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浮世绘里的《三国演义》经典读后感有感

《浮世绘里的《三国演义》》是一本由王新禧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页数:5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浮世绘里的《三国演义》》读后感(一):这套书太美了吧!浮世绘里的中国文学

浮世绘是日本著名的绘画形式,以其夸张、色彩浓郁而世界闻名。 在当时,及时行乐的俗世生活被人称为浮世,艺术家们用新风格来表现这种世界观,他们采用木刻版画的方式,创作出大量色彩明亮而绚丽的作品,于是浮世绘产生了。 去年,我有幸在博物馆中看到了很多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月冈芳年、歌川丰国、歌川广重等的原作,当时就被震惊了! 岁月让这些画作,增加了神秘的色彩,我站在画的前面,久久凝视着它们,感叹不已。 今天,有这样一套书,把我再次带入了美妙的浮世绘当中,看这些大师是如何用画笔

《浮世绘里的《三国演义》》读后感(二):中国四大名著遇上浮世绘,请坐好!

没错,一定要坐好。我担心你会笑抽倒地。

没错,这是我捧读《浮世绘里的〈西游记〉》《浮世绘里的〈三国演义〉》后的状态。别问为什么。问了就是满篇“鬼气”,让人脑补郭家父子砸挂小日子的场面。

在浮世绘的笔下,我们心目中的威武八尺男儿美少年赵云,就差獠牙了。智慧超群的诸葛孔明成了赤脚术士。就凭吕布的模样,怎么都无法理解他戏貂蝉,凭啥?貌美如花的蜘蛛精、女儿国国王、白骨精等等,都成了艺伎的形象。惨不忍睹啊!

言归正传!

浮世绘是主要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17~19世纪)描绘世俗生活百态的绘画,题材包括美人、风俗、风景、花鸟等,有手绘与木刻版画两种类型。浮世绘艺术风格独特鲜明,是比较著名、比较典型的日本美术样式,并对西方现代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江户时代的译者,改编了大量传入日本的中国明清世情小说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在保持小说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人物、地点、历史背景改换成了日本的,又融入日本的民风民情,形成了独特的读本小说。

同时,代表了浮世绘实力巅峰的诸多画家更是绘制了他们理解后的这些读本小说的浮世绘名作。

《浮世绘里的〈西游记〉》《浮世绘里的〈三国演义〉》收录的300幅珍贵《西游记》、500幅珍贵《三国演义》主题浮世绘名作,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示了《西游记》《三国演义》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在这些浮世绘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熟悉的《西游记》人物,如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三国演义》人物,如刘关张、曹操、董卓、吕布、孙权、赵云等。

通过这些画作,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浮世绘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也可以深入了解当时日本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浮世绘里的《三国演义》》读后感(三):浮世绘里的三国演义

浮世绘是17—19世纪流行于日本的风俗画,主要以木版画的形式存在。浮世绘的性质如同当今的海报或杂志,木版画的批量印制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满足新型市民阶层的文化和娱乐需求。 浮世绘师日本蕞典型的一种传统美术表现形式,就算大家不了解,但是《神奈川大浪》这副作品大家一定看到过,一幅广为人知的作品。 四大名著的故事一定不用我过多的介绍,这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但是,今天,带来的是日本浮世绘也四大名著的结合,用日本浮世绘的创作形式去呈现四大名著中的剧情。看看两种文化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冲击力。

《浮世绘里的三国演义》本书收录葛饰北斋配图的《绘本通俗〈三国志〉》、歌川国芳《国芳之通俗〈三国志〉》系列(包括通俗《〈三国志〉英雄之壹人》《通俗〈三国志〉之内》)、月冈芳年《绘本〈三国志〉小传》以及歌川国贞、鸟山石燕等人所绘制的《三国演义》主题浮世绘作品。一次性看尽近500幅珍贵《三国演义》主题浮世绘名作。 《三国演义》是日本蕞喜欢的文化之一吧,日本把中国的《三国》简直“玩”出了新高度,在领域都有,比如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机,三国题材非常丰富;还有漫画,也是各种各样的风格,可以看出《三国》在日本的受众程度非常高。在浮世绘作品中更加少不了《三国》,夸张的绘画表现形式,大胆的配色,诠释了一个全新的《三国》。 浮世绘作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至少在这两部作品中,我看到了很多区别于四大名著核心内容的东西,它放了“浮”这个字,表现力很夸张,增加了魔幻色彩和神鬼概念。也开阔了我们欣赏传统文化的另一种视野,增加了文化包容性。 两本书还分别附赠了两张精美的藏书票。一张砖红色的悟空,一张藏蓝色的张飞和关羽。增加了我的藏书票收藏数量。

