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学飞的盟盟》读后感摘抄

《学飞的盟盟》读后感摘抄

《学飞的盟盟》是一本由朱天心 著 / 谢海盟 绘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飞的盟盟》读后感(一):天真烂漫的成长日记

《学飞的盟盟》让我看到了孩子天真活泼的成长过程,记录了自己伴随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孩子天真活泼可爱,母亲也收获了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天真的孩子也可以做大人做不到的事情。盟盟有许多属于自己的乐趣,比如会熟练的三两下把椅子堆成个洞窟,一个人缩在其中,这就特别像小时候我在姥姥家的炕上把被子都垒起来,自己住在被子坐的小屋里。 盟盟非常可爱,觉得自己是聪明的小孩子。也有非常可爱的攀比心,比如去动物园玩耍的时候,看见一个还没有上小学的小孩念着木牌上没有注音符号的说明文字,盟盟第 二天就立马去书店买了几盒紫卡,虽然没有兴趣,但还是保持这种乐趣。这本书一定会带给许多新手妈妈更多的启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带给家长的甜蜜和美好,很多经历都是令人终身难忘的。 盟盟还从小养成了一个非常有爱的习惯,那就是家长和自己一起睡觉之前会在一旁看着妈妈写日记,当在妈妈 的日记里看到属于自己名字的字时,会觉得非常神 奇。盟盟上小学之后认识了一些拼音和生字,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日记本,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躲在角落里,抱着日记本写写弄弄,写完之后还锁牢,在这里我真的看见了小学的时候我自己的影子,写下自己可可爱爱、奇奇怪怪的心事,还要自己替自己保守这些秘密。 有时候看到现在的小孩子这么忙碌,我都会想起自己的童年,在乡野之间肆意奔跑,无忧无虑收获了很多快乐,解放了天真的自 由的天性,现在的孩子有很多写不完的作业和读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其实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空间,让孩子真 正发现自己爱好,其实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当父母与孩子在不断相处的过程中,把孩子当做坐标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可能明明孩子都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却依然对他刚出生的时候的样子非常清晰。每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有爱的家庭,每个人生来都有第 一次做孩子,做父母,做妻子,做丈夫的经历,在看着爱的人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在自己身上发现更多闪光点,不断反思的过程。

《学飞的盟盟》读后感(二):一份“小小的人类学报告”

成为作家的子女,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除了语言上的安慰与教导,他们还可以诉诸文字,把孩子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让那些美好的时光沉淀成永恒的回忆,至少也可供日后慢慢翻阅,回想那些幸福的时刻,并泛起温馨的情感。

关于作家写给孩子的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作家对子女的谆谆教诲与殷殷期切,体现了为人父母的大爱与无私,如菲茨杰拉德写给女儿的《你的懒惰让我愁肠百结》、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王朔的《致女儿书》;另一类则记录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作家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的薄物细故,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这类文章往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如丰子恺的散文、舒婷的《吾家有女初长成》等。

依此标准,朱天心的《学飞的盟盟》属于后者,这是作家写给女儿谢海盟的一本小书,也是一份“小小的人类学报告”,记录了“一颗种子的落地、发芽、成长”。更准确地讲,这是朱天心与其女儿盟盟的合著作品,母亲负责文字,女儿负责绘画,因此本书图文并茂,读来既会被作家朴实而又细腻的文字深深打动,又会被盟盟那些“天真无邪”、充满童趣的绘画逗得会心一笑。

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朱天心与其丈夫唐诺对孩子天性的尊重。也即,他们没有试图以“成功学”或者“市场导向”去管束和干涉孩子的成长,也没有用世俗的眼光或者成人世界的法则去规训孩子的行为,而是让她按照自己的天性成长,并适时地予以恰当的引导。作者在2009年版序言中的这句话恰好是她的教育观念的最佳注释:“那么在你尚且不知老天交给你的是颗什么种子时,你就二话不说在它才要绽开枝丫时就忙着拿起剪子把它修剪成和其他行道树一模一样,万一,万一它是株高可数丈的水杉呢?或美丽的牡丹?或一茎自在的小草?所以这并非矫情,我们觉得能做的就只找个有阳光雨水之处,松松土,除除草,埋下种子,保持关心、好奇、宽容和想办法欣赏吧。”

