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五月与阿德读后感1000字

五月与阿德读后感1000字

《五月与阿德》是一本由须一瓜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五月与阿德》读后感(一):可悲可叹可怜可恨

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人性的恶体现的淋漓尽致!结尾之前本来以为是一部励志故事,结果却是大悲剧,情义有时候在金钱利益面前可能一无是处!作者180度结局反转是不是故意让读者更加记住和对这部小说加深印象?还是让读者对结局增加更多联想?这么悲惨的结局是不是作者一时心情坏透还是遇到了什么挫折?

《五月与阿德》读后感(二):一世飘零的小苔花

作者塑造的五月是个不太讨喜的女孩,无知,懒惰,嘴馋贪吃,自说自话,爱吹牛,好显摆,还有着与她的命运不相称的娇气,时时卖弄着自己不懂的名人名言,一生执着于通过生孩子脱胎换骨……懵懂又糊涂的一个姑娘!

她短暂的人生因为三个男人,痛苦大于幸福!13岁时因为一盒巧克力委身于一个山货客,山货客给了她一笔巨款还用漂亮话哄她,这个漂亮的农村姑娘没有等到山货客,反而等来了乡亲的唾弃,于是生了进城寻“夫”的心。“夫”没寻到,却遇见了老人阿德,阿德邀请她去他家住,免费的。五月可能因为阿德,有了某种安稳的“幸福”,她觉得自己终于被这个城市接纳了;可也是因为阿德,她的“幸福”生活被阿德亲手埋的“雷”炸的稀碎,她才发现从始自终自己不过是这个城市的过客。那个和她结婚生子的大麦,大概就是她“脱胎换骨”的工具,且因为不能给她所想要的底气,错失了她对他付诸信任的唯一一次机会,也为悲剧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如果真的要追究五月BE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她认识了阿德,信任了阿德,高估了自己的份量,她之于阿德,无非是孤寂生活的一个恰逢其时的填补。当过兵的阿德,对五月很多生活恶习都很是看不惯,他纠正她,帮助她变成一个城里人,但本质上他是看不起五月的,觉得五月是他可以随意拿捏的人,他用他的人生经验一步一步获得五月的信任,接管了五月的钱,还以一种“我成全你”的居高临下姿态持续性地PUA着五月。看似给了无家可归的五月一个“家”的阿德,却是实实在在把她坑的最惨的一个人啊。

五月始终是一个无力自保、无人相依、无处可去的小苔花,飘零一世,终归尘土。

人大概都会被某种寄托缺憾的“金鱼尾巴玻璃纸包装的美好内容”所惑,惑的不是美好内容本身,而是试着这辈子有其他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可能,可很多人都像五月一样,寻索半生,无非是镜中月,水中花!

《五月与阿德》读后感(三):自私的好人们

比起「窒息的家」,本书更偏散文的写法,总让我想起「前面是梨树,后面是芭蕉」,而且故事结局也是悲剧,如同「穿过欲望的洒水车」 前面3/4,故事和人设于我而言都缺乏魅力,虽然这样的幸福日常以及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是为了烘托最后的悲剧,但整体有点太腻了,后来故事突然从阳光灿烂转向阴云密布,才让人感受到了故事的魅力,但显得十分仓促,而我依然无法喜欢故事中的人物们,他们自尊心如此强,比任何人都像个城市好人,最终却湮灭于城市中的利益纷争 阿德如果像「窒息的家」里老父亲王卫国那般精打细算,围绕故事核心的那八万存款也不至于烟消云散,可能很多悲剧都可以避免,可惜他只是有着王卫国的自尊心,却没有王卫国的精明与隐忍 以至于在阿德不愿意把钱取出来给五月做手术时,我有一种隐隐的不适:这个人其实并不像前面3/4描述的那么"好人",也没有描述的那么在意五月,他在意的无非是自己骄傲的影响力和掌控力,他觉得是自己让五月脱胎换骨成了城里人,甚至比其他小市民般的卫革、小张、夜生,更像一个城里人,于是在五月和大麦结婚有了自己的日子后,他才意识到自己手里的风筝已经跟线一起飞走了,家庭和事业失败的阿德失去了他唯一的影响力和掌控力 最后被扔进养老院的阿德,完全成了可怜可悲甚至可恨的悲剧人物,死死抱住五月让他带自己回家,他还是那么自私,并没有察觉到五月真正的艰难困苦 五月确实脱胎换骨了,只可惜是以一种悲怆的方式,她经历了太多,所以变得成熟,这样的经历很大一部分和阿德有关,但阿德没有居功自傲的资本,相比起来,大麦对于五月的照拂,反而让我同情他的遭遇,在故事里所有的"好人"中,大抵他算是不那么自私的一个 但是好人坏人什么的,人人都不过是像山柳一样,树立着自己的道德标准 "山柳做人也没有什么原则,也可以算很有原则,只要她喜欢的,都算好人,她讨厌的,都是坏人。东方之珠的老员工都知道,最好要做成山柳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人,那样,你就像空气一样安全" 故事最后的五月,似乎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好人的陪伴,当她愤怒而绝望地一跃而下,并没有「穿过欲望的洒水车」里那般壮美,反而显得凄凉,在所有旁观者眼里、在报纸的角落、在把五月的奉献当成疯话的电台接线员眼中,五月比任何时候都像是空气 有时候我不免在想,假如五月一直都没有被喜欢或者被讨厌,真的活得像空气一样安全,日子是不是会平稳地过下去呢

