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秦汉工匠读后感100字

秦汉工匠读后感100字

《秦汉工匠》是一本由[美]李安敦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秦汉工匠》读后感(一):通过文献和文物看秦汉的制造业、商业和人

秦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段比较独特的历史时期,不仅是因为其强盛,还因为秦汉是一个官僚社会,“它是由笔不停挥的吏员、而非独揽大权的君主或高扬道德的士人统治的。”借用作者的一句话,“……伟大帝国,并不诞生于虚骄的野心,而诞生于理性的设计、臣民的汗水、真诚而有效的意识形态。”全新的大一统官僚体系创造了全新的文化景观,留给我们后人的是一个充满了美学化的文物世界,本书再现的不仅仅的宫殿建筑、装饰、器什、壁画艺术,更希望展示当时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展示文物背后的人性之纬。 .

《秦汉工匠》读后感(二):短评 | 重审非精英艺术

私以为,这本出版于十来年前的著作的一大贡献,在于为20世纪末方兴未艾的中国非精英艺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图像生产并非皆意在服务“美学”,也不一定具有图像学意义上的明确指涉。许多20世纪末的墓葬研究者往往先入为主地设定墓室中的一切皆为“往生世界”世界观的反映,赋予图像细节太多形而上的意义,却未曾考虑它们最初生产的状况。诚如作者反复强调的,相较于构建宏大世界观,墓葬、工艺品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其实更为关注制作的成本、便利程度等问题,许多如今看来极妙的设计其实最初也只在实用主义、经济考量的推动之下形成的面貌。也正因如此,我尤为喜欢作者对许阿瞿墓的分析,提供了与众多从图像学角度解读该墓的研究者十分不同、但更具说服力的视角。

不过,李安敦本书仍存在每章框架过大、堆积材料却分析不足的汉学研究通病,考虑到秦汉留存材料的确稀缺,或许这也是作者的无奈之举。尽管如此,作者辛苦搜集大量图文材料,却未花去太多笔墨深入细究市场委托、宫廷委托的差别,工匠的跨区域合作这些他在书中已有所提及的重要问题,而仅停留在将诸多存在内在关联的框架平行并置讨论的层面,委实有些遗憾。

(自己的研究主题也是中古时期的画匠,从这本书中获益很多,过一段时间拟结合此著写一篇长些的文章,再细谈一下早期的工匠问题吧。)

《秦汉工匠》读后感(三):超过字数的短评

简中版封面颇具匠心,大家的目光往往被华丽的长信宫灯的正面所吸引,而本书关注的则是隐藏在背面一个个具体的人,追问“七个城门的底比斯是谁建造的?”庞大的秦制帝国留下的众多遗产,都是书中所描写的一个个工匠的创造,本书对工匠们的过往进行深入挖掘,笔底蕴含的人文关怀令人无限感慨。插图配有工匠按在汉砖上的手印,作者按原大图片附在书中,让人仿佛听得到穿越千年无声倾诉。

本书材料详赡,将丰富的考古资料、传世文献、出土简牍文书有机地结合起来,非常难得,最终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秦制帝国下百工百态的全景图。写作要言不烦,并不堆砌材料,颇便阅读。

读书时偶见一些小错误(如张骞在西域见到蜀地所产筇竹杖,书中却写的是“竹杠”,不知是作者的问题还是译者的问题,又如有一幅熹平石经的配图,图片说明说那块残石的内容是《仪礼》,实际上是《尚书》,等等)或错别字,还有一些繁体字或异体字可以使用简化字,无伤大雅,读时未一一记录,就不罗列了。

作者写作此书时,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骨签应该尚未完全公布,现在这批骨签已经全部公布了,虽然因为书比较大部头,没怎么见学者利用研究,但我想这么大一批材料对于秦汉工匠的研究应该会有帮助的。听说近年四川成都天府广场一带发现了秦简,内容也与手工业生产有关(成都在秦汉时代是手工业生产重镇,著名的经济中心),不知何时能系统公布。

本书装帧也颇具匠心,不过电脑字体“方正宋刻本秀楷”字库里的字模雀食太少了,稍微复杂点的字就打不出来,书中对这些字选用相近的“楷体”加以处理,看着还是有些怪。

《秦汉工匠》读后感(四):【轉】何鑒菲:李安敦《中國秦漢時期的工匠》書評

【原文载于】《歷史人類學學刊》5 卷2 期,2007.10

2007年由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秦漢時期的工匠》(Artisans in Early Imperial China)是首部深入研究早期中國工匠的專著。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李安敦(Anthony J. Barbieri-Low)於普林斯頓大學師從貝格利研習中國藝術和考古學,其博士論文The Organization of Imperial Workshops during the Han Dynasty為本書打下基礎。書名中「早期中國」的時間界定為秦漢兩代,偶爾有必要時回溯到戰國末期。作為一名藝術史和考古學研究者,李安敦從物質文化視角出發,結合勞工史和經濟史,處理了大量支離的物質史料,全面描述了秦漢工匠的生活狀態。