而最让我感动的,则是作家记录下的盟盟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细节,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会在内心不经意升腾起莫名的暖意,比如,“四岁的盟盟有天醒来告诉我她做的好梦:一群七彩蝴蝶飞来飞去,答应把她快吃完的蜂蜜罐给弄满。”再如,“四岁多的盟盟,模仿大人很认真地写了满满一页稿纸的‘字’,要我代为念出,我说看不懂耶,盟盟安慰我:‘没关系,这不是德文,是英文’。”

一个温柔的母亲,一个可爱的孩子,两人互相成全,让平凡的生活有滋有味、多姿多彩,真是美好极了!

《学飞的盟盟》读后感(三):大作家朱天心笔下的儿童成长实录

了解到谢海盟一家是在《十三邀》里。当时有一集是许志远采访谢海盟的父亲,文学评论家唐诺。当时唐诺提到了他的家庭,他的爱人是很了不起的作家朱天心,他们一家在家里经常做的事就是各自在舒服的地方看书,以及他的曾经的女儿谢海盟,接受了非常彻底的变性手术,成为了他的儿子。 所以对《学飞的盟盟》这本书一开始的兴趣是来自于对盟盟这个人的兴趣。有这么大的勇气去做那么痛的手术,那么坚决地告别自己的女性身份的盟盟,小时候是不是就已经异于常人了。 但其实从这本书里并没有看到太多盟盟的另类。他的确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就很有画画的天赋,这本书里花花绿绿的插图都是来自于母亲和大姨的辛勤收集。他也很有语言天赋,一家六口人住在一栋楼里,其他五个都是满腹诗书的书呆子,他无疑是个开心果。 在这本书我更多感受到的是朱天心作为母亲的那颗柔软的爱心。我想做过母亲的人看这本书一定都会有心有戚戚焉的感觉。比如她会把盟盟的每一张信手涂鸦都捡起来保留;比如她不会逼他识字念书,反而爱带他去花园里看鸟捉虫;看着他上蹿下跳,像一只小兽一样野蛮地生长。 朱天心说盟盟是患有阿斯伯格症的,他不爱交往,只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在妈妈的眼里,他却并没有任何不同。她对孩子的接纳是彻底的。我想这也是谢海盟长大后敢于正视自己身份的原因。家庭的支持也是他的坚强后盾。 朱天心在盟盟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报刊上连载关于盟盟的成长趣闻。我想这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工作了,既可以有收入又可以记录孩子的成长。 我在第一个小孩子的小时候也非常热衷于做成长册,收集涂鸦什么的。但是到了第二个孩子就不太有精力做这些。弟弟常常羡慕哥哥厚厚的册子。总想找个时间给他补,但是一直在找。如今他已经八岁。朱天心这本充满母爱的书在提醒着我,珍惜孩子的成长,做他们坚强的后盾。

《学飞的盟盟》读后感(四):记录珍贵的时光

学飞的盟盟

9.1

朱天心 著 谢海盟 绘 朱天心 / 2023 /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本书是台湾文学三姐妹之一——朱天心老师为自己的孩子写的。她用充满爱的语言记录了孩子盟盟8岁之前的点点滴滴。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读到,以为稚气未脱而用情至深的新手妈妈,面对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时,她的惊慌失措,她的强作镇定,她对未来的憧憬,她对现实的包容。

她和谢材俊(唐诺)老师的孩子盟盟,就是现在的作家和编剧谢海盟。朱天心老师写下这本书的时候,盟盟还是个女孩。在妈妈充满爱的眼神里,这个甜美的小女孩种种古灵精怪都是值得包容的聪颖,并不打算把这棵茂盛生长的小树剪成盆栽。

