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做从容的父母的读后感大全

做从容的父母的读后感大全

《做从容的父母》是一本由尹烨 / 果麦文化 出品著作,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做从容的父母》读后感(一):父母育儿教科书,看完再也不焦虑了

书名:《做从容的父母》 作者:尹烨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推动另一颗心。”没错,心与心的交流才是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了解孩子懂孩子,才能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作为父母,我们不是要再复制一个自己,也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要按照孩子的特点,用一颗心灵去影响另一颗心灵。正如《做从容的父母》一书中所说,作为父母“莫向外求,反求诸己”。 我们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你想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自己就应该先成为那样的人。如果我们都做不到的事,千万不要要求孩子去做。 全书共分为五章: 孩子岂是工具,成才才是目的 好奇成就兴趣,事事皆可学习 万事莫要攀比,育儿必先育己 身教善于言传,童年治愈一生 重视科技创新,呼唤多元教育 作者从五个方面给我们阐述了自己的育儿观念,告诉我们父母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我特别喜欢作者说的多元教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培养,应该发觉孩子的兴趣与特长重点来培养。好孩子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我们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全面培养。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细心陪伴,如果不能做到静待花开,也绝不能拔苗助长。 家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最为亲密的人,只有温暖的家庭和父母亲切的照顾陪伴,才能给孩子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才能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正如书中所说:“孩子不是父母的工具,成长是他们唯一的目的”。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成长比长才更为重要,让他们体验生命的美好,遇见真正的自己,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这才是来人间一趟的意义。

《做从容的父母》读后感(二):一个非专业人士写的一本家庭教育类书籍

6月27日读尹烨的《做从容的父母》

闲篇:我之所以看这本书完全是个意外,只是在购物网站上无意间看到这本书。一个非业内人士谈家庭教育。虽然在网络短视频中知道尹烨这个人的一些信息,看过他的一些谈话(知道这是一个很能说的人),他最有名的是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成就。由于近期以来较多关注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就鬼使神差的买了这本书,由于这本书的体量真不大,利用端午假期中一天的时间看完了。

正题:这是果麦出品的新书,今年5月出版的,精装,轻型纸,32开本。这本书拿在手里没多大分量,全书167页,能在较短时间里看完。

作者是华大基因的CEO,他擅长的领域应该在生物科技,科普这一块,他一个非教育界人士谈论教育话题,能不能有所不同呢?这是我对这本书 的期待或者说好奇吧。

作者的口才很好,在网上看到视频中能感受到这一点。在这本书里说到了原因,因为从小父亲带他学说相声,作者的成长经历中自己父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里充分肯定了一贯以来的一种教育理念,这没什么新奇,不过是一种强调而已。

真正有意思的在于,作者谈过自己作为父亲想去复制自己小时候成长的那一套方法在自己女儿身上,但是目前来说效果并不明显。作者坦言女儿在学校的表现只能算中等,远远比不上自己小时候的出类拔萃。在这里作者提到了一个在书中强调了有5次之多的一个观点“我们必须接受自己的孩子极大概率就是个普通人”。

另有一个作者的观点可以介绍一下,作者提出了一个家庭藏书不少于300本的观点。如果有志于营造书香氛围的家庭,这个小章节可以看看。

从这里我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种诚恳,同时在谈及作者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有很大成分的偶然性,作者并没有夸大自己如何如何神奇(他应聘到华大基因并留存下来这一段)。

其实这本书谈教育理念并没有什么高深之处,也不存在什么先进理念。全书唯一不同于传统教育书籍的地方,我觉得是适时的引入一些生物学的一些观点。

一些观点被作者反复提及,比如父母的“我执”,这一点是当今的一个普遍现象,大多数父母对孩子其实是有种执念的,根本上就是接受不了和自己预期有较大差距的现实。

结尾:这本书如作者所言,做父母的可以看,还没做父母的更可以看,有些理念,想法,如果能更开阔一些,做父母才能从容不迫。书不算厚,阅读速度快的人,其实可以看看电子版,我个人是偏爱纸质书的,但是看电子书或许会更好一些。

