,建筑、绘画、文学、诗歌、戏剧、等等。

音乐承载的不仅是艺术形式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作曲家、演奏家和听众这三者赋予它的个性体现!

余华的音乐视角,是欣赏者的视角,是作为作家的欣赏者的视角。书很具有可读性,因为作者知道如何运用文字的力量来表达对音乐的种种看法。

对音乐学习不深入的读者,阅读这本书不失为了解音乐、和激发音乐爱好的很好途径。

对专业的音乐学习读者来说,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想必一定会有共鸣之处,也一定不乏与作者思想产生分歧和对作者观点的质疑。

文字用来描写音乐,总是理性不足而感性有余的。只有自己真正投入其中,去听、去分析,才能有符合自己审美标准的判断。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读后感(五):音符,以及文字

我最后一次读余华的小说,应该是《古典爱情》吧,那是很多年以前,那篇小说是我无意中读到的,那种深刻的悸怖,曾经缠绕我多年,我不能不叹服文字的力量。后来我进入IT业,太忙,读小说少,所以虽然偶而会想到是否要再重读一遍,看现在是否已经有勇气,却也还是没有读。所以回想起来,仍然是当初那一道烙印。

买这本书的时候,我当作是纯粹的音乐文字,因为想要了解音乐与写作间的关系。读的过程中,其实很多地方我都不懂,因为乐盲的缘故,但我并不因此失望,因为我知道这是我自己的原因而非书的,遇到它,仍然很好,因为是指引,告诉我音乐倾听可以达到的境界,这就是我的方向,以后,当我愿意更多了解音乐,我也可以达到。

余华的文字,仍然是有穿透人的力量,不管是写故事还是散文,那些华美的文字,我透过它们,看到的是另外的世界,关于音乐和色彩的世界,我知道自己写不到这样好,但看到这些文字,都是享受。

后面几篇,和音乐没有关系,是关于现实,关于别的国家,关于这个世界,一位优秀作家的深刻,有时候是普通人难以企及,他说的国家,我都还没有去过,我想,以后,当我前去,我会想到他写过的文字,我会愿意深入去了解,人类的苦难历史,超乎国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