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拉康:不顾一切读后感1000字

《拉康:不顾一切》是一本由[法]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拉康:不顾一切》读后感(一):惶然写下几笔乱语

先表明自己的惶恐,我丝毫不懂精神分析,阅读期间虽然带着极大的兴趣,但无论是专有名词还是一个个先贤名字都如天书之子般令我云里雾里。如果不是自己读过看过一定要写下些什么的强迫症使然,我是决然不敢当众露怯,以污高人之目。因此如言之驴马不对还请海涵。

作者结尾处使用了一个词来形容拉康,小丑式的英雄。这个词可以解释我通篇看下来的疑问,就是作者对于她所书写的对象究竟是如何定位的。她说拉康是弗洛伊德的唯一继任者,是对他学术能力和水平的肯定。但对于他私生活的不忠,对于他想要得到的收藏进行的厚颜无耻的哄骗,对于失去名利的恐惧,又都是毫不遮掩的。虽然作者的书写方式太过碎片化,有相当的阅读难度——对于我等胸无点墨之辈更是尤甚——但从中也不难发现,拉康作为一个人的各种脆弱和欲望。

如果说哪一个观点对我有所启迪的话,那就是在“家庭”这一章里,作者提到,

“在这一点上,不像有些人在今天所认为的那样,拉康并不支持以两性之间的生物学差异的优先性来限制家庭的这样一种见解,因为此种观点把女人看作相对于男人来说的一种低劣的存在。……

拉康的家庭观并未先验性地排除这样一个事实,即父母的位置可以由同一性别的人来占据。”

父母的位置可以由同一性别的人来占据。如果再扩展一下,父母的位置可以由任何一种性别的人来占据。也即即便是双方是不同性别,也并不一定家庭位置的“父”一定是性别上的“男”。所以家庭中可以有分工,但占据何种分工的决定因素不应是先天的。

译后记里译者说拉康的女儿女婿将作者告上法庭,是因为她在本书最后写了一句,拉康有举行一场天主教葬礼的想法。不是对婚姻的不忠,不是对女儿的不顾,不是对患者作品的掠夺,不是对弟子财产的占有。这或许是我等无信仰人群不甚了解的范畴。

作者说拉康一生都在致力于反对自己。谁又不是呢。

《拉康:不顾一切》读后感(二):啃不动700页的拉康传,那就读240页的吧

-

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是雅克·拉康的真爱粉!写过好几部拉康传记。

-

2020年,“湖岸”出版《拉康传》中译版。我写过短评:

这部大传详略得当,突出了思想成就,不乏生活花絮。拉康既是弗洛伊德之后zui有影响的精神分析学家,也是这一传统的叛逆者,他的学术研究以当时许多特别的病例作为观察样本,开创了研究的新渠道和疗治的新方法。

拉康的时代,是法国当代哲学的黄金时代,作品还展现了萨特、巴塔耶、德勒兹、福柯等人,诸星云集。

具体生动,细节丰富,比如,拉康的感情经历,他是怎么娶了巴塔耶的老婆西尔维娅的,两个家庭和孩子们的纠葛,不负责的爹妈,孩子们无法确认的名分,与他人分享的父爱和母爱,这团乱麻的家事啊。

大传有空讲点小闲话,比如,1973年,拉康去耶鲁大学演讲,他认为自己是世界名人,想去歌剧院私人访问,接待人没办法,只好冒充萨特的名义,哈哈,萨特比拉康名气大呀~

-

@拜德雅 《拉康:不顾一切》是小传,但不是《拉康传》的浓缩,可称之为伊丽莎白对拉康的“印象记”吧,更多呈现了伊丽莎白自己作为法国精神分析思想史家的素养以及她那思想性与文学性兼具的著述风格。拉康著作晦涩难懂,而伊丽莎白的著作却是优美流畅的,对于不敢问津拉康而又好奇的读者而言,她的著作是理想的入门读物。

-

伊丽莎白说,她想要经由拼凑各种碎片来展现这样一个拉康:

一个游走边缘的拉康、一个置身临界的拉康、一个不修边幅的拉康、一个因其“语词新作”的痴狂而心荡神驰的拉康。

这几个定语就是解读拉康的几把钥匙。书中不乏精彩论析,摘录部分:

-

*拉康是唯.一能够以弗洛伊德的方式来思考奥斯维辛遗产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他同时调用了古希腊的悲剧与萨德侯爵的作品来突显“集中营”的恐怖。

*他保留着这样一种确信,那就是他坚信人们是不可能不爱慕他的——即便人们是在憎恶他的时候,人们也已然是在爱慕着他。

*他开始评论自己的作品,就仿佛是它涉及先于他自己而存在的某个他者的作品那样——某个“大他者”、上帝抑或弗洛伊德——他开始把自己变成其自身“话语性”的代言人。

*拉康曾说道:精神分析的伦理学,就其本质而言,并非一种服务于“善好”的安排(克瑞翁),而是一种悲剧性的生命经验(安提戈涅)。

*晚年的拉康恐惧着衰老,恐惧着死亡。更恐惧着自己不再有魅力。因为在他的身上曾汇集了唐璜与荣誉骑士的身份。

-

一些内页:

《拉康:不顾一切》读后感(三):佶屈聱牙的文字与特立独行的举止凝缩为一杯烈酒,让读者一饮而尽,体验到思想洪流从肠胃向大脑冲撞激荡的眩晕与失重。

如果说《拉康传》是一壶清茶,让读者从几个世纪前拉康家族的制醋发家史开始,细细品味这位杰出思想家沉浮曲折的人生如何随着时代画卷的展开而跃然纸上,那么本书则把拉康惊世骇俗的言说、佶屈聱牙的文字与特立独行的举止凝缩为一杯烈酒,让读者一饮而尽,体验到思想洪流从肠胃向大脑冲撞激荡的眩晕与失重。正如本书的副标题所言,它与读者对话的方式是“不顾一切”的。它所展现出的压迫力超过了普通读者对这本短小传记的预期,甚至在很多时候超过了阅读行为所能实现的理解极限。然而,恰恰是这样一种书写姿态让本书展现出不同于一般传记类文学的独特价值——它不再是第三者的记录与转述,而是拉康口中的“Encore”(再来一次)。拉康不仅是通过文字得以表现的人物形象,也是浸润在本书文字之中的精神气质。换句话说,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不是“拉康的传记”,而应当被看作“拉康式传记”。

拉康的风格首先表现在本书的结构上。不同于一般传记所采用的历史时间顺序的记录,本书由不同主题串联起来,而对每个主题的探索往往涉及拉康前中后期不同阶段的思考。主题之间的关系也并非前后相继,读者完全可以从目录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开始,由阅读中产生的新的兴趣点和疑问驱动着引向其他主题和章节。如果我们把第6章“爱上玛格丽特”作为阅读的出发点,那么对拉康这一著名案例的主人公所表现出的“女性疯癫”症状感兴趣的读者可能会进一步阅读第10章“爱情与女人”,而希望了解患者疾病成因的读者则可以回到之前的第5章,探索家庭关系所蕴含的情感意义;同样,对这一章中某个细节(拉康的继承人把玛格丽特的珍贵档案轻易地卖掉了)印象深刻的读者,不妨继续阅读第7章“档案”或直接跳到第13章“房产、书籍与藏品”,理解历史性文字所具有的精神分析价值。通过这种阅读方式,读者决定着拉康的理论话语如何向自己展开。

本书松散的结构很容易让人想起英国作家B. S. 约翰逊的试验小说《不幸》,后者把每个章节以完全随机排列的方式放入一个书盒中,保持了阅读顺序的开放和不可预测。相比之下,我更愿意把这种组织方式视为对拉康自己提出的“滑动的能指链”理论的实践——通过读者自己在书中所选取的开端、过程和终点,文字的组合排列不再是传达作者确定意图与理念的固有载体,而是成为“一个能指向另一个能指表征主体”(拉康语)的动态过程。诚然,并不是每一次章节的跳转都能获得我们期待的答案,但能指组合的无限可能往往会给读者意外的收获——玛格丽特案例中所表现出的亲历者与旁观者的视角差异,反而在第5章最后的四种话语中得到阐释。当知识不再按照一种习以为常的模式得以生产,读者才能真正进入拉康的理论迷宫,把自己的欲望呈现在作为文字的他者面前,在象征网络的形塑下实现某种主体性的表达。

