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不想知道的事读后感锦集

我不想知道的事读后感锦集

《我不想知道的事》是一本由[英]德博拉·利维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不想知道的事》读后感(一):我们看不到阳光,地上没有果实,但还是心存希望吧

文字读起来很顺,没有间隙地就读完了。女性面对着一个有距离的世界,一个已知存在又无法轻易改变的现实,外在因素带来的中伤和误解我们往往束手无策,但是德博拉利维说“我们的头挨在一起,虽然心里痛苦,但同时也感受到了爱”。

那些痛苦就像积满厚厚的雪,第二天或者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消失不见,我们不知道该因此快乐还是悲伤,可以确定的是,这地方一片荒凉,我们既看不到阳光,也没有满含种子的果实。

《我不想知道的事》读后感(二):两点间直线就是直的也是值得

从来不是文字在讲述女人知道些什么,再说了又不是文字教会了女人写作,就像听音乐并不懂音乐,会书写文字并不一定懂文学的也是大有人在了。反正不绕圈圈了,博德拉利维直接用这本《我不想知道的事》讲述了女主用自己手中的阿里阿德涅细线走出了生活给她打造的米诺斯迷宫般的生活,女人们以后不用再用这条线编制衣物或其他生活用品,这条线只是用来作为牵引灵魂,放飞自由挣脱地面束缚。书中所说的故事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作家写的非常平实,似乎要在地上稳稳扎住一般,可是阅读起来又是那么样轻盈,一会儿思绪回到了野外,一会儿思绪又来到升降扶梯,切换生活空间也从南非到英国,来回这么一顺下来,作家基本介绍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状况,但是人家也没给你说啥,怎么就觉得书目的标题真的是就给穿进去了,这条线不仅仅是作家的生活线,也是旅馆里那条长长的电插头线,一旦接上作家流淌的文字会传输到你这里,我这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们这里。线——不再是纠缠不清,不再是来回编制和拆解,而是一往无前通向天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共一色。

《我不想知道的事》读后感(三):无处安放的“不想知道的事”

大声说话,大方承认自己的愿望,坦荡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要被它打败!(104页)

被作者的直球式写作攻击到!!!“对乔治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的回应”,这是翻开第一页,然后目录,简单到1.政治方面的目的2.历史方面的冲动3.纯粹的自我中心4.审美方面的热情………这种直球式的写作,才应该是更符合女性的回击!

政治色彩的母亲,本以为在抱怨成为母亲后失去了自己,曾经的自己成了影子,成了过去,突然作者把母亲的高度上升至政治层面,无论是自己之前看的各种社科还是文学,都好像自定义的圈定为人民群体,即使明白有些东西应该是结构下的问题也从没有想过要把女性的问题上升到政治层面……在看到作者的表达时,原来是自己曾经掩耳盗铃啊,无论是母性,还是女性道德,女性传统,究其根本也是政治下的作用…总以为政治层面的问题过于庞大,但是却忽略了政治层面的问题涉及范围之广

在看到作者的流亡那篇时,忍不住想到了米兰昆德拉笔下的流亡(《无知》里的主题),作者在这里寻求的归属感,是知道自己来自何处,在来处没有的归属感,却在别处想要来处的归属感,是啊,种族下的正义呢?那些少数人群呢?归属感嘛?而在米兰昆德拉笔下,即使回到了来处,也没有归属感,又该如何安放呢,“我知道自己最想成为作家”…

作者对自己的求索,在模糊的知道自己应该在某个地方过着某种生活时,在餐馆的纸巾上写作,仅仅是写字的行为让自己觉得“超脱”,是超脱,不是超过什么,超过什么是写作,运用了文字的力量,作者在这里的隐喻,突然跃然纸上,写作,写什么,内容不重要,只是写作的这个动作就可以自己脱离某种生活的一种写照,对应这篇的主题,“纯粹的自我中心”,她需要的是这个动作…学会成为主体,成为写作的主体,成为政治上的主体

《我不想知道的事》读后感(四):她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的是那些恰当的事物

作者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小说三次入围布克奖。“女性成长三部曲”被称为“21世纪版《一间自己的房间》”

被列入《卫报》21世纪100部佳作。《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纽约公共图书馆年度好书。

三个醒目小本的阅读体验很舒适,生活化语言里偶尔诗意迸发,非常好读,其实可以很快看完的。这两天降温,才发现书房、客厅、阳台甚至飘窗都有看书的专属小角落。裹得很暖,特地看得缓慢,昨晚原计划两个小时完成,看到一半放下了。等天亮后再看。

画了很多线,阅读中几度泪目。受到触动,很多刹那,非她独有。譬如某天逛街,她遇见一对猫头鹰耳环,眼睛是翠绿的玻璃做的。 心里突然充满莫名的喜悦。买下来送给妈妈多好。到柜台结账时,才想起妈妈已经不在了。

她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分享了出来。没急吼吼煽情、强势输出什么观点或者要感动谁的意思,这正是令我阅读舒适的主要原因吧。

这几年女性作品挺常见。讲真,一直很警惕,对充斥痛诉和指摘的行文风格刻意保持距离。对被某种锐利的观点绑架,内心是拒绝的。

世界的模样,很多事情的真相,底层的逻辑,已略知一二。戾气随处可见,有些激烈的情绪,很容易自产自销。无需再通过阅读添堵。

我关注的只是:你经历了什么,痛苦和困惑是怎样克服的,我们能从中得到怎样的慰藉和启发。阅读时,我更希望获得平静的清醒。

很显然,这三本小书满足了期待。作者面临的既有历史遗留的顽疾,也有生活的具体麻烦。可是问题抛出来,她面对了,体验了,挣扎了,也渡过了。看到它们被一个个化解掉,或在被化解掉,充满希望的感觉很好。

从南非移居英国。经历种族歧制度后,要适应新移民生活;建立家庭又发现失去自我;寻找作为女性的自在角色,能做的并不很多,却奋力去做了,而且做到了……

——体验“我不想知道的事”;

——付出“生活的代价”;

——想“拥有自己的房子”。

“把全家人同住的房子卖了。一段共同度过的漫长人生被拆散,打包,这过程似乎让时间扭曲成奇怪的形状。撕碎幸福家宅的童话故事墙纸后,露出的事那位不被感谢、不受关爱、无人理睬、精疲力尽的女人”。

经由写作,与世界产生了联结。书里有亲情,有情,写作和出版背后的故事。书和篇目都是分开的,但她个人蜕变的轨迹却明显可辨是连续的。

满满的生活细节,画面感好强。拍成电影的特写镜头都准备好了。一些植物、水果、孩子、对话、思考、困惑甚至她的阅读启发……读起来很静,很轻。泥泞用脚量过,回忆起来纵使温柔也有力量。

她说:现实生活中生存的压力重于书中刻画。但必须这样安排轻重,不然早就被人生击垮了。不愿轻视生活,而是要阐明生活,同时投下生活的阴影,最后再出点生活的代价。

不回避现实,不特意对立,不煽动情绪,就把一切铺陈开来,像真诚地生活那样,面对读者。受教了!值得反复多读几遍的书,值得推荐给女朋友们都看一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