《秦汉工匠》读后感(五):关于“工匠”的简记

《秦汉工匠》是李安敦教授2007年的著作,“以还原工匠所属的各种环境来构建这本书”。从物质侧面去写秦汉时期的文字比较少读到,孙机先生的书、扬之水先生的一些文章里有涉及。还原物质的制作过程的书通常内容广博,《秦汉工匠》这本书涉及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220年)碑刻、铜镜、漆器、长城的建造,诗赋与绘画等多个门类,资料与线索很丰富详实。像以往阅读汉学家的著作的经验一样,无论观点如何,汉学著作中对历史材料的发掘与梳理,那些厚重的材料本身就蕴含着新的视角。

1 工匠群体。

秦汉时期的工匠也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汉书·食货志》“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作者提到,任何传统社会里,包括古罗马的精英也贬低手艺匠人,工匠都很少受到真正的尊重。

书中引用东汉许慎对工的定义:“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意思是工匠是巧于装饰的人,工字是一个带有一(套)司南和木匠之矩的人物的象形。

“工”和“匠”在战国秦汉文献中并非界限分明,两字有时合用作“工匠”,意指所有手艺人。这个合成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广泛用来指称手艺人。(p50)

书中还原了秦汉时期的工匠生活。“工匠”不仅是一群识字水平更高,掌握更复杂的计算、冶炼技术的工人,还包括了画家,诗人,书法家等,如发明家张衡和辞赋家蔡邕。

可以看到,一般的手工艺匠人的地位和工作受到双重对待:一方面,熟练的匠人是受到优待被珍惜的,他们的手工制品也获得肯定,介于生活用品与艺术品之间;另一方面,工匠也被提防自由流动,提防他们赚取太多利益。

2 工匠之技。

读书时候不免把自己也代入,建筑设计也属于技术类别的工匠。我们和工匠共事,知道有灵气主动解决问题的工人可遇不可求。在整个实现的过程里,非常依赖工匠的技巧。正如书中举例的,描绘漆器的男女工匠,篆刻工匠,制造兵器、冶炼铸造的工匠,不仅认字程度要求高,也需要创造性的解决很多技术细节,比如为冶炼设计模具等。但他们的工资始终不高。

一些工匠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署名“大女子骜”,今天看来是鲜活的2000年前的手工痕迹,很打动人;一件匠人的作品有署名,更像是从工艺品到艺术品的升华。

《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都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在秦汉时期的制造业中,原料和人力估算,营造工程里的人工天数、原料数量或需要搬运的土方量,以及为服徭役的劳工或刑徒提供的粮食量,都需要政府采购官和独立工匠估算。(P129)

一个时代的工匠技术水平,也能看得出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展水平。

3 工匠之艺。

工匠的群体定义不一,如同雷德侯的《万物》,因为中国传统工艺和艺术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确的缘故,对于“工艺”与“艺术”的区分,不甚明确。可能工匠最被推崇的时刻,还是——技术只能通过手工实践理解,技术不能通过言辞传递——这样的“技进乎道”的瞬间。

作者有一节的专题为“工匠的道与辞”,尽管类似于“轮扁”的技艺的故事,很可能是精英在王室贵胄的作坊中观察到的工匠。而尽管技艺受到称赞,但他们“不会认为工匠是技艺或产品的终极发明者。一些文化英雄或圣人才是最初的发明者……”(P88)

技——辞——道,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许是今天工匠群体也需要面对的问题。

4 介于生活用品与艺术品之间的工匠作品,以及尴尬的工匠待遇。

书中关于秦汉工匠生存状况的记录中,奴隶工匠的待遇惨不忍睹,自始至终只是工具。而一般的工匠,譬如涉及鎏金工序的,也会引起汞中毒等病症。

宫廷工匠受到的待遇是最好的:“两汉期问,许多才华卓越的画家被召集到一个名为“黄门”的特殊机构之中。这个名字最初是指通向皇帝及其后宫私密区域的大门。这个官署由宦官掌管,专门雇用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士。该处养着一些变戏法的人、侏储、卜师、乐师、艺人、相学家、诗人、画家,以及皇帝的其他近臣。显然,这正是为汉武帝献演了角抵戏法的机构。方土和卜师的地位较高,可能比艺人和画家更接近皇帝,但所有人都是待命行事。”(p347)

看起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精美的工匠作品都是喜欢的。譬如长信宫灯是一件几经转手的珍贵的宫廷灯具,铭文详细。

事实上,古代生活类别的器皿直至宋代时候,还没有进入文人收藏的目录,但器物的精美还是会被人们珍视。今天生活相关的器物美学还是在受到更多的重视。

5 匠人精神。

读书时候想,常常提到的“匠人精神”应该是广义的,应该是把智慧赋予作品的制作过程,循序渐进的锻造手艺、反思手艺与造物的过程。匠人精神的背后都是具体的工匠和具体的制品、具体的各种受限于时代的技术。对于工匠来说,某种稳定性是延续手艺的基础。把笼统的匠人精神还原至文化与时代背景里去解读,才能看到更多影响匠人手艺能否成为精神的要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