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删述之余的读后感大全

删述之余的读后感大全

《删述之余》是一本由欧阳江河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删述之余》读后感(一):直观感受欧阳江河诗歌风格的变化

欧阳江河作为知名的当代诗人,被国际诗歌界誉为“中国最好的诗人”,诗集畅销,荣誉显著,但是他自己却对诗歌有着独到的理解,他不觉得朗朗上口、打动人心、流行励志的美文是真正的诗歌,因此,我们可以在他的诗歌中看到,他不刻意地追求韵脚和优美,而是试图展示诗歌语言的意境和鲜活,在欧阳江河的诗歌里,一切都是自由的。 《删述之余》按照时间顺序编排了三辑欧阳江河的诗歌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结合时代的背景,我们可以直观看到欧阳江河诗歌风格的变化,也可以深入感受到欧阳江河丰富情感的喷薄。《删述之余》里既有欧阳江河的成名作、代表作,也有最新的作品,第三辑就是之前看过的《宿墨与量子男孩》里的一部分,当时读完感觉是欧阳江河喜欢写长篇组诗,没有固定的格式,也没有围绕的主题,更仿佛炫技一般,一股脑地将阅历与知识拍在读者脸上,后来了解到,欧阳江河一度担心诗歌与心灵和经验脱节,他曾经十年强制自己停笔,之后,写长诗成为他抵抗消费主义和碎片化阅读的方式。看到这里也不得不让人感叹,欧阳江河身上还传承着诗人的风骨和傲气,他是把写诗作为真正重要的事业。 第一辑是1985——1998间的作品,这是欧阳江河成名的开始,这个时候欧阳江河的诗歌还是以短诗为主,从题目也可以看到较为鲜明的主题,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世界如此拥挤,屋里却空无一人。”文人最喜欢表达的之一就是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程度的孤独患者,“把一生中的孤独时刻变成热烈的节日。”孤独有太多种表现形式,就像诗歌一样,也许“不会再有早晨了,也不会再有夜晚。”诗歌里也孕育着无限的可能,很多时候都不止是单一的情绪,“石头粉碎,玻璃诞生,”不破不立,既能释怀孤独,也能孕育希望。 第二辑是从2005到2017,这个时期也还是延续着短诗的写法,但相对来说更加跳跃一点,开始堆砌古今中外的各种人事物,可以看出越往后,欧阳江河越是“放飞自我”,越是“有才任性”,越是在探索当代诗的可能性。 欧阳江河说过,“诗歌与灵魂有关,表达了中国文明最高级的一面,也是感知自己存在生命的方式。”这个时代,还是有像欧阳江河那样真正的诗人的!

《删述之余》读后感(二):《删述之余》:读不懂,把一切丢给感觉

我这人其实读不来诗,读了好几本诗集,并没有培养什么对诗歌的欣赏。脑子里翻来覆去的就那几首很著名的诗歌,顾城的,海子的,戴望舒的,张枣的,谁谁谁的。有朋友说,读诗读个感受就好了。我对这话深以为然,但是有些诗,读来我仿佛成了学渣,站起来只会回答“没什么感受”,同时也无处去问,这首诗要读出什么感受。因此很是奇怪,诗歌到底贴不贴近生活呢?

英美批评里有个“细读”,就是一字一句去琢磨诗歌,有什么机巧,哪里互文,把一首短短的诗,读出一篇论文出来,把几首或长或短的诗,读出一本专著出来,把好几位诗人的几首诗,读出一个批评潮流来。我是很佩服的,细读确实既靠阅读量也靠研究精力。但细读很花时间,去“感受”就不用费很多时间,一般一首诗读个一遍,发现没感觉,那这首诗就弃了,没必要再读。细读不一样,细读一定要读出个东西来。

