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时间的果》读后感摘抄

《时间的果》读后感摘抄

《时间的果》是一本由黎戈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的果》读后感(一):当你忘记月亮时

《时间的果》分为两辑,第一辑主要是国内外古今许多名人故事与自己的读书感悟,第二辑包括自己的日常随笔。在忽明忽灭的光阴里,感受文字的魅力。 黎戈对树好像情有独钟,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常常去山里看树,爱散步,也有自己心里那棵树,树缓解了她的情绪,也没有必须要达到某个目标的局促和焦虑。黎戈的文字又给人带来缓缓流动的感觉,追求一种文艺的雅,在往日晨读与夜读之中,不断和曾经的自己相遇,树一天天长高,自己也不断进步。 有很多地方能够让人警醒,在互联网浪潮一波一波袭来的时候,消费欲望的不断膨胀,有时候会让自己迷失初心,看到各种各样的电商广告、直播带货和商品推送,很多时候我们的眼睛被这些东西弄得眼花缭乱,踩着流行的节拍复制粘贴,数量与满足度却往往成为反比。其实,有时候想想,不必执着追求“新”,“旧”的东西,有一种独特的归属感和特殊性。 如果一段关系让我们失去平衡、踉踉跄跄、自我怀疑,那么就果断的放弃。 黎戈所认为的勇气和果敢,说的并不是闪闪发光的英雄主义,也许勇气中也包含着怯懦,就像爱中也有不爱的时刻,这来回摇摆的踱步,斑驳的杂质,这才是其中的真相,也是它最可爱纯真的部分。而爱一个人,首先意味着不能造神,把一个人所有的瑕疵面都无视,然后去爱一个无瑕的偶像,大家一起闭眼进入梦工场,这种爱,太过容易了,也太过廉价,对质量有要求的人,不屑为之。 生活滋养了文学,文学烛照生活,在这个完整流动的能量环里,凭借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更好地接近真实的意义。写作也不是单纯在课堂里听了总结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激发自身内在的潜能,用生命的热情凝结出精华,培养流动的生命经验,体验含蓄蕴藉的朴厚之美。我们要追求那些令自己丰富、充实的东西,培养自己的爱好,去读书、去绘画、去体验生活,在一地鸡毛之间,感受平凡温柔生活里的影子。当你忘记了月亮的时候,就会得到月亮。

《时间的果》读后感(二):文学之果,何时可掇?

如果说黎戈的那本《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让我看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那这本《时间的果》就让我看到了孤独。

文学的本质是孤独吗?我偶尔会这样问自己。黎戈在讨论人的时候,说人和树一样,肌体自有排异性,只能容纳和自己同一质料的东西。所以感情也只能顺势而为,天然爱上的人,有时在意外情况下也会产生,虽勉力培养,但怎么都爱得不浑然——内在自我不停地排斥一个本应不喜欢的类型,且分泌处自我厌恶。而符合本心的爱,才是滋养人的,因为不内耗。

我认为看书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再看什么,是它文字的内容还是背后的隐喻?我们说找到了共鸣的时候,是基于生活现实还是所臆想的一份情感?

肉体和语言的双重放逐之中,谁能更懂孤独,谁能更会写孤独。“孤独在你与他人之间,你与爱之间,你与生命之间,这孤独将你和一切隔开,却不令你悲伤,为什么要悲伤?算起你与土地、人,与一切的账目……你欠孤独最多,无论多少,你成为的所有,都源于它。”——孤独是塞尔努达。

而我们不仅仅是孤独,也可以外向的。新鲜的涉猎和经验,甚至与植物相处,借此寄情。例如范晔——“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此处的“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春到江南,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梅花是江南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

文学是什么,时间究竟承载多少?黎戈说人世间的关系有两种走向:如风,或是如果。文学之果,何时可掇?