盟盟会拿着捡来的石子或者羽毛一直不松开;会在看电视时问出深奥的科学问题;会在野外熟练运用植物分类图鉴进行比对;会对热爱的事物无限重复。直到9岁时盟盟被确诊,妈妈才知道这些都是阿斯伯格的典型特质。

现在,盟盟已经是个满脸络腮胡的大叔了。妈妈会更加珍惜那段宝贵的时光,无数次重温和小女孩盟盟在一起,帮这只小鸟学飞的每一天。

盟盟很小就展现出了画画的天赋。他对动植物特别感兴趣,画画的时候也大多都在画动植物,从来不画人。这本书一半是朱天心的记录,一半是盟盟的涂鸦。盟盟是幸运的,家人会呵护她的爱好,保存她的画作。于是瞬间羞愧了起来,我女儿小时候的涂鸦大部分都被扔掉了。

朱天心面对幼儿教育卷阅读的风潮,心想用自己读书来带动孩子。没想到孩子更加讨厌读书了,因为读书抢走了妈妈。读到此处我不禁苦笑,我家不也是这样嘛!

人生只有一次,不能重来。所以做父母的总希望能够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有时候又会迷失方向,怕太松了孩子会随波逐流,怕太紧了孩子会受伤。这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教育孩子的书,而是朱天心老师把自己摆在孩子的旁观者、陪伴者、引导者的角色,让我不断自我反思的一本书。

《学飞的盟盟》读后感(五):看了这本书,我不再鸡娃焦虑

对于还没有小孩的女性来说,有的人很喜欢小朋友,所以会渴望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小朋友;但对于不喜欢小朋友的人来说,因为某种原因,她们可能还是会生一个孩子,但言语间似乎并没有对这个孩子的期待,仿佛生孩子只是一项任务,完成就好了,至于是否喜欢,无关紧要。

如果你接触过小孩子,你就会发现再讨厌的小朋友也有可爱的一面。对于大多数未育的女性而言,孩子总有天真可爱的一面,但如何让孩子顺利长大,才是真正的难题。教育,永远是家长们焦虑的重点,如何教养孩童,让很多未育的家长心生畏惧。

当翻开这本《学飞的盟盟》,我不仅有被盟盟的可爱所治愈,同时也开始反思,如果我有孩子,应该如何教育。

正如书中很多善意友人劝诫的那样:孩子人生只有一次,你们有权利用来遂行己意对抗主流社会吗?

而作者朱天心认为:正是,正因为它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来,才那么值得珍惜、不想草草敷衍随俗度过,我们不过帮它再这生存竞争密不透风中卡出一点空间,由它自在成长成它原该有的样子。”此生无憾“,我想,当你的孩子这样告诉你,那真是无上的荣耀。这所求再他人看来或卑微,但只有当过父母的知道,那多么不容易。

是啊,对于还没有孩子的我来说,总是能听到有孩子家长的焦虑:害怕孩子不上兴趣班从而落人后;害怕不上编程课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被社会所淘汰……不得不说,时代的进步,不仅让家长们面临工作的卷,连孩子的生活同样也面临着异常卷的人生。好像如果小的时候不努力,可能这辈子就完了!

但更多的孩子似乎并没有快乐的童年,他们被要求做很多功课,却没有人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他们似乎一直在盲目的卷着,但也未必会有好的结果。所以很多家长很早就认清了现实,与其鸡娃不如鸡自己,让他们放弃了对孩子过高的要求,转向了自己的修行。但当我看了这本书,我突然觉得,为什么我们不做一个很好的旁观者和引导者,不是一味地去改造孩子,而是陪伴、引导、尊重,让孩子做他们自己,在探索和体验的过程中度过自己的童年。

书中的盟盟就是这样,一直自由自在地长大,作者身为母亲,并不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而仅仅是记录,适时引导、完全接纳,当然她的孩子不一定大富大贵,但至在我看来,她是成功的孩子,没有什么心理疾病,拥有无忧无虑地童年,完全成为了她想成为的样子!

正如书中所述:这绝非一本教人如何教养小孩的书,而是实例展现一次:你可以不一定要像大多数人那样养小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