最近朋友送了我一本何小竹的诗集,每首诗都是大白话,基本也都是在叙事,然后结尾很幽默的来一笔。这类诗很早也读过,是关注“磨铁读诗会”这个公众号。里面好多诗我都看得懂在写啥,有讽刺,有黑色幽默,我读得很开心,甚至让我想写诗。这种“白话诗”也是一种风格,有些人看不起,有些人很喜欢,最近就在考虑,能不能让学生也尝试写这种“白话诗”。既然它们也是诗,就应该改观一下,诗歌不是都是难懂的。但考虑到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大概是对“白话诗”也无感的。

说回《删述之余》。不知道“删述之余”是什么意思,大概是正儿八经的叙述删了一下,删掉的那部分中有点用的一部分叫“删述之余”。那么看诗集里的诗,这些“余”量还是很多的,看来作者确实很有激情。

坦白说,《删述之余》没有几首我是看懂的,也没有几首我是耐心看完的,虽然这很不负责,但是这就是我的评论。我不可能硬着头皮去大谈一本超出我理解的诗集。所以我的评论只是集中在诗集的第一辑,甚至是前两首,毕竟篇幅要达标了。

第一首《手枪》好感度拉满,因为我自以为我是看懂了,诗人在用“手枪”这玩意来讽刺politics。你看,你都不用动脑,你就知道它的主旨:“枪变长可以成为一个党/手涂黑可以成为另一个党……鼻子对准敌人的客厅/政治向左倾斜”。第二首《汉英之间》也能读懂,在说英文对中文的入侵。但如果你说具体句子什么用意,那当真是为难人了,我会觉得我看不懂我刚说看懂的诗了。

我佩服能选取各种意象将之勾连、串联的诗歌,也佩服有着各种看似牛头不对马嘴的词语搭配的句子所彰显的想象力。而对这一类诗,说真的,真觉得诗很难懂,于是丢给“感觉”。

《删述之余》读后感(三):《删述之余》: 我在叙述与删除之间,与诗人的诗句和解

年少时的我喜欢涂鸦些小诗,但看过的诗歌作品不多。在遇见欧阳江河《删述之余》这本诗选前,今年还读了其他作者的四本诗集,在阅读的过程中,觉得大多比较好理解,因为诗人的书写年代,与我较为相近,因此阅读的过程中,对诗句的理解也相对容易。

但是遇见欧阳江河的诗选,从翻开目录到阅读诗句,我感觉到自己阅历浅薄了,读他的诗难度较大,有些甚至读不懂,猜不到诗人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在作者介绍里说“其诗歌创作深具当代特征。”但“当代特征”是指什么,至今于我是迷。

1956年出生的欧阳江河,原名欧阳,现居北京,是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1988年出生的我,没去过北京,与他有32年的年龄差距,社会环境和人生阅历的双差异,注定对生活和诗歌的理解多有不同。一千个人眼中,同一个诗人也有上千张面孔。

作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这本欧阳江河1985年—2021年的诗歌自选集,呈现了工厂、母亲的厨房、旷野的卡车、大海、古屋等具像,用个人经验与公共现实相结合的方式,丰盈变幻虚实交错,魔力的语言结构中,闪烁着哲学的光芒。

“借天上大风吹一吹,书卷被吹得浮生茫茫”,欧阳江河的创作方式,冷静中带有清醒,虚实变幻中又富有巧妙哲思。他面向过去,直面现在,同时也属于未来。我用自己仅有的人生阅历,努力穿梭在他的诗词意向世界里,寻找那些我能理解的共鸣。

看不懂的部分,就放下吧,等经历多了,涉猎的书籍和史料再多些,再回头来看,总会有新的理解和收获。我在删除和叙述之间,与自己和解,也与诗人的诗句和解。而那些我能看懂的部分,也可以让我思考很久,感受诗人语言的魅力。

摘抄几段书中的诗句,与大家分享:

.

.

