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世间滋味读后感1000字

世间滋味读后感1000字

《世间滋味》是一本由陈平原 杨早 编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间滋味》读后感(一):人生小事,四方食事

本书评不涉及剧透,请放心食用

看民国时期的文人的书,很多内容都是关于生活中的小事的,尤其关于“吃”这件事,既是一件小事,也是人生必不可能缺少的一件大事,没有人能够逃脱的了。

这本书好就好在能从不同方面讲述了不同地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各种小吃,迎面而来的都是弄弄的生活气息。并且选择的名家作品里的片段,文字功底深厚,让人阅读起来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感。

《世间滋味》读后感(二):世间滋味

一、故乡食物

叫人想念的东西,往往和故乡和童年有关。时光是回不去的,但经年不变的食物在品尝之后,好像昨日的情感在味蕾间重现了。所以总教人怀念,从那些小小的食物里,回想起童年里的乡村、民俗节日、家人。儿时的心情总是天真的,那些在食物中所感受到的风味,最后变成纯粹的温暖。

二、四方食事

地方小吃,吃的就是一个氛围,氛围不对,就好似串味了一般。各个地方的美食纷至沓来,也各有特色,细细碎碎间,仿佛能感受到美味上桌,深夜是不适合看的。确实,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哈哈。

三、古今食典

这个篇章就写得有趣,让人博闻广记。粥啊鱼啊油啊诸如此类的寻常也有其深入浅出的文化论调,还是不错的。

《世间滋味》读后感(三):世间滋味,人生百味

记得之前黄磊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其实为的就是那一口吃食。乍听起来感觉有些庸俗,但细一琢磨不就是这个理儿么。

曾有一点儿时间疯狂迷恋讲美食的书籍,翻开《世间滋味》,汪曾祺、崔岱远、邓云乡、赵珩、宗璞,嘿!这不都是老熟人。

300多页的小书分为四章,主题分别为故乡食物、四方食事、古今食典和名家食谭。离家之前理解不了寄乡愁于食物,待自己真的背井离乡,终于理解思念的不是食物,而是家乡。

近两年工作原因总是出差,去了很多的地方,吃到了各具特色的食物。中国之大,是甜是咸并不重要,每个地区独特的文化才是更应该去了解的。

很适合在慵懒午后配上一碟点心,一杯茶慢慢读来的一本书。

《世间滋味》读后感(四):世间滋味不只有舌尖上的美食

《世间滋味》共分四辑。“故乡食物”不管是否符合当下崇尚的营养学要求,还是能否得到众人推崇,都承载着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也许某项故乡的食物在岁月流转中不断变化,但当我们跨越千山万水再次品尝到它的时候,也依然会认定,这就是故乡的味道。四方食事”将民俗、风土、物产、人情、社会等因素与饮食结合起来。阅读时常想象,若此时此刻能在当地一边游玩一边阅读该辑,是何等的有趣。“古今食典”更是突出了“民以食为天”的悠久。“名家食谭”展示了名家们与食物之间的故事。

题为世间滋味,却不只是舌尖上那点美食的味道,还有人与食物之间的情感,还有借由食物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在阅读此书期间,也在电台中听到《红烧排骨绿豆糕,你别忘记他就好》的节目,不断地回想多年前大暴雨的午后,饥肠辘辘地回到家中,妈妈端上来的那碗蛋炒饭。蛋加米饭,是很容易复刻的材料;混在一起炒一炒,也是平常易于操作的步骤。可是个中滋味,大抵只有自己知道。

《世间滋味》读后感(五):世间滋味

世间滋味,跨越了地域,勾连了时空,书里一篇又一篇豆腐块似的文章,倍感熟悉与亲切,有些是早已读过的熟悉,有些则是未曾谋面的亲切。

世间滋味,是忘不掉的记忆,是挥不去的乡愁。吃,早已不再是吃,是人间百态,是人情冷暖,是人间烟火。关于“吃”的启蒙,大概是中学课本里高邮的咸鸭蛋,又或是一部又一部的美食纪录片。实话说,我关于“吃”的知识,大多是从纪录片,各路美食视频中获得的。有《舌尖上的中国》《人生一串》这样的美食纪录片的爆火,有四方各种美食博主的兴起,有各种名厨博主的做菜视频,亦有美食家的评吃视频,正好暗合于书中所分的四辑:故乡食物、四方食事、古今食典、名家食谭。怪不得读起本书来,那种熟悉与亲切油然而生。

不过,不同于书中,那些吃食,对于他们来说,是忘不掉的记忆,是挥不去的乡愁,是人间百态,是人情冷暖。与我而言,那些吃食,是尚未谋面的远方,当然,在许久以后,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独属于我记忆里的世间滋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