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本古典女性日记(插图版)》读后感1000字

《日本古典女性日记(插图版)》读后感1000字

《日本古典女性日记(插图版)》是一本由[日] 紫式部/菅原孝标女/藤原道纲母/和泉式部 著 / [日]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函套全四册图书,本书定价:228.00元,页数:9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古典女性日记(插图版)》读后感(一):日本古典女性的优雅和闲适

这套书由四位日本古典女作家的日记组成,向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贵族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史学爱好者很好的考究材料。其中,最有名的女作家就是紫式部,我对她了解甚少,只是在大学时候读过她的著作、号称是日本版的《红楼梦》——《源氏物语》。 真的是厚厚一本,我当时差不多啃了大半年,终于把这本巨著看完。现在我已经忘记具体故事情节,只记着风采万千、丰神俊朗的光源氏,他是一出场就迷倒一片美女的贵族皇子,众多娇妻美妾、红颜知己艳影蹁跹以及他这一生的旎旎情史构成了这部书。当时我看书的时候,我在想究竟是怎样的女作家才能写出这么精彩优美又贵气十足的恢宏巨著。 当我如今再一次读紫式部的作品时,我才感受到她点点滴滴、掩盖不住的才气,自然而然的优雅和闲适在她的日记中慢慢浮现出来。每一篇日记都是她的所见所闻,都是她的真实感受,她侍奉在待产的中宫皇后左右,将皇后待产、产子、养育皇子、天皇驾临府邸等一系列见闻和感受通过写日记的形式说给我们听。带我们见识了平安时代日本贵族的礼仪、服饰、饮食等方方面面。 她的笔触细腻温柔,情感丰富,观察仔细,描写详尽,寓情于景,对景色的描写尤为优美。有时候也将在府邸中的趣闻写进来,当她写到刚出生的小皇子尿了他外公一身,读者忍俊不禁,同时感受到老人与孙辈之间的丝丝温情。 当我们读到描写府邸秋日美景的句子时,有微风、有池塘、有庭院、有夕阳、有草丛,本是深邃而凉意渐生的美景,但是孀居的作者却看到了秋风萧瑟,想起了内心苦闷,不由得叹息时光易逝、物是人非。因为自从丈夫病故后,她终日沉湎于悲痛之中,只有在皇后身边侍奉时,才能暂时摆脱忧苦。当然,读者需要了解这些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品读鉴赏,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文意。好在本书末尾都有细细注明,便于我们理解。 读完这本书,我对紫式部的日常生活更加了解,也明白了为什么她能写出《源氏物语》这种巨著,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她本人也是生活在这种贵族环境中,所以她写的东西很贴近她的现实。同时,她站在一个古代贵族妇女的角度,似乎是一个时代的旁观者,通过对宫中小事的描写,向我们展露皇家风貌,抒发自己内心所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不可否认,这几位作者都很有才华,这四本日记,各有各的特点,像《紫式部日记》,最大的特点是文风温和平实;像《更级日记》,最大的特点是篇幅短小精悍,文风清雅;像《和泉式部日记》,最大的特点是夹杂着对浪漫爱情的美好追求;像《蜻蛉日记》,最大的特点是不仅记录了贵族的日常生活,还提到了几起重大历史事件,开启了日本自叙文学的思潮,影响深远。

