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歌德谈话录的读后感大全

歌德谈话录的读后感大全

《歌德谈话录》是一本由爱克曼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页数:3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一):自己和艺术的对话

艾克曼是幸福的,因为他可以亲自和歌德这样的大师进行交流,而我们又是不幸的,歌德在此书中评价的很多经典评论直到今天仍然可以振聋发聩。这不是歌德于艾克曼的谈话,这是他自己和艺术的对话。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二):人生

歌德谈话录本身既不是小说也不是散文,很庆幸,我很早就开始读这本书,而且是认认真真拜读德,不是随随便便的读,每一句话都用心揣摩,用心体会了的,还记录了许多的读书笔记。但这些就让我受益无穷。

1、不要过早醉心于大作品的创作,从描绘日常生活提供的、熟悉的小题材开始,循序渐进,既能随时享受创作的喜悦,也是成就一个优秀作家的最佳捷径。这一两年看了无数半成品长篇,惊异地发现,有那么多人热爱写作,可有那么多人,或许连一个像样的千字文章尚且不能写得有滋有味就操刀长篇,且一写就是十几万,网络时代的写作自由随心却又失之浮躁。对于大多数没有天分且喜爱写点什么的人来说,尝试着将每天生活中令你印象深刻、感受深刻的描写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这一点值得我谨记终生。

2.这本书是我们很多人要学习的榜样,。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三):批判性阅读很考验知识和智力

笔记就不做了,我看到许多多做得很详细,只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感触最大的是歌德说的,写作要从现实出发,可与此完全不同的是席勒,

他主要从主观角度出发。但在我看来,席勒也是从客观出发,他的思维何曾不是客观世界的产物?

其次,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一个人的说话方式。所以,不是每个人说的话都是值得相信的,而去判断其最真实的看法需要靠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这是我在未来道路上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

第三,关于天才,如果之前没有被人发觉,或已经被人埋没,做出选择相信自己还是屈服现实?这一点对绝大多数人显得更为重要!若是选择了相信自己,并且相信自己今后的努力,同时能加倍的付出汗水和心血,这样的挽救一个天才的机会也许可以扭转许多人的人生。

第四,多年不执画笔,时间选择文笔,先前只有遗憾,如今想也许也是一件好事。歌德说,作家尽量不要去作画,因为若只有一种方式向外界表达自己,集中精力于此,可能会更有成就。

第五,基础知识和分享的必要性同等重要!歌德说,一个伟大的作家必定具备丰厚的民族文化,必须阅读大量的经典作品,同时,他在逝世前十天曾不断强调天才与集体的作用,并说,一个人仅靠内心里的那些力量,是无法实现大作品的。因此,我来了,并终于理解了豆瓣的好~

寥寥数语,仅供参考,若有不正之处,望指出~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四):《歌德谈话录》

《歌德谈话录》,德,爱克曼,译者朱光潜。 这本书应该买了20年了。最近每天五点钟兴奋地爬起来看,看到中午,连看了三天。算是看懂了。 非常好。歌德不愧为大师,大师一定有大师的过人之处。我先找到了一些和我经验相通的。 “一个人必须生性正直,好思想才仿佛不招自来,就像天生的自由儿童站到我们面前喊:“我们在这里呀。” 我想起了我老姑。老姑中初中毕业,小的时候,对我们的教诲基本是干净,卫生,打扮。 多年后再见,她询问姐妹们的成人自修:“他们爱学不学,自己一定要学,有知识有文化走到哪儿都有人尊重。”几乎换了个人。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答案其实就是歌德的这句话。老姑心地善良,品行端正,勤快,爱干净,那么,好的思想就会不招自来。 “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而是要看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的,有了最好的基础,你就有用来衡量其它作品的标准,估价不至于过高。” 溥仪鉴玉本事非凡,无他,真的好的东西看多了,赝品自然能看出来。从艺者,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本行列业里的佳作。父母离异家庭、父爱母爱缺失的女孩子,很容易和渣男恋爱,因为她没有得到过象样的关爱。想要你的女儿幸福,就好好地宠爱她,当然,不是用物质,是用心去宠她。

歌德谈时代。 “你知道我多么高兴看到任何使我们看到未来远景的改良。但是我已说过,任何使用暴力的跃进都在我心里引起反感,因为它不符合自然。” “一切倒退私衰亡的时代都是主观的,与此相反,一切前进上升的时代都有一种客观的倾向。” “一场政治革命开始时只希望消除一切弊端,但是没有等到人们察觉到,人们就己陷入到流血的恐怖中了。” 这是歌德在1825年,1826年,1830年说的。所以,他并非“境外势力”。

