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Ⅲ)读后感100字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Ⅲ)读后感100字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Ⅲ)》是一本由[美] 海姆•G•吉诺特(HAIM G.GINOTT)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Ⅲ)》读后感(一):万变不离其宗

这本书针对的是师生关系,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学会与学生“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在课堂上使用普通的教学用语,而是要求老师们在不伤害学生内心、精神的基础上,描述出学生或者教师本人的感受,以达到与学生共情的状态,使学生感到被理解,从而促进、融洽师生关系。书中运用了更多的教学案例。理论与第一部、第二部的类似,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要同情与关爱,方法都是要描述情绪。其实与第一部选择一本看即可。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Ⅲ)》读后感(二):老师用书

内容上就是工具书的类型,所以有工具书一贯的洗脑通病。不过本书的不同特色还在于作者通过很多小故事让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会有过分强行的灌输还好,方法上也有作者自己的思考,总体上对老师群体有启发意义,但需要结合实践!一味的模仿,想必也是没用的方法。

以上皆为个人意见而已。

Anne 于温州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Ⅲ)》读后感(三):猜猜看,这是哪国教师的极坦白的对话?

各位读者,请先阅读,然后读完写下你的意见,这是哪国的教师在发牢骚?

—————————————————————————————

教师甲:

我以为自己很爱孩子,尤其是那些穷人家的孩子。我渴望当老师,尽我所能帮助他们,弥补他们的缺失,让他们相信他们聪明、有价值。结果却是,他们让我相信了我是多么愚蠢和无能。

教师乙:

我没有幻想,所以我也不失望。我知道孩子们都很糟糕,教育制度很腐败。我从来不期望自己的努力会改变什么。你们都这么伤心,是因为你们想用一把破勺子把海水舀干,最后才发现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教师只是一份工作,如果你不那么在意,它就没有那么糟糕。我喜欢这种职业工作时间短,有长假,还有额外的福利。

我还不是那种憎恨自己工作的人。我了解这个制度,我对它没有不切实际的希望。它是挂羊头卖狗肉。我不喜欢,但也不会跟它做对。我还能忍受得住,并要从中得到我能够得到的一切。

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学校就是为进入这个世界做准备的。想在这种制度下保持理智,无异于想要按照理性的法则去自杀。

教师丙:

我尽量公平对待所有的孩子,但我很快就发现,我的意图战胜不了我的态度。我无法忍受那些欺负人的孩子,无法忍受自作聪明的孩子。我想他们也需要同情和引导,但我无法帮助他们。

教师丁:

我们的校长说:“让他们恨你吧,只要他们服从你。”但是,我们都知道,孩子们不会从他们憎恨的老师身上学习什么知识。

教师戊:

你的麻烦就在于你当了老师...当了老师,却带着传教士一样的热情,以及想要拯救孩子的冲动。你“非常喜爱”小孩子,想拯救他们可怜的灵魂。你很容易受伤。孩子们让你想起了你以前的痛苦,你就沉浸在了自己的痛苦中。对老师的首要要求,就是要坚强。然后,你才能善良。如果你既软弱又善良,只会造成孩子们对你施虐,并招致攻击。有些老师付出了爱,却造成了恨。那些习惯了被人拒绝的孩子,会被爱吓住。他们会怀疑强加给他们的亲密感。他们需要一位愿意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的老师。

那些因为对孩子过分热情,过分亲近而遭到失败的老师们。他们陷入了与孩子们极其热烈的关系中。如果一个孩子感到不高兴,他们就苦恼;如果这个孩子有了进步,他们就欣喜若狂。教书成了他们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他们利用小学生来满足个人的需要。他们经常从过去强烈的积极情绪,转变为过于强烈的消极情绪。孩子们就会迷惑不解。

教师己:我还记得老师是如何教会我们不诚实的。他们从来不肯接受一个简单的真相,却坚持那些看上去既可信又有趣的谎言。

教师庚:教育已经迷失了方向。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永远不会被采用。要有效地弥补,需要对现行制度做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这是头头们永远不会允许的。

教师辛:整个教育制度都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础上。老师们不信任学生;校长们不信任老师;督学怀疑校长。每一个权威部门都制定各种规则和条例,给学校造成了一种监狱一般的气氛和隐含的指责--每一个人都是不诚实的、或不称职或不负责任的。

教师壬:玩世不恭的人不适合在小学里工作。需要保护孩子们免受那些铁石心肠的成年人伤害。

年轻教师们的不满、失望和绝望;他们的痛苦来自于学校工作的性质本身。用诗人维吉尔的话来说,他们悲伤,是“因为世界本身的撕裂”。

有一个故事,说的一个陷入麻烦的男人去找牧师寻求帮助。教士听他说完后建议道:“相信上帝。他会来帮助你的。”“好的,”这个男人回答道,“但是,请告诉我,在上帝来帮助我之前,我该怎么做?”

老师们问的是同样的问题:“在教育制度改变之前,我改怎样做?”

——————————————————————————————

这不是中国,是60,70年代的美国教师,全文摘选自《孩子,把你的手给我》Ⅲ .

抱怨现实是最容易的事情,改变现实是最艰难的事情,同样是在这本书里写道:

(无论制度如何恶劣),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有一件事情永远是老师的职责,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学习的情感氛围。

继续强烈推荐《孩子,把你的手给我Ⅲ》,因为真正的智者就是在没有光的地方,看到正确的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