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y Call It Love》读后感摘抄

《They Call It Love》读后感摘抄

《They Call It Love》是一本由Alva Gotby著作,Verso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24.95,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y Call It Love》读后感(一):-

【读书分享】《They call it love》开篇基本都是老生常谈,针对生产、再生产以及无酬劳工作进行阐述。女性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了维护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再生产,却从未因为这部分的劳动而得到认可。女性似乎擅长于表达以及付出感情,所以在异性恋模式下,女性通常是情绪价值的提供者,而她们在这种模式中消耗的情感,则来自于与女性友谊的补充,因为男性被赋予了不擅长情感表达的“劣势”。由此,也掩盖了异性恋模式中对于女性的伤害。(不得不说也是婚女吸单女的一个理论依据……)后面作者基本是依据Hochschild的理论,在商品社会的背景下对无酬劳工作进行新的解读。在一切皆可商品化的现代社会,这种emotional reproduction当然也可以进行贩卖。一方面来说,针对个体的独特的关爱开始消解,所谓的爱与关心也变得流程化,明确写进了员工手册;另一方面,只要你出价够高,那么你总能得到更加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然而无论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承担这部分工作的大部分仍然是女性。女性似乎天然就属于这份工作,进行有形和无形的修复工作,才能让“劳动力”再次变得充盈,“机器们”得以高效运转。截止这部分,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其实提出了相反的论调,Iris大力肯定这种emotional labour的价值,结合Hochschild的理论很难不说是一种争夺妻权的陷阱……但是好在作者通过引入非异性恋家庭模式的探讨,赋予了les fem重要的地位。相较于顺直女天然的劣势,les提出了新的可能性。让男性意识到女性并不天然承担性的义务。推翻异性恋家庭结构,自然最小单位内的无酬劳工作分工也有了更多可能性。这里关于平等也提出了一个比较有趣的观点:长期以来,女性主义被认为是致力于gender equality的运动。但其实equality本来就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概念,忽略了物质条件的不同。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去谈男女平等,抛开不同性别面向物质生产资料、社会资源和劳动分工的差别,简直就是诈骗。基于这个概念,女性主义运动以前都在致力于进入男性主导的领域,独立于男性而存在。但是在父权和资本狼狈为奸的大环境下,equality显然是个非常局限的词语。它把我们对于女性解放的想象困在了现有基础上。自由主义女权总关注在男性场域内的性别平等,却没想过这个场域根本就是构建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在这个话语体系下,所谓的进入体制内高位堪比助纣为虐,相当于“先富带动后富”的可笑陷阱。而socialist feminists还停留在团结男性进行阶级斗争的阶段……Caliban and the witch针对这个问题的阐述也基本相同。与其在现有体制下,争论家庭主妇到底有没有创作价值,不如拓宽想象力,打破维护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单位。摒弃掉家庭、劳动分工等等男性话语,才能探寻女性在空间中的更多可能性。

《They Call It Love》读后感(二):.

本书围绕资本主义社会的再生产劳动进行探讨,即维持和替换劳动力以及确保人们福祉所需的工作。在家务劳动的讨论之外,这本书重点关注常被人忽视的emotional labour,在资本主义社会和传统家庭规范理论的主动下,该类型劳动在整个历史进程主要由女性承担,她们往往压抑自己的情绪,为家人或朋友(被照顾者)提供在工作场所不能满足的情感需求,在日常生活也要努力创造niceness的氛围。niceness是一种资产阶级家庭价值观,妇女被迫通过家务劳动和情感劳动来创造这种价值观。

emotional labor通常是自然化、不可见的,而且冠之以爱的名义免费完成,作者想探讨的该劳动是如何被建构和组织的。通过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大概可以概括为两点:一个是emotional labor被排除在有薪劳动和正规经济之外,另外就是借助以爱为名义就该劳动贬值,去技能化,并局限在家庭私人领域,通常是指异性恋家庭。女性的任务是创造和谐关系和情感幸福,而男性则有权充当独立的个体,肯定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有薪工作领域,商业护理也更加普遍和被接受,但照护他人、提供情绪价值的工作也基本是女性在从事,这样的性别分工工作理念和劳动实践又进一步加剧emotional labour的性别化,好像女性天生就是最适合从事该类工作的人。可以说,传统的二元性别分工、私人和公共领域的严格分割是同时造成女性“天然”从事emotional labor的原因和结果。因此,除了需要重新思考情感和劳动,像有意识把家务当做工作一样,也把情感实践当成一项工作,同时也需要知道它是社会性的,被有意识的建构的。

