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何以不同》读后感精选

《我们何以不同》读后感精选

《我们何以不同》是一本由王芳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2元,页数:5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何以不同》读后感(一):一起看书|《我们何以不同》

今年mbti人格测试特别火,就算没做过这个测试,估计也会在网上看过这两个词:e人(外向的人)和i人(内向的人)。据说不少人第一次见面就会问对方“你的mbti是什么”,以此来判断对方与自己在性格上是否志同道合。

mbti和星座有点像,都是把性格特点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根据标签对号入座。也许有这种分类一定概率是正确的,但却夸大了类别间的差异,也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就算是基因相似度极高的同卵双胞胎,长大后性格也不会一模一样。

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性格,从而决定命运的走向呢?

遗传因素,童年成长环境,长大后与社会的互动。

在这三个影响性格的因素中,遗传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就算拿了一手基因彩票,没学会如何出牌,到头来也依旧泯然众人。

后两种因素才会对我们产生重要影响,有时甚至能改变基因对我们的判决。

BBC纪录片《性格的真相》里讲述了这样一段颠覆认知的事实:后天的遭遇可以打开或关闭我们身上的某些基因,从而改变我们的性格和人生。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人定胜天也许真的有可能,并不是指人类与大自然斗法,而是指人们可以通过科学的、积极的训练修正自己的认知,修正性格上的缺陷,克服天性中的弱点,让与生俱来的阴影不再影响我们的人生。

《我们何以不同》读后感(二):千人一面不如风情万种

我的笔记: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正确”的性格,个体差异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社会文化的导向令内向者莫名背负了心理压力,有人甚至因为性格内向而自我怀疑乃至自我否定,其实他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人格或者所谓的“最优”人格,更重要的是寻找到与自身惯常行为方式相适配的环境并发挥自身人格优势。

即使无法改变扎根之地,也可以选择向上生长。

如果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就是世界的新常态,那么在未来由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可能越来越多,暗黑人格的进一步凸显与蔓延或将是其中之一。

安静的自我能够获得更大的力量。

一个人眼里的小挫折在另一个人看来不啻天塌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永远不要去轻易评判他人的悲喜,如果可以,去共情,如果不行,请保持尊重。

自我是欢欣之所,也是悲忧之源。青少年挣扎于认同、目标与未来,中年人面对存在性危机,老年人苦思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爱、责任、关系等与自我有关的命题弥漫于人生的各个阶段。

自我概念相当保守,人们通常只愿意接受那些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经验,而与之相违背的则会被选择性忽视,忽视不了的则进行防御,如进行否认或曲解。

一个爱自己并肯定自我价值的人会过上比不喜欢甚至贬低自己的人更加快乐的生活。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人不喜欢自己?罗杰斯认为,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总是拿自己现在的样子与期待中的理想样子进行对比,进而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而对自己感到不满。

努力的意义从来不在于它一定要带来什么结果,而在于那个主动自发地发挥与实践潜能的过程。

千人一面不如风情万种,每个个体都是造物者的光荣,在人格意义上说没有高下,也没有美丑,只有不同,也只是不同。

《我们何以不同》读后感(三):阅读,是驱散无知阴霾的不二法门

人只有阅读,才会变得不同。 对于心理学的执念始于我和闺蜜对于微表情心理学的关注,后来是垂直入坑,从教材到细分的内容,只有想读的,没有不想了解的。而王芳老师的这本《我们何以不同》,读完内心的触动甚至超过了对新知识的了解。不得不说,“认识你自己”是一门永远也修不完的课程,而先认识到我们与他人不同的根源,似乎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不读荣格,你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叫做中年危机。没错,上有老下有小的客观现实压力并不是“中年危机”的真实来源,真正的中年危机是“繁华过后成一梦”的意义危机。 没想到吧,从现实上升到意义,危机的种类都变了,如果内心垮塌,是不是比现实的重担更可怕?然而你不去思考这种可怕,当你真的到了年龄,有了这种感触,除了醉生梦死,就是是他如无物,总之没办法面对。 我经常思索,如果工作不得不向下兼容,我是不是可以接受。上一份工作的师父说,“如果我到了五十岁去做保洁,我是绝对不会去的”,并不是职业上的歧视,而是背后有太多的内涵与熟悉环境的压力,就像是那位大声背诵英语文章的摩的司机曾经是教培机构的英语老师,有时你不得不打破这份滤镜,那我觉得我的底色就是不断的阅读,去改变我思想的落后性。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似乎有三件事是没有学过的:第一件谈恋爱,基本是自学成才;第二件是怎么做父母,很多人直接把父母怎么对待自己的方式拿过来对待自己的孩子;第三件是怎么面对死亡,全社会对这件事讳莫如深。 这本书的结构将人格进行解析,第一第二部分数据偏多,第三部分则将一些重要的理论进行了讲解,你可以看到熟悉的弗洛伊德,可以看到近几年大火的《自卑与超越》中的阿德勒,可以看到荣格,以及许许多多的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心理学家。了解与理解似乎是很难统一在一本书里的,尤其是人格这个话题。但是《我们何以不同》做到了,在“看理想”中同时还有配套的音频课程,也可以找来听听,或许会有不同的体会。 是不是要二胎这样的问题,讨论度一直居高不下。为什么有时一个家庭里也能吵起来?“只要生下来就养得起”“一个孩子太孤单没有伴”“反正有人带只要生下来你们不用管”......类似的话熟不熟悉? 归根结底,这是两种不同的策略:讲究“短,平,快”以数量取胜,以结果为导向的快策略,和聚焦于过程,成长和发展的“慢策略”,后者寻求延迟满足,是长期规划者。如果从一开始的出发点就南辕北辙,自然最后的落脚点是合不上辙的。 心理学对于人的帮助并不仅仅是“心理咨询”这么简单,它是补上你内心空缺的一次绝佳机会,不要错过。

