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描写皖南民居的作文

描写皖南民居的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描写皖南民居的作文。

描写皖南民居的作文篇1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课标版《各具特色的民居》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地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课标版《各具特色的民居》说课稿

【说教材】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继《北京的春节》《藏戏》之后又一篇展示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的说明性散文。里面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族的竹楼。文章分两部分,有各自的标题,独立成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向人们描述了独具特色的民居。

【说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其中3: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为教学重难点。

【说策略】本文是一篇非常有趣味的说明性散文,在介绍客家人的住宅时,用了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所以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法,教师点拨引导。设计合理的表格,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表格。

【说过程】

(一)、民居展示,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三)、了解民居特点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我知道的民居

位置

描写皖南民居的作文篇2

一叶小木船在朦胧的晨雾中荡起层层涟漪,和着妇女的捣衣声,唤醒了江南诗意的一天。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水乡民居总那么令人神往。

江南民居是中国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好似素净的工笔细描。江南民居的普遍平面布局方式与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略为紧凑,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高的要求。

江南民间的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檩,外面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有利于散热。“四水归堂”的布局使其采光更好。墻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起到防潮的作用。厅堂内部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传统的罩、隔扇、屏门等自由分割。

同时,水乡民居的朴素高洁也是出了名的。架、梁仅加少量雕刻,多为栗、黑、褐等颜色,不施彩绘,与白墙黑瓦相映,再加上古色古香的马头防火墙以及周围的红桃绿柳,便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

一叶小舟荡过了富有灵气的水,用它的雅致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诉说着那粉墙黛瓦的故事……

描写皖南民居的作文篇3

早就听说龙游民居苑可好玩了,虽说老家在龙游,但我一次也没去过。今天一大早我就缠着外公带我去民居苑。“外公,外公,民居苑里有什么?那里好玩吗?……”我有一连串的问题问外公。

终于到了目的地,里面的人可真多呀!“咚咚锵!咚咚锵!”一阵阵锣鼓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被路边的舞狮舞龙群给深深地迷住了。看,十多人在舞着一条长龙,龙转来转去,飞上飞下,真威猛;狮子在地上滚来滚去,蹦蹦跳跳,真有趣。我真佩服那些舞狮高手,那么长得一条龙在他们手上能够舞得如此自如。

离开舞狮的人群,我们又到了各个古式建筑群去参观,那些雕刻着古朴美观的梁柱,让我流连忘返。我一会想抱抱那些大柱子,一会儿用脸沾沾这些柱子,想闻闻古代的气息。

“义义,义义”哥哥喊着,“咱们回家了!”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民居苑。但舞狮的咚咚锵声还在我的耳边回荡。

描写皖南民居的作文篇4

上周六,零距离小记者组织活动,带我们参观了江宁区湖熟镇杨柳村民居群。

杨柳村被称为南京的小“九十九间半”,始建于明代万历七年,建成于清代乾嘉年间,是南京至今为止保留的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虽称“九十九间半”,但总有137间屋,从东到西的三路分别是承恩堂、礼和堂、树德堂。

杨柳村距东山镇大约30分钟车程,背依马场山,南临杨柳湖,全村住户以朱、刘、时、赵“四大家族”为主,这片古宅便是人数最多的朱氏历代子孙所建,占地1.1万平方米,从前门到后门有几十米到上百米深,各宅院间隔有防火墙,路面均铺有青石板,门楼上嵌有“缓步凝思”等治家修身格言,门边有“双凤朝阳”、“喜鹊登枝”等精美石雕。

杨柳村民居群现在被改造成江宁民俗博物馆和江宁区非遗展示馆。杨柳村民居群东路思承堂内开设了非遗综合馆、湖熟板鸭、周岗红木、金箔技艺四个专题馆,杨柳村古民居群还被打造成首个江宁非遗展示平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江宁民俗用品用具展、知青藏品专题展、六合农民画邀请展。

经过半天的参观,我大开了眼界,还增长了许多江宁区的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看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

描写皖南民居的作文篇5

夕阳西下,无风的黄昏斜倚一盏离愁,炊烟再一次升起,思绪也将我又带回了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那个半城山半城水的地方——皖南。———题记

坐落在山水间的皖南就好似汉朝的古都一般,与周遭城市全然不同。青砖、黑瓦和白墙,仿佛就是她的全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件,经过千年的沉淀、磨砺,终将皖南装点的如水墨画一般,海天一色却不单调,这是大自然给予的,也像是人们劳作的。只是唯一不变的是它的美,那如豆蔻年华一般少女的美。

