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索恩丛书·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精装版)读后感100字

《索恩丛书·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精装版)》是一本由米歇尔·迪安(Michelle Dean)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404,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索恩丛书·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精装版)》读后感(一):不完整记录一些ladies

首先…前言告诉我们,麦卡锡不喜欢帕克,桑塔格也不喜欢麦卡锡,阿德勒攻击凯尔时更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帕克

不过从这首诗中已经能够看出后来的帕克会关注哪些焦点:她对于女性特质带来的局限性的尖酸解读,以及对那些只会重复公认观点和陈词滥调的人的不耐烦。-“我不会说布朗夫人是个坏人,她不关心道德,但不是不讲道德……”

她告诉巴黎评论的采访者,在《服饰与美容》工作的那些女性“平淡无奇……并不时髦”。她对那些人的赞美从来没有对她们的侮辱一半长

丽贝卡•韦斯特

“我的情人虽然没有占有我的身体,但是他诱惑了我的灵魂;他和我融为一体,直到他比我更像我自己,然后他却离开了。”

我恨家庭琐事……我想要的是无拘无束、充满冒险的生活……

阿伦特

阿伦特几乎算得上同时期女性思想家中的一个特例了,因为其他大多数人都没有胆量明确承认自己感激其他女性。

阿伦特认为瓦恩哈根最让自己感兴趣的一点在于她找到了让与众不同变成对自己有益东西的途径。

玛丽•麦卡锡

另一位同学说:“我觉得她引人注目又令人惧怕,而且她绝对会毁掉一个人的自信。玛丽不会对你做出无礼的举动,但是她会让你觉得低她一等”

麦卡锡在纽约为阿伦特致悼词时,偶尔会用谈论情人的口吻谈论阿伦特,麦卡锡赞美她的外表,还有她躺在沙发上思考时的样子。她甚至以一种会导致她被嘲笑的方式谈论了阿伦特的腿和脚踝。但如果你考虑到麦卡锡把她的明友直接形容为思想的化身,那么她做的一切就没有什么不合适了。

苏珊•桑塔格

“女性被教导要注重外表的方式鼓励了自恋情节,强化了依赖性和不成熟”

“被大多数女性接受的关于她们性别的讨人喜欢的理想状态其实是一种让女性对自己实际的样子,或她们通常会成为的样子感到自惭形秽的手段。因为美的理想被用作了一种自我压迫的方式。”

里奇非要单独挑出令自己困扰的一部分横加指责这件事恰恰代表了女权运动中让桑塔格感到憎恶的愚钝思想。“如所有的基本道德真理一样,女权主义也有一点头脑简单。”桑塔格如此争辩道。

宝琳•凯尔

不过凯尔相信,批评家的角色就是要严厉抵制名望的影响。这一点并没能让她受到欢迎。

她早就知道想要写出有权威性的文章,就必须投射出极端的,甚至是超人一般的自信。

琼•迪迪翁

“我是个娇弱、懒惰的人,不适合做任何事,只除了别人花钱雇我做的这件事之外”

迪迪翁描写自己娇贵、病弱,处于离婚的边缘,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迪迪更像是由理智的钢铁而不是轻浮的丝绸组成的

这种似乎是放任被采访对象自由地暴露自己的愚蠢,而不是被她的评论或想法打断的写作方法成了迪迪翁的标准模式。

迪迪翁并不否认女性是被看低的对象,是性别角色限定的刻板印象的受害者。考虑到她这个时期的人是怎么描述她的,以及她无法顺利地融入男性主导的杂志圈子,我们无法想象她会否认这点。但是她认为这项运动的主要作家们表达的那些愿望是极端幼稚的。她认定“这些皈依者想要的不是革命,而是‘罗曼史’”

雷娜塔•阿德勒

“针对阿伦特女士低调、 道德、理性的作品,[马斯曼诺]却用像“希姆菜(Himmler )!”,“希特勒!”这样的夸张的惊叹来提出反对,仿佛这样的呼喊是历史哲学中什么有启发性的陈述似的⋯拒绝倾听和令人恐惧的沟通失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已经在生活和头条新用中逐渐习惯了这些。但文学的本质就是沟通,在一份主要报纸的文学版面中发现这种失败是非常令人失望的。”

《索恩丛书·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精装版)》读后感(二):愿她们不需要“锐利”,愿她们被温柔以待!

