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音乐笔记》读后感1000字

《音乐笔记》读后感1000字

《音乐笔记》是一本由肖复兴著作,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音乐笔记》读后感(一):华丽的辞藻的堆砌

肖复兴的音乐笔记完全不同于陈丹青的音乐笔记,应该说肖复兴的音乐笔记注重的是对某一乐曲的听后感。初看时感觉肖复兴是想尽可能地用自己全部的文字在书面上重现古典音乐厚重华丽的内容,排比和比喻,简单的修辞手法,在作者的笔下被玩转得娴熟富丽,未免让人觉得在炫耀他的文字技巧。另外他的音乐笔记缺乏像陈丹青那样的思考和对音乐的认识,加上那些过于华丽的辞藻未免显得有些浅薄

《音乐笔记》读后感(二):不懂就不要炫耀

肖复兴基本不懂古典音乐,在《音乐笔记》一书中一些基本事实都弄错。

例如把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交响曲当作“列宁格勒”交响曲,把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当作“勃兰登堡协奏曲”里的内容,等等。

搞清这些后再看他文章里那些华丽的语句,就未免显得矫情(矫情这一点,从我小学时学到的他写的那篇《那篇绿绿的爬山虎》里就有所显露)。

《音乐笔记》读后感(三):涨知识,但不会再读第二遍

我的评价是三星还行。作者写音乐主要是写自己的感受出发。但是感受更多是建立在自己的情感想象,而不是相当多的资料上,有种自说自话的感觉。比如对勃拉姆斯和贝多芬的两篇,感觉掌握资料较少。对音乐家也有自己的褒贬。但是评价的方式大多是非黑即白的,而且由于离音乐家较远,评价也感觉说服力不够。比如对马斯卡尼和理查施特劳斯两篇,感觉评价有失全面。总之作者还是很用心了,可是感觉深度和说服力还是不够。能够涨一些知识,但应该不会读第二遍。

《音乐笔记》读后感(四):读音乐

是在两、三年前看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音乐十五讲》,才认识肖先生的。感觉其文笔流畅、蕴涵情感,读其文,感其情。一直盼望拜读此书,前段才从网上购得此书及07年的后续版本,正在读。

或许期望过高,或是婚后二人世界较原有的独身变得“复杂”,心态已较前浮躁,有些耐不下不心来细细品味文字了。读了几篇,感觉有些平淡。

希望有个时间,放点音乐,泡杯咖啡,细细品味肖先生的书,感受他那个年代(2000)的人情与永恒的音乐。

《音乐笔记》读后感(五):如果用心听

我应该是个喜欢音乐的人,出于人类的天性。却不幸没有出众的乐感,喜欢听,却不确定自己到底听懂了没有。时间久了,倒也释然了,什么是懂呢?就像文学,懂得很多文学理论的、能够写出厚重的、有深度的评论文章的人,就真的,懂文学么?至于音乐,只要旋律在,我也在,我在听,这对我,也就足够了,不是么?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针对一些古典音乐写的札记,大部分的曲目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因此在看的时候,有点吃力地试图随着作者的文字去想象他笔下描述的音乐。后来,把其中大部分的曲子找来听了,可惜已经不记得当时作者的描写了。没有再去对照、强求自己是否和作者有一样的感受,少了那份执着,只是,在听,书中提到的曲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