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杜尚访谈录》读后感1000字

《杜尚访谈录》读后感1000字

《杜尚访谈录》是一本由(法)皮埃尔・卡巴内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6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杜尚访谈录》读后感(一):杜尚

Marcal Duchamp米歇尔杜尚

走到反面思考反面

让他明白

自由

就是他那样一个形象

一个活出来的形象

任何虚构也出不来的形象

或者绝无仅有

他在那里

无法不被人注视

所有的文字对他没有任何办法

任何文字都抓不住的形象

他属于另一个地方

他不被说明

不被归纳

文字在他面前显得不知所措

他的潇洒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智慧从来没有如在他那里那样朴实简单

凡是为他唱赞歌的人都不理解他

就像不理解自己一样

你该过自己的生活

《杜尚访谈录》读后感(二):杜尚访谈录

一个文雅的男人,一个懒惰的男人,一个专注的男人,一个求新的男人,一个傲慢的男人,一个低调的男人,一个幽默的男人,一个厚道的男人,一个叛逆的男人,一个超脱的男人,他们,都是杜尚。

从照片上看,杜尚根本不像艺术家,表情与目光,半是文学半是思想,蛮契合他“反艺术家”的身份。

他说:“我喜欢活着,呼吸,甚于喜欢工作。”所以,他长久地单身;所以,他一生没有固定职业;所以,他旅行时只带几件衣服;所以,他用大量的时间下棋甚至自制袖珍小棋、与人出书……

他说:“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他的生活,正是我想要的生活。可惜,我没做到,也做不到。

《杜尚访谈录》很薄,却足以令你通透地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并且,不着痕迹地被感动。

《杜尚访谈录》读后感(三):杜尚本质上是一个虚无主义者

虽然不喜欢杜尚,但喜欢这本书。因为此书给我们精彩地描画了一个现代虚无主义者的面目。虽然并不狰狞,甚至还十分优雅,但毫无疑问,杜尚就是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曾经忧心忡忡地预言过的现代虚无主义者。在这种人眼里,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人去认真的。如果再朝前走一步,那就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干”,一切原则、标准都是虚幻。现代艺术的堕落,跟这类玩世不恭的哲学是分不开的。这就是杜尚的思想在今天的西方艺术界大行其道的原因。喜欢杜尚的人,你们可要小心。杜尚是一町鸦片,偶尔一吸,还可以止痛(在物欲横流、尔虞我诈、文学艺术上各个主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里,看穿很多事情),但吸多了,那是要上瘾的。上瘾的结果就是:取消一切原则,美就是丑,丑就是美。把韩寒、小四那些下三滥的作品跟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等量齐观。

《杜尚访谈录》读后感(四):杜尚,不是艺术家

在任何情况下,杜尚手中的艺术作品是远离所谓的视觉美、感性美的,他的作品完全的他思想的反映,而不是技巧的展示,他做到了自己所追求的,让绘画仍旧回到为思想服务的位置上。他把思想看得比技巧重要,他把做人看得比做艺术家重要,他把生活本身看得比艺术重要。这和许多人只关心技巧,不关心思想,只热衷于做艺术家,不懂得如何做人,只想着艺术,生活却过得很糟,全是反着的。

对杜尚来说,真正的自由是无可赋形而不附着于任何名称的。一种精神或一种态度,无须大张旗鼓地作为一种主义或者运动。因为,那样会不可避免地落入俗套,乃至成为束缚。

他们做不到像杜尚那样放下人类所难以放下的一切:对理性的依赖,对自己的期许,对人类的看重,对世界的目的。这种全放下的境界,在西方现代流派或艺术家中,除了杜尚,没有人真正达到。

他希望人生圆满自足,了无分别,我们不该用艺术和生活这样人为的划分把我们自己的生活区别分类,这会让我们心生功利和目的论,这些妨碍了生命的自在圆融。

杜尚,并不是要做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更重要的是:能做一个身心自由的人,活出一种行云流水般舒展的人生,这个状态实在比艺术家要美丽百倍以上。

《杜尚访谈录》读后感(五):把生活当做自己最好的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应该称为“画匠”,他们对绘画的研究都在于体积、明暗、线条,意义在于讲故事,做宣传,体现美学、道德、宗教、政治。到了印象派,又算一个里程碑,他们开始研究摒弃形象的色彩与光影,到了野兽派,加进变形使他们更为简单纯粹,——到了杜尚,所有又被摒弃。杜尚在思想上的贡献高过作品的贡献。他在于推翻。诉诸视网膜的时代还在继续,但他提出了另一个可能,用艺术表达思想。

Mark Rothko的失败之处就是被艺术折腾得太累,把批评家之类看得过重,杜尚从不把画商、评论之流当回事。“绘画对于我不是要拿出产品,或是表现压力”,金钱观的淡薄使他把艺术带来的乐趣放到了最重的位置——当代艺术家们没有几个可以达到杜尚的反艺术的高度,也就是因为他们对绘画、艺术的态度仍然是仰视的,或者,这是谋生与谋得更好地位的手段。杜尚从不把自己保持在一种建立好的模式里很长时间,去模仿,去受影响。对于立体主义之流他好奇,但又浅尝辄止。没有任何系统化的模式把握得住他。在他看来,技巧是荒谬的,原则也是荒谬的。

杜尚的贡献在于,推翻古典绘画的窠臼,甚至不在绘画上加post之类的前缀,他直接全部翻页,用装置,用现成品(ready made),绘画不是唯一的艺术表现方式。到了后期,他拒绝的不仅是架上绘画,而是任何种类的绘画。在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在技术上形式上争得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时候,他放下巴黎的一切,带着《下楼的裸女》到了纽约,在那里,人们把他当做欧洲现代艺术大师夹道欢迎——那年他只有28岁。在美国这个兼容并包的环境下,他开始做现成品,以此反艺术,但这又算成就了他另一个高度。

与沃霍尔的积极入世相反,杜尚是相当出世的。淡泊。但杜尚在这里没有闭守,他承认媒体的地位,喜欢波普艺术,坚守而不闭塞。

杜尚清逸俊朗安静内敛。不卑不亢——对艺术,对周围的人,都是如此。他不愿意做“灯塔”,他觉得拉斐尔、毕加索才是那样的存在,而这对于他来说,是无所谓的地位。“你能感到他们是被竖立起来的,社会的等级观把他们保持在那儿”——而他,最好的作品是他的生活,他“喜欢呼吸甚于喜欢工作”。这种人生观其实是杜尚最吸引我的地方,尊于理想的生活是很难的。我总觉得社会空气是稀薄的,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是很难要命的事情,但杜尚走出了另一条道路。在他完全可以在巴黎画坛立足时,他去当图书管理员了; 1923年他已然成为艺术大师、全世界等着看他的作品时,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绘画,去当了职业棋手……杜尚把艺术看得很轻,生活的质量、自由与幸福感才是他生活的中心。

安静存在,努力生活,冷暖自知,把生活当做自己最好的作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