《我们何以不同》读后感(四):读起来会觉得这个冬天好温暖。

人格是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独特与稳定的模式。

人与人的差异多为程度上的而非本质上的,人们之间的相似性远大于差异性,即便存在差异也没有那么壁垒分明。所以对人格的简单分类会使人们忽视人与人之间细微的差别,也会削减人们对于精细人性的感受力,同时“自我标签化”会让这些框架变成自我设限的牢笼。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人格或者所谓的“最优”人格,重要的是寻找到与自身惯常行为方式相适配的环境并发挥自身人格优势。

人性的阴暗面的核心是:自命不凡的自恋、腹黑算计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冲动冷酷的精神病态,是自我中心、擅长操纵、冷酷无情的组合,但即使是这样,暗黑人格也有闪光点。学会向内看,积极探索自己的阴暗面。

性格只能部分决定命运,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环境或者社会结构等影响个人命运。

原生家庭的存在并不是让我们被困在这种陷阱里走不出来,只是告诉家长其重要性,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填补各自坑坑洼洼的童年。

不要过度补偿,不要抱着目标不放,不要强求弱势一定要传化为优势,成长总是缓慢的,一直往前走就可以。

MBTI不被心理学认可的主要原因: ①四维度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只要是外向的,在感觉或直觉方面没有差异。 ②强行分类的方式忽视个体差异,导致量表信效度很低 ③与职业选择、工作表现无关

现代人的困境,自由与安全的平衡是非常个体的选择。想要自由,拥有自由,最后逃避自由。我想还是慢慢接受自由吧,不要再逃避,也不要再压抑。

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给出非指导性意见或者保持沉默都可以。

正视现实、理想与应该之间的距离,不要苛责自己,心理的伤痛需要时间慢慢抚平,远方的目标需要时间催化。

人的适应能力很强,所以遇到打击、挫折、困难都不用逃过担忧,一切都是过程所以真的不用太难过。

人有主观能动性,但是真的做不到的时候不用说对不起。

人有主观能动性,但是真的做不到的时候不用说对不起。

人有主观能动性,但是真的做不到的时候不用说对不起。

《我们何以不同》读后感(五):没有好坏只有不同

成年人的世界和小孩子最大的不同在于,督促自己成长改变的反馈路径越来越少,周围的体面和善意几乎听不到真实的提醒。成年人的成长唯有自我反思,拿自己到陌生的环境里去撞、到广博的书海中去寻找自己的影子,从而发现自己真正的优势和缺陷,看见真实的自己。

之前对心理学有一种误解,学好了可以分析人的性格,解释行为背后的心理模式。其实了解很多心理学理论观点,包括王芳老师的这本《我们何以不同》之后,发现心理学其实是有自身的学科使命的。心理学的学科使命应该就是帮助人类更好的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这本《我们何以不同》是王芳老师的40节人格心理学课堂讲义,人格心理学注定就是研究个体差异的。看到外表的差异是一种天然的显性生物功能,能够认识到内在人格的不同却是一种隐形能力,尤其是在矛盾、冲突、压力等充满张力的情景中更需要展现这种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共情能力。它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必修课,《我们何以不同》在讲清楚人格差异来源的同时,会意外的增强我们的共情能力,从而变相提高我们的人际沟通能力。成人的世界更加虚幻,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让承认个体人格差异和承认自己的无知变得一样困难。

本书吸引我的有两点。首先是从王芳老师扎实的心理学功底流淌出来的文字表达,行文流畅,言之有物,第一感觉是自己喜欢的实力派。另外一点是,本书涵盖的心理学理论流派广,内容立体丰富。特别是对各学派有所了解的读者,把各流派大师叫到一起共同说清楚“我们何以不同”也不失为一种美妙的学习体验。

任何的学科知识要么是探究过去的问题,要么是解决当下的问题,要么是面向未来,解决发展的问题。心理学也是一样,有探究过去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派,有解决当下问题的马斯洛、阿德勒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有面向未来的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所有的学科流派终究是要面向未来,以人为本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的。探究如何挖掘人的潜质?如何摆脱心理因素的限制?如何修复进化带来的心理缺陷?如何获得幸福的人生?这本《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学就属于面向未来的发展心理学范畴,就是要试图解决“我们到哪里去”的发展问题。

王芳老师在本书中反复强调人的复杂性,通过各学派对人格的不同解释角度,试图拼凑出一幅完整的理论图景。读完本书,至少不会再用内向与外向、敏感与迟钝、好与坏等标签来做人格定性评价。人和人的差异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不是本质上的不同。人格差异是一条线上的连续的点,而不是完全不同的两条平行线。

关于人的学问,包括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前期的抽象终究是为了更好的还原人的复杂性,而不是反向、过度的概念化,甚至标签化。这也是本书给我们的重要提示。

“人格”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我们永远都在“成为”,无法被定义。

特别提醒:

对本书有兴趣的书友,想进一步深入学习人格心理学,可以线上观看王芳老师解读本书的直播视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