走进皖南,映入眼帘的并不是汽车,也不是宽阔的马路,而是用石板筑成的一条条宽窄巷子,深幽而宁静。一到深夜仿佛整个小城都睡着了,只有它们在注视着这座城市的变化。偶尔有几个皖南姑娘身着汉服在小巷里轻声的唱着《茉莉花》,温婉动人的声音在平静如水的心中泛起一阵涟漪。在绕城外的江水中会有一二个小孩撑着小竹筏顺流而下,此情此景便是一本散文集,优美却也透露着一丝恬静。

晨起,临水的皖南被一层薄薄的雾笼罩着,那原本就与世俗大相径庭的徽派建筑在此刻仿若置身于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也仿佛没有了尽头。

慢慢的,薄雾散去了,代之而来的是暖阳,一束阳光驱走了早晨的沉默,也带来了勃勃生机,唤醒了皖南的人们,他们也开始了劳作的一天,这时的皖南就好似一首诗歌。将皖南比作一位活力满满的女孩,用自己的双手描绘着皖南的一花一木,也描绘着皖南的锦绣未来。

当傍晚来临时,本该安静下来的皖南却十分热闹,忙绿了一天的人们终于可以坐在院子里,聊聊家常、谈天说地。孩子们在院子里你追我赶,过不了多久也会停下来,从屋里搬出小竹凳,坐在院内仰着头,听父母说着牛郎织女的故事,也看着天上的繁星,想象着千年前牛郎织女跃过皎皎银河的思念,这时的皖南仿佛摇身一变,成为一本博古通今的史书,贯穿历史长河。

如水墨画一般的皖南,虽看似无字,但只要常读,却会发现它的美丽与神秘。

描写皖南民居的作文篇6

我的老家在皖南绩溪县家朋乡的一个叫竹里的小山村,我的家乡周围有许多的旅游景区:龙川5A景区,江南第一关,皖浙天路,障山大峡谷,梅干岭梯田风景区等等,但是最让我入迷的还是家乡的荷花池。

早晨,荷花池上笼罩着一层乳白色的浓雾,好像给荷花池铺上了一层轻纱。太阳慢慢地升起来,雾渐渐地散去,就能看到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地叫着,似乎在跟我唱歌。荷花、荷叶上都沾满了晶莹的露珠,这水珠酷似珍珠、宝石,或是水晶,给池中植物增添了一份秀丽,随着冉冉升起的红日,那水珠呼应着也洒上一片金色,而我,也已变成蜻蜓,穿梭其中,忽而立在花头,忽而站在碧绿的荷叶上,融进这妙不可言的一景。

中午,荷花池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美丽了。小鱼在荷叶下玩耍,可开心了!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它们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莲蓬向上的一面有许多的小孔,里面睡着荷花的种子,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穿着粉色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我就随风舞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青蛙跳过来,告诉我跳跃的快乐。小鸭游过来,告诉我游泳的乐趣。

傍晚,荷花池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更有情趣了。此时,荷花的样子千姿百态,有的从荷叶中冒出来,宛如一只独秀,向千万人展示着自己清雅的魅力;有的羞涩地躲在圆盘下,时而现身,时而隐身;有的还只是花骨朵,露珠形的圆脑袋,显现出几分雅嫩;还有的半开半合,让人不免觉得好奇”里面有什么呢,是不是指引我去探索”。

我爱美丽的荷花池,更爱拥有荷花池的家乡。

描写皖南民居的作文篇7

皖南古村落导游词_四年级第五单元作文600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世界遗产’之称的古村落——皖南潜口古镇游玩。我们潜口主要集中了明清时期官宦住宅与富商回乡后的建筑。有句俗话说的好,‘看皇宫到北京,看民宅到潜口’;大家熟知的电视剧——聊斋就在我们潜口老宅拍摄的。

我们潜口古镇的建筑与大家印象中的皖南古建筑一样,多由曲折幽深的巷道分割或相通,巷道一般仅容一人通过。因此,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深幽巷,显的安静、安祥,生活气息浓厚。街巷路面多用青石板或麻石条铺砌而成,显得格外雅致。那花纹丰富多变的青石板经过雨水的长期冲洗后,更加令人留连。大家可以随出看见很多石头上面布满青苔,向人们默默展示历史的年轮。

