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摘抄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摘抄

《生活的艺术》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90,页数:4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一):让生活变得闲适

看了快半年了,也是醉了。单词查询量已经有2000多了。喜欢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容比较有趣,观点比较和蔼可亲,举例的面还是比较广的,能让人开阔视野。二是语言是英语,可以让自己以林语堂为榜样,多学习英语吧!当然了,还是有些消磨时光的因素在里面。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教育还是很一流的。林语堂不愧是大家。是我的偶像。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二):痛苦与快乐-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今年的五一,又过得不太好。我要在单位里值班,不能到处乱跑。

我从一个月多前开始看林语堂的《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据说这本书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效仿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于是我便慕名而来。可是这个进程太慢了,因为林教授实在太厉害,书里的句子不难,但是生词太多了。看着看着,我都有些怀疑他当年在故意向美国人秀他的词汇量,除了文学词汇,医学、植物学等学科的术语几乎无所不包,真是佩服。一般我一天只看个几十页,有时候查单词都查得累。到五一前,我还有一百多页没看。无论如何,不能再拖了,5月1号,看了一些,2号,适当加快了进度,还有30页,到了晚上,我一鼓作气,终于把它看完了。我想这个过程虽然不太好,没有找到我想要的畅通无阻的感觉,但总算完成了。只要完成了,就没有白辛苦。书中的旷达怀观、陶情遣兴的古典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确有一些动人。但是我现在的心绪总体上是浮躁的,不能完全静下心来体会。其实好多观点跟《瓦尔登湖》差不多,但我现在甚至没有了去年看《瓦尔登湖》时的心境。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三):文章误读

昨晚睡前翻看林语堂的《The Importance of Living》,随手翻到“ON BEING WAYWARD AND INCALCULABLE”一篇。看了一小段才发现自己第一眼认错了题目,误认为是“ON BEING AWARE AND INCLUDED”,再回头看时已经丧失了阅读兴趣。

人读书一般有三种态度,一是出于功利,二是求新猎奇(包括消遣),三是求映证。随着年纪渐长,阅历加深,第二种情况会越来越少,第一、第三种会越来越多,如果还读得进的话。在我错认标题的同时在心里已经在对这个题目做了预读,很多的经历、体验和心得纷纷乱乱涌出来,等着比较和验证。结果却发现根本不是说的这码事。

林语堂长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热衷于向西方介绍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不同的文化一定有不同的潜规则,就像在中国很多人人公认的东西不一定是可行的一样,很多事究竟怎样做才得体、合规矩,可能是在任何书面材料甚至任何正式场合人们的口头言语中都找不到答案的。特定圈子有特定的潜规则,因此在人群中保持“知情”(be aware)和“被认同”(be included)就很重要。想听听林先生的看法。

Mark

2004年04月20日 22:24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四):现实+梦想+幽默=生活的艺术

关于林语堂先生,有人说是国学大师,有人说是御用文人,读完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说,林语堂是一个热爱生活并对人生有着深刻体味的哲学家。

人生究竟是苦是乐?人生其实很累很短暂,人生的快乐源自生活的质量,疲倦不等于痛苦,富裕不等于快乐;生活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笔流水账?虽然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往往决定于一张张进进出出的账单,但是,生活也是一门艺术和哲学。《生活的艺术》中如下公式,正是对生活艺术的经典概括:“现实”减“梦想”等于“禽兽” ,“现实”加“梦想”等于“心痛”(普通叫做“理想主义”),“现实”加“幽默”等于“现实主义”(普通叫做“保守主义”) “梦想”减“幽默”等于“热狂”,“梦想”加“幽默”等于“幻想”,“现实”加“梦想”加“幽默”等于“智慧”。初看此段,一时惊为天人之言。我们如何快乐而又充实的活着,如何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处变不惊?以上公式以哲学的语言,以数学的形式,告诉我们答案。

人,如果生活的太现实,丧失理想,抛弃感情,那将是“禽兽”的生活。现实中,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之辈比比皆是,他们快乐吗?或许对他们而言,这种生活方式是快乐和富足的,但正因为生活的太现实,没有理想和幽默感,这种生活方式带给自己的只能是感官上的刺激,留给别人的只能是远观和距离。

