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恋爱讲座》读后感锦集

《新恋爱讲座》读后感锦集

《新恋爱讲座》是一本由三岛由纪夫著作,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恋爱讲座》读后感(一):和三岛由纪夫聊一聊情感问题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他的知名代表作有《金阁寺》、《假面的告白》、《潮骚》等等,《新恋爱讲座》这本书是一本以爱情为主题的杂文集,同时也包括了一些人生感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等问题。

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听听大作家给我们阐述到底什么是爱情。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有时候会相互吸引,有时候又会相互排斥,在爱情之外还有哪些感情纠葛?在道德层面上又有哪些束缚?在这里或许能看到不一样的答案……

作者说:“恋爱会让人认为对方是特别的存在,即使在别人看来这个人一无是处,自己却觉得这个人在世上无可替代,因此悲观的人就说,恋爱的一撇只不过是错觉而已。”

对此我十分赞同,之前见过很多个小女生,明明对象渣得要命,可偏偏自己沦陷得不行,当对方提出分手的时候甚至要死要活,觉得自己这辈子再也遇不见“这么好”的男人了!除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当局者迷,我真想不出来她们为什么会这么傻!

作者告诉我们,很多人在恋爱中容易陷入到自己的幻想中,所以容易弄错对象。有时候我们以为我们爱的是对方那个活生生的人,其实,可能我们爱上的是那个想象中完美对象的样子。

其实在这本书里作者也不单单只聊了感情,他还和我们谈论了礼法、信义、努力、礼仪等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从大框架上让我们明白人和人之间相处,真正需要依靠的是哪些能力。

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的篇幅都比较短,小小的一本特别适合放在包里随身携带,零碎的时间就可以看一看大师的世界观和爱情观。之前我一直觉得爱情嘛,看感觉就好,殊不知恋爱也有技巧。

为什么女孩子更能识别出绿茶?而大部分男孩子都被她们娇滴滴的外表所迷惑?是因为男孩子傻吗?是因为他们看不明白吗?其实他们只是装着罢了!为什么要装着呢?还不是因为他们偶尔能尝到甜头嘛!懂了吧?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走出恋爱脑哦!

《新恋爱讲座》读后感(二):三岛给青年们的恋爱建议和指导

《新恋爱讲座》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在这本书中,我们能感觉到三岛由纪夫更像是青年人的恋爱导师,教授青年关于人生艺术各个方面的道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三岛对恋爱心理也有很深刻的研究,让我们感受恋爱和婚姻中的美学以及学习恋爱技巧。 三岛由纪夫认为恋爱就像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按照这一个顺序来讲述着关于情感的问题。还讲到了自己青春期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真实经历。

通常在十几岁的青春期所经历的恋爱之前是有主人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所恋爱的,所以这种感受是令人难以琢磨的,同时也对恋爱保持了幻想和渴望,在朦胧之中想要拥有自己爱慕之人的感情,但因为自己太过年轻,也完全不懂得在一起之后该如何做,对恋爱的技巧以及物质的满足都缺乏太多。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世界意味着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需要妥善处理自己与人生中他人的关系,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所以这个过程注定会出现苦涩。但三岛告诉我们,即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关于爱情的遗憾,但始终不会被打垮,而是更加积极的去面对生活中的这份力量,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美好的爱情应该是热情和理性的适度,折中不能让爱情只有热情,也不能让爱情绝对理性。比如说,当一个人的爱意越强烈的时候,通常ta对自己爱人的占有欲就会越强,会做出许多与嫉妒有关的事情,但嫉妒并不是爱情。当然恋爱中的任何一方也没有必要试图利用他人来刺激对方,试探对方对自己的爱。 恋爱也是讲究技巧的,男女交往分为三种,一种是一方不自负而刺激了骄傲自负的另一方,第二种是一方骄傲自负,另一方却极少骄傲自满,第三种是恋爱双方都自命不凡。在许多社交软件以及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男方长得很帅,但是找的女朋友却相貌平平,或者女方长得貌美,但找的男朋友却相貌平平。当然,我们恋爱的对象首先要选择他们的品行,而品行的好坏不以外貌的美丑来判断。 在这本书中,我们很难看到三岛对文学的严肃风格,而是真正感受到他的有趣和对人生阅历的观察和思考。

《新恋爱讲座》读后感(三):新恋爱讲座:当文豪谈论起爱情

我生来就是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一谈论起三岛由纪夫,这位已经去世五十多年备受争议的作家,他生命与死亡的美学思想贯穿了他的创作生涯,小说有着曲折的故事,直白的情感和自毁的结局,这个理智又疯狂的文豪一度正襟危坐和年轻人谈关于恋爱的故事。

