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秦汉工匠读后感1000字

秦汉工匠读后感1000字

《秦汉工匠》是一本由[美]李安敦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秦汉工匠》读后感(一):【轉】何鑒菲:李安敦《中國秦漢時期的工匠》書評

【原文载于】《歷史人類學學刊》5 卷2 期,2007.10

2007年由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秦漢時期的工匠》(Artisans in Early Imperial China)是首部深入研究早期中國工匠的專著。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李安敦(Anthony J. Barbieri-Low)於普林斯頓大學師從貝格利研習中國藝術和考古學,其博士論文The Organization of Imperial Workshops during the Han Dynasty為本書打下基礎。書名中「早期中國」的時間界定為秦漢兩代,偶爾有必要時回溯到戰國末期。作為一名藝術史和考古學研究者,李安敦從物質文化視角出發,結合勞工史和經濟史,處理了大量支離的物質史料,全面描述了秦漢工匠的生活狀態。

《秦汉工匠》读后感(二):没有“匠气”,何来“艺术”?“艺术家”只是“打工人”

当代艺术的兴起,似乎任何有形的物件、表演、影像,无形的思想、音乐都可以称为“艺术”。

与此同时,“人人都是艺术家”,也成为艺术平权的口号。

可伴随艺术无远弗届而来的,是我们经常会听到如下的言语:

“这是艺术吗?”“这哪里是艺术!”

“这些作品怎么可以同达芬奇画的壮美、崇高,莎士比亚剧的独创性、想象力、启发性相提并论?”

有关艺术“是”“不是”与“无一不是”间的悖论,在在勒令着我们:口号归口号,只有“发人沉思、给人美感享受,具有独创性、想象力、崇高性的作品”才是“艺术”。

可是,已有的问题并未解决,反而越发糊涂:为什么杜尚的男性小便器成为了艺术?为什么博物馆、美术馆中在古代大批量生产的实用器物成为了艺术呢?

作为独立的美学欣赏范畴,“艺术”或“美术”(即“Fine Art”或“Art”的中文译名)是17世纪到19世纪在欧洲发展确立的。

英文“art”源自拉丁文“ars”和希腊文“techne”,意思是相对于先天自然而言的为了某种功用、赚钱的人造技艺和人造物,包括养马、写作、制鞋、绘画以及管理。

换言之,“art”=“art/craft(工艺、技艺)”,是包括我们现在理解的“艺术”“工艺”“技术”的;而“artist”=“artist/artificer/artisan/craftsman(工匠、手艺人)”,即“艺术家”是“工匠”“技师”。

也就是说,17世纪以前,“艺术”只是一份谋生的“工作”,“艺术家”也只是“打工人”。

虽然17世纪的时候,欧洲各地还没有我们现在理解的公共图书馆、音乐会、博物馆、美术馆,但自1563年,意大利弗罗伦萨建立起第一家设计学院(Academy of Design in Florence)开始,各种艺术学院在欧洲逐步建立。

随着以机构为代表的社会机制的设立,皇室贵族、中产阶层收藏绘画、雕塑需求的增长,画家、雕塑家、建筑师以画作、雕塑、建筑谋生并获得更高市场化回报的要求的日益强烈,画家、雕塑家、建筑师逐渐争取到了自由、独立、免税的社会地位。

但14世纪以前女性可以从事绘画、雕塑的社会环境,在16世纪后被逐渐禁止,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获得了独立地位,但都是男性。

而到了18世纪,从“art”(艺术)这一范畴中,逐渐确立了为了自由、纯粹美学享受的,即为了美而美的独立范畴“fine art”(包括诗、画、雕塑、建筑、音乐的艺术);

以及为了迎合、娱乐、实用功效、赚钱的“craft、popular art”(即手艺、工艺),后者包括制鞋、织布、讲故事,等等。

同时,“artist”(艺术家)成为独立的、体面的、创造原创性、有想像力作品的人物,而“artisan”(工匠)则是集体合作性的、以技术规则制造模仿自然的、营利为目的产品的人物。

