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水下之人读后感1000字

水下之人读后感1000字

《水下之人》是一本由吕晓宇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下之人》读后感(一):有关全球化的瑰丽想象

一本虚构的非虚构小说,仅仅花了一周左右就在通勤的地铁上读完了(武汉地铁二号线45min,时常找不到座位),然后又因为意犹未尽重头再读。第一遍囫囵吞枣的原因是太想知道那场战争的真相和形状是什么,但最后也没有读到答案。但或许作者、书中的“我”或者手记中的“L”本意就不是留下能让人读“懂”的东西,而是一种怀旧的感受。有时候恍然会觉得自己好像也身处在牛津,校舍、厨房、玫瑰王冠,即使我从未去过那里,却感到一种强烈的缅怀。很多词句、很多描绘、很多思绪,因为事无巨细,所以令人感同身受。 大学校园大概最适合形成全球化的瑰丽想象,本科时期有专门的common core课程类别就叫globalization。那时候的我也一味相信民族国家的既有边界终将消失,每个人都将以个人的身份重新寻找认同。但如今诸如地球村之类的说法似乎也早已过时,疫情的到来和民族主义的抬头加速了这种梦想的幻灭…… 此时此刻已为社畜的我好像被手记里的这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共产厨房”重新唤起了某种可以被称之为热血或者梦想的东西,虽然不知道它带给我的究竟会是动力,还是仅仅只有怅惘。就像我有时候也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挤在没有对岸的河中央,还是做那逆流而上的争渡者,还是仅仅只是一位水下之人呢……

《水下之人》读后感(二):我们泡在一起,也是一种分享和拥抱

一直很期待,到手一下午飞速享用完毕,从记忆的水下打捞一些碎片吧——

•当我们同在一起时,就是世界。

显然这是一部关于世界的书。小说以两条并行的时间线交织叙事,带领我们从未来回望过去,而在这场重拾友谊碎片的寻找旅程中,我们得以拼凑出一个立体完整的主人公,也能借此一窥我们即将或正在经历的真实世界。

•这也许也可以是简单的、纯粹的、关于你我的书。

朋友既是帮助我们形塑自我的人,也是扩宽边界,将我们和世界紧密相连的人。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的当下,新世纪的辉煌似乎黯淡蒙尘,排挤、隔离、孤立似乎无可避免,为了跨越无处不在的隔阂,友谊和联结的力量就显得更为可贵。

封面贴纸说这是一本全球青年狂想曲,细细读来,才明白这不是一种合唱,而是彼此对话交织奏响的时代共鸣。身处时代同温层中的世界青年,面临着相同的社会图景,分享着共振的时代情绪,并在这个友谊共同体中不断深化个体的发展和对世界的构想。

•当我们在时代的水面下踽踽求生时,除了那些拉我们一把的双手,和我们一起泡着的人也是值得书写记忆的。

《水下之人》的故事从伙伴们相聚的共产厨房开始,以交流碰撞后奔赴世界各个角落,彼此照亮作结。

异旅人们怀抱着共同的痛苦与希冀,携手介入世界,描绘未来,以日常见证宏大,用具体消解普世,使破碎拥抱破碎,将孤岛连缀成陆地。

石黑一雄在小说中写道,“我们好像就这么彼此依偎着,因为这是我们唯一不被卷入黑夜的办法。”当海平面上升,我们泡在同一片水域,何尝不是一种分享与拥抱。

《水下之人》读后感(三):短评放不下

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背景不同理想各异,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一年(或几年),往后余生,便都成了这一年投下的阴影。这是《水下之人》,也颇像每个人的大学生活。

在《水下之人》中,作者虚构(预测)了一场战争,现有的一切秩序在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里被撕碎,于是才有了某个年轻人凭借一份手稿去拼凑战前某人某段生活的做法,这个设定让我想起了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年轻人突然就进入了几十年前的一个冬夜,尾随观看同样年轻的人做着年轻的事,有着年轻的烦恼,在读那一年的日子的记录时,我还会想起《流动的盛宴》,匮乏中丰盛无处不在,这是年轻人的特权。

但《水下之人》的野心更大,它不满足于记录 once upon a year,它试图解答一时一地要如何地为未来投下阴影,以及抵达这一时一地,一个年轻人要如何走来,你看,这里几乎有点鲍勃·迪伦的歌词了: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on?从《利马之梦》到《水下之人》,从非虚构到小说,作者回应了这个问题,后者的好处是它可以试图给出答案,即使答案有着悲观的语调,即使要一场战争、一个新世界来回答,也正是这种勇气和思考,让《水下之人》读来迷人。