《浮世绘里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四):囊括500幅浮世绘画作,解读三国英雄别有洞天

同时拿到《浮世绘里的<三国演义>》与《浮世绘里的<西游记>》两本书,看厚度与书中浮世绘的数量,就知道日本对《三国演义》的喜爱。中国历史在日本最被熟知知名度最高的应该就是三国历史了,无论是文学作品、动漫戏剧游戏,甚至很多游戏回流中国让年轻人接受了很多三国英雄形象,横山光辉的配乐《三国志:英雄的黎明》更是荡气回肠。

《三国演义》进入日本的时间早于《西游记》,,早在明清交替之际,明朝遗民避居日本,刚刚结束战国时代进入江户时代的日本人对文化的渴求远甚于遣唐使时期,1689年,京都天龙寺两位僧人历经三载将《三国演义》翻译成日文,并对其中内容及语言进行了本土化处理,更便于庶民阶层和市场的接受,从此《三国演义》在日本一发不可收拾,成为最强IP。

《浮世绘里的<三国演义>》一书从译本插画和浮世绘角度来解读《三国演义》在日本的文化演变,一方面可以了解古典名著的巨大文化魅力,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江户时代町人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全书几乎一网打尽,囊括了500幅浮世绘画作,在19世纪上半叶,浮世绘迎来辉煌发展时期,很多作品甚至漂洋过海影响了欧美的印象派绘画。市场的需求推动市民读物要推陈出新,这期间中国古典小说搭配浮世绘插图就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尤其都请来浮世绘大师坐镇。其中不得不提起葛饰北斋,葛饰北斋的爆款就是描绘远眺富士山风景的《富岳三十六景》。

葛饰北斋与其弟子铃木重三,以“葛饰戴斗”为名,为《三国志》《西游记》等绘制了大量插图。葛饰北斋,这位绘画狂人,结合自己对三国历史的理解,精心绘制了近四百张插图,能够看出有对绣像本的继承,也有自己的本土化处理和艺术想象,再现了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

但读者要注意的是,文化传承交流一定会有本土化的理解和交融。所以当翻开浮世绘里的中国名著内容,一开始的感觉会是怪异、夸张、妖艳,而不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与人物版画中的工整。

三国英雄的装束不再是传统的战袍与儒将“羽扇纶巾”,书中写道:铠甲大多为日本层叠式侧肩护甲和腰甲为主,融合了日式花纹和中国汉服的纹样。所以歌川国芳创作的彩色浮世绘单片绘锦中,三国武将穿着打扮偏向五彩斑斓,威武繁复,表情大多狰狞夸张,热情浓烈扑面而来,一度让我认为这是乾隆爷的审美。其实如果对浮世绘技术发展有了解,可以知道最初的浮世绘是黑白两色的“墨折绘”、后来墨线版画开始出现红黄绿颜色,称为“丹绘”,之后随着色彩形式越来越丰富,陆续出现“漆绘”“红折绘”,最终形成色彩绚丽成熟的“锦绘”,是对当时江户时代盛世繁华景象的一种直观再现。

所以浮世绘里看到这些三国英雄留着浪人的发型,曹操穿着红花绿袍如同穿上了东北花棉袄,一度让我感慨,这些浮世绘大师内心实在是狂野啊。

《浮世绘里的《三国演义》》读后感(五):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气势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在中国可谓家户喻晓。 · 在中国如此受大家的欢迎的名著,到了国外是什么样的风景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浮世绘:浮世绘是日本的一种版画,兴起与江户时代,衰落于明治时代后期的一种大众化的独特民族艺术。

本次的两本书籍,就是出自日本的绘者:月岗芳年,大原东野,葛饰北斋多少画家之手。包含了近500幅《三国演义》日式的奇想和中国式的浪漫会碰撞出什么样呢? 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有这么的的绘者,原来一开始画的是月岗芳年,他擅长历史手绘,武者绘等等,他留下来了很多作品,当时也是广受欢迎。他将中国文人画的用线的方法与西方美术技法融化,使东西方绘画的长处完美结合,人物结构精准,画面稳重成熟,举止飞扬灵动,加之利用挥洒淋漓的书法式用笔,大大增加了画面感的运动感和生动感。这不了不起的古典神魔小说就以非常棒的方式展现出来。成为了日本心目中的《三国演义》 · 中国文学真的很厉害,在很早的时候,就收到了很多日本的喜欢。本书选取了文言文原版的节选内容,根据内容绘者了相关绘画,让文字有了视觉感。 · 不一样的艺术,一样的文学碰撞,展现出不一样的气势磅礴。这也源于外国读者对我国文学的喜爱。里面精选的每一个原版文言片段,取原版之精华结合绘画展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