我们潜口古镇随处走走就能看到某些宅院的木雕门楼上仍刻有‘大夫第’‘尚书第’‘天官上卿第’等,潜口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可见端倪。这些官宅的门槛较经商富户民宅的门槛高出很多,大概就是所谓的‘高门大户’之意吧。进入厅堂,青石板的地面中间一般都留有沟渠,是排水之用,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上面四方空间,采光极妙。室内两层木楼,无论是墙壁,屏风,楼梯的扶手还是窗户都有精美的图案连结,让人不能不对古人高超的建筑、审美艺术神往。

这里重点给大家介绍这座‘小姐楼’,顾名思义就是小姐住的楼。相传,这座宅院的原主人是一家境殷实的敦厚夫妇,到了中年才得一女,视为掌上明珠,待到出阁的年纪,舍不的外嫁,遂招一夫婿,此女终其一生未曾出过此楼,故名‘小姐楼’而大家看到此楼目前仍在住的这位老者,就是那位小姐的后代,大家若有兴趣不妨与他攀谈攀谈。

好了,我给大家介绍到这,剩下的时间自由活动,希望大家玩的开心,谢谢大家。

描写皖南民居的作文篇8

缘起

“麻烦拍下基训试卷。”微信上,我给家长朋友发去信息。

“不好意思邓老师,我们在皖南呢!抱歉啊!”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宸爸一时兴起:“我们去皖南可好?”

白眼。疫情未过,且小宝太小。

转念一想。新闻说,某些省份可以有条件摘除口罩,安徽就在其列;小宝有婴儿车,反正也不去怕黄山。

拍板。好的,明天就去!

从皖北到皖南,只在一念之间。

一个词,“机缘”。

皖南川藏线

有了小宝以后,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一个词——尾大不掉。

虽然只半小时车程,每次回妈家都近正午,老爸压抑着怒气打趣说:“从哪个高速路口下来的?”

自家老爸,骂也舒服,挠痒痒似的。

出游也不例外,明明头天晚上已经收拾妥当,明明早上六点就起床,明明一个劲催“快点快点”,小车发动时依然到了9点钟。

下午两点左右抵达皖南川藏线东入口,之后开始了四个多小时的山路驾驶。单人驾驶,不得不佩服宸爸的体能。

“这条线路穿越皖东南的最大水库港口湾水库和安徽省东南部最大的原始森林-板桥自然保护区,在山间穿行的体验绝对是江南一带最令人神往的自驾路线!既有广西桂林山水之美,又有云南石林之奇,还有318川藏线之险,独具皖南山水之精华,曲折惊险,风景独特,青山或竹海连绵,偶有水库辽阔,是适合自驾、骑行的好地方。”

路线:青龙乡—储家滩—方塘乡—板桥村—桃岭—苏红村—汀溪乡—爱民乡—蔡村镇。我喜欢在旅途中读取地名,猜测最先给它命名的人的用意,猜测村人怎样以一种无意识思维说起自己家乡的名字。

每一个路牌都被我收入过视线,我们在青龙乡驻足,疑心林间有土匪出没,在板桥村吟诵“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桃岭让我想起近日执笔的解读文章,在苏红村的小路上晨跑,爱民乡让我回忆起昔日同窗金爱民……

我想象中的川藏线,是高居云雾之巅,一侧崖壁陡峻,一侧万丈悬崖,是那种连眼皮都不敢眨的惊险。皖南川藏线全然没有我想象中的凌厉和惊悚,虽则盘山公路都是绕山而建,临近边缘的一侧却都被护栏所挡,护栏之外又有密密的树木为栏,多重防护疏解了驾驶的压力。

起初是上行,一座山连着一座山,不是连绵起伏的“连”,是360度无死角的“连”,就是一座山要想走出群山的包围,只能从别的山头跳过去。

一座山被一群山环抱,群体相拥,好像每天都在为某件奇异的事庆贺。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真的见过,想象过,并且可能真的用脚步体验过这样的群山吧!

多云天气,天空灰起来我就看山,山也灰眉土脸的,我就跟宝宝玩。宝宝没啥可玩的,就是把哥哥的尤克里里拿过来一根根狠命拽,拽一会烦了,一把扔掉。要么就是掀工具盒的盖子,掀起,盖上,重复几十次,再调头钻我怀里。

百无聊赖时,天空忽然放晴,浅蓝的天际隐现瓦楞状的白云,白云下面居然出现一个很大的碧蓝的湖,应湖而生,路边冒出开阔的观景台。下车,活动僵硬的肢体,放眼看去,满山茶树从山顶披散到山底,不远处,湖水轻漾,滋润双眼。小宝终于“脚踏实地”,四处撒欢,我则紧跟着追赶。