《做从容的父母》读后感(三):从容的父母:缓解父母焦虑,回归教育初衷

《从容的父母》是一本从如何做父母角度切入的家庭教育指南。

本书作者尹烨,是全网粉丝600多万的生物界“名嘴”,也是华大集团的CEO、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物工程博士及科普作家。长期致力于科普事业,已出版《了不起的基 因》、《生命密码》系列、《趣解生命密码系列》作品。

这本书汇聚他对教育的独到看法,从生命科学的视角去解读教育,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及与孩子的相处,总结一套可供父母学習借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整本书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为孩子岂是工具,成长才是目的、好奇成就兴趣,事事皆可学習、万事莫要攀比,育儿必先育己、身教胜于言传,童年治 愈一生、重视科技创新、呼吁多元教育。

作者在书中指出,当下的教育焦虑根源在于父母永不知足的比较,从生命科学视角来看,应该把人本身当做目的,接受生命的多样性。

对孩子教育真正需要的是父母能多一些从容,少一些比较,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种子,有着不同的花期,不同的成长规律,不同的养分需求。

作为父母及家长,需要教导给孩子是未来的能力,是孩子自我成长的动力和终身学習的能力,将孩子看做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到地球的唯 一目的是体验自己生而为人的意义。

书中,有着引发引发千万网友共鸣的教育理念,从亲子交流到習惯养成,从安 全感搭建到自信心树立,从难题解惑到育儿新知,作者从缓解父母焦虑着手,强调教育孩子问题的反求诸己,用以理解为目的多元教育理念,帮助父母回归教育的初衷。

阅读这本书,你会里面的新颖视角所触动,从生物学来看你和孩子的缘分,从物种延续来看自身的进步,从人类基 因来看性格的多样,从物种生存来看習惯的养成。

书中,有着许多值得认真品悟的金句观点:

人蕞重要的不是凝视“暗”,而是寻找光。

教育的所在,是让孩子明白任何事物都有趣,都值得去思考和探求。

我们需要传承给孩子的是,把很多事情做到知行合一,都有可能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

因此,这本书也被称为是高阶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它将让你明白“父母越从容,孩子越自信”的教养观点,将关注焦点从“结果”转到“过程”,把目光放得长远,从自己开始改变做教育型父母。

末尾,以作者的书中一句话彼此共勉:成长这件事,请让孩子自己来!可以走得慢一点,但这一路都应该是笑着的,和世界相处愉快。

《做从容的父母》读后感(四):孩子教育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家长精进自我成长

作者伊烨是500强企业CEO,小时候有过优越的成长环境,如今作为人父也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不是所有人都能跟随和模仿的,但这本书里提及的这五点教育理念还是值得家长朋友们学习的。

首先,他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理解生命,每个生命的出生都经过了千难万阻,经过了层层选择,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独特的存在。外向很好,内向也不差,哪怕患有残疾,也是我们也要接受这种特殊性。

其次,孩子不是工具,成长才是目的。父母应该提供一个安全幸福的家庭环境,而不是用权威压制,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别期望孩子能做好。

第三,好奇成就兴趣,作为家长要保持学习能力,对世间万物保持好奇,跟孩子一起去大自然观察动植物,去博物馆看历史遗迹,去科技馆看星光未来。

第四、言传大于身教。父母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你天天看书他就会看书,你天天打麻将他就会打麻将。自己做对了,孩子自然就做好了。

第五、育人先育己。父母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家里放上图书,自己读起来,先让自己精神富起来,变得自信笃定,孩子才能变好。

另外,这本书里作者一再强调要去大自然、去博物馆、去名胜古迹,去实践,真正做到“绝知此事要躬行”,看书比刷手机好,要常出门探索。

此前过看《儿童创造力培养课》,写了和孩子一起完成了100件事情,比如一起看种子发芽,一起看蛋孵出小鸡,一起用望远镜观测星空,一起去博物馆学习等等,交流、培养、体会自然、体会生命。然后让那种爱由心而生,知识从好奇飞跃,这才是孩子需要的东西,才是孩子的未来。