《时间的果》读后感(三):时光已经穿过我们,径自前行,过有音阶的日常生活

我是个无神论者,但是,如果有什么在我的生命中接近信仰,那就是日常生活。——黎戈

黎戈在这本书里,以散文体书写书评和影评及日常随笔,让我们能体会到她文艺生活里的慢生活气息,抓住阅读时光里的那些文艺瞬间。

书的末篇是黎戈写给她的豆瓣好友祝羽捷的一封信,阅读时能体会到她们真挚的情谊。还有曾经的文青黎戈成为母亲后的忧虑感与幸福感。“有了孩子,所有生命的负重都翻倍了,抱着的婴儿终归会长大走路,而心里的孩子是永远都放不下的……孩子给我带来深深的幸福感,丰富了我的生命层次。”

其实在书里捕捉到文青黎戈的日常生活动态,虽然稀疏平常琐碎,但她以她独特的方式,谱写出了一支支黎戈式文艺生活之歌,还是蛮令人折服的!

黎戈将奈保尔定义为游记型人格,蛮贴切的。这样看来,其实很多欧美作家好像都可以归为此类,哈哈~

黎戈用省略号来形容是枝裕和电影里的慢节奏和静默,还蛮贴合的,深有同感。是枝裕和的电影里,对日常具体生活细节的精准对焦,对叙述时间的柔和控制力。

就像马卡姆说的,静默可以从没有生命的物体中散发出来,比如从一把刚被使用过的椅子,或从一架琴键蒙尘的钢琴,甚至从任何一件曾满足人们需求的物品之中。这样的静默会说话。椅子可能是一个欢笑的孩子留下的,钢琴的最后几个音符曾经喧嚣而欢快。事物的本质在静默中延伸。它是一阵无声的回响。

黎戈的这本书里还汇集了不少名人的八卦逸闻趣事,比如村上春树会去数乞丐碗里的钱,留心细节,成就体温感。

阅读黎戈的这本书,感受黎戈文字里的软绵、轻柔,好似有一种轻舔丝绒之感。而文青的生活有时可能是单调乏味的,有时也能在静谥的阅读时光里绽放出结实的时间之果。

《时间的果》读后感(四):《时间的果》真正热爱文字的人,总能把文字呈现得美好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与之相交的经历,因此,想成为怎样的人,就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获取能增长这方面能力的信息。

我是第一次读黎戈的作品,在此之前也未曾了解过她这个人,但是透过她的作品能清晰地感受到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很强的文字表现能力。

黎戈的作品评论里没有太多的学术气息,但横向纵向的延展却十分透彻,再用她自己的表述方式娓娓道来,给人一种细腻平和的沉浸式阅读体验。

她喜欢阅读,阅读也给了她该有的回报,当文字每每输出都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让读者一次次地眼前一亮。

能做到排除杂念潜心做学问,绝对是一个人间清醒的人。她把自己比喻成树,懂得该有的接纳和必要的排异,能果断地剪除枝杈上的负累,也知道如何进行自我滋养。

我们生活在一个个圈层里面,每一个身份都可能是一份责任的担当,在很多时候,自己的时间和金钱都被裹挟着随波逐流,又没有拒绝的勇气。

因此,太多人无法拥有大才华来支撑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只能碌碌无为一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到古今成就大事业和大学问的人必须经历三种境界。

第一种是晏殊在《蝶恋花》中写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之境界,在孤独求索,并心怀希望。

第二种是柳永《凤栖梧》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努力拼搏,不悔不倦。

第三种是辛弃疾《青玉案》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后的宁静。

人生的境界感悟可以层层递进,我觉得读书也可以同日而举。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对书的理解与吸收必定各不相同。

文学素养的高低,决定遇见知识的深浅。一个人读到什么书,并能吸收和理解多少,全和个人能力水平有关。

想要提升个人水平,多读书,读好书,读大家的点评版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可以一直坚持。

文章最后,生命只有一次,把有限的生命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才是人生值得。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让读书使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吧!