《删述之余》读后感(四):阅读《欧阳江河诗选》感受他诗歌之中蕴含的哲理和思考的深度

《毛诗序》对于诗歌所下的定义是“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是对于诗歌表现形式具体的概括。所以诗歌也就有了言志和抒情两个方向。而我们现在大量阅读的诗歌更多在抒情的方向之上,是感悟着诗歌真挚的情感,让我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其实诗歌功能还是“言志”,是探索我们世间所有的可能性,这就让诗表现出了另外的一种内涵,经常被我们称之为“哲理诗”就是一种最好的概括。

欧阳江河,当代著名的诗人出版诗集14本,被翻译成多个语言,他的诗歌都极具哲理,用自己的亲身感受书写着我们当代人精神的困境,探索着生命的广度和深度。 我们读着欧阳江河的诗最大的感受来自于他对于生活的洞察。他对于意向运用得心应手,往往在最微末处发现深层次的思考。就像导演贾樟柯在评论中说“他在个人经验与公共现实之间穿行,在词的丰盈变换与现实生存之间造梦。他面向过去,直面现在,同时也属于未来。”

而这样一本《删述之余:欧阳江河诗选》就是作者40年诗歌生涯的自选集,是诗人一生整体的再一次展现。而在这40年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首又一首的诗歌再次感受作者的生命历程,再次感受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再次感受他诗歌中的哲理,感受更多的内涵。

作者把这样一本诗歌自选集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经历着他人生的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是诗歌风格极具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也就完全不一样。

第一辑是1985年~1998年,作者这时正处于青年,我国的社会也正处于转型时期,他的诗对于生活的探索,这时他的诗还充满着情绪。比如《一夜肖邦》: 可以把肖邦弹奏的好像没有在弹 轻点再轻点 不要让手指触到空气和泪水 真正震撼我们灵魂的狂风暴雨 可以是 最弱的,最温柔的

一首音乐,也能表现出充沛的情感,也有了深深的无奈,可这不也是对于生命洞察的一个过程吗?而且是充满了浓浓情绪的洞察。 欧阳江河诗歌的第二个阶段呢?2005年~2017年,这时作者已经进入了壮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已经能够感受到命运的无常,感受到人力的无能为力。所以他的诗这时更为深沉。

而这一辑中的第一首《一分钟,天人老矣》,就带我们穿越进了时间的长河,带我们体会沧海桑田的梦幻之感。一分钟,这样一个时间之中微小的概念,却可以表现出无数的可能性,可能给我们带来美好,但也可能带来其他的欲望的深壑,看一下这作者怎么写吧: 一分钟,用来爱一个女人不够, 爱两个或更多的女人却足够了。 一分钟落日,多出一分钟晨曦。 一分钟今生,欠下一分钟来世。 一分钟,天人老矣。

是不是更具深层次哲理感了呢?这就是欧阳江河诗歌越来越成熟的体现,而在这样十几首诗里,作者带我们感受着完全不同的哲思,有来自于古典,有来自于现代,有来自于日常,有来自于虚幻。

那么欧阳江河诗选的第三辑呢?这是收录了他2018年~2021年之间的诗歌。我们在阅读这一部分之前,可以读一下他写在最后的文章《六十之后》,也让我们了解他六十之后对于诗歌独特的追求。这时他在写诗,已经不是单纯的出于灵感,而更多是以一种“研究”的姿态在进行。 “六十之后,我想通过尝试写作,把‘绝对不是研究,但几乎是研究’ 这样一种复杂诗意的沾染、内视与深听的沾染、暗语言的沾染,加以集束,又扩散开来。”那么这段时间他所写的诗表现出来的又是怎样的状态呢?长诗是这时的主体。我们看一下这些诗的名字吧,《宿墨与量子男孩》《蔡伦井》《博尔赫斯的老虎》《苏武牧羊》《海上得丘》《圣僧八思巴》,可见作者的诗歌思考又更近了一步。

那我们就通过其中的一个片段,感受欧阳江河这一段生命历程思考的深度吧: 时间会不会从烟囱底部开始松动 拔地而起的海岸线遗迹 以考古学眼光看,曾是阔视的大海 人间被石头垒砌到天上时 烟云供养已是盘根错节 坐一念一,精神将蒙恩于尘土(《海上得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