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我养育(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二次养育。用你一

《自我养育(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二次养育。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是一本由陈永康 著 / 白马时光 出品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我养育(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二次养育。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读后感(一):多爱自己一点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的三大部分,即以欲望和本能为主的潜意识“本我”、以个人意识为基础面对日常事务的“自我”、以及人格结构中道德部分的管理者“超我”。本书的作者则提出了两个有别主人格的其他人格,“内心的孩子”和“内心的父母”。某种程度上来说“内心的孩子”可以对应上“本我”,而“内心的父母”则对应了“超我”。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掌管道德感的“超我”或者“内心的父母”,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我们父母的影响,不管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在与父母的日常相处中,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几乎存在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生活在“原生家庭”中的时候,由于父母与自身存在的矛盾,也一定会导致“内心的孩子”和“内心的父母”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作者自己就深受其父母态度的困扰,他也明白改变父母的可能性很低,所有他只能寄希望于成年的自己,去一点点改变“内心的孩子”和“内心的父母”府关系。这种改变不是偏袒于某一方,而是用真诚、直视的方式去面对问题,首先要正视“内心的孩子”的需求,再逐步建立起合适的框架,用正确的方式约束引导自己的成长。都说被伤害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那就多爱自己一些,不能被别人爱,那就勇敢爱自己,做一个值得被爱的自己。

《自我养育(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二次养育。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读后感(二):自我养育——一生的课题

我们经常说要处理好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但其实在所有的关系之中,我们跟自己的关系是最重要的。 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二次养育。 每个人都要能够看见自我内心的需求,挖掘不断成长的力量,用我们自己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来爱自己。 《自我养育》作者是新加坡人,陈永康,他是一名心理学专家,正念教师,曾出版多部心理学著作,他始终致力于给人们提供有效的方法,让人们在产生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拥有迅速自我解脱的能力。 这本书在讲,我们如果想要改变和别人的关系的时候,首先要改变自己,否则跟别人的关系很难改变。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把他人的需求看得比自己更重要,而作为一个成年人坚持自己,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再忽视内心的想法,和要注意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多花点时间来理解这种感受,并且找出原因。 这本书提到人内在的两种人格,一种是内心的小孩,一种是内心的父母。内心的父母是一种很像我们父母的潜隐人格,我们小的时候经常会说,长大之后不想像成为像父母一样的人,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会发现自己的言行都在重复着父亲或者母亲,或者两者都有。 父母的言行深深地影响着一个孩子。当孩子哭泣的时候父母会生气,让孩子不能再哭泣,他们并没有承认孩子的感受,也没有教会他们要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所以很多人学会了通过压抑或者否定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真实想法法来保护自己,但这样子可能会造成更多的冲突,或者导致一些健康问题。 还有一个“自我摧毁”,其实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的自我摧毁行为,就像我们自己内心知道怎么做,对我们有好处,但是当我们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承认或者痛苦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那就会安装破坏我们的努力。我们常常会通过拖延抵抗别人期待我们做的事情,却不理解自己为何没有动力,即使一件,我们明知道自己有能力完成的简单的任务却总是会有拖延或者逃避的行为。 当我们自我评价的时候,如果有一些负面的评价,那通常是身边的人对他们说过同样的话。父母的看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 我们摧毁自己是因为太过于相信从小养成并相信的错误的自我认知。 自我养育是一个人毕生研究的课题。

《自我养育(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二次养育。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读后感(三):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

你喜欢你自己吗?

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貌似有些难以回答,因为我们好像从来没有这样问过自己。平常生活中,我们关注最多的,是别人喜不喜欢自己。

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因为关注别人、取悦别人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我们无法了解到别人脑袋里真正在想什么。把关注点放自己身上,我们的期望很可能会得到实现。

有句话总结得很精妙,就是“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这句话是我最近在一本叫《自我养育》书上看到的,这本书的作者是陈永康,一位新加坡的心理学专家。

别人身上我们无法改变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掌控自己。但生活中,我们却更多地把决定权放在了别人身上,很容易我们期待什么,就会伴随着失望。

我们内心有小孩,有父母,有自己。如果我们能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扮演“父母”的角色,照顾好我们内心敏感脆弱的“小孩”,或许我们内心一直在寻找的东西,也就找到了。

比起得不到别人的“爱”,有一种“自我摧毁”的心路历程会更糟糕,而我们许多人更意识不到这是在自我摧毁。

比如,有个孩子从小喜欢并且擅长运动,他希望长大后能做个运动员。但家里人希望他好好读书,长大后去公司做个职员。

这个小孩在内心深处就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这样他就不用考大学最终成为一名公司职员,而因为做不了职员,自己或许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

内心的小孩在积累着这些消极的想法,而最终我们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受这种想法的影响,做着一些自我摧毁的行为。

这些错误的自我认知,需要我们自己疗愈自己,也就是《自我养育》这本书里说的,自己对自己的第二次养育。

希望我们都能学会做自己的向日葵,疗愈自己。

《自我养育(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二次养育。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读后感(四):当父母不是我们期望的样子时,你该怎么做?