《时间的果》虽然只有200多页,但却涉及中外几十篇作品,作者用慢走慢爱的笔调勾勒出生活的细碎与温暖,读后,让人受益良多。

作者:豆浆 喜欢读书、写评,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欢迎关注˜∽

《时间的果》读后感(五):(蒋婵琴)读黎戈,也分享一位写作者经由时间,摘得的果实

文——蒋婵琴

01【犹豫着不敢写她,是因为她的日记多是写琐事,并没有大块成形的事件。在这种资料寥寥的情况下,如果写,就只能走小成本路线,就是拿评论家的主观感受为主线,穿插一下对梅.萨藤的介绍,把仅有的资料尽量摆在台面上展示,而把匮乏造成一个美丽而诱惑的阴影部分,类似于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法,或是砖雕中的『平地隐起华』,也就是浅浮雕。我采取的是一种比较笨的法子:把四本日记里的有效信息尽量扫罗搜集,像剔蟹腿肉做狮子头一样,努力写下。】 《时间的果》,读到黎戈的一段文字。你发现,文字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语境与思维体系自成一派,而是意向背后,具备强大的梳理、感知、总结及辨析力,使得她即便面对二手资料,也有开山锤,必挖珍宝的笃定与信念。真正的写作,不是说我想写、等灵感来了写、要找个怎样的环境去写,而是任何时间,觉得写作刻不容缓,即便有难度,也要尝试去努力。 这也是一个理性且智趣的写作者必备素养之一。在她身上,你还能看到,一个写作者渗透出的广度、深度、静定及对美的追求。如同看到植物扎根大地、溪流淌过山湖的力量。 这股气势与信念,形成新的文字气象,陪伴她走过了人生种种粗粝、简洁、纯粹及冷暖万千。她写书评、大量阅读、向上生活、对美保持敏感。你能想象,她静默阅读、笃定写作及与世事交手的光景,需要怎样的清醒,又如何不失勇气。在南京城。一个沉淀了历史,蕴藏了慈悲,又异常宽柔的城市。这些气息及童年家境养育构成了她日后沉静、疏离亦丰沛的内心,最终因它增值,满溢而出;让她即便深陷俗世挫折与苦难,亦能扎实重心,不摇晃的生活。 02「一个作家的气质,决定了她作品的气质。」黎戈如是。在书中,她写活着或离世的人物,通过书本和电影,解读人性、洞察世事、记录历史与日常小欢喜;她还写一堵城墙、一朵云、一枝花、一口锅、一些温暖与爱……思感细腻、沉静,极其辽阔,呈现出的气质,即是一个人的成长底色与生活态度。 她的原生家庭在中学时,不安照进现实:「父亲酗酒闹事,自己与母亲被打,半夜逃出,因为离家很急,只能穿拖鞋……」写到这里,我下意识停下来。手心发汗 ,心微颤。一度不忍再写下去。我尝试不想写这些,但又无法构建一个人成长背后如何生长的文字气象。 加缪说,「这个世界让人感到安慰的,是没有无止尽的苦难。一个痛苦过去了,一个喜悦就会重生。一切都会互相取得平衡。世人也有了补偿。」 于黎戈而言,这种平衡与补偿,则来自母亲大地般无私的滋养与照耀:「我妈真是爱人界的高手……现在想起来,觉得我妈妈真伟大,就为了一个十七岁孩子非常幼稚的、没有一点具体形状的艺术梦,能去北京那么远的地方,只为陪一个孩子做梦。在北京的一个月,她已经找到最便宜的菜市场、修鞋摊子,我们的房间只有一张床,她一直蜷着睡,这些,我当时都没想过,只顾着自己伤心。」 幸好,成长有分水岭、生命能自我疗愈。曾经的痛在父亲离世后,得到和解:「生命不仅要对他者告别,也是对旧我的告别,这种事,有人一跃而过,如蝉蜕;有人较为困难,总是辗转中,最终明白,按下删除键,轻装过的记忆更利于出发。而我是后者。」 「总是在告别中。」这大概也是删除和告别的意义。它让人重新活过、成长有了分量、人生有了方向。如何沉淀过往、轻装前行,奋力发光,看见更有力量更具光润的自己,是对告别最大的回敬与善待。 挫折与苦难没有那么多浪漫,也不值得讴歌,相信自己的痛苦只是世界上很少一部分;我们活着,经历什么重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铭记及成长;怎样让伤口长出翅膀。否则一切发生,都只是发生。而发生之后悟道、强悍生长、善念坚定、向光而生的力量,才是我们需要挖掘并信奉的。 