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地北天南叙古今经典读后感有感

地北天南叙古今经典读后感有感

《地北天南叙古今》是一本由黄仁宇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北天南叙古今》读后感(一):独树一帜的大兵生涯

看了黄仁宇的大部分著作,感觉黄念念不忘并引以自豪的是其在抗战期间于国军服役中的见闻种种。

个人认为其研究史学的出发点:中国在基层难以从数目字上管理,不得已用道德、纪律等替代法律约束,与其个人经历验证息息相关。同时,这番底层草莽生涯也是黄在历史学人中独树一帜的特色所在,也许这也是他对此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

本书除去其个人服役、治学经历的内容尚可一读外,其他散文,诸如关于威尼斯、克伦威尔等人物、地理的散文乏善可陈。

《地北天南叙古今》读后感(二):那个小岛

作为枕边小书断断续续的读完了。上海书展时特地找到三联展台,生活读书新知,在这个出版物废纸居多的年代,一直认为三联出品必属精品,也确实。因为读过万历十五年,决定买下黄仁宇的这一套。此书没有万历的晦涩专业,也不囿于中国大历史的单一主题,而正如书名所言,地北天南古今中外。让我这个对民国充满莫名好感的小读者更加深了对那个时代文人武将的认识,尤其是近来较多被追忆的远征军。还有就是对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激起了更大的憧憬与向往之感,修正的社会主义,难道我们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同时也加重了自己读书时未能出国游学的遗憾,以后补上。总觉得我们再难有作者那一代的真正大家,尤以后来奔赴东南角上那个小岛的那群人为代表。或许,这也是我对那个小岛充满好感的原因之一吧。历史选择那个小岛来容纳那些人物来传承那些文化,并发展至今日的情状,或许是我们华夏子孙的幸运吧。扯远了。

2013年10月10日22:49

《地北天南叙古今》读后感(三):老来情味减

“偶然”蕴含着必然。

搜科幻电影,相中了一个剧情,不料看得影片却是毫无关联。碰巧我也中意这个题材,于是忍受着老片的破特效看完,还觉得不错。

和朋友谈论此事,才知本月上映的一个新片,就是那片子三十年后的续集。

在图书馆找书,部分书籍没有按编码排列。我随意翻开一本回忆录,作者不认识,目录有点意思。朋友即从另一架转过来,高兴地举着一本工具书唤我看。巧的是两个作者同姓,名中还有一字相同,都是华人,都在美国工作居住。

那本回忆录就是《天南地北叙古今》。成文时间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抗战部分是作者青年时代的战地报告,写得平静,我看得澎湃。但一九九一年作者古稀之年写的几篇随想,隐含着淡漠。

如果什么事情都掰开了分析,利弊面面俱到,最后又通通超越个人的悲喜爱恨,归结于不可抗拒的大环境影响,那我真的无法认同。

我仍然把人归为好人和坏人,仍然把道德放在重要位置,仍然会去追究动机,追究后果。如果有人犯了弥天大错,我不会用“历史局限性”来减轻他的罪恶,也不会设想其他的理由来开脱——也许要到我垂垂老矣,才能看轻人世的是非,才能理解作者的淡漠。

再说一句作者。书中谈到他另一本史书《万历十五年》,我突然意识到此书天天飘在豆瓣上,被我当成通俗小说略过。这下得找来看看了。

《地北天南叙古今》读后感(四):历史眼光的普及

这本书收录的都是黄仁宇先生的旧作回忆、游记时评,可读性颇好,多数文章都以他的史学眼光写出,于一时一地的情况之中,更说出背后的种种缘由故事,发展逻辑,读起来是饶有趣味的。不过也有一些文章核心观点不太鲜明,或许是游记时评文章无法避免的发散性所致,取舍则在读者自己了。

第一部分叙及缅甸抗战,大体都是当年中国公开刊登的文字,不能不让读者相见当年的实际境况与新闻媒体所发声音之区别。缅甸的战事,较之国内,显然压力要小得多,作者大概还负有政治性的宣传任务,所以文字读来,可以说充满乐观,这种乐观是假装出来的吗?我想不一定,一个人处在一个特定的境地,要看到全局之艰难,看到处在历史峡谷中之惊险,总是不容易的。面对当前具体的事情,不能不拿出一点勇气和毅力来应对,不能不保持乐观,我们也可以反过来问,要不然又能怎样呢?这部分的文字,算是抗战时期的战地报道,于今日读者甚为难得。

其它人物回忆、游记时评,可读性好就已完成了大部分的使命。有人论及黄仁宇先生的贡献,除梳理中国明代之财政情况外,主要在于向大众普及历史知识,引起历史兴趣。我也认同此说,所谓“大历史”、“数目字管理”之类的说法,主要是普及历史的作用,并没什么新奇的地方,抛开道德伦理上的纠缠,关注事实的技术性逻辑解释,本为学术研究的题中之义。况且“数目字管理”这个说法,对于读者来说,如之前所说,总是陷于朦胧抽象,缺乏更多细节论证与解释。

作者的文章,大体不脱离对经济财政的关注,这一点甚得我心,不如此,则不能让大家的眼光从道德伦理的批判上挪开,而看到国家政府、执政者惨淡经营的困难。历史之曲折繁复,不是今天的我们可以一眼洞穿,一言概括的,我们注意到长期的趋势,也不能忘记细节上的无数可能。因此,作者引导我们的眼光,算是对读者进行一种有效的史学教育,让我们从历史教材的框架结论之外,逐步了解其中更丰满的血肉,事实上是,这种眼光上的教育,不只是让我们了解血肉,而且开始洞察经脉。之后读史,可以对事物发展之可能性,有更多一层的理解,或者说,对于各种各样的结论可以保留更多的余地,正由此,才有所谓读书做事的通达。

作者从史学而及于经济,及于近代以来私人财产权之确立、民权之扩张,一方面当然与他的研究路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心心念念虑及中国之百年挣扎与未来前途有关,之前所说已多,这本书所录文章依旧如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