《日本古典女性日记(插图版)》读后感(二):《日本古典女性日记》,带你畅游日本平安时代女性作家风釆

“真没想到你的性格是这样的呀。我们原本还以为,你是个自命清高、严肃拘谨、让人难以接近的人。 在大家的印象中,你喜好物语,故作风雅,动不动就吟诵和歌,而且还目中无人,时常嫉妒和蔑视别人……大家都这么认为,也都是这么议论你的,而且都很讨厌你。 后来一见面才发现,原来你竟然如此温文尔雅,简直令人不敢相信,跟印象中的完全判若两人。” 紫式部在一次小型的聚会里面,听到了以上别的女官对她的评价。 紫式部在心里暗暗的说,她们竟然把我看成了一个老实人,真是太小瞧我了。 其实,这是紫式部伪装出来的假象,和她最亲密的中宫也说过好几次:“我原本以为你会很难相处,没想到反而比别人更容易亲近。” 说句大实话,紫式部是比较社恐,害怕与别人交往,不愿意被无辜的人伤害自己。 在宫里面,紫式部常常看到很不爽的人,比如:趾高气扬,喜形于色的人;因为寂寞而找古书来看的人;虔诚地拜佛诵经的人…… 对于这些人,她想狠狠地抨击,转念一想,还是觉得不说为好。 在胡思乱想中,不知不觉天已大亮,紫式部眺望窗外,成群水鸟正在池中无忧无虑的嬉戏着,便作了一首和歌 “水鸟游,视之岂可不相怜? 我亦游于,纷扰世间。” 这是紫式部在宫里生活的碎碎念,想知道她在宫里发生更多的趣事,请移步去看《紫式部日记》。 紫式部(约973——1014),本性藤原,名字不详,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小说家、歌人及宫廷女房,诞生在贵族世家,书香门第,从小到大受到诗文的熏陶。在侍奉中宫期间,她创作的《源氏物语》,成为日本的百年经典小说。 《紫式部日记》是“日本古典女性日记”丛书其中一本,其余三本是《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更级日记》,这些日记真实记录了平安时代贵族公卿女子缱绻情思。 《蜻蛉日记》平安朝女性日记文学的开山之作,分上中下三卷,回顾了与摄政关白藤原兼家近二十一年的婚姻生活。 《和泉式部日记》以歌风奔放、情感炽热为主要特征,将女性在恋爱中心思摇曳、患得患失的真实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更级日记》在私家集及游记等素材的基础上,描述了受《源式物语》等文学作品影响下的女性烂漫明快的情思、思索和回忆。 川端康成说,难怪人们一般提到平安文化,都认为那是宫廷文化或是女性文化了。这个时期确实让人看到日本王朝文化的鼎盛。 蒋方舟读完感叹道,或许敦道亲王爱上和泉式部的地方——并不是她作为声名在外的才女的一面,而是她这种敲锣打鼓式的热闹,时而吃醋时而闹别扭,像个女人,而不像个亲王妃。亲王见惯了乌黑冰冷的发丝,低眉顺目的举案齐眉,反而觉得和泉式部这种无事生非的生命力亲近可爱,有种陌生的寻常感。 《日本古典女性日记》让人感受口齿生香的风雅对弈,诗歌交舞的自由恋爱,听见最私密的心事、最炽热的爱恋、最细腻的情感,触摸到日式美学、宫廷仪式、文人墨客之间的风雅游戏。

《日本古典女性日记(插图版)》读后感(三):那些和生活无关的美好

《日本古典女性日记》由4部分组成,分别是《紫式部日记》、《更级日记》、《蜻蛉日记》和《和泉式部日记》。其中《紫式部日记》中的作者紫式部最为出名,因为她也是著名作品《源式物语》的作者。 紫式部在这本日记中记录了她在宫中的所见所闻,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我们所不熟悉的世界。比如,从皇子的诞生到洗浴,作者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尤其在小皇子的御汤殿的仪式上,有抱着小皇子的道长大人,也有手持避邪驱病的虎头的宫内侍,场面很是隆重,在穿着上每个人也都花费了很多心思,有在腰裙上用银线绣着秋日草丛的,也有画着蝴蝶和小鸟的。总之,每个人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中都装扮得分外用心。从这本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皇族是如何生活的,也会了解到那时候的人是如何穿戴的,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一些对服饰的描写,来内涵人们的爱慕虚荣,边看边会觉得作者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蜻蛉日记》的作者是藤原道纲母,在这部日记中作者主要记录的是她和丈夫20年间的生活,作为藤原兼家的妾室,在婚姻生活中也不免流露出对其他女人的嫉妒,言语之间的酸言酸语,以及在等待丈夫回家时候的复杂心情都刻画得十分逼真生动。作为一名有文学修养的女性,通过文字把自己的感情描写得非常细腻。比如,当新婚丈夫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怠慢新婚妻子的时候,她并没有相信,而是感到更加的悲凉和不安。在与父亲分别的时候,把离别的场面也写得十分动人,写道:远行人止不住泪水,留守的人悲伤也难以言表,父亲泪水氤氲地上了路。从文字中也能窥见到作者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性。 《和泉式部日记》记录的是作家和泉式部与敦道亲王之间的感情纠葛,从恋爱到产生矛盾、再到和好,起起伏伏的感情经历仿佛和普通人相差无异。和普通人恋爱有所不同的是,因为作者是平安时代的女性诗人,所以在日记中大多采用了和歌的形式。作者的开篇是以回忆的形式展开篇章,写道:日夜悲叹着男女之情虚幻无常甚于梦境,不觉斗转星移,时已四月十几日。树叶渐呈繁茂,树下浓荫一片。抬眼望向庭前,土墙之上草色青青。这景色他人未必留意,我却深深凝望。看到这里难免会想,怪不得教人写作的人总是说,写作时要多思考多观察,一样的景色,在会写作的人眼里总是能看出不同的景致和心情。 日记中的最后一部分是《更级日记》,这篇日记中的作者叫菅原孝标女,与《蜻蛉日记》的作者是同父异母的姐妹。和其他三本日记有所不同的是,作者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回忆录,在自己晚年的时候,回望从前,把十几岁到五十岁之间的事情回忆进行梳理,集结成册。 在这里不得不说明的是,虽然日记属于非虚构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但人的记忆力不会总是准确无误,因此在书的地名注解中,后人会不知道作者说的是哪个地方,当然这只是书中的某些小节。 说到这里,在这部女性古典日记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呢?毕竟不同国籍不同年代的生活,都离我们相当遥远。其实通过阅读这几部女性日记,除了能看到皇族以及我们所不了解的生活之外,也能读到女性的一种心情以及思考。 不仅如此,这本书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很多臻美的图片穿插其中,艳丽的颜色和古典的文字相映成趣,让我不禁想到一段话,那是有关读书的意义:读书有时就像用竹篮子打水,眼看着水从竹篮子漏出,一滴未存,但通过这一遍遍地淘洗,竹篮子会变得越来越清亮好看。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好看的竹篮。

《日本古典女性日记(插图版)》读后感(四):这是一盒什么呀?是一盒少女心情呀!

