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与孤独共处》读后感摘抄

《与孤独共处》读后感摘抄

《与孤独共处》是一本由(英) 安东尼·斯托尔 (Anthony Storr)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023-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孤独共处》读后感(一):与孤独共处,才能重建内心的力量

没有人喜欢孤独,但孤独却促进洞察和改变。也能帮助人们从习惯的环境中跳出,实现自我理解,获得更多的自我认同。

安东尼·斯托尔在《与孤独共处》中提到一个观点,善也能生于恶。人类的精神并非坚不可摧,但少有人正是在陷入孤独与地狱时,恰恰成全了瞥见天堂的一眼。

这也告诉我们孤独并不完全是坏事,独处的能力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尤其是在孤独之时,人们往往能触动绵软的感情,即便是在痛苦之下,也能慢慢厘清思路,慢慢改变自己的态度。

或者说在孤独中,人们在咀嚼痛苦之后,可以拥有更好的重建能力。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幻想的世界,即便有时创造不了什么,也产生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有了兴趣就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这就是在孤独中,不断实现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的一个过程。

尽管人们的性格和爱好千差万别,也不管童年的环境与成年后人生道路的差别有多大,都能在独处时获得自我保护。

即便在面临分离之时,也能平稳的度过。在孤独之中也可以用写作和其他创造性活动来积极的面对痛苦以及失去,在痛苦中相信自己的天赋还可以做到更多。

治愈之路不一定通过洞察和了解,而是通过改变内心来实现,这就是与孤独相处中实现的接纳与和解。用积极和主动的态度来直面问题,重建内心的力量,重塑自我。

当我们在匆忙的世界中,不断修行为更好的自己时,孤独也会变得和蔼可亲。因为孤独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实现内心与自我的整合,从而拥抱孤独,成为自己,这时才意味着真正的自由和独立。

《与孤独共处》读后感(二):孤独,是喧嚣世界中与内心的相遇

很多书是值得一读再读的,比如《与孤独共处》。在我人生的至暗时刻,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这本书,寻而不得,当时它已经下架了,最后,在二手书市场淘到了这本书。最近,它“重见天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拿到版权,重现江湖,再次来到我的枕边。书名有所更换,但汤还是那味曾治愈我的良药。

在新书的扉页上由几行字:“孤独是生活赋予的礼物,当你与孤独相遇时,可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现代的心理分析都很强调“关系”的重要性,人是关系的动物,人必须回归到关系中才能获得真正的锤炼和成长,离群索居的,多半是心理有问题的“野兽”。但外部的世界越喧嚣,我们的内心就越孤独。现状是,我们无法进入深度的关系中成长和疗愈,同时,我们也无法和孤独共处,真实的面对自我。

独处和孤独不一样。很多人能独处,但不能孤独。一个人呆着,追剧、玩游戏、刷抖音,这虽然是独处的形式,但仍然存在着客体关系——书、游戏、剧集,都只不过是非人的客体。这种独处,更多的意义在于对现实的逃避以及对精神疲累的恢复,但离享受孤独,还相去甚远。

真正的孤独,是与自己的内心相对。正如托尔斯泰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这很深刻,其实也很恐怖。

孤独深处,才能与真正的自我相见,正如周国平所说“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说,如果一个人不能真正的与孤独共处,他也就无法进入深度的外部关系。

孤独常与创造性相伴,那些艺术家,本质上大多是孤独的。在独处的过程中,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释放和成长,对于一些有童年创伤,无法从亲密关系中获得滋养的人来说,想象力是他们弥补现实缺憾的方法,通过想象,他们构建出一个可以自洽的世界,而创造的基础,来自想象。

每个人都需要孤独,在孤独中,我们能获得内心世界的整合,能更深刻的理解世界和宇宙。从这个角度说,孤独不仅赋予了创造力,更是每个人精神世界疗愈的钥匙。

《与孤独共处》读后感(三):人生在世,孤独难免,那就享受孤独吧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你想不想找个人来陪……你总是喜欢在人群中徘徊……你最害怕孤单的滋味……” 可是,对于孤独,正如泰戈尔所言“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这是一本关于孤独的书,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孤独,不是那种令人沮丧或痛苦的孤独,而是一种令人感到欣慰和愉悦的孤独。作者安东尼·斯托尔用细腻的笔触,探讨了孤独的本质和价值,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孤独并不可怕,反而是一种有益的存在。

在书中,斯托尔首先指出了孤独在人类生活中的普遍性。他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孤独的时刻,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人们对孤独的态度却各不相同。有些人害怕孤独,认为它是消极的,甚至会带来痛苦。而另一些人则能够欣然接受孤独,将其视为一种有益的经历。斯托尔显然倾向于后者,认为孤独是一种宝贵的机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自己。

