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摘抄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摘抄

《帕斯卡尔思想录》是一本由(法)蒙田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5,页数:2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一):翻译还是文化差异?

蒙田是个乐天、善良、理想的人,他的观点多数是关于让现实人类焦虑的话题——财富、死亡、感情。。。由于观点轻松,让人平静。

不过不知道是文化差异还是我幼功不足,有些地方看得不是很明白,因此多数要借助翻译,可惜现在的翻译不如老一辈体贴贫下中农(看哈代的《还乡》时,张若谷先生对英国民俗的介绍十分细致,对西方的一些东西介绍得很用心。因此对哈代的一些表述能够十分贴切的表达出来,从而博得读者会心一笑),因此目前的译本都不是很好,如果能够看英文,建议大家看英文译本。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二):我对宇宙的强大一无所知,宇宙对我的思想也一无所知

这本书几乎就是在我意识混乱的情况下入手的,但是他却带我走出了那段意识混乱的时期。

帕斯卡尔是伟大的,他要求自己有一种自圆其说的伟大能力,做一个360°都无懈可击的理论者,他可以为他所有的错误都归结为:思想作祟。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在这段特殊的时期才有这样有点畸形的理解。还是越过这段时期,我还是会认为他是典型矛盾的结合体?

比如

因为“他要求自己伟大,却发现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却发现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却发现自己充满缺点”

因此“他要费劲苦心积像他自己也想别 人来遮蔽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使他看到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

于是“充满缺点而又不承认缺点”“它在缺点之上又增加了一项故意制造缺点”

读完这本书,我在想,我是活在生活里,还是活在思想里?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三):培根人生论 读后感

这本书有思想、有智慧、有助于修身养性,且文字优美。虽然作者身处17世纪,他的某些见解却颇具超前意识,具有现实意义,仅从这点来说,也值得一读。

“论叛乱”中:导致叛乱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贫困,二是民怨。社会中存在多少破产者,就存在多少潜在的叛乱者。......

人性的愚昧恰恰使民众常常辨别不清究竟什么是对自己真正有益的事情。

一个政府必须发展商业,扶植工业,减少失业和无业游民,振兴农业,抑制物价,减轻税收,等等到。......为了使财富分配均匀,就必须用严厉的法律限制高利贷以及商业的垄断、地产的垄断等。

给予人民以某种程度的言论自由,以使他们的痛苦与怨恨有发泄的途径,也是保证国家安全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政治上,设法为人们保留希望,并且善于引导人们从一个希望过渡到另一个希望,这是平息民怨的一种有效办法。政治上的一个主要手腕,就是面对无论多困难的局面,都要使人民相信并非完全没有有希望。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四):掺杂在赞美里的不知所云

我是冲着这部著作的历史大名来阅读的。维克多·吉罗说:“如果整个法国文学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的法国天才的标本。”伟大的伏尔泰也说:“在这些不朽的争论者之中,只有帕斯卡尔留存到现在,因为只有他是个天才,只有他还屹立在世纪的废墟之上。”谢瓦里埃更是推崇备至的说:“他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正是因为这样的高度评价,使我诚惶诚恐的拿起了这本书。然而不知道是由于我的浅薄,还是因为译者的粗糙,或者帕斯卡尔的高深莫测,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并不好。且不说作者本身的很多的不完整语句,如“于你们有利”“是诗人而不是诚恳的人”,单是作者翻译的莫名其妙已经足以使人郁闷不已了。例如:“人除了在自己的屋里而外,天然就是工匠以及其他一切的职业”——一个小学生都知道这语句的错误,主语和宾语的错位。还有“……假如是站在一块刚好稍微大于所必需的板子上面而下面就是悬崖……”——这简直是不知所云,我怀疑这是否是中国人在说汉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免得让我头疼。

偶尔有好的语句出现:“甜言蜜语的人,品格恶劣。”听起来有点耳熟,不错这句话孔子他老人家也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

最后说说译者,何兆武先生,被称为当代中国著名的思想文化史学专家,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他的这部译著被称为“文思流畅,清明如水,深得社会各界称道赞许。”不知写下这段文字的人是不是真的看过这部译著,或者他的头真的很大,或者他闭着眼睛说瞎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