“真正的诗人生来就对世界有认识,无须很多经验和感性接触就可以进行描绘…所以我是通过一种预感才认识到剧中丰富多彩的人物情境的。” “只有所写对象和作者本人的性格有某些类似,预感才可以起作用。我们一致认为预感的窄狭或宽广与描绘者的才能范围大小成正比。” “…而是站在地球的现实土壤上、根据真实的己知事物的尺度、来衡量未知设想的事物的那种想象力。这样才可认证实这种设想是否可能,是否不违反己知规律。这种想象力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有开阔冷静的头脑、把活的世界及其规律都巡遍,而且能运用它们。” 这个思想太新了。我从来没想过这种预感和想象力。他说的诗人的预感和想象力是一个性质,都是在部分己知世界上,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处置能力。 “冷静的头脑,把活的世界及规律都巡视遍,而且能运用它们”,建立在天赋和勤奋上,对已知世界的规律有充分的掌握,才能产生这种预感和想象力。 “在自然科学以外的任何一个领域里,一个人都不能像在自然科学里那样仔细观察和思维,那样洞察感觉和知解力的错误及人格性格的弱点和优点。一切都是多少具有弹性、揺摆不定的…但是自然从不开玩笑,她总是严肃的、认真的,她总是正确的…自然对无能的人是鄙视的;她对有能力的、真实的、纯粹的人才屈服,才泄露她的秘密。” “知解力高攀不上自然,人只有把自己提到最高理性的高度,才可以接触到一切物理和伦理的本原现象所自出的神。” 真心地对我当年厌恶的数理化表示了敬意。她似乎是枯燥的,但她有她的优点:她严谨,理性,清明,赤诚,纯粹,这难道不是一种诗的境界吗?所有心里有诗的,向善向美文艺而多情的人,难道不向往这种诗的境界吗?错过了这样庄严纯洁的世界,生命是真的有了残缺。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五):本土创作,全球视野,浅谈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

在这篇访谈中,歌德提到自己正在读一部中国传奇(译者注里有提到,这部中国传奇有可能就是《风月好逑传》,当时有法国汉学家阿伯尔雷米萨特的译本。)。接着他饶有兴味的提到他对这部中国传奇的印象和心得体会。在把中国文学看做完全陌生的异域文学的心理前提下,歌德颇为意外地说道,中国文学给他最深刻也最强烈的体会就是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他们一样,由此也归纳出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的结论。任何阅读者最初接触一种陌生文学乃至文化时,得出这样的结论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接下来,歌德靠着自己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极高的艺术水准,敏锐也很趣味十足地归纳起这部中国传奇带给他的更为具体的印象,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意外而得可贵的比较文学的观点。“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没有强烈的情欲和飞腾动荡的诗兴。又说有一对钟情的男女在长期相识中很贞洁自持,有一次他们不得不同在一间房里过夜,就谈了一夜的话,谁也不惹谁,还有许多典故都设计道德和礼仪。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到维持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这段描述,我们今天看来,可以把它当做文学阅读时近乎直觉性的感受,那对男女“发乎情止乎礼”行为的提及歌德也表达出猎奇性的赞赏,同时也将之与道德联系在了一起。

对中国文学这样的感受由此让歌德想起了另一位法国诗人的创作,他说,“贝朗瑞的诗歌和这部中国传奇形成了极可注意的对比。贝朗瑞的诗歌几乎每一首都根据一种不道德的淫荡题材,假使这种题材不是由贝朗瑞那样具有大才能的人来写的话,就会引起我的高度反感。请你说一说,中国诗人那么彻底遵守道德,而现代法国第一流诗人却正相反,这不是极可注意吗?”在这里,对比中国文学和贝朗瑞的诗歌创作,在道德和创作内容方面,歌德获得了两种不同风格文学创作的体验和发现。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比较文学的行为。

由此,歌德发出了深切的感慨,“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我们德国人如果不跳开周围环境的小圈子朝外面看一看,我们就会陷入学究气的昏头昏脑。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在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

在此,世界文学的概念正式提了出来。

甚而,他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不过我们一方面这样重视外国文学,另一方面也不应拒守某一种特殊的文学,奉它为模范。我们不应该认为中国人或塞尔维亚人、卡尔德隆或尼伯龙根就可以作为典范。如果需要典范,我们就要经常回到希腊人那里去找,他们的作品所描绘的总是美好的人。对其它一切文学我们都应只用历史眼光去看。碰到好的作品,只要它还有可取之处,就把它吸收过来。”

我们看见,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的提出看起来是凭着直觉和经验非常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文学创作态度。它本身在逻辑上显得非常随意和不够严谨,仅仅是一个观点。我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它是在以民族文化和文学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其他民族文学的借鉴和了解。我们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歌德也是这么的一个意思。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时常听到这样一个非常普遍的文学创作观点。我相信歌德在这里也是要隐含这个意思的。这里的世界文学观点并非是真正的世界。这样的创作,让我很自然地想到马尔克斯的创作,他就是将西方文学的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和他本土的拉美文化相结合才创作出不朽杰作《百年孤独》的。

当今世界,文学和经济联系越发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球村的观点也深入人心,这让人想起最近杜琪峰的电影《夺命金》就像世界文学一样,是全球视野下的本土创作,世界文学虽然提出来了,但它绝对不可能是表达全世界的文学,它更像是不同文学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影响后产生的本土文学,它的创作和表达一样还是具有本土特色的。这也是它最为宝贵的地方。歌德提出世界文学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当时看起来具有振聋发瞶的效果,但将近两个世纪过去了,世界的变化如此之大,歌德的先见之明在今天看来也算是应验了,但世界文学最初提出时扎根本土,放眼世界的原则一直不该变,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守住民族文化,这或许是歌德“世界文学”给我们最原始也是最恒久的启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