其中,值得警惕的是尽管平等女权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为女性争取到了一些利益、自由和平等的诉求,但这种获得也是基于等级的、种族的、性别的父权和资本主义逻辑,正如白人中产阶级的家务劳动只是转移到了更低薪的黑人、混血或移民妇女身上,依然将女性置于从属地位,继续推进不平等的、性别化的劳动分工。

在现实阐释之外,作者提出abolish(废除主义?)的改变方法 ,通过建立超越性别主观性的集体主义(collective subjectivity),来废除来女性化的劳动、家庭和性别的概念。并不是说放弃争取女性的劳动有薪化,以及国家承担更多的公共照护(包括育儿、养老等),如果工作作为一个概念被通常认为是性别化的自然表达的活动的非自愿方面,那么它也是可以抵制、重新思考和废除的东西。尽管很难想象没有工作和家庭的社会,但作者借助黑人母亲othermothering的历史、queer politics和collective feeling,尝试阐述建立一种非排他性,友谊属性,不必完全依赖传统家庭来满足情感需求的共同体或社区。其中Tamsin Wilton的观点也让我印象深刻,女性的友谊通过自然化男性缺乏情感安慰的能力,来维持男性的主导地位,帮助支撑主流异性恋、家庭关系。总的来说,不管这些反抗理论是否可行与现实,但也带给我了认知上的刷新,提供对于未来社会的更多想象。

还有还是要好好学习语言,可能有些概念或内容被我理解偏差了。

《They Call It Love》读后感(三):以爱之名行剥削之役

纪念我第一次看完英文社科,虽然看的糊里糊涂,似懂非懂的,但是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有了保持原版阅读的决心,而且也突然有了对长难句分析的感觉。本书的副标题是the politics of emotional life,是关于情感的问题,也是在日常生活中那些需要付出时间、精力、耐心,需要压抑自我的事情,而这些责任一般是属于女人。

不过从序言开始,大段的reproduction给我整的头晕,只简单的看懂了作者在梳理关于emotion work相关女权理论,尤其提到了马女权对于资本主义剥削的理论,最后提出可以用酷儿理论解构emotional work。

女性被赋予承担情绪在生产的责任,她们的感觉被排在家人的情绪之后,甚至要压抑自己的感情以满足家人的需求,维持家庭的联结。情绪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的等级体系密切相关,低位者要为高位者提供情绪价值。而情绪也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属于资产阶级的情感就成为正能量,而属于无产者的情感就成为负面情绪。浪漫爱被神话到等价于一个女性的价值,如果一个女人没能拥有一段幸福爱情,那么她被认为是失败者。母职的重要性和排他性也被提升到极重要的地位,孩子的情感需求也越来越被视为足以左右人生的要素,所以能否满足孩子的情感成为衡量一个足够好的妈妈的标准,而这种标准也影响到了工人家庭的母亲。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是她们的窘境,而在这个过程中,父亲的作用被淡化,母亲成为孩子的唯一负责人和背锅人。情绪商品化加剧了贫富差距,富人有资格享受别人提供的情绪价值而穷人只能靠剥削女性,这种商品化本身又加固了资本主义的逻辑。

女性应该承担再生产任务的意识形态使她们只能从事各类兼职工作,而这又让她们不得不依赖男性。再生产途径和资源提供太少,人们除了核心家庭之外几乎没有可支持系统。再生产中的情感关注使得流水线下可被替换的劳动力感受到自己作为个体和独特性的感受。

异性恋关系中暴力和爱情不能割裂的去看,暴力在异性恋关系中并不异常,即使是没有发生暴力的恋爱关系,也预设了暴力的可能.占有个人主义使女性的依赖成为个人特质而非社会处境,女性特质和母职的融合加剧了女性担负再生产的处境。但这种女性特质不专属于女性,在同性恋关系中,往往是收入更低,职位更低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女性处境的那位承担照顾责任.资本主义市场对劳动力的要求是后头培养的技能,而情绪工作再生产被视为女性的内在的本能的行为,因为不是专业的技能的,所以被视为无价值的,进一步削弱女性的工作价值,加剧女性的依附,迫使女性承担更多再生产工作。而女性友谊是作为异性恋婚女的支持系统,这种友情弥补了女性在婚恋中的负面影响也维持了男性的主导地位。现代女性常常体会到相反的需求,一方面想要获得更多的主体性,但又害怕与传统女性角色相去甚远而遭受社会惩罚。所以女性在父权体制下,在现代社会中是过的极为拧巴和纠结的。

想要破除这种“女性”困境,就必须破除父权下对于女性的种种束缚,因此酷儿化不能简单的被视作为个人选择而是对资本主义核心家庭价值观的挑战。因此,废除家庭势在必行,同时要提升友谊这种关系的重要性,用友缘打破性缘,解放女性在异性恋关系中的被剥削地位,打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