书的结构也精巧有趣,手稿内容、采访、诗歌、脚注被糅合在一起,和情节中最重要的那本手稿形成迷人的关系,这本书也就是个一卷让人把握在手里翻看,集合了所有信息、草色灰线的手稿,稍微剧透一下,书中最后未能诞生出一本书来,给一个年轻的灵魂盖棺定论,所以也就留下了无数种可能,或者留下了读者能读出的那一种可能。作者想说的,大概也就在其中了吧。

《水下之人》读后感(四):每个人都存在多面性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未来,在2069年,但是故事中的一切都没有让我觉得奇幻,反而很多内容会让我产生关于哲学的理论。“我”在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夏天,无意中发现的中国青年L的手记,而“我”也因此想要根据这份手记弄明白L的一生。可是即便是这样,即便是L自己记录的文字,其实也并不会是全部的真相。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多面性,我们即便在自己的文字之中也会隐瞒一些内容,我们会尽力包装自己,让自己看起来足够美好。

所以L的手记并不是解答,而是另一种谜题,所以“我”也说了,“你怎么能通过几十年前的文字判断人的性取向呢”。在研读L的手记的过程中,作者也讲述了“我”在学校里求学的经历,关于共同生活在同一栋楼中的人,大家都好想可以轻易在短时间内了解对方的过往,可是这些所谓的了解是否是一种假象。

人的多面性一直都是存在的,大家生活的时候一个样,但是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就会出现另外的状态,我们已经习惯于掩盖自己内心真实侧想法,这样的现状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都是如此。而书中的“我”在毕业之后去了国际组织,在这个时候画风突然转变,字里行间开始提及关于战争。

每一个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都会觉得战争里自己很遥远,可是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存在于战争的边缘。因为我们被保护在了和平的征信,我们就会误以为自己一直是安全的,每次听到其他国家的战争时间,因为没哟亲眼目睹,总感觉那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跨越时间和地理上的差距,其实我们应该学会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我们拥有的生活是因为别人的守护,而不是因为自己生来幸运。

站在未来,回望过去,那个“我:想要找寻到属于L是否真实存在过某一个瞬间,就如同现在的我们想要向未来证明我们存在过。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所做的那些事情,总归会给未来留下些什么线索,包括那些数字化的进程,可是所有科技在战争之后变得脆弱。L只是一个存在于过去的模糊主题,但是根据L的文字我们却能够拼凑更多的过去,仿佛那些过去能够和现在融合,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水下之人》读后感(五):这本小说让我想到了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

2069年的某一天,一位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在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地下藏书阁中发现了一本可疑的日记。日记作者是一位叫L的中国留学生,开始写作的时间为2014年9月。日记流水账式地记录了L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的一年时间里,与几个同学之间发生的趣事。他们时而指点江山意气风发,时而纵欲过度烂醉如泥。临近毕业的伤感,前途未明的迷茫。学者被过去的人和事所吸引,冥冥中觉得是L故意留下线索。于是决定将其作为一个研究项目,追寻和探访了日记本中尚在人世的同学们,希望确定L的现状。小说便由此展开。

故事主要分为两条时间线,其一是学者所在的当下,2069年之后;其二是日记中L所在的过去,2014年9月到2015年6月。幸好作者并没有向福克纳致敬,而是清晰地设置了文本结构。每一章均以日记内容作为第一节,随后是学者追寻的过程,受访者的访谈内容。小说揉入了诗歌、信件、访谈等多种形式。视角在不同人物之间切换。整体上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复合文本。

读日记部分,很容易沉浸在高等学府令人向往的精英氛围和青年才俊之间勃发的荷尔蒙之中。然而书名预示这绝对不是一个缅怀青春岁月的故事。书中时隐时现的悲凉底色才是作者想要传达的东西。L和特蕾莎已经强烈感觉到人们颠覆秩序的欲望和冲动。毕业之后不知过了多少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书中提到有机器人参战,惨烈程度可想而知。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没有爆发核战。在这场大战中,亚历山大回到墨西哥参与了战时宣传工作;爱德华奔赴前线,功勋卓越;马克加入了皇家海军,在战争中失去了儿子;L辗转于各国各势力之间进行政治活动,战后去向不明。

小说让我想到了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也是寻人,也是从众人的采访中拼凑出失踪之人的故事。故事的最后,众人齐聚于亚历山大的葬礼。L有没有出现呢?我感觉是出现了,出现在教堂大门再一次被推开的时候。并在第二天取回了自己的日记。

细心的读者,从目录页前的合照可以推断出,故事的人物原型就是作者吕晓宇在牛津大学读博期间的同窗。L就代表吕。仰仗于作者的人生经历,小说具备难得的国际视野。它不再是站在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民族的立场上来解读世界,而是站在了人类文明的多元视角上。然而作者又是悲观的,所谓“水下之人”,不能细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