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通意会读后感精选

心通意会读后感精选

《心通意会》是一本由杨天宏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2023-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通意会》读后感(一):杨天宏:《心通意会》读书随札

上编为本书精华所在,大旨是对史学时风的反思。当代史学在改开以后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但在反思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过分标榜实证,以对抗意识形态化的史学书写,但这就导致对“神游冥想”、“心通意会”的虚证功夫有所轻忽;如出于对阶级斗争等模式的异议,史家往往强调反对宏大叙事,但最终却走向了碎片化的歧途;又如太乐于跟国际史学新潮接轨,政治史失去了统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史、文化史等,虽不少学者原意可能是拓宽对政治的理解,建立总体史,但实际上却使政治史“消失”了。不过作者有破无立,既不愿重回老路,对种种新路向也有所保留。其实就对虚证的强调而言,回向传统已是应有之义,或可由此开拓新局面。《学术论文的选题原则与技术处理》一文金针度人,很有收获。

《心通意会》读后感(二):心通意会-大智慧的思辩与考量

浩渺的历史烟云中,对于挖掘史学的研究是一门重大的学科,知过去知何来。新史学研究在中国的开启,钱穆,费孝通,梁漱溟,胡适等一大批学者的投身研究,足以奠定起坚实的基础,以谨慎冶学,以拓新为上。

杨天宏老师的这部论汇群编,可以称得上是研究历史观的思想学术这精华,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拜读此作,也唯有膜拜二字能形容激动的阅读体验感了。大量的引用背后是巨大的知识储备与各派学说的汇聚于心。比同在桐城义法与桐城派的近代命运一文里,桐城古文典范之要义与精华都是值得现代学科研究所要秉承的一种态度和求新精神,对于桐城派的失败亦是时代的局限性与桐城之学的不成熟没有及时跟进时代。并不意味其学问之劣。历史文化更是应该在“抽象继承法中”回归其本来精神面貌。

在这部章章精华的著作中,有众多关于己出史书论著的点评,还有很多是杨先生为学生,为友人的文章发出来的赞叹及引意,还有为一些历史著作写的序与跋,其中对于事物的两面性,对立统一性都着墨较多,对单一观点的审视面通常给予了中肯的全面的评价,并从大量的资料中来坐实观点的史实依据。

如《道与道台研究之道》,肯定了地方研究又提出了不能一概而论推及全国来定。又比如《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中传统与近代认知的二元对立。而开章的史学理论及研究方法中,又层层剥茧的从虚证与实证的概念入手,细致的描写了历史中思辨的各角度所产生的问题及现象。

期能让我掩卷又再拿起的书,并不多,《心通意会》直接就抵在了心尖尖上了,好书值得一读再读。自恰的逻辑与深度广度集大智慧的方法论,同样认知的提升亦可以改变我们的日常。另外在本书提到的一些历史著作书目通过杨先生的点评,也值得找来一读。

《心通意会》读后感(三):哪一面是我们追逐的,细节还是方向?

从某种意义是上来讲,自己是一个历史研究者,一个业余历史研究者,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做一些本行业的口述和历史研究。那么对于我来说历史研究是什么样呢?就如书中提到的,在现代社会,只要肯花时间,就能够找到史料;在数字社会,在信息社会,更方便的信息化的材料就放在年轻的、入门的研究者眼前,这些资料就在那里,怎么去研究呢?

就如杨老师在书中提到的,需要“虚实并重”。如何去解读浩若烟海又云遮雾障般的史料,如何在已经收集的资料不可能看完的情况下做有价值有意义的历史研究?

我感悟关于档案这一段,我并不完全赞同杨老师的观点,他的想法是将档案数字化而暂不做整理,而我是赞同边做档案整理边做数字化的,整理分类,将档案更便于检索和查阅,才是保护档案的方向。

交叉学科的研究是未来不可避免的趋势,在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这一章里,杨老师对过往中国学者突破传统人类学的框架在中国自有的发展,以及人类学对于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做了很多阐述。之后对于田野调查的论述更是说明了现在历史学结合人类学发展研究的现状并做出了未来的期盼。

和前几天假期参加学术会议相同的是,杨老师也提出了对于我国近代史研究现状的担忧。这是无可避免的,在时代大潮下该如何顺应而又有自己方向的事。不仅仅是关于近代史历史叙事的完备不足,也有纵向的深度不足,只有少数的政治、军事等分类有详细的研究和阐述,其他细分的有关于生活的点点滴滴的门类,随着当事人的逝去,愈加缺失在历史研究中。

在后续的几篇文章的介绍中,包含了政治史、北洋军阀史、无名艺术史的阐述,以及诸多相关城市史、地方史等历史研究著作的书评内容,详尽的展现一个历史研究学者的视野和深度。以上海城市史的这篇书评为例,上海学作为我国城市学研究比较突出的成果之一,在方法、深度、方向上都有了一定的成果,那么如何在现有的成果之上做出更多的内容,也是值得新一代历史研究者思考的。

