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长路漫漫,心有所归读后感锦集

长路漫漫,心有所归读后感锦集

《长路漫漫,心有所归》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路漫漫,心有所归》读后感(一):智慧的人总是快乐的

看了季羡林的这本《长路漫漫,心有所归》这,我真的觉得,如果天门山跳崖的四位年轻人看过这本书,或许他们就不会选择那样的方式离开,因为书的封面就是特别有力量的三句话。 他说,我真的觉得,大千世界是美妙的。我真的觉得人间是秀丽的。我真的觉得,生活是可爱的。 是呀,世界那么大,有那么多奇妙的事物等着我们去探索,人间那么美好,有那么多得山川河流等着我们去寻找,生活有太多可爱的人,可以好好爱的人。(可是为什么就是有人走到一半就放弃了呢?) 他还说到了下班以后,有如倦鸟还巢一般,带着一身疲惫,满怀喜悦,回到自己家里。有父母在的,向老人问寒问暖,老少都感到温馨;有子女的,同孩子谈上几句,亲子都感到温馨;夫妻说上几句悄悄话,男女都感到温馨。 都说上有老下有小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无论在外面多么辛苦,看着老人和孩子,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有了他们不就是拥有了全世界吗。 季羡林在书中也谈到了自己对于文化和生命意义的看法。他认为文化是精神的沃土,知识是人类自由的纪录,文化更要传承。而生命是每个人都必将面对的主题,他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生命是否值得一生追寻和保护。他的观点牵动读者的心弦,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观。 作为一位文化大师,季羡林在书中述说了对于文化事业的坚定和支持,对于自己对中华文化和语言的热爱,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必要性的提倡。他的言语充满了深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让我们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 书中缀满了许多意味深长的金句,其中一句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智慧的人在每个人眼里都是快乐的,因为他们能够认生命是美妙而复杂的,并且都是受造物的一部分。”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季羡林想要传达的人生哲学,让读者受益匪浅。 季羡林大师的温情与智慧笼罩在每个篇章中,让读者受益匪浅。本书值得一读,值得收藏,可以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份有力的引导。

《长路漫漫,心有所归》读后感(二):家庭幸福美满的秘诀,尽在这本书里。

“到了下班以后,有如倦鸟还巢一般,带着一身疲惫,满怀喜悦,回到自己家里。这是一个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处,在这里人们主要祈求的就是温馨。” 这是著名东方学家、语言学家、散文家季羡林老先生在《长路漫漫,心有所归》中对家的一段描述。 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港湾。 欢乐喜悦的时候,他可以真心的与我们共享;痛苦悲伤的时候,他可以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 家,一个字,却代表着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最圆满的爱。 季羡林老先生心目中的家,更是如此。 他说:温馨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 但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是温馨天成,唾手可得的。 家庭中,夫妻,父母和孩子,兄弟和姐妹,每个人的脾气秉性不一样,勺子碰锅沿儿事儿就不可避免,动手的事儿也就很有可能发生,温馨就无处谈起。 那如何才能保持温馨的气氛呢? 季羡林给我们的答案是: 温馨是需要培养的,培养之道就是一真一忍。 真是真情,忍是容忍。 真情很好理解,就是互相恩爱,互相诚恳,互相理解。 而容忍则是最重要的。 常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家庭中,则是小不忍则乱家庭。 夫妻之间如果一方发点小脾气,你让他一下,风暴便可平息,等到他心态平静之后,自然会认错的。 但如果你不冷静,火冒三丈,时间长了,当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误会加深,不可避免的就会走到了离婚这一步,不仅伤到了自己,更会伤到无辜的孩子。 所以说,在家庭生活只要能做到真忍,温馨自然就会产生。 对于做人,季羡林老先生说,被别人称作傻瓜的人,并不是傻瓜;而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这些人往往以为自己很聪明,他们锱铢必较,斤两必争,如果用正面手段达不到目的的话,则会使用一些龌蹉的手段。 虽然,这些人有时真能得逞,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所以说,做人只有一条,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瓜,自己也就不是傻瓜。 而对于死亡,季羡林老先生是,应尽便须尽,吾复独多乐。 也就是说,到了应该死的时候,你就,用不着左思右想。 对于人生,处之泰然,随遇而安,这才是唯一的态度。 人生在世,烦恼不可避免,死亡又是一个绕不开的恐怖的话题,最好办法是不理,只等秋风过耳边。 现在的你,可能正在为工作的压力而痛苦不堪,也可能正在为孩子的学习而苦恼,可能正在为父母的健康而担心。 那就请你去看一下季老先生的《长路漫漫,心有所归》。 他会告诉你, 大千世界是美妙的,人生是秀丽的,生活是可爱的。 所有你经历过的,或你正经历的事,都是人生给你的礼物。他会告诉你如何去发现这些美妙可爱,如何让自己的人生过得美妙和可爱。 《长路漫漫,心有所归》收集了季羡林老先生的47篇经典作品。本书中不仅有季老对亲人的怀念,对家的珍视,也有季老对读书岁月的回忆,对天地万物的热爱,对世间百态的体会。读一读,会对你的生活,人生,工作有很大的启发。

《长路漫漫,心有所归》读后感(三):长路漫漫,心有所归

漫漫人生,步履不停,何处才是我们的心灵归处?季羡林给我们的答案是,温馨的家庭、弥漫的书香、可爱的万物、百味的生活和从容的人生。这本书依然是以温情与人生智慧为主题的G30散文集,一共收录记老的47篇经典作品。在这本书里,既老用他阅尽百年事实之后的丰富人生感悟。把真实而深刻的道理。用豁达又通透的方式讲的非常简单平常。