- 书名:《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 作者:[加]米歇尔·迪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这些被写进书中的女性在各自的生活中都拥有同一个标签,她们都被形容为“锐利”。 - 多萝西·帕克对生活的荒谬进行尖刻回顾;丽贝卡·韦斯特将世界一半历史浓缩进第一人称描述;汉娜·阿伦特提出极权主义理论;宝琳·凯尔对电影制片人抨击不断…… - 她们拥有思想和智慧,她们通过自己的文字主张权力。但她们真的改变这个世界了吗? - 很多人将“锐利”用作一种褒奖,但同时又显露出一种隐隐的恐惧。毕竟,锐利的东西可以伤人。 - 但是什么让这些女性,表现出毁灭性、充满危险又善于狡辩的一面?是我们对她们的幻想,还是世界残酷的真相? - 在社会的阴暗面,在一些人内心的深处,总是不时流露出对女性的轻视,甚至是满满恶意。 - 对于有些女性,属于青春的不是爱情,而是血和泪的控诉。留下抹不去的创伤和难以启齿的苦痛。 - 不是每个人都被世界温柔相待。面对家庭暴力,她们自卑、缺乏自我。不断忍让和付出,得到的却是嫌弃和抛弃。 - 她们从小被教导,身为女性就该做家务,走夜路被骚扰是因为穿得太暴露。刻板印象、性别歧视将她们紧紧束缚。 - 这样的世界,她们即使“锐利”也不能刺破牢笼。被看到的不应该只是用声音与社会涡流对抗的公知女性,还有在黑暗中独自前行,默默承受苦难的另一些人。是她们和其他男性一起创造了这个世界。 - 如果这个世界的女性还得不到公平对待,如果她们的自由还被禁锢在男性的思维之内。那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也只不过是一只很会说话的鹦鹉。 - 希望每个女人都不需要“锐利”,因为这个世界对所有人都一样温柔。

《索恩丛书·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精装版)》读后感(三):“献给每一个曾经被别人告知‘太聪明不好’的人”

中文书名主标题《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所呈现的意境是柔和,而英文书名主标题《Sharp》,被翻译为“锐利”——则更为精准地提炼了——美国20世纪女性公共知识分子的思想及智慧层面——所彰显出的共性特征:

这些先锋女性才华横溢,在一个女性遭受男性同行轻视嘲弄的环境中,用自己的文字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在各自的领域里出类拔萃,所散发出的巨大影响力开始改变这个世界。

她们是诗人、小说家、影评人、记者。

她们在思想和言语上的高度都超越了许多“纽约男性知识分子”。

她们的名字,已永载史册:

多萝西.帕克、丽贝卡.韦斯特、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苏珊.桑塔格、宝琳.凯尔、琼.迪迪翁、诺拉.埃夫龙、雷娜塔.阿德勒、珍妮特.马尔科姆

作者米歇尔.迪安(美国评论家)在爬梳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后,勾勒了这十位卓越女性的群像,用细致的笔触描摹出她们在文学和智识上的聪慧与锐利,也毫不掩饰地描写了她们的不完美——会犯错、会困顿、会在突遭家庭变故时的萎靡。

可以说,作者是一位客观、冷静的叙述者。字里行间没有吹捧,只有接近于真实场景的还原。

锐利女性们有着相似的背景:大都是白人、犹太裔,都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她们通过教育开启智慧,都能写一手好文章,都通过文字来表达观点。

即使,男性/人们难以接受她们的不“和善”,给她们贴上锐利、刻薄、善于狡辩、充满危险等诸如此类不友善地标签时,她们并不屈服,不畏男性阻碍,并坚持在公众面前进行优雅的辩论,奋力彰显自己在智识上的魅力和建树:

阿伦特: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极权主义的起源》,首次描写了极权下人类的生活,并定义“极权”的概念与限定。

桑塔格:作家、艺术评论家。《反对阐释》是她成为美国“现有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的奠基之作。

马尔科姆:著名非虚构作家,将精神分析学与新闻学和文学批评相结合,塑造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她们并不全是女权主义者,彼此之间也并不是全都合拍,甚至有些人之间还会相互憎恶。

比如麦卡锡不喜欢帕克,桑塔格不喜欢麦卡锡,阿德勒攻击凯尔时也是不遗余力。作者在前言讲述道。

在美国,20世纪中期被称作“纽约知识分子”的这个群体,总是被定义为一个男性群体。而这些锐利女性所创造的价值和成果,足以成为这个群体中的核心力量。

这些乘风破浪的“锐利”女性们,更是为后来拥有雄心壮志的年轻女性开辟了一条道路:

在智识层面,你能与男性拥有平等的地位,且你的与众不同始终具有其智慧价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