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政府读后感100字

《无政府》是一本由[英]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m Dalrymple)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页数:6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政府》读后感(一):敲黑板,这是一段重要的世界史!

作为英国史,印度史和世界史中的重要环节,东印度公司的故事似乎无人不知,但大部分人对细节却又似乎知之甚少。本书的结构如他的标题,是紧紧围绕着东印度公司这个中轴线展开的。大家沿着这个时间线,可以如阅读小说一般,看着故事层层推进。但是书中叙事似乎又是有一定门槛的,那就是隐藏的另一条轴线——近代印度史及相关的亚洲史。这个门槛的跨越似乎并不是这么容易的,比如纳迪尔沙相关的波斯史,杜兰尼王朝相关的阿富汗史等,而本就纷繁复杂的莫卧儿帝国晚期历史及当时印度斯坦疆域内的形势,则更是增添了不了解相关背景读者的阅读理解难度。幸好,良好的结构与行文让这本书读起来至少是通顺的,即使不了任何背景,也能当成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来解读。毕竟,作者达尔林普尔和译者陆大鹏的组合,就目前来说堪称是王炸组合了。使得本书无论是通读还是作为索引,都有比较高的价值。应该算是近年来质量比较高的一本历史译著了。

另外想说一句,本书配图数量很多,学习价值也很高,为书本加分不少。

《无政府》读后感(二):渐入主调

前奏

1750年,巴赫在莱比锡去世。自文艺复兴开始兴盛的复调音乐,在他的笔下臻至顶峰。对位的旋律次第出现,交织成一幅严谨而细密的绸纺。巴赫用音符搭建起层叠的大厦,将之奠基在古典音乐的根基之上。

1751年,罗伯特·克莱武在印度崭露头角。他在8年前作为东印度公司的文员,从伦敦来到印度东海岸的马德拉斯。这是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三个管辖区之一。克莱武的敌人有两个:在西面,德干高原的印度王公虎视眈眈;在南面,法国人有一座坚固的堡垒——本地治里。

正是从这里开始,作者为我们展开了18世纪后半叶的印度历史,以及东印度公司在其中的纠葛。伴随着印度从一个王朝鲸落成“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东印度公司也从一个商业公司崛起为一个主权体。它也是一曲复调,却充斥着野蛮、杂乱与不谐。它的音符是人命的十字架,它的连音线是喷射的子弹。每一次战役是一条小节线,每一次媾和是一个休止符。

在此之下,还有一个名为“无政府”的主题,在之后的五十年中反复奏响。

《无政府》读后感(三):一家商业公司如何奴役了一个拥有2亿人口的国家?

进入本书文本之前,首先看到的是熟悉的作者和译者。威廉·达尔林普尔是著名历史学家,之前读过他的《精灵之城》《迦利时代》,此外他的代表作还有《王的归程》《圣山来客》《仙那度》等。译者陆大鹏可谓是翻译界的劳模,高产又高质,尤其是与甲骨文深度合作,翻译了《阿拉伯的劳伦斯》《金雀花王朝》《伯罗奔尼撒战争》等一系列历史佳作。

威廉·达尔林普尔的上述五部著作都收藏了,相比于这些作品,《无政府:东印度公司的崛起》是最厚的,也可能是其著作中最优秀的。正如本书副标题所示,本书讲述了东印度公司的历史,包括它的兴起、巅峰和衰落。

我们对于东印度公司并不算陌生,这是写进了历史教科书之中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曾如此形容东印度公司:“一家商业公司奴役了一个拥有2亿人口的国家。”的确,这家公司给我们留下了强权、霸蛮、暴力的印象,但同时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们对这个庞然大物其实所知甚少,甚至连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都傻傻分不清楚。

达尔林普尔的这部著作则详细梳理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来龙与去脉,他主要借助了伦敦大英图书馆和印度国家档案馆的原始资料,通过查阅卷帙浩繁的档案,为我们呈现了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史。具体而言,本书主要分为九章,以编年体式的方式讲述了东印度公司崛起过程中的经济角逐和政治博弈,其间充斥着财富与权力、欺骗与阴谋、血腥与暴力,既呈现了印度次大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又描绘了在这一进程中造就时势变幻的诸多风云人物。

除了对历史进行回顾,本书还挖掘了东印度公司崛起的深层逻辑,正如作者所说,本书的宗旨不是全面记述东印度公司的完整历史,更不是对其商业经营进行经济学层面的分析,而是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一家以伦敦一家写字楼为总部的私营公司,如何在1756-1803年取代了强大的莫卧儿帝国,成为广袤的南亚次大陆的主宰。

本书在流畅的历史叙事之外,还有优美的文学笔法,从而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和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毫无疑问,这是达尔林普尔的又一部杰作,也是我们了解东印度公司和印度历史不可错过的佳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