生而为人,有许多不自由。有时候我们无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更有时候,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选择,就比如,你的出生。 你将有怎样的父母,你将降生在怎样一个家庭,这些我们都无从选择。有人幸运,信手拈来就是最好的,而有人终其一生要的无非只是父母的一句认可和一个温和的眼神,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 这时,你该如何做呢? 你怨恨吗?怪老天的不公吗?去指责父母的不是吗? 显然,我们可以这么做,但关键是,这么做能减轻我们的痛苦吗?能改善我们的生存处境吗? 显然不能。如何与这个世界和解,如何与自己内心的纠结和解,不是抱紧纠结,分析它研究它放大它,而是把它安放在原位,让它呈现它本该呈现的样子,让它享受它本不该那么显著的地位。 你慢慢将它从你的心窝里掏出,慢慢将它抽离出你的怀抱,慢慢将它放下,放在它本该属于的位置,退后,退后,你将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你将明白你的世界里不只有它。 人生痛苦的来源是什么?是我们过分在乎了一些事,而忽略了更多的一些事。一件事不可能战胜另一件事,但一件事可以盖过另一件事,如果在乎一件事让你痛苦,你不妨将它慢慢抽离、放下,开始看一看另外的一些事,看有哪些是你感兴趣的,然后你去做。 人生的风景不在于它漂亮,而在于它让你欣喜、快乐。纠结于此地,你就有可能错过整个世界。我们从此地来,无从选择,起先,我们只能注重此地,但人生渐渐开阔起来,就要我们晓得放下此地看世界,然后我们看了世界之后才选择应该注重的地方,我们才能找到那些让我们欣喜、快乐的风景。 这本《自我养育》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历程,作者让我们明白,人生的那些挣扎与苦难并非多余,而是让我们找到一个更好与自己相处与世界相处,也与父母相处的方法。 父母爱我们吗?毋庸置疑。但有时候他们是爱我们多一些还是爱他们自己多一些,是爱别人多一些还是爱我们多一些,很难说清楚。而其中的隔阂,也许相差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爱,不是一个简单能说明白的道理,其中真正的义,只有靠自己去悟。而如果父母注定一生都不会按我们想要的方式爱我们,我们该怎么办呢? 作者提到,只有我们自己养育自己。 当你成年,你有足够的能力与时间处理一些外务,却无法面对自己内心的缺撼时,你可以放下姿态,像对待一个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内心,好好关爱它,给它力量,在它需要保护时为它提供保护,在它需要安慰时为它提供安慰,在它受伤时为它疗伤。 做一个父母,像一个真正的父母那样爱自己一次,那些童年的缺憾,那些注定父母不会给我们关爱的一切纠结,就会在内心里慢慢烟消云散。 爱,从来都不是一个形容词,它是一个动词,洞见在我们每一段不同的人生。

《自我养育(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二次养育。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读后感(五):《自我养育》:最重要的关系,永远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不知从何时开始,“原生家庭”这个词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似乎就有了借口和托辞,将自己的某些性格缺陷或者人生际遇归咎于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否真的就能决定一个人的性格或命运吗?我觉得并不尽然,因为获得幸福的人生的根源不取决于过去也不依赖于未来,就在此时此刻你自己的手中。正如《自我养育》所提倡的那样,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二次养育。

新加坡心理学专家、正念教师陈永康从自身经验出发,告诉读者我们自己就是爱的源泉,爱自己是我们的责任。不要指望改变父母,要学会主动寻找一种与父母建立链接的方式,接受对方,也解放自己。

陈永康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两种潜隐人格——内心的孩子和内心的父母。内心的孩子会像一个真正的孩子那样,存储我们记忆中和情感上的痛苦;内心的父母则通过保护和养育内心的孩子,而掌握着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规则。在作者看来,我们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方式都能反映出内心的父母和内心的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像极了童年时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因为权力不平等,总是控制着孩子做父母所希望他们完成的事情,而孩子则试图通过各种小把戏来反抗这种控制。

要想做好内心的权力平衡,就要学会将内心孩子的权力水平提升到与内心父母对等的程度。也就是要培养自己内心的父母,疗愈内心的孩子。

培养内心的父母,首先要让内心的父母去理解内心的孩子需要什么。内心的父母肩负着保护和照顾的双重责任,还要寻求一种健康的平衡方式。这种平衡方式要求内心的的父母要了解内心的孩子的极限和情绪触发点;建立外部和内部的边界,就边界进行清晰的沟通,要和善地与内心的孩子进行对话;放下控制,通过倾听来培养内心孩子的信任。正念可以帮助我们在保护功能和照顾功能中获得平衡。

疗愈内心的孩子则是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痛苦并真诚地面对这种痛苦。理解父母,也许他们没有以你所希望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但这是因为大家的观点、信仰和世界观的不同所产生的偏差,而父母对你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们要接受父母本来的样子,不参与到父母的“指责游戏”当中,可以试着去理解他们的观点,或者做些什么来缓和眼前的情况,但是父母的快乐不该由你负责,不要因此感到内疚和羞愧。

《自我养育》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改变从自己做起,因为所有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永远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