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哲学读后感摘抄

艺术哲学读后感摘抄

《艺术哲学》是一本由丹纳著作,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元,页数:481 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哲学》读后感(一):就是一部西方艺术史

和我原以为的艺术哲学还是有一些距离的。

王德峰在学校时候将的艺术哲学也不是这个味道。

作为西方艺术史去读,还是很有味道的。

有空值得再翻出来看看。

《艺术哲学》读后感(二):给想了解西方艺术的人

丹纳的《艺术哲学》已经再版了很多次。我个人认为此书对于那些初涉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读者来书非常的好,因为其涵盖面广,但对于艺术的论述又相对来说通俗易懂,是一本不错的普及类读物。

《艺术哲学》读后感(三):美学

丹纳的这本书是他的讲义整理而成的,所以文字浅显易懂,再加上傅雷译书,这本书的整体质量就上去了。因为语言的问题再加上文化差异,如果说翻译者不是很精通的话就会大大影响原著的韵味。

傅雷用平实的语言将丹纳对于艺术的研究介绍给我们,在书中丹纳对于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十七十八世纪西方的绘画、雕塑结合自己观点阐释给大家。艺术哲学,其实就是美学。

在他的书中特别喜欢用植物来比喻,因为他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所以总是说一个地方的气候、温度等情况说明为什么这株植物在这里生长,从而说明古希腊为何诞生那样灿烂的艺术,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历史遗留等。虽然丹纳的观点有诸多偏颇,但不可否认他从新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分析艺术的可能。

《艺术哲学》读后感(四):最好读的艺术哲学

我读的第一本外国小说是傅雷所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将傅雷的译作、罗曼罗兰的著作、整个西方文学名著统统找来看,其中就有这本法国作家丹纳的《艺术哲学》。

法国人的思维真的是非常清晰,文笔也非常优美,书中的艺术哲学也远远没有其它相关著作如黑格尔的《美学》难懂,他所讲的艺术哲学是浅显而富有诗意的。

不同的地理(尤其是气候)的影响而决定不同的艺术风格,这种观点本身就很有意思。看完这本书使我充满了对各种异国情调的向往,也深感艺术世界之丰富与博大。

这本书与其说是讲艺术的哲学,倒不如说是关于艺术的随笔、散文较恰当,而且有关欧洲大陆各国的风土人情的描述读起来是饶有兴味的。

从本书,我得到的最大启示是:艺术来自生活,是生活给了它土壤。要做一个艺术家,需要爱生活,形形色色的生活,普通人的生活,并且对每一点人物风情的细微差别保持高度的敏感。

《艺术哲学》读后感(五):不足

第一,这种分类方法本身是有问题的。环境和时代有很大的重叠部分,甚至可以说环境包括了时代。而一个种族的形成必然是在环境和时代作用下形成。由此,这三者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可以简化为基因决定论+环境影响论。完全是生理性的。

第二,丹纳的观点还是西方本体论思想的延续,即他认为还是存在一个本质性的东西在(种族)。一个民族一定存在着某种稳固而持久的东西,通过遗传保留下来,类似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所以我的问题是,真的存在这么一个东西么?江南人,西南人,西北人,都有汉族,但所处环境完全不同,语言、饮食习惯、风俗文化、审美都不一样,丹纳意义上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真的有吗?就和精神分析一样,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

第三,所有实证主义文学分析法的共同问题,文学分析变得流程化。科学分析固然可以让文学变得有规律可循,不那么难以捉摸,但也会在程序化的分析中,忽视文学艺术最宝贵的个性特征。

第四,文学与道德之关系。我不认可审美与审丑说。美丑本质上也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划分,这种思维方式过于简单。人是极其复杂的生物。我们看《少年维特之烦恼》究竟是唾弃维特的不道德,还是感动于他那狂热的爱情?看《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时是不齿于她们的堕落,还是要为她们悲惨的命运流泪?这根本不是简单的美丑问题。文学艺术可以刺激我们对一切美好之物的向往,但这些不是道德,它是另一个纬度的东西,不涉及伦理。况且,按照他的标准走,最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网络文学和通俗文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