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重新思考衰老读后感1000字

重新思考衰老读后感1000字

《重新思考衰老》是一本由[比]马希尔·范德林登 / [瑞士]安妮-克劳德·朱利德·范德林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新思考衰老》读后感(一):印象最深的内容

阿兹海默症的检测还不够科学,药物也不确定有效。行业协会的宣传让我们觉得阿兹海默让人非人,进而推进老年科和相关药物的发展。

其实,自然衰老很正常,不应把阿兹海默泛化,正确面对。

智力和艺术活动(有一个兴趣爱好)、良好社会关系和社交、运动都是有效提高大脑活力避免智力衰退的手段。要积极在社会关系中找好位置,保持好的兴趣,也就是能做有意义的事情。如艺术欣赏,园艺,给儿童讲故事,做家务等。

小心老年人固执发脾气当做阿兹海默而给予精神抑制药物,导致真的傻了。

《重新思考衰老》读后感(二):阿尔茨海默病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阿尔茨海默病,一个几乎人人皆知,又个个唯恐避之不及的病症。它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只会经常在电视剧里出现,而且对象一般是老人。但,谁的身边没有老人呢?又有谁不会老呢? 记得那年很火的一部电视剧《都挺好》,里面那位霸道不讲理且啃儿女无上限的苏大强,本来是人人厌恶的角色,但最后因为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突然儿女们就抱着悲悯的心态,原谅了他所有的不堪,并且认真给他养老送终。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基于他得了绝症的认知。 还有央视一套刚刚放映完的《熟年》,那位慈祥的老太太,当家人获知她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全家人的神情和反应都写在脑门上,那就是两个字:绝症。这件事对家人的冲击无异于洪水猛兽。 然而,阿尔茨海默病真的是绝症吗?得了这种病的人,就只有混吃等死这一条路吗? 读了这本《重新思考衰老》之后,相信你会有新的看法。 这是一本专业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成因、现状、对个人及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为主线的书籍。作者分别是来自比利时和瑞士的两位范德林登,他们都是心理学博士和临床神经心理专家,在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当下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有太多的偏见和污名化,并决心要改变人们的这些认知。 他们通过撰写、翻译书籍和文章,以及成立VIVA学会(“重视并融入,以另一种方式老去”协会),批评主流医学模式,并且建立新的临床综合心理评估方式等措施,希望改变大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 本书出版于2023年,是两位作者将其博客的内容整理并系统化之后的成果。它给了人们打开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另一扇窗。 阿尔茨海默病,最早是由德国精神科医生爱罗斯·阿尔茨海默于1906年提出的,当时被称为“老年痴呆症”,后来这种病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主流世界是这样认为的: ◆它与年龄无关。 ◆它是一种具有认知症状和神经病理特征的流行病。 ◆它有明确的病因,有别于自然衰老, ◆它有一种致病因子,但目前还未明确病因,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研发药物,将其治愈。 ◆将它与“身份认知缺失”、“精神死亡”、“自我僵化”,甚至是“活死人”等惨状联系在一起。 以上种种,通过媒体的大量宣传,成为了几乎所有人的共识。而一旦自己或家里人得了这个病,感觉就是所有相关的人都掉进了无助的深渊。 然而,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对此,本书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从成因、现状、预防干预及全社会的关注点几个方面,提出了更详尽科学的观点。 一、主流医学模式及其局限性 1、为什么阿尔茨海默病成为了“流行病”,人人谈之色变? 作者认为,主要是因为人类寿命延长,疾病增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研发新药;并且跟当今流行的竞争、效率、个人主义世界观也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还有药企的利润也是促进这一现象的隐性原因。 2、目前主流医学模式的局限性。 简单用药治疗,却分不清正常衰老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界限在哪里;认知障碍的成因到底是什么也没有具体深究。 二、预防及社会心理学干预 1、各类预防手段。 预防要从早期做起;通过认知刺激、认知训练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认知恢复;更人性化的评估方式,不光看得病的缺陷,更要多关注病患其他方面的优势。 2、社会心理学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团体干预、增加社区参与度等。 3、自我心理建设。 正向心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积极地表达自我、适当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戒烟和减肥)、心理上要做好准备与痴呆症共生,并且建议多做代际接触(即与孩子们接触)。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人。 4、老年人长期照护机构的变迁。 从现状与未来展望两个方面论述了老年人长期照护机构的发展脉络,并提出了多个有益的建议,包括尊重老人、实施更人性化的看护和照顾。这些机构是协助老年人应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最主要助力。 三、全社会共同关注。 包括术语的变更,即不用那些污名化的词语来描述病征;退休年龄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以及宣传中如何看待衰老与痴呆症。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全新的局面。 通过以上一系列论述,可以看到作者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观点,就像人自然会衰老一样,大脑的退化以及认知障碍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医学上对其建立一个全新的概念,将其与绝症、僵化等形容词隔绝开来,用平常心看待该病症。全社会共同用理性和关爱的态度对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同时,患者本人也要持有积极的正向的人生观,无需恐惧,更不要自暴自弃,即使它与衰老一样无法治愈,也不会像过往一样跌入绝望无底的深渊,仍然可以通过努力,继续过积极的人生。而积极的人生,反过来又有助于病情的减轻,甚至某种程度的治愈。 所以,读完这本书,你还会恐惧阿尔茨海默症吗?