上述的二分,在18世纪中叶法国百科全书派的著作中体现得很明显。

1751年,狄德罗(Diderot)和达朗贝尔(d’Alembert)编写的《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出版,在手艺、工艺之外,设置了“beaux-arts”(艺术)的范畴,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诗和音乐。

这个范畴也在欧洲各国逐渐确立,法文“beaux-arts”到了德国成为“schönen künste”,到了英国成为“fine arts”,到了意大利成为“belle-arti”。

到了19世纪,“fine art”(艺术)则更近一步,指代具有揭示最高真实、治愈灵魂、同宗教无二、启发超验沉思功用的作品。

可以说,开篇提到我们现在认为的伟大“艺术家”,16世纪的达芬奇,在他生存的年代,他是画家,但不是“艺术家”。他是以为赞助人画圣坛画赚钱谋生的,他的日常是要向赞助人讨未付的薪水,且薪水还低于同时协力工作的雕刻师。

16世纪的莎士比亚,他不会为出版自己的剧本而在各家出版社投稿,在各地跑新书宣传,也不会去在意自己的原创性和著作权。因为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根据皇室的喜好和剧团观众的需求不断改写剧本,这才是他谋生的根本。

我们现在经常视为西方第一部艺术史的16世纪瓦萨里的《艺苑名人录》(Lives of the Most Excellent Painters, Sculptors, and Architects)中,书中也不会有“艺术家”这个范畴,有的只是如书名所示,作为“artificer”(工匠)的“painters”(画家)、“sculptors”(雕塑家)和“architects”(建筑师)。

通过上述的梳理,再来思考本文开篇有关艺术“是”“不是”与“无一不是”间的悖论。

作为一位现代人,当我们看待“艺术”、看待“艺术家”的时候,以及当我们自己“做艺术”,“以艺术为谋生手段”的时候,“艺术”自然可以是启发审美沉思的创造,或是对社会议题针砭时弊的反思;

但我们更应当坦率地体认:

“艺术”只是一份谋生的“工作”,“艺术家”也只是“打工人”;

“工匠”与“艺术家”没有高下之分、贵贱之别,没有“匠气”,何来“艺术”?

如此梳理,也是希望当你翻开《秦汉工匠》:

透过书中一件件被我们视为“艺术”的文物,体认秦汉时期,男女工匠们的经营算计,工作的环境、方法与时间;

共情他们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阶层流动困境、男女分工的制度逻辑、被奴役剥削的苦痛。

因为,没有女性工匠,就没有工坊生产出的织物、漆器;

没有男性工匠,就没有青铜、铁器;

没有数不清的男女工匠,就更没有秦汉皇家以及“中产阶层”的宫室陵墓。

如此梳理,更是希望当你读毕《秦汉工匠》,可以明了该书作者的用意:

《秦汉工匠》读后感(三):古代艺术品我们了解,艺术品背后的工匠我们不了解

因为在北京,经常会去国家博物馆去溜达看看,在地下一层的中国古代史常规展区,从红山文化的玉龙到清朝的青花瓷,都可以看到,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三国时期的那个艺术品啊,都特糙。反而秦朝汉朝的艺术品啊,都有特别高的艺术水准,比如金缕玉衣啦,长信宫灯啦,击鼓陶乐甬啦。。。工艺精美繁复。按理来说,艺术的技术也是与时俱进应该越来越高级才对,怎么三国时期还艺术水准还倒退了呢?无独有偶,郑和下西洋的载水量巨大的不用一颗钉子纯隼牟结构制造的大船,如今人虽然聪明,但也无法复制了,技术也失传了。由此我猜测,历史并非稳步向前,战乱可以打破文明的进程,战乱时期的艺术水准下降直接反应了社会的状态。历史更像一个圆圈,而不像一条直线。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复古的原因吧。

今天看这本《秦汉工匠》是一本“在这个浮躁时代让人深思的作品”,它关注的是这些精美艺术品背后的匠人,是一本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的作品。与市面上绝大多数谈论艺术历史本身的书籍最大差别在于,作者聚焦秦汉时期工匠制度与匠人,再由此展开去描写呈现历史的全貌,角度非常特别。在经历无数次由“秩序”走向“混沌”,而后又从“混沌”走向“秩序”的循环往复中,我们今天人再去看秦汉时期精湛的艺术品,能带来怎么样的感受,对那个辉煌的时代能产生怎么样的想象呢,对这些艺术品背后沉默不语的工匠们有什么看法呢。这很有意思。