现实,是客观的,却是残酷的;梦想,是美好的却是遥远的。人,不能永远生活在理想中,但也不能没有理想,正如书中所言“人类似分成两种人:一种是理想主义者,另一种是现实主义者,是造成人类进步的两种动力。人性好似泥土,由理想主义浇灌后即变成了柔软可塑的东西,但是使泥土凝结的还是泥土本身,不然我们早就蒸发而化气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种力,在一切人类活动里,个人的、社会的,或民族的,都互相牵制着,而真正的进步便是由这二种成分的适当混合而促成;所谓适当的混合就是将泥土保持着适宜的柔软可塑的状态,半湿半燥,恰到好处。”因此,常态的生活是理想和现实那个多一点,那个少一点的问题,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

幽默,不是幼稚,也不是无知,而是智慧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个有成就的人,如果缺乏幽默感,则会给人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相反,像爱因斯坦,其幽默感更加佐证了他的智慧;一个政治家,如果没有幽默感,可能就是一个政客的形象。生活中,穷人的幽默能释放压力,富人的幽默能拉近距离。

可见,与其说,现实+梦想+幽默=智慧,不如说现实+梦想+幽默=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五):读后的矛盾

之前上初中的时候读过林语堂的《中国人》(《吾国与吾民》),最近又读了他写的《生活的艺术》。书架上还有一本他的《人生不过如此》,也准备在近期读完。看书名就知道林语堂老先生是个幽默旷达的人。因为此书当年在美国也以英文出版,所以书中介绍了中国的许多文化和生活方式。我对他关于中国人悠闲生活的描写记忆尤深。书中提到几个十分舒适的生活方式:安卧眠床,坐在椅中,谈话,茶和交友等等。老先生十分推崇自然乐天的生活方式,并对西方过于严苛古板的生活方式提出批评,比如过于讲究效率,纪律。最终老先生还是觉得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近乎人情人性,是最高档的生活方式。

其实读完了书,我觉得非常矛盾,甚至有些难以接受林老先生的观点。我的矛盾是这样的:我非常希望自己也生活在那样的悠闲自得的状态当中,并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拥有这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可是无论如何这也是不可能的。老先生笔下的中国哲学虽然处处充满着高于西方的优越感,但其实这种格调与如今的时代现实格格不入。如果在一千年前,我是可以理解这种轻松愉快的哲学。因为中华帝国无可匹敌,全球第一,所以我们自然有些自己的优越感,并诞生一种享受生活的哲学。但后来的事实是,我们在这种优越和清闲当中无可挽回的落后了,世界文明变成了西方中心。这本书出版于1937年,书中提到美国非常紧绷的工作压力,和中国人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的对比。然而反观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情况恰巧反了过来。看来无论哪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都是清闲不得的。

林老先生最喜欢的哲学家是陶渊明,认为陶渊明是最高智慧的生活方式的典型。在我看来,这也仅仅是一个完美的理想和少数幸运儿的幸运。谁不想过世外桃源的生活呢?但我无法料想自己被放入一个清幽的深山老林之后能快活多久,恬淡的生活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意义,我无法相信自己可以维持这样的一个神仙般的日子直至终老。想想迈克尔杰克逊家财万贯时修建了自己的梦幻庄园,然而他并无法在自己的音乐事业消退之后继续享受自己的乐园生活,反而问题重重。在我看来,中国的很多古代哲学,都存在着消极避世的倾向,我非常认为这是我们文化的一大软肋,而非所谓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自在快活。再怎么看也有点犬儒主义的意味。

我更多的看到一种阿Q的幽默,圆融,隐忍,缺乏崇高感的现实主义,依仗厚重文明撑腰的些许狂妄。林老先生喜欢的脚搭在写字台或茶几上的自在已经在西方随处可见,然而发达与秩序在中国却依然在缓慢建立。抽烟饮酒在他看来是一种极乐享受和真性情的体现,但是拿烟头烫桌子却略显迂腐。在我看来,严谨秩序古板的西方哲学在现今是值得推崇的,也许多年以后中国跻身发达国家以后再拾起这种悠闲哲学也不迟,到时,我们更会连同中华文明的复兴一起幸福的生活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