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内心的冲突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内心的冲突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一本由[美]卡伦·霍尼(Karen Horney)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16-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一):摘抄

导论

人际关系的混乱导致了神经症 。

强迫性内驱力就是神机质来源于孤独 无助 恐惧 敌对 尽管如此 却要应对世界。主要的目标是安全感而非满足感。

一. 神经症冲突

人类可以做出选择 也必须事事有所决断。这是人类的特权 也是人类的负担 。

这些冲突的种类 范围 强度主要取决于我们所处的文明 。如果文明稳定 恪守传统 那么可供人们选择的种类则极其有限 可能出现的个体冲突的范围也很小 。

在面对冲突时必须要有先决条件 这些条件相当复杂 必须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

二. 解决方案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二):我们一切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以获得心灵的独立自由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大多数时候只要不威胁到正常的生活,我们往往对其视而不见。这本剖析神经症患者内心冲突的书,将神经症的产生归因于人际关系的紊乱失调。在人们的心中,有三种态度之间的基本冲突:亲近人、对抗人和回避人,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三种基本冲突不同程度排列组合的产物,只是可能某种倾向会占据优势。(看到某处,会对作者所阐述的心理反应感同身受,甚至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神经病哈哈……)虽然我确信自己不是神经症患者,但我希望多了解自己,探寻思维和情感的反应机制;另外,与“本性难移”的说法不同,我相信人格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一切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尽管我们无法成为一个毫无瑕疵的人,但至少可以变得更独立自由。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三):亲近人

屈从型,表现出所有“亲近”人的特点

1、尽力满足别人对他的期望、要求,常常看不见自己的真实情感。

2、总是使自己从属于别人,认为别人理所当然的比自己优秀。

3、无意识的倾向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所有这一切形成患者一套特殊的价值观,它们涉及善、同情、爱、慷慨、无私,谦卑,而自私、野心、粗心、放荡、权势等是患者深恶痛绝的。

患者不断的压抑自己内心的某些东西,他们认为敌意会危及自己去爱别人和被人爱的需求。在他看来,任何攻击性行为或自我肯定都显得自私。他自己首先就会谴责这种行为,从而认为别人也在对之进行谴责。并且绝不敢贸然招来这种谴责,因为他的自我评价完全有赖于别人的赞同。将这肯定、报复、勇猛等性质的情感和冲动压抑下去,其目的还在于消灭冲突,制造一种统一、和谐和完整的感觉。

“屈从型”的多重属性都有双层动机。当患者不断自我贬低时,他隐秘的目的是避免冲突,求德一团和气,这也是压抑自我的一种手段,当他人占据上风时,既是屈从忍让,也可能是在逃避心中升起的想要利用他人以肥自己的愿望。

要克服神经症屈从倾向,就要对冲突的双面进行深入、恰当的分析。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四):神经症与精神分析

这本书给我以极大的触动,只是条理不甚明晰,我只囫囵把它看完,没有觉出一种层次,然而我依然相信每一个对自我有所觉知的人都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个“冲突”的自我,只是程度轻重不同。

作者在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做出的一个突破是考虑到时代即社会环境对于神经症的影响,也即是说,在一个病态的社会环境里,每一个人都将是病态的,少有幸免。“理想化意向”是神经症的一种重要特征,而我们的社会环境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扭曲的“理想化意向”。我们的社会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下的功利社会,包括金钱、权利、社会地位在内的成功成为人们的一致追求,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如此狭隘,使得大多数人的接受是强迫性的;对于自我的认知程度是神经症的一个评价标准,“与自我的疏离”即是一种病态的表征。

从我们的童年开始,便不得不接受追求“成功”的理想化意向,中学是成绩,大学是论文,社会是金钱。于是人们从中学开始,如今有向幼年发展的强烈趋势,压抑与此相反的自我,然而真实的自我永远也不会消失,只是我们渐渐与其疏离,把他人强加给我们的模样当成了自己真实的模样,由此内心冲突日渐加剧,我们很可能意识不到这种冲突,冲突大多时候都发生在潜意识里,然而意识不到冲突的存在才是神经症不断发展的症结所在,因为洪水总有一天会漫过堤坝,汹涌而下。

对于神经症的分析十分复杂,因为它的产生与发展本身便如织网一样纠结缠绕,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很难对本书的内容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作者将神经症分为三类:亲近人、攻击人、逃避人,这是三种基本的类型,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神经症患者是几种类型的复合,甚至于亲近人的外表下其实存在强烈的攻击倾向,而攻击人的内心又存在对于温情的极端渴求。总之,他们直接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系,与此同时,在心理机制的作用下,如:外化作用、盲点作用、分隔作用、理想化意向等等,使得神经症十分难解,然而作者让我们看到的希望是,弗洛伊德把精神问题全部归咎于童年的遭遇,卡伦.霍尼则认为问题是动态发展的,因为即便神经症的萌发在于童年的经历,然而是什么促使其不断的恶化,那才是我们要探求的关键所在,理解我们的内心冲突以及冲突是如何在生活中显现出来并进一步加剧冲突的,一味向童年挖掘是没有作用的。既然神经症在动态发展,那么当我们意识到问题并尝试改变,它就会向好的地方发展,虽然这必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五):从孩童到“成人”

“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爱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为难过”。

——《乡土中国》费孝通

虽然这里费先生说的是社会秩序如何藉由家庭教养影响孩童,并非《我们内心的冲突》中所探讨的个人心理演化,但我想社会家庭和个人心理的成长脱不开关系,不仅仅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生长环境也在影响着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成人”。

按照《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的逻辑,我们的“基本焦虑”是来源于孩提时期无法形成稳定存在感和认同感的残余。反映到我们现代成年人的身上,是一种恐惧和慌乱交织的不安情感。本书从孩童会对这种在接触世界(包括家庭、学校、陌生人等等社会环境)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有主要三种反馈,对应着作者所述的:屈就人、对抗人、回避人。分别是对环境的屈从、对环境的反抗和回避。事实上,作者强调正常人的心理通常是这三种状态的叠加,而神经症患者则表现出其中的至少两者的强烈冲突。反观我们自身,在生活中正是这几种行为夹杂:参加着不想参加的饭局又在饭桌上喋喋不休地说着不着边际的话,或是反抗着父母的各种说教却又和他人谈及相关话题时眉飞色舞,说是要一个人静一静在家里宅着实际上却渴望着他人的关注和关怀等等。细细品味心中情感时,或许能够抓到些一闪而过的情绪变化的轨迹。

本书中提及,神经症者(极端状态)会采用一些办法来消除或回避冲突:

1.完全选择其中一种行为模式:一味的迁就、反叛或是回避;2.在心中塑造一个“理想化的自我”,企图以这样的极端完美的模型去规避真实世界发生的事情。比如:会认为自己就是那样完美的性格、能力或是状态,一旦与现实不符就会加倍苛责自己,然后再次塑造这样的理想化自我来逃避现实;3.绝望,放弃选择或改变;4.自我分裂;5.将内在情感外化,诉诸外界的符号性行为(纳粹的形成会不会与个人的这种心理倾向有关?)。

这些做法看起来像是个人为了解决这三种主要的内心冲突而采取的不同极端做法,实际上,我们正常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会有其中几种轻微的行为。虽然作者并没有在书中详细说明如何去解决我们内心的冲突,但是明确指出了它们的存在,这给我们认识自我提供了帮助。

毕竟,从孩童成长为“成人”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成长。

“成人”应该作为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而存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