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胡适评传读后感1000字

胡适评传读后感1000字

《胡适评传》是一本由李敖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184 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胡适评传》读后感(一):这本书有没有删节

此书有无删节,我尚未看到。台版的胡适评传哪里有电子版的书,尚未搜集得到,还请高手指点一二。

可以和大陆版的胡适评传比对一番,将删节整理出来,这样此书的大陆版即为完璧啦。

《胡适评传》读后感(二):这本书是可以力荐的

其实 这本书是可以力荐的。李敖自己也说了提供了一些写纪传体的新方法。 文中的引用史料,佐证的方式,都非常的精准和细致。 大陆的人的学者都要好好看看人家的 治学精神。。 另外我觉得 李敖的白话文的确是我度过的书里的人最好的

《胡适评传》读后感(三):有点疑问

序中说要写百二三十万字,但好像只有20万字,不知是否有删节。

如果原书就是这样薄,起码再版时也注释一下啊。当然如果是给减掉则不必注明了,就让著者去担这个罪名就是了。

《胡适评传》读后感(四):读书笔记

首先说说,书封面和扉页上书名的拼音写的是HUSHIPINGCHUAN,编辑也太不专心了一点。

2006/05/06

读完第一遍。

李敖在序言里说,本书是“正文轻快,脚注详细”。真是这样的!这本书不到200页,其中有一半都是注释。第一遍先略过所有注释看了。不过粗粗看来,很多注释比正文更有意思。

在官方以人物和事件组织的历史课本里面,这个时代的人似乎只能挂上“殉国者”,“革命者”和“反动者”三类标签中的一种。胡适被挂上哪一类标签呢?我忘记了。Mindmeters上有文章怀念胡适,指出胡适是被我们的“官方”刻意忽视了的人。事实是怎样?胡适究竟说过什么做过什么?这是我看这本书的初衷。

遗憾的是,这个所谓的传记只写到1910年,辛亥革命之前(在我认识的大部分人出场之前)。而且,没有迹象表明它还有续集。

难道李敖后来就被抓了?

《胡适评传》读后感(五):式微,式微!胡不归?

胡适,1891.12.17—1962.2.24。

毛,1893.12.26—1976.9.9。

同样的环境,催生了不同的思想,而且两个人的道路到后来更是大相径庭。

李敖这本书讲了胡适留美前的成长经历,讲述了他父亲、母亲的背景和对胡适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探讨了胡适自由思想、改良思想的形成以及他如何从一个诗人变成一个白话文运动的先驱。

所有的经历造成了我们的性格。

通过对胡适生平经历的讲述,揣摩推断了他思想的变化。

不过我觉得还是意犹未尽,因为文章到胡适留美就戛然而止。

而他留美前的经历只能说是他思想形成的萌芽,他对自由、民主、文化等问题成熟的思想体系还是之后形成的。

同样让人觉得好奇的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胡适并没有投身于激烈的革命运动。跟毛其他人的道路完全不同。

李敖也提到说,其实他后期对事务的理性看法,是远超其他人的。

也可能是胡适在中国公学期间,年纪较小,大家保护他让他搞学问。他才没有走上激进的道路。

在战火纷争的年代,胡适是爱国的,这点毋庸置疑。只是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看胡适的成长经历,你会发现他是个特别浪漫的人。我觉得像李白。

他喜欢数学,就挑灯演算,喜欢作诗,写的特别多。在中国新公学关闭后,与一帮朋友厮混,在进看守所一夜后,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觉得生活不应该这样,闭关复习,考清华的庚子赔款留学生。

他也是个流淌叛逆血液的人。

学过古文,喜欢作诗,最后却对白话文情有独钟。

祭拜鬼神的时候,其实心里完全不信。

小时候也会童言无忌“娘什麼,老子都不老子 ”,惹得母亲眼泪涟涟。

之前对胡适一直感兴趣,却没看过他的传记和著作,这两天终于借了两本书,一天看完了《胡适评传》,感觉很有意思。不过只描写了胡适一半的人生,对胡适也远不了解,继续读相关的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