《重新思考衰老》读后感(三):衰老不应是疾病,是正常现象,那衰老相关问题就可以正常途径解决

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因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认知功能衰退也就必然不断产生。有预测到2050年,全球整个社会都会受到老年认知功能衰退的影响。那我们要怎样应对这样的一种状态呢? 人类现在的应对措施是把这种认知功能衰退现象归结为疾病,并寻找着相应的解决方案,开发能够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比如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在全世界遍地开花,也有了大量的药物应用于临床,可我们现在都知道,依然没有能够真正起效的药物,阿尔茨海默症依然是无法治疗的疾病。

为什么会这样呢?面对着因为年龄而出现的认知障碍,可能我们的出发点就错了。是时候对于这样一种社会现状重新思考,寻找更好应对老年认知障碍的策略了。 马希尔·范德林登,心理学博士、鲁汶天主教大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从多因素和综合的角度研究老龄化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安妮-克劳德·朱利德·范德林登,心理学博士、临床神经心理学家。

两人合作的这样一本书《重新思考衰老》就把现在应对老年认知障碍的现状原原本本还原在我们面前,并深度批判其中的各种错误认知,以及这些错误认知对于老年生活的影响,致力于寻求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

为什么说现在的应对衰老问题不成功的呢?我们把老年人的大脑退化、认知障碍当作一种疾病,这促成了一个医疗产业的形成,对于一些利益集团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无论研究者还是制药公司都可以从中受益。

可是如果衰老就是一种自然现象,那么必然不会有真正能够起到治疗效果的药物诞生。而把衰老归于疾病,必然会对于一些老年人产生污名化的影响,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破坏。

现实之中就能够看到这种趋势,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筛查让很多老年人早早就通过服药维持自己的生活,但这些药物非但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还有可能损伤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对于老年人的照顾也一样,把老年人当做病人照顾,其实也是对于他们尊严的践踏,照顾之中必然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什么是更好应对衰老的策略呢?作者们认为改善包括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人群的生活质量,促进他们的创造力、自我表达力、沟通理解能力和自我尊严的提升,给他们以更有质量的生活,往往是最佳解决方案。 把衰老当成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那么就能把它作为人类必然要面临的生活趋势以应对,让我们更为合理的看待衰老,让整个社会资源来给衰老提供正确的指导,这才是我们面对着老年人认知障碍应有的态度。

甚至作者们提出应该给老年认知障碍以正名,抛弃现在很多已有的名称,让衰老从疾病的污名之中完全解放出来。 给衰老以一个重新认识的视角,也许能够更好看待这个问题,给老年社会到了之后的社会发展提供指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