复前行。盘旋而上,从山脚绕到山腰,夕阳也忽隐忽现,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迎着斜晖,暖意安抚驾驶的疲劳,背对它时,金色的光芒洒在眼前的群山,满眼浓碧变成一派青黄。

不觉间天色暗下来,仰望才发现我们经过的三路十八弯,俯瞰我们要走的路,是一个又一个“之”字形。前方大概遇到什么故障,短暂拥堵后我们行驶到之前看到的“之”字的底端。距离阿宸的网上考试还有半小时,我们只好放弃剩余的三分之一路程,在山窝里一处民宿泊车。

卸下行李,放松身心,走到阳台。环顾四周,周围是黑黢黢的群山,耳边蛙鸣和狗吠带我回到童年的家乡。头顶天空如蓝色幕布,月亮雄踞万山之巅,星星稀疏而明亮。阿宸想看的银河,也被月华所遮没。

阿宸急匆匆进房间应对数学考试,宸爸吩咐老板娘准备几个菜,不是在餐厅,而是在宽大的农家阳台吃。骁骁的兴趣不在地上的美食,也不在天空的星月,他在玩推拉门,一遍遍开合,看起来无聊至极。

次日清晨,早起溜达,老板娘建议我往下走,因为那里有河流。

“往下走?出了门左走,还是右走?”我疑惑。

老板娘:“就是往下走啦!”

我没好再问,心里却在嘀咕:“往下走……”

出门,一下明白什么叫往下走。这里是山区啊!往下走就是往下走啦!

一直走到另一座山的山脚,哗哗的流水声传入耳膜,果真一条好看的河!几步跳下河流干涸处,踩着圆溜溜的鹅卵石,打水漂,玩石头,孩童时的玩性即刻复苏。

距离川藏线结束还有三分之一的路程,不过宸爸已经厌倦了高强度驾驶,决定终止穿行,次日直驱下一个目的地。

描写皖南民居的作文篇9

路上,一边侍弄小宝一边问:“今天去哪?”

宸爸和阿宸异口同声:“呈坎。”

呈坎?没听过。

5A呢!宸爸说。

进入景区,起先没有特别的地方,在我欲以敷衍之心完成游览时,跨过一道小门,哇!眼前山峦错落,怀抱一座座灰白拼接的徽式建筑,田间小路交错相同,村落有序散布在山窝里,山腰上,如果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我简直要疑心自己误闯桃花源了!

然而这还不是呈坎景区的精髓。其精髓当在其历史和文化。

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早在宋朝就被著名理学家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又有“八卦村”之名,因为呈坎整个村落按《易经》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

这里历来被视为徽州的风水宝地。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过“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

“游呈坎,一生无坎”,呈坎仿佛圣地麦加,成为人民眼中的圣洁之地。中国著名的女作家毕淑敏老师来呈坎,不禁叹到“中国最应该去的地方就是呈坎”!

2015湖南卫视《偶像来了》在呈坎开拍,《爸爸去哪儿》也在这里拍摄过,更加提升了呈坎的人气。看着巨型宣传海报上的何炅谢娜赵丽颖在湖畔柳树下媚笑,可叹我一个安徽人,之前居然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八卦文化我不甚了解,地面上带有围栏的八卦图刚好用来短暂圈护骁骁,吸引我的是这里的建筑布局和山水相映。进村就是一个宽阔的大湖,骁骁不知“江湖”凶险,非要闯过围栏下地自己走,大人伸手去拽,他“哼”一声甩开大人,径自在湖岸边沿趔趄,看得人胆战心惊。真不知道世代以来这里的人是怎么看管小孩的。

屋宇院落临水而建,湖中又以桥梁勾连衔接,水草与油菜花相互点染,让人畅想屋中人的浪漫惬意。或许不尽如此,呈坎记载和留存的是宗族单位的封建文化,年轻人的生活必定严肃恭敬,他们的情情爱爱必不如今天的恣肆热烈。

在一个闭塞的地方,延续祖上的秩序,安安静静绽放和燃烧自己的青春年华,日复一日,周而复始,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宸爸认真想了想,说:“很好啊!可是也不能老是呆在这里啊,我会隔三差五开车带你出去玩。”

出去?去哪?去超市?商场?去人间繁华处?

那不就是我们的当下吗?

人永远没有餍足的时候,哪怕生在福中,还想体验命运的波诡云涌吧!

我们的梦想永远在彼岸,但是别忘了,我们也是曾经的我们的彼岸啊!

莫要轻易安放自己的未来,下一站会更美好呢!

明天,我们宏村有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