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征旅》读后感1000字

《征旅》读后感1000字

《征旅》是一本由马鸣谦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8,页数:8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征旅》读后感(一):关于小说语言

作者是这个时代难得的读书人,纪律自持,又勤奋多产。仅读了 80 页,语言上还比较像初稿。

例如,“对岸的麝香山宛如全幅打开的画屏:崖面的树丛、藤蔓间点缀着成簇的花丛,两三股细水从崖间飞落,那是山泉和昨日雨水合流泻下形成的间歇瀑”,无论节奏或语意都与前后两句扞格不协,“全幅打开”,“两三股细水”,这不是作家的语言。频繁出现括号内加解更是多余,加括在任何文体里都是一种反动。

作者本人有非常好的语言审美,这部小说内含的抱负,“(白话文书写的)语言能力和叙事技术,来探索汉语小说的新的可能性”,可贵的追求,即使这一部没有做到,下一部还可以期待。

另外,带入人物的感叹像提线木偶,作为语言作品,木偶不该前台化。

我爱李白。

《征旅》读后感(二):《征旅》今年读过的最好的书

终于这个长假把断断续续一直没看完的《征旅》读完了。

和之前的《降魔变》不一样,《征旅》没有太多的起伏激荡的情节,更像杜甫自己写的一段晚年日志。在夔州滞留的这些时日,功名越来越远,杜甫开始把重心放在写诗立言上,也算一种人生遗憾的弥补,偶尔对现实妥协也只是为了战乱时期最普通的安身立命需求而已。

絮絮叨叨不厌其烦的四十万字,写出来是暮年生活的沉重和无奈,实在惊叹于作者的学术功底和细致入微的文学想象。入峡、祈雨、养鸡、置业、搬家、教子、督田、种橘、秋收、计算收支、对社交场妥协、与僚人邻里相处……事无巨细全都铺陈开,无比庞大的一个写作工程。

看到第三章被一个极微小的细节震动,老杜家小去码头接杜葵一家的时候,作者来了一句:秋天水落,到船只泊岸的岸边有百来级石阶……不是完全沉入写作的其中,一定不会有这么一句,除了想到秋天水落的自然变化,更是很不经意的点了一下家人之间见面的迫切感,特别追求极致的作者才会这样写吧。

压制不住的要在此对作者表达一下敬意。期待作者的下一部。

《征旅》读后感(三):白璧微瑕

作者视角的自如转换使整部小说的叙述显得十分流畅,并且好读,以致读至终章“出峡”时竟生出作者“自说自话”的感觉。盖因作者对杜甫诗文行迹了然于心,勾连叙述史实部分自然手到拈来,推演想象部分也能自圆其说。不过,作为一部小说,似乎少了点曲折和波澜,以及人物现实的和内心的冲突,对历史现场的还原、推演,有时候缺乏更多细节支撑。由于作者有意悬置对杜甫诗歌的深度剖析,太多日常起居的叙述令诗人的形象显得有点单薄。对杜诗不熟悉的读者,也许难以透过阅读把握杜甫晚年诗艺成熟和与现实和解的“惊人一跃”。

阅读是书,可以弥补众多杜诗选本在呈现诗人创作背景、日常生话细节方面的缺失或不足。马先生的尝试和开创之功令人钦佩。

总之是一部功力深厚(材料,文笔)的好书。特别在倡导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当下,是书出版传播的意义,恐怕不是区区三言两语所能揭橥。

期待马先生诗人传的下一部——李商隐篇!

顺带说说小说首章的两个地理错误:

一是第31页,“杜甫一家登船离梓州,沿嘉陵江而下。因与阆州王刺史相处投机,便亲往话别。”此处有误。因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是在涪江之滨,离嘉陵江还有段距离,顺流而下只能是顺涪江而下。并且阆州在梓州东北面,顺流而下不可能去到阆州,只能到合川、重庆。

二是第47页,“忠州(今重庆忠县)位于泸水、岷江汇入长江的三江口”,也明显有误,“忠州”应为“宜宾”。

另外还有若干错别字,如“帖子”多处错为“贴子”。

诚心希望此书再版时责任编辑能够更正,使之更趋完美!