《心通意会》读后感(四):读《心通意会》书后

现代历史学研究自然是讲究实证的一门社会科学,讲究论从史出,而非是如同上世纪一样的以论带史。而实际上过于强调收集材料而不考虑史学方法论上的革新的史学研究,难免不会做成一种资料汇编,对于提升史学发展实际是没有太多助益的。而这就是我最近阅读的一部关于史学理论书中讨论到的问题。这部《心通意会》是四川大学杨天宏教授将其几十年间发表的关于史学研究理论合集,其中心观点即是强调历史研究中的虚证的重要性。首先解题,所谓的虚证是与实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可以认为是历史研究中复杂的运思与抽象证明过程。

本书分为三编,上编主要讨论史学理论与方法,对于历史研究中的虚证,人类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关系,以及桐城义法,北洋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现状提出自身的见解和认识。中编则是史学论著方法点评,主要作者为指导过的学生所写之序,或者其他著作的书评。下编为史书序跋中的方法论提示,主要是作者自身出版作品的序言,因为涉及作者的研究思路和史学理念因此收入。本书涉及不少史学理论方面,给予我不少关于史学方法方面的思考。

首先是虚证部分,我们常常认为历史学研究在于材料的多少,占有材料越多,对于研究就更坚实,能够推断出的结论就越准确,这句诚然没有问题,但正如上面提到的过于强调形下的实证和史料收集,实际做出的来的研究就是一个资料汇编,因为对于史学研究来说,最精华的部分实际在于虚证,即如何通过神游冥想,达到心通意会的境界。也就是通过现有材料建立起证据链与分析论证的逻辑链,而这两者实际都有主观直觉的参与,并非是能够完全客观量化的,而是需要想象力的。就像胡适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设不大胆,不能有新发明;证据不充足,不能使人信仰。而作者所在的近代史学界目前风气是过于强调实证部分的史料收集,而忽视了史学理论的提炼和研究视角的转换。这一点中古史领域无疑是站在前列的。比如陈寅恪先生做唐代两稿,采用的大多是常见材料,但却能做出“陈寅恪范式”的框架影响中古史学界的研究,不在于其发见了多少新史料,实则在于其本人史学方法上的创新和研究视角的转换。

同时作者对于近代史研究视角的反思也是中肯的,比如对于传统视角中政治史的衰落,作者呼吁开创新政治史,并指出其必要性,政治史不意味着传统的帝王将相的家谱,相反是为现在细碎化的近代史叙述重造一条纲目,使得其能够写出新近代史,完成整体史的回归,而非是继续纠结于西方解构主义冲击,导致近代史研究处于各自为政。

《心通意会》读后感(五):历史研究中的“虚证”

作家当年明月说,历史,这个深奥而又神秘的领域总是让人们感到既敬畏又着迷。它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记录着无数人的一生……你一页纸翻过去,就能翻过无数人的一辈子。

最近我读了《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证》这本书,本书围绕历史研究过程中的种种分歧,难题,强调了历史研究中虚证的价值。

作者强调,历史研究是学者的心智活动,所凭借者虽是"实"的史料,研究过程却不能没有"虚"的功夫。"历史"并非有了史料便可"不证自明",主观的认识因素须参与其间。

我们在读历史资料的时候,常常会过分相信历史资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直到我们在不同的历史资料中发现了有明显分歧的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以历史资料的权威性作为重要的判断标准,来决定认可哪部分内容。

实际上,历史并不仅仅是我们在历史书上可以了解到的那样,它几乎涉及我们大部分的认知形式和知识品种,如史实的确认、史事的理解、历史的理论概括、历史意义的评价等等。

人们常说:史实胜于雄辩,似乎只要摆出史实,史实就会自己发言,就会充当争辩的仲裁。其实,情况正好相反:是史家让史实显现,是史家让史实发言,史实背后站着的是史家。

从探究历史真相的角度来看,历史学当然也是一门科学。尽管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是我们希望能够清楚地知道在过去的某个时间里发生了哪些事情。

不过,不管是怎样一本历史书,都很难保证完全客观准确的描述历史,也无法保证书上的所有内容都符合历史见识,并且揭露了全部相关的历史真相。

历史研究中的实证自然是重要的,因为这些证明具有强大的说服性,但仅仅依赖于实证是不够的。其中一方面原因在于我们所掌握的历史资料并不是非常完善的,而是有很多缺漏的。

即便是对近代历史的掌握,我们也可以看到,仍然有一些困惑,一些分歧,这是无法直接用实证判断的。

乾嘉时期的考据,依据的是材料,运用的却是严格的分析归纳方法,遵循后来被视为“科学”的原则,苦苦运思,层层推导,得出结论。这就是历史研究中“虚实结合”的具体实践。

梁漱溟先生说,荒唐地对待历史,就是荒唐地对待现实;荒唐地对待古人,就是荒唐地对待自己。

对待历史,我们应该采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不仅要重视实证,也不能忽略必要的虚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