关于爱情,三岛由纪夫的爱情是常被命运之神眷顾的,朦胧的初恋,和演员炽热的爱情,经由老师川端康成介绍闪婚的妻子,,可以说他是混淆了文学和现实的天才作家。

《新恋爱讲座》可以看出三岛由纪夫的爱情观与他的庞大阅读书目。

在西方恋爱与日本恋爱的对比分析中,三岛是推崇柏拉图的《会饮篇》中的美少年之恋。柏拉图的结论是恋爱是人类学习知识,获得真理的过程。他在游历希腊后以《达夫尼斯和赫洛亚》为蓝本写出一本赞美朴素真挚的爱情小说《潮骚》。里面的新治和海女初江,他们的爱情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爱情,作者对主人公形象上的塑造也偏向希腊坚毅的雕像。

与西方强健的体格,强烈的欲望不同,从日本的《万叶集》到《伊势物语》《源氏物语》,日本式的恋爱是本能加上感情,《伊势物语》中的原业平,而且大部分爱情归属女性,男性被局限在政治、军事、道德之中。

关于初恋,无数文学家都不厌其烦用热烈的文字歌颂这段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人类有时候对于自己的“情窦初开”还需要被人提醒才知道自己的情感。三岛由纪夫在讲座中讲述了自己被仆人戏弄的经历。中学二三年级的他,家里的女佣虚构了一个叫桃子的少女说喜欢他,年少的三岛于是每天写诗,编好号码给女佣帮忙转交。这个时期,就是恋爱对象是虚幻的,自己内心也是充满了感情的狂喜。

而进入青春期孤独的少男少女们,是无时无刻不在试图与成人世界对抗的,这一点在三岛的早期作品中可以窥见,《春子》《烟草》都是抑郁的少年迫切寻找一个出口,在迷惑中成长切自己厌烦的样子。所以这段时期的情感可能会爱上不应该爱的人,面临失恋或者单相思,整个恋爱过程都是自己幻想中开始和结束。

三岛的恋爱观是真实透彻的,甚至可以说是悲观的,相对于司汤达热情《恋爱论》,这位写出《红与黑》著作的作者认为:“爱情之于我始终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说是我唯一的大事。”他把爱情分成七个阶段,而三岛则是给这段感情泼个冷水,无论是情窦初开还是恋爱进行中,所以他才会总结:

这一点如同他本人经历,26岁的他去看戏剧,爱上了剧中的女演员,两人成为恋人,四处旅行,但很快他就闪婚杉山瑶子,后来他和若尾文子小姐牵手散步,在文中他写道:“若尾小姐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生命气质,自然地呼吸着”。

他不掩饰自己对女性的热情,对于爱情,更多是三岛对女性精神魅力的关注,爱情,不仅是肉体的吸引,更多是精神上的吸引。

对于年轻人来说,《新恋爱讲座》是从另一方面去了解三岛的思想,包括他的美学思想,而书中不乏真知灼见,更能让现在的年轻人去知道如何去恋爱,如何去努力,如何去生活,这样看来,这个文坛硬汉也有他内心柔软的时刻。

《新恋爱讲座》读后感(四):硬汉作家的爱情观

三岛由纪夫看起来就像海明威一样,是一位硬汉作家,就连他的死,也是以十分暴烈的方式(剖腹不成,他人介错)。不过,他却写了不少与爱情有关的小说,我读过的有《潮骚》《爱的饥渴》《纯白之夜》《美德的动摇》等。

既然写了这么多部爱情小说,想必三岛由纪夫对爱情也有深刻体会,《新恋爱讲座》可谓是他关于爱情的集中阐述,除了爱情,他还对社会现象、生命经历、道德伦理等进行了剖析与反思。

具体而言,本书主要包括三部短篇杂文集,分别为《新恋爱讲座》《结束的美学》《给青年的精神演讲》。在这些文章中,三岛由纪夫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包罗万象,从恋爱、嫉妒到性,从婚姻、美貌到相亲,从人生、艺术到礼仪,“以情爱为锚点,畅谈古今之变、东西方之别”,充分展现了作家广博的视野和多元的关切。

作为一个读者,我十分喜欢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对我来说,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奇异的“魅力”。他的文学风格尽管诉诸无言的文字和静默的气质,却具有十足的“煽动力”和“蛊惑性”。也即,在读他的作品时,主次位序发生了翻转,小说成了主体,读者变成了客体。读者在审视自身的同时,作品也在反向映射,两者在形成的共同体协同进化,完成升华。

进一步讲,三岛由纪夫的作品,最为明显的主题之一便是极端。这种极端是危险的另一种形式,对死亡有着莫名的憧憬和眷恋。同时又是叛逆的、桀骜不驯的,仿佛具有毁灭一切的力量,又绝不进行重建的决绝信念。这种极端又是双向的,从一个极端划向另一个极端,从鲜血到鲜花,从剑戟到烟火。比如,从《忧国》到《潮骚》,从《午后曳航》的“夏”到《午后曳航》的“冬”。

而且,三岛由纪夫的作品有种“暴力美学”,“物哀”在其作品中极少出现,反而是无处不在的“人哀”。死亡是一个横行肆虐的暴风眼漩涡,吸附一切,包容一切。就连三岛由纪夫本人,也选择了剖腹这一极端的自杀方式。