黎戈将过往一切转化为礼物,回赠万物之痛楚与美;且,成为了支撑文学、阅读、写作、生活的养分。 重要的是,她知晓如何感恩、以美来酬谢美。我想,经历丰盈的人,应该明白。 03父亲离世后,母亲、丈夫与孩子,成为她生命里重要的情感支撑。 「我整个人的情感系统都与道德语系无关,我对老公的爱不是贤惠,对妈妈的爱也不是孝顺,更类似于『对美感的回报』。他们的温柔善良等美好品质一直烛亮着我的人生,抵御着人世的冰冷,成为我的光源。」一个对美有觉知、心怀暖意、自身圆满的人,才会对爱的人投射热情、耐心及爱的品质。才会在黑暗岁月中,积蓄心中之光,拖着脚步,匀速前行。 她先生曾因工作出现问题,那些官司缠身、夜不能眠的恐惧,她独自吞服、消化不堪与狼狈。花多年才将残局收拾妥当。这对于一个热爱写作、不善交际、不愿周旋关系的人来说,无疑是现实与理想的较量,其中的挫折与挣扎,并没击垮一个人对文学的热爱,及不曾干涸的幸福与快乐的源泉。她依旧在烟火里修心,与良人相守、没有辜负良辰。 她终究活成了的精神都勇士。带着平凡、强悍、至善向美、宽厚、不失滚烫的初心,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如同植物花繁叶茂,具备了给人安定、清凉及遮风挡雨的能量。 对于孩子,照顾、养育需要耗费很多心力与时间,如何平衡写作与内心的冲突、在大环境中,怎样不被焦虑袭卷,需要慈悲与智慧去应对:「有了孩子,你就得化身为坚强的羽翼,要会和老师套近乎、受欺负时要会闹事、和其他家长交流和对抗……基本上是社会生活中让我最头疼的那些,都逼过来了,无法逃避,因为我的孩子,是人质……身为母亲,我必须整理过滤,和主流社会秩序良性对接,把健康平稳的一面给孩子做安心的基石……。」 这些情感带来爱与温暖,似清泉流淌,如月光皎洁。无疑也需要付出代价。生命向来如此,尤其对于女性,想活得不那么随波逐流,需要背负和容纳更多俗世悲欢,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内心空间,在精神层面不避苦不趋乐,视「残缺」为恒定之光,才能让女性如水温柔,流淌在大地之上,善利万物。 04黎戈阅读广泛。书中那么多的人物、万千世事陪伴她。她踏实、娴静、还不失悲悯。在我看来,一位作家才情固然重要,但没有悲悯之心,很难供给爱、具备理解一切的可能性,并对人、事、及万物保持宽宏与高级的心量;也难以因写作获得真正的敬重并通过时间对作品、自我完成某种超越与升级。 她通过解读是枝裕和,懂得,生命并非蒙太奇,即使抱错孩子或者痛失爱子这样撕心裂肺的戏剧化事件,也只能通过日常的细节来承载和消化,是结结实实、一分一秒都躲不过的痛苦。这大概也是阅读与文学的意义,它并不能帮助你解决某种具体的事,但它可以让你从中领悟并得到滋养,还能自我重塑,形成新的容器,盛载新的内容。当你的人生失去重心、命运出现无常;当你的生活无情被现实捶打后,不妨以某种艺术为坚守的信念,重建精神秩序,让情感获得新升级与圆满的可能性。 「这些年,心,像去掉蔓生杂草的植物一样,日益清明有力;常年独处,但并不孤单……」她与书、与文学静默相守。心,也如旷野辽阔淡然;情,也如草木质朴自如生长。 每个人都应该由生活及阅历构成个人历史,尚且不枉人间走一趟。黎戈属于靠阅读完成自我教育,靠写作与生活践行日常纯粹及德律的人。 也为此,【单纯充实,度日有序】。 05她自称是无神论者。 说,生命如果有什么接近信仰,那就是日常生活。或许正是这种信仰,完成了一个人对写作的信心、保持古典主义情怀、回归谦卑、质朴之心;忠诚于世界,并始终专注做自己。在特定的空间,走窄路,见微光;通过去个人化完成了个人化。 她将文学视为生命的某个走廊,现实为点燃人生亮光的火苗。承蒙岁月周全、缓慢坚定生长,构成了一个人的过往与现在;还能坚持梦醒,靠写作养活自己和孩子。 一个作家是否能坚守「道」与、履行「天命」并不曾有过动摇,靠的从来不是投机取巧、游离表面功夫、或擅长各种关系、拉帮结派进圈子,而是在精神世界不断扎根、自我滋养,经由时间,摘得果实。 如果这些算是幸运,我们且当随喜赞叹。

(作者微信公众号:蒋婵琴 为记录自己给时间,以交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