斯托尔融入了依恋理论、客体关系理论、自性化理论等,探讨了孤独的多种情况。他提到了在面对孤独时的一些感受和思考。他发现,孤独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孤独也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繁杂的社会束缚,让我们更加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此外,孤独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我们更加有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在书中,斯托尔还提到了如何与孤独和谐共处的方法。他认为,要想与孤独和谐共处,首先需要接受自己的孤独感。只有接受了自己的孤独感,才能更好地利用它。其次,我们需要学会独处,但并不是那种被动的独处,而是主动的独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学会如何独自生活,如何享受自己的时间,如何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兴趣爱好。最后,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虽然孤独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但我们也离不开他人的陪伴和支持。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总之,《与孤独共处》是一本关于孤独的书,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孤独。作者安东尼·斯托尔向我们阐述了孤独的好处和如何与孤独和谐共处的方法。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孤独的价值和意义。它让我明白,孤独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情绪或病态现象,而是一种有益的存在。通过与孤独和谐共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自己、享受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学会接纳孤独并勇敢地面对它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与孤独共处》读后感(四):独处的能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一种宝贵的力量,学会与孤独共处

孤独,独处,共处,都是一些熟悉的词语,但又有一些虚无飘渺。

人是群居动物。但是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安静,不分对错。

只是本质上,人都免不了有独自一人的时候。

用不同的方式面对这些时候,人就会得出不同的状态。

所以在看《与孤独共处》这本书时,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与孤独共处》的作者是安东尼·斯托尔,一位英国的精神科医生、作家。

这本书的内容结构比较完整。它从人际关系的意义开始说起,接着阐述独处的能力、孤独的用处,还会探讨个体的意义,如何寻求一致性等。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从头到尾仔细翻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挑选章节浏览。

比如在说到“独处的能力”时,书中说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当在生活中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有人一般会建议你“先睡一觉再说”。

原来这个建议是有道理的。因为睡眠时会发生某种类似浏览信息和重新梳理的过程,虽然这种过程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另外还有个例子就是学习。因为学习的过程,它需要时间、独处,最好再加一段睡眠。

虽然书中肯定了独处的能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一种宝贵的力量,能够帮助人们学习思考、创新、适应变化,以及与内心想象世界保持联系。

但是作者也没有否认每个人都需要兴趣和人际关系。

兴趣和人际关系对定义个性和赋予人生意义至关重要。

而且作者在书中阐述各种观点与方法时,还会引用该领域内的诸多专业人士观点进行佐证、对比,可读性大大增强。

人总是渴望幸福的,也总是在寻找幸福。

无论是热闹与喧嚣,还是冷清与安静,人都是在追求着内心的安宁。

正如贯穿《与孤独共处》这本书的一个点,个体所能感受的一些最深刻、最治愈的心理体验都是在内心发生的,如果真与他人的互动交往存在关系的话,那也只是稍有关联而已。

2023年11月29日星期三

《与孤独共处》读后感(五):孤独促使成长:这份生活的赠予,怎能不收?

很多人不喜欢独处,或感觉寂寞,或感觉害怕,于是,约人出来聚餐、逛街、运动……总让自己停不下来。你知道吗?孤独是一种生活的赠予。正因为有孤独,我们才有时间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懂得与孤独共处,更有助于在喧嚣的世界中实现内心成长。《与孤独共处》适合内心烦躁,心静不下来的现代都市人。

为什么孤独重要?因为它是一种能力,为自己保留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域,没有干扰,怡然自在。如果我们拥有独处的能力,相当于拥有了自我发现和自我觉醒的可能。

当然了,与孤独共处并非鼓励人变得孤僻,而且,这里的孤独并非指那种“被迫”的孤独,例如,缺少友谊而导致的孤独、被监禁而导致的孤独等。我们依然需要正常的社交,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

以前,为了心理健康,很多人鼓励“外向”“走出去”“多交流”。其实,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不抗拒与外界接触,与人友好交流,并懂得适当保持孤独,就很好。

孤独让人变得恬静,静下心来,画一幅画、写一篇日记、看一本书,都能感受到时间在温柔地缓缓流淌。不浮躁、不焦急,体验一种叫做“从容”的态度,更懂得珍惜和享受时间,未来在管理时间上相信也会有更多的想法。

在孤独中审视自己的人生,回想过去,好好给自己复个盘,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渴望的方向。能够做自己,就已经值得称赞。接纳孤独,坚定而自信地继续走下去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