当然,我喜欢三岛由纪夫的作品,从来只是以文学的视角开始,也以文学的观念结束,除此之外,好像没有过于沉溺的东西了。因为我明白,三岛由纪夫的小说充溢着不健康的武士道精神,也不缺少病态的道德观念以及畸形的心理状态。因此,看三岛的小说,向来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其文学中异于常人的形象和残缺不全的观念,观照内心,在芜杂中建立秩序,在狂乱中恢复和平。

但阅读这些杂文,可以收获别样的感受,与他的小说很不相同,其中可以看到三岛由纪夫的犀利、洞透与老辣,就像当初读他的《太阳与铁》一样,充满理性的色彩和哲思的口吻。尽管文章基本都不长,读来却回味绵长,令人深思。

《新恋爱讲座》读后感(五):三岛,文弱之徒,多么狡猾的精神世界

所谓真正的文弱之徒,就是指那些放弃了文学以外所有的兴趣和努力,把只有在文学中才允许的不道德、散漫作为自己生活的理想,给人添麻烦却从不会反省自己的人。(267页)

再一次钦佩三岛对文字的整合作用,如果别人说爱情是“情不知所起”,是“丘比特”那一剑,如果是经历过的人或许能懂,但是,这里面的东西要讲清楚,就那种青春懵懂的悸动,谁能像三岛由纪夫一样,论文式的去展开,展开的不是悸动的故事,是那个瞬间的“动”…再一次被三岛折服了

其实在看新恋爱讲座的部分时,抱着一种说不清楚的心态,就三岛的经历来看,或许他可以很好的从第三方角度去讲述别人恋爱中的一些理论,但他自己对于这一块存在的欠缺无法与他的理论成为契合,不过,这也是他可以把恋爱以那个“论文”式的形式,按理论这样向读者展开…老掉牙的青春文字看的太多了,被媒体影视过分修饰过得一些结束,在三岛里重新回到这些本体,从个体出发,只去从个体去了解的恋爱,青春,结束,美貌等等……听了太多的青春期的叛逆,看三岛讲述的青春期孤独,忍不住在想,这是青春期应该有的特征?还是三岛把自己的某一些特有特征扩大范围至处于青春期的群体?

翻开目录,就在想,这次是不是可以接触到三岛的思想深处,他的最直接表达,而不是通过作品的二次修饰传达…目录中《结束美学》,还有什么,关于艺术,关于肉体等等……这本絮絮叨叨的短篇里,看到的 一个生活中有点脾气的三岛……他,真的好有趣啊,在我上一秒怀疑他不尊重女性的时候,下一秒,他不尊重男性了…突然噗呲的笑了……

三岛啊,你不要太敢说啊!!!笑死我啦,但是我想附和说一句,对啊!!就是这样!!“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学校是大家都有些精神不正常的青春期精神病院。学校管理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让入院病人(学生)察觉不出“我不正常”。”

之前,看三岛的作品,无论是《金阁寺》,还是《天人五衰》,还是其他书时,一直强迫自己不去接触三岛的“暴烈”,总觉得暴烈是读者赋予三岛思想的不寻常,奇特的的标签……但在这本书里,单独一篇去讲三岛的《结束美学》,才发现啊,三岛的美学思维,出发点,落脚点,暴烈并不是他刻意为之,在他追求自我目标时,于他来说必须过渡的状态…他追求暴烈之后的美………

关于三岛眼中的宝石的结束中,三岛以人心做了对比,在思考三岛的思维角度刁钻的同时不得不说,这个对比,真的让人哑口无言…宝石从存在的价值纯粹论,对比人心的纯粹,反过来让人思考,人心的纯粹竟然不足以对抗宝石的纯粹,这应该是凄凉?还是悲痛呢?不会被玷污的永远不被破坏的纯洁性…

政治,必须为结果担责,艺术相反,“无法自由地在接触死亡的过程中发现死的光辉”,这是政治,而三岛的人生,接触艺术后开始的人生,三岛的艺术性,在和平年代,承载不下他那躁动不安的灵魂……他需要战争,迫切需要战争的“环境”,这点在《天人五衰》里展现的淋漓尽致,三岛的政治,妄图以个人的力量引起一些政治变化,最直接的面对自己的人生与艺术

是应该回到肉体本身?还是升华至哲学境界…以内在精神赋予肉体,三岛的观点:无论是否喜欢,通过可见的形象来评判一个人价值的社会,理所当然地会陷入这种肉体主义思想之中。我认为这种肉体主义是柏拉图思想的堕落。

对于肉体主义的批判决定了三岛必须在年轻,未衰老之前维持自己所坚持的“健全的精神,需要健全的肉体”…在我期待着三岛开始论述肉体主义,他所秉持的,我想要看到他自己的文字记录…突然在“就是肉体的美感论如何都无法脱离性欲之美,这不仅是人的宿命,还是人所具有的美感的宿命。”结尾……有点遗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