《征旅》读后感(四):征旅

我们在课本上读过很多杜甫的诗词作品,对于他的人生经历也有大致的认识。

然而当我们更加全面细致地审视他的一生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让他名留千古的不仅仅是那些优秀的作品,还有他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在《征旅》这本书中,作者以杜甫的主观视角为主,根据情况再同步穿插多种视角写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生故事。 整部小说可读性强,生动地刻画杜甫和围绕在他周围的人物群像。

其实从现有的历史资料上来看,我们也能够大致的还原出杜甫的一生,包括他去过的地方,以及在各个地方创作出来的作品。

然而历史资料上的表达,往往让人觉得有些枯燥,单调。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小说的形式,去把杜甫的一生完善出来,用很多细节,很多故事来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化。

这本书的行文脉络,主要还是以时间顺序为主,并且结合作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来的作品展开论述。这样的叙述方式比较容易被读者所接受,也能够降低读者的阅读难度。

作者说,当深深沉浸在杜甫诗篇的氛围世界中,原先横亘在面前的古人与今人、过去与现在、偶像和读者、诗与生活之间那些障碍壁垒已不复存在,杜甫不再是一个固定的标签、一个被偶像化的大诗人,他变成了我可以感知、可以接触、可以了解的一个同时代人。

杜甫的人生绝对算不上是一帆风顺的,他经历过太多的波折。尽管在杜甫小的时候,他的家境很好,但天有不测风云。

杜甫将家人从洛阳接来了杜曲村居,本想依赖祖上的十亩桑麻田过活,岂料一到人秋就下了两个月的雨,农事无法展开,豆苗荒秽,瓜地冻裂,一时生计艰困。

也正是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他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的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战争,动乱带给了普通人民非常多的伤害与负担。

他创作出来的很多诗词作品都是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关的,也反映出他忧国忧民的大爱之心。杜甫留下来的一千多首诗词,是可以被当做研究历史的资料的。

中国史学家洪业在《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一书中这样评价他:

他是孝子,是慈父,是慷慨的兄长,是忠诚的丈夫,是可信的朋友,是守职的官员,是心系家邦的国民。他不但秉性善良,而且心存智慧。他对文学和历史有着深入的研习,得以理解人类本性的力量和脆弱,领会政治的正大光明和肮脏龌龊。

这本小说非常精彩,读后也让我们对杜甫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征旅》读后感(五):夔州三万里

大历元年(766年)暮春,杜甫举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时年54岁。

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携家眷登舟出峡,离开夔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于由潭州往岳州的舟船上,终年58岁。

《征旅》的故事主干即讲述杜甫居留夔州近两年的人生经历。夔州,可以说是诗人暮年最后较为安稳的一站,在这里,杜甫厚积薄发,成为真正的“强力诗人”,而《征途》所要探寻的,正是这脱离有限肉身的一跃是如何达成的。

《征旅》不是波澜壮阔的心灵史诗,诉诸内而不及外,相反,我认为作者马鸣谦采取了从外部突进的策略,即以多视角多声部的述说来逼近杜甫的心灵世界。杜甫从来不是高蹈的仙人,他的入世之心极强,而又苦于生活的困顿、命运的捉弄,居留夔州之时,自然有鸿儒前来谈笑,讨论诗艺,但与白丁的交往却是日常,我们看到,在《征旅》中出场的,不仅仅有当世名流,也不乏衙役、仆从等等,杜甫要操心农事,撺掇夫人酿酒自足,甚至动了商业的念头。正是在日常生活的喧哗与骚动中,才产生出了真正伟大的诗人之心。

杜甫并不想长住夔州,在他的计划中,夔州不过是一块小小的跳板。然而经济上的窘迫是摆在面前的大问题。作者写道:

长安日远,夔州日长,建功立业、辅佐朝纲的心荒了又盛。作者在书中为杜甫算了好几笔经济账,买药花去多少,卖鱼得到多少,偶尔的俸银、亲友的资助又是多少,一笔一笔,过日子终究不过是这些算计,比不得做诗一挥而就。

这是《征旅》一书的最大特色,即详尽揭示了诗歌所以诞生的物质性环境是怎样的,因此,小说的语言风格是纪实的,顺着读,仿佛在看一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这种全方位的物质现实复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相信作者必然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但《征旅》并不是乏味的流水账,常常有细腻婉转的笔触——一部以诗人为主角的小说怎么能缺乏诗意呢?请看杜甫出峡离夔时一段江上暮晚景色的描写:

天地辽阔,由远及近,有静有动,“烟雾缭绕”“起落争鸣”,正是人物心象的外化,隐忧中又有兴奋。

而已然知道结局的我们,却要为年迈的诗人深深叹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