今天其实非常疲惫,但是,读季老先生的这本书,疲惫完完全全的消失了,我的心情重新恢复了平静,感受到了来自内心生命本源之处的力量,看来以后不定时就要拿出季老的文章读一读啊。

这本《长路漫漫,心有所归》已经是今年看到的第三本季老的书了。在散文界里,季老永远是我的首爱。这本书是季老一生的经历。包括生活,做人做事,他读万卷书,走万里路,阅人无数。该有的荣誉都有了。这一生在学术上没有遗憾。

季老将他对人生的理解与态度,对书本的推崇与喜爱,对自我的认识与清醒:倾注在笔尖,一路读来,跟随作者的笔去看世界,去体会人生,去热爱生活,去触及自己所不曾见过的世界,方感叹于自己的渺小,或许有一天,我的世界更广阔,广阔到我不再拘泥于自己一人喜怒哀乐。

就像季老说的,“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

这位90多岁老人的敦敦教诲:他从读书、处世、旅行、当下、孤独、生死等几个方面去告诉你:

世事无常,但大千世界是美妙的,人间是秀丽的,生活是可爱的。

愿你即使历经沧桑,也能永葆天真模样。愿你历尽千帆,虽长路漫漫,但心终有所归。

《长路漫漫,心有所归》读后感(四):《长路漫漫,心有所归》:再完美的人生也会留有遗憾

看到这本书名《长路漫漫,心有所归》就好像物品找到了该放的位置,就好像孩子回到母亲怀抱的温暖,自然且舒适。

光是封面的图画就能让人看上好久。虽然封面是黑白的深浅画墨描绘而成,看起来更是耐人寻味,浮想翩翩。粗粗细细的植物枝叶,一眼就能看出花品种的繁多,与孤身一人穿着长衫的男子抱着猫的画面形成了极大的对比。

仿佛置身于车水马龙的街头,看似繁华似锦,其实内心安详与平静,丝毫不被外界所打扰的定力。

再细翻书中文字,更是容易被动容。

我拿到一本书更喜欢先看最后页,因为那里都是附录,附录的文字更多是关于这本书来源的渊源,更像是与作者聊天对话。

当我看到“季清:写在爷爷逝世十周年之际”这一篇,书中记录爷爷季羡林的亲人在一九八九年逝世,四五年后他的老伴去世,与此同时另一位亲人因癌症医治无效离世。

在这期间季羡林老师一定难过至极,要是在以前有晚辈们依偎在身旁,可能会缓解些内心的痛苦。

但是晚辈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要照顾,疏忽了对季老师的关心,直到这一年季老师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

在爷爷葬礼的前一天,晚辈季清恍然大悟,明白了爷爷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武。

悔恨自己没有早点来看爷爷、照顾爷爷!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自己的眼泪也是刷刷而落,泣不成声。

我或许在恐惧着什么事情的发生,又或许是感受到他的感受而觉得难过。但是人生啊,总是要经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后,仍然保持初心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就像罗曼•罗兰说过的那句:“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仍然热爱生活。”

《长路漫漫,心有所归》读后感(五):季羡林先生的随笔

季羡林先生的随笔 读《心路漫漫,心有所归》 纵浪大化中, 不喜变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季羡林先生的座右铭 这大概是季老对自己觉得随遇而安的一种心态,也是表达了到死的时候就,活着的时候就好好活。 对应了打油诗的《无题》: 人生在世一百年, 天天有些小麻烦。 最好办法是不理, 只等秋风过耳边。 01 百岁老人大概才能看透这人世的纷乱吧 这大概是第一次接触季羡林老先生的文字,有些惭愧。这本书更像是老先生一生的回忆录,让人想到木心,又觉得和木心不一样。 在岁月的磨砺里,我们都是小角色,历史的潮流不断地更迭,于是最近受年轻作家李尚龙老师的影响,想着要不就把自己这两年读过的几百本书的感受贴到公众号上吧,又担心写得不好,被人诟病。 这显然是又把自己看得重要了。所以,多读读前辈的作品,你会发现,每一个人在大时代的潮流里,都是应运而生。 看到百岁老人怀念自己的母亲,写下和自己迭荡人生有关的几位女性,总是觉得印象忽远忽近,甚至有点儿冲动,想为女性的事业做点儿什么。 一个在我们小辈的心中如此厉害的人,看他清清淡淡的写着伴侣是个上孝中贤下亲的人,从来不懂他的研究,但也相当过了一辈子,活到八十几岁。 他没有报怨伴侣不懂他,也没有报怨社会的不公,只是把那些残碎的生活苦难,像是在说别人的事一样,以回忆的方式重现。 我们从这些尊长的身上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他们用研究和成就充实自己,充盈了自己整个人生。 02 看别人的故事都像是一个旁观者,而能把自己的故事当旁边者时,大概是老了 我们没办法拒绝老去,也没办法拒绝时代的变迁,一个大时代的经历要么几十年,要么几百年,我们大多数人无法经历百年。 而这些铺平文字给我们的人都是年近古稀。所以,这些经历大概是我们没有的。看过太多清华大学的学子的生平经历。 但是如果我们停在小镇,停在乡村,停在一个普通的阶层,可能连听你故事的人都没有,那要怎样去感受这平凡的人生呢? 越来越能理解,商业的价值和意义,这大概是学术的先辈们所不愿触 及的领域,就像一个人永远不懂另外一个人一样。 活在骨子里的清高与傲气,但是要低到尘埃里在人世里存活。 这大概就是读到各种人物的生平时的感慨吧。那些在他人身上经历的一切,要么疼,要么喜,要么慈悲,要么接纳。 2023年,愿你在文字里与自己相遇,见证烟火滚烫,人间美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