《五月与阿德》读后感(四):失望

首先一句话,这本书让我很失望。

因为作者是须一瓜,很喜欢她的《烈日灼心》,所以看到他出了新书,马上就被种草了,但是结论是这本书不如我预期中的那么好,也比不上《烈日灼心》。

其实在重新复述整本书的故事梗概的时候,我发自内心的油然生出一种不耐烦的感觉,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内核简单,整个故事又臭又长,虽然里面出现了很多人物,但是这些人物身上并没有什么深刻有趣的故事,不会给读者留下印象,只会让这个故事显得十分的庸常无趣。

故事中的两个人物,理论上来讲人物的塑造是非常抓人眼球的,一个来自农村的,身体还有着残疾的,天真无邪,但是又会利用自己身体赚钱的这样一个少女的形象,这样的一个少女形象身上就会引发无数的故事。第2个人物就是在城市里长大当过兵,甚至可以用刚正不阿4个字形容的老男人阿德。这两个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可以碰撞出很多火花,甚至是两个人物形象,只是单单描绘出来就会让读者脑补出很多我很负责任的说,读者脑补出的那些东西,那些有关于伦理的东西,这本书是一点都没有写到。

整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一些小的细节方面,的确很现实,且能引发人的深思,比如5月一直希望通过坐月子来换身子,这种女性始终秉持的落后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小地方女孩的悲哀。但是整本书整体的逻辑结构非常松散,几乎没有。5月和阿德之间的故事更像是家常里短,那些点到为止的性暗示,也并没有衍生出什么更多的能够引发人思考的故事。

这本书的书腰上写着,她是一张打错的牌,只有做弊才有赢面。这是对女主人公五月的描述,这句话似乎在暗示着舞月命运的翻转,但是我食言了,整本书和这句话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贯穿全书的五月脊柱侧弯这种疾病,到头来也并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之所以给人物加上这种特质,似乎只是为了促进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之间的各种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后果,这种病,到头来也并没有对女主人公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女主人公的命运并没有因为这种疾病产生改变。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疾病当成是一种意象化的表达,脊柱侧弯这种病似乎也暗示着来自农村的女主人公和城市之间的巨大隔阂,这种隔阂虽然不至于让她丧命,但是始终像山一样压着他。但是女主人公五月在农村的时候,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自己有这种疾病,所以这种意象化的表达也充满了瑕疵。

至于全书着重描写的,阿德帮五月纠正身体,这种描写甚至都不能称之为故事,没有转折,没有结果,只是单纯的片段描述,我不知道能从纠正身体这件事情当中感受到什么东西,一种非常平淡的虚无。

至于须一瓜给自己这本书的评价:五月和阿德的身体都有着各自目标实现性的觉悟,彼此也通过各自的身体看见了对方的至尊,他们互相彻底看见,他们交流身体意见,跨越性别年龄,跨越世代鸿沟,这句话像屁一样,在这本书中完全没有展示出来。

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很失望,我只能给它打两星。

《五月与阿德》读后感(五):他们年龄相差三十多,共同生活十八年,是亲情?还是暧昧?

“她满手烂牌,但就是想赢。” “大幕落下,谁会是赢家?谁又能改造谁?” ——《五月与阿德》 须一瓜,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等大奖得主,她的小说《太阳黑子》被改编为电影《烈日灼心》一时火爆荧屏。

我是在《岛屿读书》节目中认识须一瓜老师的。节目中她说:写作是有密码的,你所有的积累,你人生中的很多东西,都会在那个密码开启时汇集、涌现出来。 须一瓜老师多年政法记者的经历,使她有很多机会接触到社会底层的人物和生活,而他采访过脊柱侧弯的人,就是她打开《五月与阿德》的写作密码。

这是“扭曲”少女 与“偏执”大叔间一场矫正人生的豪赌。 五月来自偏远农村,父母、兄弟皆丑陋不堪,唯她长着“眼如星光,净如满月的脸”,只是脊柱侧弯。 五月带着嫁给欺负她的“山货客”的梦想进入市里,目标明确,要落户骊州。 五月有着青春少女所有的娇纵,好吃、懒惰、不讲卫生、有失文明…… 阿德是居住在骊州的退休老人,年轻时因条件优秀被特招进国家仪仗队,接待过国家元首,因伤退伍。 阿德独居在三层小别墅的一楼,行、走、坐、站永远梗着天鹅脖。 阿德性格古怪、抠门,还有洁癖……

这样两个人,一男一女,一老一少,相差三四十岁,共同生活了十八年。是融合!是接纳!是改变?是对抗? 五月一门心思要落城市户口,为此她努力攒钱交给阿德保存,她要改变自己卑微的命运。 阿德矫正五月的身形,纠正她的习惯,从身体和精神上把她打造为城市人,企图以不走寻常路的举动来维系生命中曾有过的尊严。

一个似攀附,一个像施舍。他们关系微妙,情感复杂,最后却因为一张说不清道不明的五万元借据离了心。到底是信任落了空,还是自私占了上风? 一开局,他们之间就充满了不平等。但有时说不明白的结局,其实就是真实的人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