《做从容的父母》读后感(五):史上文案最少的书,这也太从容了吧

这本书,真挺有意思,看书名,妥妥的家庭教育题材,但和同类书简直太不一样——你看其他家教书上面的文案,一百字算少的吧,几百个字也很正常,而且大多一个劲儿强调自己的理念和功效,这本书倒好,除了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也就是必备的出版三件套),竟然一个字文案都没有,对,你没看错,一个字都没有,别说和同类家教书比,就算和所有书比,说是文案最少的出版物也没毛病,对吧,一个字文案都没有,真没法再少了——这也太从容了吧。

好,这就是这本书第一吸引我的地方,然后我就要去琢磨,为啥封面上一个字文案都没有呢?是编辑忘了了吗?显然不可能?是编辑不会写吗?那更不可能,编辑其他活儿不一定会干,写点东西简直是本能,而且编辑的表达欲多强啊——那既不是忘了也不是不会,只能是一种情况——不想。

带着这个判断,我看完书,终于明白,不想无关其他,只是没必要,因为这本书所有要说的其实都已经在书名《做从容的父母》中了——这句话既是方法,也是承诺,少就是多,没有就是无穷,真真是一句顶一万句。

事实也正是如此,尹烨作为国内基因第一人(至少大众知名度上如此),这些年一直在不遗余力地科普生命科学知识,说实话,我们都是受益者,前阵子还看了他的《了不起的基因》,顿时解决了不少生活里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好,为啥他现在突然笔锋一转写家教了呢?这是想转行了吗?我用了两个小时翻完这本小书后(内容真的不长,非常好读)算是明白了,他其实依然在做生命科学的科普——如果说看了《了不起的基因》后可以更加平和地接纳自己,那么看了这本《做从容的父母》,就可以更加平和地接纳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生命的奇迹,是父母双方基因斗争又合作的最好结果,既然我们生下了他(她),就一定能够接受他(她),也必须接受他(她)”(我简直太喜欢书中的这句话了,敲下来的时候竟然有些热泪盈眶),对,不但可以接受,而且必须接受,就是本书的主题,其底层逻辑依然是生命科学原理,而只要接受了,自然就会从容,再也无需更多解释和说明。

是不是很简单?太简单了,有没有道理?非常有道理,毕竟谁能去违背生命科学的意愿呢?想明白了这点,其实亲子家教问题真的没那么多事,难就难在道理都明白,但真的愿意去践行,属实不容易。

所以我更加钦佩尹哥(他似乎很喜欢别人这么叫他,我也是看他直播时学到的)的是,他身为专业人士,明明可以讲很多道理去阐述原理以增强自己观点的笃定,但他完全没有,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成长故事,以及自己教育自己孩子的故事。

为什么这书特别好看?主要因为他就讲了两个故事:他爹妈是如何道法自然地教育他,使他得以成为现在的他,然后他又是如何从容得教育自己的娃,然后也很好,妈呀,我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看的时候啧啧惊奇:这也可以?对,这就可以,只要我们都放平心态,父母越是从容,孩子就越更快乐地成长,而快乐则是其他很多我们渴望的前提——这句话不是书上说的,也不是作者说的,是我看完书后想说的。尹哥已经知行合一去做了,也收获了,我们还有啥不可以?

最后还有一点很强烈的读后感,就是原来一直特别好奇尹哥是怎么成为现在的他的,啥意思啊?就是这哥们真的太牛了,岁数也不大(和我同龄其实,原来我一直以为他比我大个十岁八岁呢,知道真相后我立马不从容了),然后荣誉载身,知识渊博,管家还特别能说。好,这些都是结果,那过程是怎样的呢?查了很多资料,没怎么看到,反正很不全面,可在这本书里,哥们把自己从小到上学到求职到工作奋斗所有的过程全都交代了,哎呀,简直可以当成其自传,看得时候非常过瘾,而且看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想:哥们,身为同龄人,我是没法和你比了,但我们的孩子应该还有机会,毕竟做从容的父母这件事,真的没那么难,而且什么时候都不晚。

真心祝福这本简单又神奇的小书可以大卖,福泽更多的父母和孩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