拉康的风格同样表现在本书的信息密度上。这本“小传”并没有因为篇幅限制而在内容上被简单化或通俗化。恰恰相反,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在其中塞入了《拉康传》用七百多页篇幅才勉强容纳的概念、思想和知识点。在关于镜像阶段的第3章中,短短几页里被重点标识的概念就多达40个,而要想对包括“它我”“相异性”“欲望意识”“身体想象地形学”在内的专业术语中的任意一个进行充分解释也许都需要更多的篇幅。从这个角度看,理解拉康似乎无法成为阅读本书的合理预期,但这种无法理解性难道不正是对拉康用泛滥的生造词和碎片化思想拼接起来的话语的最好模仿吗?

在之前对李·艾德曼《没有未来》一书的评论中,我把这种通过叠加极其密集的专业词汇来构造高强度压迫语境的写作方式称为“驱力写作”,而本书的写作方式恰恰是拉康式驱力的具象化。在接近绝对真理时的挫败把言说的欲望转变为对失败的强迫重复,这种驱力支撑着晚期的拉康关于拓扑数形的喃喃自语,也支撑着本书对拉康生命不可能完成的回顾与总结。

拉康的童年?作者承认我们对此几乎一无所知;他最后的思想?没人知道那个沉默失语的背影在想什么。

拉康狂野不羁的奇思妙想在字里行间喷涌而出,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只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去尽力捕捉历史的碎片。与其在书中苦苦探寻通往拉康理论王国的小径,读者在本书中更能直观体验到的是拉康的理论气质,是拉康的话语如何在20世纪的种种思潮中激荡起回响。这些高速跳转、纷繁杂乱而缺乏统一性的文字信息,展现出的是拉康理论自身的荒谬、复杂与矛盾。本书像拉康的研讨班曾让无数观众痴迷的方式一样裹挟着读者,把他们带入让人神晕目眩的思想旋涡之中。

最后,我还想指出本书所具备的一种拉康式姿态——一种激进而毫不妥协的批判性。

批判和斗争贯穿了拉康的人生:童年时期批判家庭生活中天主教的迷思;求学期间批判传统精神病学的体质论传统;从业后批判精神分析体制的僵化与背叛;在思想上批判奥斯维辛后的人道主义和由美国精神代表的自由主义。本书不仅忠实地展现了这些内容,而且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主人公自己。关于杰出思想家的传记文学很容易走向偶像化和崇高化,好在具有精神分析学家身份的卢迪内斯库很好地处理了自己对描述对象的移情。在展现拉康的思想与人格魅力之外,她也会毫不留情地提出疑问,打破读者不知不觉陷入的钟情幻想。拉康对玛格丽特的分析成为超现实主义者们赞美的杰作,但玛格丽特自己的声音是否在这一过程中被无视甚至被抹杀了?

安提戈涅的寓言表现出一种彻底拒绝象征界的生命经验,然而在其之上发展出来的精神分析伦理是否有了沦为无话可说的“无政治主义”的风险?这些问题展示了历史与观念的丰富截面,把思考的空间留给每一位读者。无论是热烈的赞美还是冷酷的批评,本书始终保持着真挚和热忱——只有对拉康及其时代具有足够感情的见证者,才能够让他毫无掩饰的爱恶具备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拉康传》的结尾,卢迪内斯库回顾了精神分析事业在后拉康时代的兴衰,并用该书向分析师们沉默的历史致敬;但在这本“小传”的结尾她只留下了一句呐喊:“雅克·拉康,不顾一切!”这两种不同的戛然而止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两本书的本质差异。

《拉康传》是对一个时代冷静而克制的记录,而本书则是纯粹私人化的拉康回忆。这两百余页的文字不仅是写给读者的,也是写给作为大他者的拉康的。它是历史的沉淀,更是风格的渲染。它在拒绝对一位思想者的遗忘,也在唤起一种思想的活力。这份独有的精神气质导致本书非同一般的阅读难度,好在本书的译者李新雨凭借他扎实的精神分析背景,用严谨的翻译和丰富的译者注释为读者提供了阅读的便利。我相信每一个愿意跟随作者和译者一同走进本书所开启的拉康之旅的读者,最终都能拥有远超这本书分量的收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