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驶向现代性》经典读后感有感

《驶向现代性》经典读后感有感

《驶向现代性》是一本由张珺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驶向现代性》读后感(一):田野调查笔记UPUP

我是从书店买到这本书的,之前在课堂上听老师推荐过。没想到一辆汽车能涉及这么多历史和社会因素,作者提出了很有新意的“机动车体制”,把私家车当成一个社会元素来考察,讨论了私家车的主要购买者中产人士的爱恨情仇,书里的案例读起来很有画面感,虽然是研究著作,但作为一般田野调查笔记来读也很不错。

《驶向现代性》读后感(二):机动车体制

没想到一辆汽车能涉及这么多历史和社会因素,作者提出了很有新意的“机动车体制”,把私家车当成一个社会元素来考察,讨论了私家车的主要购买者中产人士的爱恨情仇,书里的案例读起来很有画面感,虽然是研究著作,但作为一般田野调查笔记来读也很不错。推荐朋友们有空时读读这本书。关于汽车的现代性研究很少见,铁路和火车的现代性研究倒是不稀奇了。

《驶向现代性》读后感(三):你还记得家里开的第一辆车是什么牌子吗?

《驶向现代性 私家车与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 第2页:受访者佛山南海区明丽,她说:以前,车都是用来吹牛显摆的。现在,每个人都有车,结果我们就被困在了路中央。 屋檐下的小雨点评:我先生开的第一辆车是polo,手动档,那时候他刚学开车,我们从超市出来,坡道,忽然,嘎,熄火了,我着急地向车后望去,后边堵了一排车。进不得,退不得,特着急。 你还记得家里开的第一辆车是什么牌子吗?

第6章:泊车 小区的竞争空间 封闭式小区的停车问题:积聚的紧张关系 … 停车:长期挑战 屋檐下的小雨点评:我们小区的物业,每年都告一些不交物业费的邻居,这些邻居会收到法院发来的律师函,法院传票,随后缺庭审判,缴纳全部物业费加滞纳金。 邻居们不交物业费的理由是:没解决我的停车位问题,我晚上10点以后回来,小区没有停车位。 我们小区是地面停车每晚5元,平时每出小区1次,1元。你们小区停车方便吗?怎么收费的?

《驶向现代性》读后感(四):中产阶级陷阱中的私家车总动员

文:书侠麦克元

你的第一辆车是什么时候拥有的?很多年前,我在看到别人开车的时候,我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自己的第一辆车呢?

说来也是,时代的发展超乎我的想象,我也是在毕业后的3年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车,只是那辆车开了5年多就不再开了,置换了一辆更贵一点的汽车。

我的个人经历,很多时候反映了国内汽车圈层的一些特点和现象-私家车进入千万家。现在要想结婚,没有一辆私家车多半不太说得过去。中国正以她独有的方式驶入现代性。

私家车与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张珺所著的《驶向现代性》中,让我看到了更多的私家车与中产阶级的关系。作者张珺,是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领域为社会转型和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和空间政治、亚洲的科技与社会。

自从有了汽车之后,人们尤其是男人们对汽车的爱好是一日不可减少,不是有句话那样说嘛,男人最喜欢的听的声音之一,就是汽车的轰鸣声。

自改开以来,中国人民的日子有了不一样的转变,这有国家前期积累的原因,也有后期人们不断奋斗的结果。

《驶向现代性》还有一个副标题: 私家车与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我们之前听说过中产阶级陷阱,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中产阶级的分类。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就以一个疑问,为什么汽车会与中产阶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现代化的物质载体,汽车曾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重塑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而在当下的中国,私家车与住房更是成为“地位性商品”的代表。

从每次车展上人们的参与来说,购买、驾驶私家车,成为人们出行的必要选择之一。不仅如此,私家车也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与之社会属性息息相关的空间建构、道德观念和身份意识。

《驶向现代性》本书根据作者在珠三角地区为期十年的田野调查写成。以私家车为载体,探讨由私家车带来的物理流动、社会流动及身份地位的变化。作者深入中国轿车消费第一线,剖析中国私家车产业的发展与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成长。可以说,伴随私家车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缩影。

本书通过展示受访者的成长背景、职业发展与家庭生活,考察私家车“开进”日常生活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呈现了被汽车相关的事物所影响的中产阶级与当前的汽车文化互动共生的现代性场景。

每月乘联会都会发布汽车销量的排行榜,现在国产车的势头在新能源赛道开始跑在第一线,每月的上险量都是几十万。伴随着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中国的道路也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但是停车难开始成为人们另一个老大难。限行的城市越来越多,有些地方开始对车牌进行了拍卖或抽签,都是一个城市限制私家车数量的方式。

私家车成为人们的身份象征之一,少则一辆多则十几辆,每个家庭都在为之而奋斗着,未来的私家车数量还在增多,中产阶级的选择也越来越多。面临的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但是纵观中外历史,私家车发展史,也是中国社会的变迁史,也是中国人的奋斗史。

《驶向现代性》读后感(五):很专业的一本著作,“私家车与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的研究”范本

“现代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对于老百姓来说,比较直观的感受就是汽车的普及。

在我小时候(20世纪90年代初),小汽车还是奢侈品。但是,现在汽车的普及率就很高了,在一线城市,已经达到了80%。

《驶向现代化:私家车与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指出:“作为现代工业技术的集大成者,汽车不仅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产物,是现代文明的‘领先物’,而且也是”改变世界的机器’,是驶向现代化的先驱”。

那么,汽车是怎么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呢?

《驶向现代化》的作者张珺以珠三角的中产阶级、私营经济业主为调查对象,考察了私家车进入日常生活后,大家的生活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有良性的也有非良性的,用书里的话来说,就是“好恶交织的现代化体验”。至于为什么选择珠三角,我想是因为珠三角是我国蕞先富起来的地区,且我国贫穷地区汽车普及率还是比较低的,所以不在调查范围内。

值得一提的是,书里并没有对中产阶级给出一个权威的概念,普遍认为,拥有“体面工作”,年薪达到一定数量的人群(以2014年为例,在没有房贷的情况下,夫妻年薪达到24万),且对自己的中产身份有一定认同的人群可以称为“中产阶级”。

书籍共有六章,写作方式是偏严肃的,每一章都是用案例引出具体论述,如第二章“家庭用车,孝顺的‘消费者-市民’”,开篇用一个中层公务员跨城帮助姨妈买药的事例引出城市中产阶级是如何重塑传统的家庭关系和价值观的。对于中产阶级来说,轿车既是身份的象征,也是个人自由的载体,还是协调家庭关系的物质媒介。第六章“泊车”则以某小区居民对小区物业抗议“车位不足”“不接受昂贵停车位”事件为起点,引出中产阶级的权利主张、轿车销量不可阻挡的增长、中产阶级与国家之间的共生关系等话题。

书籍对于如何重构汽车碰撞出的空间秩序,“吉祥车牌”的意义结构,中产阶级的脆弱和对于“向下流动”的焦虑,机动车体制如何在中产阶级的诞生过程中被赋予意义等都有深入分析。

《驶向现代化》为想了解和研究中产阶级、中国社会的转型、汽车是如何重塑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的读者来说提供了非常详尽的资料和样本,也为当前汽车消费研究打开了一个开阔的研究视野。

同时,书籍引用外籍著作和数据较多,有一定专业性,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需要耐心阅读,但是,这样的社会学著作真的很长知识,读进去后,对于自身见识的增长和对具体问题的一些分析都有帮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