内容上,工官组织与民间手工业的此消彼长、匠人在秦汉时期的社会地位、秦汉作坊的组织形态、制作流程与工作环境,手工业带来的市场行为等等,从多角度去还原一个秦汉时期真实的工匠全貌,书籍一共6大章节,根据工匠社会层次的顺序,比如作坊中、市场中、宫廷中、监狱中的工匠去书写,可谓非常全面透彻。

书籍的开篇就讲到了秦兵马俑,这个我非常感兴趣,因为我刚从西安回来,看过了兵马俑。书中的叙述与我在博物馆听到的讲解是吻合的,内容非常考究,这点非常棒。书里说,兵马俑属于著名的早期中国人工制品,通过对创作出它们的环境的部分重建,可以改变我们对器物本身的看法。作者详述了兵马俑制作的流程,以及学术界提出的种种推断猜测,比如,看似很大的器物兵马俑雕塑,实际是可以拆卸单独拼装的,通过泥条盘筑来制作身体,兵马俑的头发、胡须、眉毛上的发丝,都清晰可见。细节的描述让人信服。

之后作者重点将目光转向制造兵马俑的工匠,很多兵马俑身上有文字,这些名字并非是兵马俑的名字,而是制造它的工匠的名字,因为秦朝依法治国,责任终身制,每一件陶甬都责任到个人,质量问题有溯源。作者并非肤浅介绍,而是深入研究这些名字背后的含义,比如,有些名字带有“宫”字,这可能是“宫水”的缩写,也就是秦朝负责制造水管的官营机构,由此可推断,兵马俑的腿确实看起来与秦宫遗址出土的水管十分相似,这反应出什么,说明制造兵马俑的工匠有可能并非人人都是专业的雕塑工匠,很有可能一部分人来自修造水管和量产砖瓦的陶工。还有些名字里,有各种地名、有“女”字旁的名字,也就代表了这些工匠的家乡,还有,这些工匠里显然是有女性陶工的。书里这样的推断非常细致,让我们也拓展了思路,大家可以根据这本书,想象一下秦兵马俑的那些匠人的样子。

当然,书籍写作的本身目的是严肃的,并非为了有趣好玩。作者在书后面的章节里,也重点讨论了,工匠们的生存环境,并通过工匠们的历史,反应社会制度的历史。比如秦汉时期强制劳动的问题,在政府需要面对不同类型群体的工匠们时,会怎么考虑工作性质、季节和农耕的经济总成本等问题呢,大规模的征用民力,又如何平衡徭役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呢。

将对经济学的讨论引入历史中,并作为重点内容贯串全书,是这本书独到的角度。

书中说,有别于其他西方国家历史,中国早在秦朝就通过发行大量的统一货币推动商业发展,虽然古代倡导重农抑商,但早期的中国已经有一套可以执行的成熟的合同法,确保市场信用、保障产权、降低交易成本。

而从工匠的角度,也会运用模印、粉本、模块化的设计和标准化工具,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市场角度来说,商业口号、家族品牌、广告歌曲在当时已经出现,这是竞争性市场的有力证据。由此,作者明确将自己对秦汉的立场定义为现代主义的阵营,认为这些可能不足以让早期中国成为现代世界,但也绝不是原始社会了,秦汉时期的中国明显走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前列。这些独特的分析,之前在其他书籍里很少见到,内容可谓非常新颖。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32开,是我最喜欢的尺寸,厚厚的,方方正正,精装的书,直接就是硬质的封皮,非常好地保护了内页,纸张细腻厚实,油墨也清晰,做工精良,配有书签绳,整体设计的目的应该是给书友长久保存的,这样的设计是非常利于收藏的。内页插图丰富,全彩的插图,图文并茂,在赏心悦目中领悟新知,阅读体验非常好。

推荐对历史、艺术,感兴趣的读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