时光流逝,世间无常,虚无缥缈,几位女子,身无所依,孑然度世。自嘲貌不如人,心智亦甚平庸,诸事无成。只记录些夜卧晨起,日升日落。

每每说古典,似三月杨柳拂过心尖儿,又似小女儿般羞怯,是借梦还魂的杜丽娘,是勇敢坠爱的崔莺莺,是言辞拒使君的罗敷,更可以是《日本古典女性日记》这一盒里隐隐稳妥的字里行间。

1⃣️日记,是一曲恋情和歌

《和泉式部日记》记载与敦道亲王的恋情,谈情话爱的往来和歌,热情奔放的歌人真实的感情生活与绝妙的诗才。

「昨日雨声骇人,不知你可安好。/萧萧冷雨打窗棂,凄凄切切不可闻,除君以外再无思!」

2⃣️日记是细碎婚后日常

《蜻蛉日记》讲述与丈夫摄政太政大臣藤原兼家结婚后20年间的生活。“果然大人的风度就是常人不能比拟的啊!真想再多看看!听到这话,我更是觉得心中难过的无以复加。”虽不是迤逦语句,可「想把一人,带回去,藏起来」的小私心,也让人会心一笑。

3⃣️日记是生命体验记录

《更级日记》是菅原孝标女记录自己从十三岁至五十二岁之间近四十年的生活的记录。“日衔西山之时,过住吉海岸。海天相连,薄雾弥漫,松树翠绿,海面湛蓝,波浪荡漾,风景如画,难以形容。/住吉海岸秋色暮,难以言喻此美景。纤拉舟行之间,景色you人,前观后顾,不胜眷恋。」日子平淡,行文笔触清雅,喜欢这样日子烂漫,转瞬白首,也是普通日子里具仪式感的记录。

4⃣️日记是以小见大流转

《紫式部日记》记叙了紫式部在侍奉天`皇中宫期间的见闻与感受,隐隐有孀居以来的哀伤和不安与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也有友谊的小温情互动。

「凝望间,暗云密布秋雨降。/天空垂泪,只缘思君。」赠答「时节雨,暗云犹有消散日。我缘思君,袖未曾干。」

近日有雨,但是欣喜之意的春雨,想把「我缘思君,袖未曾干」也赠予屏幕前的佳人!这是一盒将「粉红小心思」「生命小心思」印刷成的「情致」,这份小女儿的心意,总不ren辜负。

《日本古典女性日记(插图版)》读后感(五):规训之下,依然绽放光芒的热烈与典雅

日本的平安时代,是在唐朝文化的灌溉下刚刚开始发展出自己的大和文化的时代。

这个时期的日本文学作品虽然仍与汉文化格式近似,却已经开始展现出了日式专属的那种纤弱哀愁、寄情于四季风物之中的文学风格。

尽管受到盛唐影响,社会风气开放、女性的日常生活也相对自由丰富,女性文人却仍然连在自己的著作上留下姓名的资格都没有。

这套古典女性日记的四位作者,最著名的当属写出了日式古典文学巅峰之作《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可就连她的真实姓名也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只有这个由笔下人物➕父兄官职组合出来的“笔名”流传下来。

四本中最厚的一本《蜻蛉日记》笔触细腻、才思风雅,开创了日本女性日记文学的先河,它的作者“藤原道纲母”的名字读起来略显奇怪,我了解后方知,原来是由于她的儿子叫藤原道纲…

另一本受太宰治盛赞的《更级日记》的作者则叫做“菅原孝标女”,这个名字的来源也是可想而知。

这套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本当属《和泉式部日记》。

和泉式部是平安时代的著名和歌歌人,以毫不掩盖的作诗风格和大胆奔放的恋爱历程而闻名。这本日记中记录的是她与敦道亲王之间的恋爱故事,她直白率真的风格使得她笔下热恋中的细腻情感即使隔着千年时光和异国文化也依旧能直击女孩们的内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和泉式部当时有丈夫,敦道亲王也有妻子…(紫式部在《紫式部日记》里还吐槽了她的作风)

除了想要体会一下优美典雅的古典日式和歌文学之外,最初吸引我入手这套书的是它超高的颜值。

后浪的装帧从来不会让人失望,这套书并没有使用露出书脊的函套,而是质感非常厚实的盒盖分离式的函盒——打开盒盖拿出书本的感受就像是从这些平安时代才女的妆匣里借来了她们的日记一阅。

再配上书中由葛饰北斋、歌川国芳等浮世绘名家奉上的平安王朝绘卷,一场场优雅、浪漫又悲哀的日式宫廷女性生活便在眼前徐徐铺展开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